末世:别打扰我咸鱼 第一章许愿池

小说:末世:别打扰我咸鱼 作者:花知晓 更新时间:2024-09-02 23:25:38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哦,愚蠢的凡人呦,你唤醒了伟大的灯神,我可以满足你三个愿望!”

  一个蓝面獠牙的怪物,从一盏黄铜油灯口钻了出来,盯着眼前镇定自若的男人说道。

  “新闻联播停播!”

  “世界和平!”

  “国足世界第一!”

  三十秒后,狰狞版的“蓝精灵”,蓝色大脸被憋的脸色发绿,长啸一声后原地爆炸了……

  徐元若无其事的把神灯丢在包里,自从他出生以后,他遇到过三个河神,七个瓶子里的恶魔,十三个灯神,二十一个龙珠,二十七个圣诞老爷爷……

  每个家伙都想要满足他三个愿望,结果这些许愿神都被他刁钻的角度打败。

  徐元早已对此不报任何希望了,他望着广场中央的许愿池掏出了一枚硬币。

  咕咚~

  丢了下去后,他双手合十,嘴里念叨着。

  “请实现我的愿望。”

  一阵妖风吹过,徐元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栽倒在许愿池中,咕噜噜的几个冒泡声后,徐元眼前陷入了一片的黑暗。

  现在你成为许愿池!

  你要满足诸天万界的愿望!

  这是,来自那些失败的许愿神们的报复吗?

  徐元看着眼前的池子,忽的从黑暗中猛然惊醒,脚下一蹬站了起来。

  远处的公园长凳上,有个熊孩子再大叫:“有人偷许愿池的硬币啊!”

  徐元翻了翻白眼,快步走进了林间。

  回到家后,他擦了擦头发,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看着镜子前的人,长相很帅气的一个男人,如同诸位读者一样的帅气逼人,颜值都要从这贫乏的字里行间溢了出来。

  徐元坚信的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向别人许愿的一定会付出该有的代价!

  所以他玩炸了好几个许愿神,在徐元看来这些家伙都是三无产品,属于坑蒙拐骗无知人类的黑心许愿神。

  坐在椅子前,徐元看着自己的许愿池系统,也是帮助诸天万界完成愿望,有点类似他之前遇到的那些“三无许愿神”。

  他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然后把许愿池改造了一番。

  徐元也不想坑别人,所以他直接列出了“愿望”,以及对方的“付出”,以及徐元自己的“完成度”。

  这三个板块,可以帮徐元筛选许愿者,也可以预知奖励是否有价值,同样保护的许愿者的利益,监督徐元认真的完成对方的愿望。

  简直是业界良心,童叟无欺的许愿神。

  徐元满意的笑了,一脚把灯神踢进床底,与龙珠、金斧子、臭袜子碰撞出声响。

  “那么……接单吧!”

  俄顷,池水中出现。

  “《金瓶双艳》中的郓(玉n)哥儿被杀死,至死都没有能把消息传递出去,帮助他传递消息给武松。”

  “报酬:西门庆龙虎金丹三粒”

  这《金瓶双艳》应该是取自《金瓶梅》和《水浒传》,“金”指的是书中的“潘金莲”,而“瓶”则是书中的“李瓶儿”,在《水浒传》中没有出现西门庆的小妾李瓶儿,所以这应该是《金瓶梅》的魔改世界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徐元还有很有耐心的,他觉得应该先查一查资料。

  在网上查了之后,方才知道自己认识有误。

  《金瓶双艳》是香江邵氏出产的风月片,由著名导演李翰祥执导,改编自《金瓶梅》,讲述了西门庆的风流往事……

  在演员表中,徐元发现了大明星程龙,居然就是愿望中提到的“郓哥”!

  没曾想,大哥还跑过这部风月片的龙套啊?

  郓哥这个称号,并不是人名,而是一个称呼,是古代对卖果品的小贩的称呼。

  这个人物应该姓乔,在两本书中出场不多。在《金瓶梅》的前期出场,他是阳谷县的街头小贩,西门庆时常关照他的生意,而且他与武大郎比较熟悉。在一次偶然与卖茶的王婆结仇后,他又发现了王婆撮合西门庆和潘金莲通奸,也许是为了报复王婆,也许是为了好友武大郎,他就把就这件事告诉了武大郎,然后怂恿武大郎亲自去捉奸……

  事后,武大被打的重伤,而告密的郓哥,也被西门庆记恨,郓哥还叫嚣着,会找来武大的二弟武松!

  其实金瓶梅中,没有出现过武松,西门庆也没有被武松打死,鸳鸯楼怒杀西门庆的剧情是《水浒传》。

  只能说《金瓶梅》是《水浒传》的同人小说,结果这个同人小说写的也不错,也就从几百年前流传了下来。

  郓哥也在一个夜晚,被西门庆家的打手灭口。

  而如果郓哥找到了武松,那么接下来的剧情就会变成《水浒传》的剧情吗?

  徐元在了解了这个故事后,把这部电影看了好几遍,然后又把两本原著看了几遍,他又找了好几部其他版本的《金瓶梅》研究研究。

  营养快线喝的飞快。

  在自觉准备好了后,徐元在心中默念好了。

  一道白光之后。

  北宋徽宗年间,山东府阳谷县。

  一个域外来客,出现在这个世界中,有些好奇的看着一切。

  徐元摸了摸自己光滑的脑袋,看着身上的明黄色僧衣,手中捏着一串佛珠,模样好似一个得道高僧。

  现代人的头发都是短发,徐元索性剃了一个秃瓢,买了一套僧衣装作和尚。

  在古代的时候,僧侣的地位一直很高,能够拿到度牒的僧侣更是有钱人!

  因为僧侣在很多朝代不用纳税,所以僧侣的度牒像是明代举人一样珍贵,在宋代的时候,皇帝赏赐大臣的时候,都会直接赏赐几张度牒或者盐引和茶引,这些都是和银子一样可以流通的硬通货。

  穿着僧衣的徐元,看着太阳辨识了一番方向,索性他直接肉身穿越在一条土路上,在后世看来的村级土路,在宋朝已经算的上是豪华官道了。

  不一会儿,就看见几辆大车。

  “大师如何称呼?又从何而来?”车上出来一人,头戴东坡观留着三滤长须,向着路边张望的徐元拱手示意问道。

  “阿弥陀佛,贫僧虚远,自苏州寒山寺而来,敢问贵客何人?这路通往何处去?”徐元学着资料上的话语,与这位富商攀谈一阵。

  “虚远大师有礼了,在下阳谷县花子虚,此地乃山东府地界,顺着这条路,再往前五里,就是阳谷县了!”

  花子虚?

  虚远的眉头一挑,这就是西门庆的酒肉朋友花子虚?他在日后会被西门庆害死后,霸占了家产和妻子李瓶儿的花子虚?

  看起来不像是酒囊饭袋啊?

  虚远微微失神,花子虚拱手问道:“此行路远,大师与我们一同上路可好?”

  “故尔所愿,不敢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