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穿今,长公主她理科超神 第18章保甲

小说:古穿今,长公主她理科超神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24-08-26 09:53:20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道理是很有道理,但落到实处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杨素捋了捋自己的三缕长髯。

  “小公子道理讲的很是浅显,老夫听的明白,也很赞同,目前三件大事,控好人,净好水,早调粮。我们以往救灾也只能做到最后一项,对于治病救人往往效果不佳,这次希望有大的改观。”高颎点头赞许道“小公子再将刚提到的保甲制度谈上一谈如何?”

  面对高颎巨细靡遗刨根问底的追问,柴仲瑜不由的感慨原来有些人真的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原来的历史中这位治国能臣后半生被排挤出权力中心,真是天下苍生的一大遗憾。而今有了自己,定然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内心对保甲制度并不是十分的赞同。

  因为帝王权力能够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就得益于此。没有人能够阻止权力的膨胀,也就没有人能够阻止保甲制度的出现。值此大灾之事,稍加利用也算是生人无数,功德一件。但这也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没有谁能够抵挡住这种绝对的控制力!

  “小公子,为何迟迟不语?”高颎问道。

  “是不是饿了,饮杯茶,吃一点糕点”独孤皇后关切地低头看了一眼柴仲瑜。

  “倒也不是,我只是希望考虑的周全一些”柴仲瑜望向了宫外。

  天幕低垂,远处的终南山辽阔而苍茫。

  “自古以来,对人口的掌控力就是国家的战斗力。百年来乃天下未有之大变局,长期乱战,豪强贵族并立,他们隐匿了大量的奴隶或者说人口,我记得上次人口统计全国不过380万户。但一个大家族有多少人口?衮衮诸公心中明镜一般。徭役、赋税、征战,小户破产,大户不实。就如同齐州救灾,齐州若不是郡府,若不是有一府兵丁,这上堤能抽出多少人?”

  “因此,我们必须要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在此基础上,凡是民间课输,皆籍此数。一来进一步削弱地方豪强之力,二来真正调动起全国资源。”柴仲瑜边想边说,不由得已离开独孤皇后的怀抱,在这大殿里旁若无人的踱步开来。高颎等人深思不语。

  “当然,这需要有在坐的各位坚定地支持,对于阴奉阳违毫不手软,方可收功于次年。”

  “输籍之后如何,这又与小公子所提保甲有何关系?”杨约忍不住开了口。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将各个小家独立编户,他们就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横向里他们仍然可以和同宗组成家族,但纵向里就必须加入君统观念,我们再吸收汉代的五家为“伍”,十家为“”改做四家为一“邻”,五邻为“保”,百户为“甲””

  “这哪里是来自汉代,我们军中的伙、队、伍不就是如此嘛”杨素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既然军中早有,战力如何?为何民间不施?”柴仲瑜直接反杀。“因为你缺少面对敌人时的那种共进退!”

  “如何实现共进退?”高颎恨不得变出一个小本本来。“杨相稍安勿躁,听小公子讲完可好。”

  “一保设保长,甲设甲长,保甲之间实行连坐之法谓联保。各户之间联合作保,共具保结”

  “这秦《商君书》……”杨素又要插话,被杨坚一个眼神灭了。

  “1家有罪,19家举法,若不举发,20家连坐。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农闲时集合保丁,进行军训;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这虽与府兵表面上区别不大,但我们可以保留府兵精锐为常备军,如同禁军一般,而一般的县乡治安及武备工作完全可以放手,减少朝廷将军府的开销。”

  “常备军?”杨坚若有所思。

  “对,这才是问题核心,专业的就交给专业的去干,战争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期盼屯田、府兵都干不好的事情,民兵可以做好,因此必须提高转府兵为常备军,加大训练,提高战力以应对突厥、大理”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但要保持保丁的基本战力,以作为有效补充。县中办校场若干,设置教头,农闲之时对保丁进行团教。郡中可设保甲司,专门负责培训之事”柴仲瑜想通了关节,一整套制度也就脱口而出。“有了这套制度,小到齐州城抗疫救灾,大到北伐突厥,可调全国之力,如臂使指,定可无往而不利。”

  “好,好,好”杨坚拍案而起。“高颎你善实务,这件事就交由你负责了,齐州救灾之事按照我们今天所述列个条陈,以尚书台命令直接下达给来护儿,许他临时权益之权,但条陈所述必须件件落实。至于保甲之法,我们要徐徐推进,目前可现在齐州试行。你与杨相回去再议,我们先要搞清全国人口先将这输籍之法推行下去,有了章程上个折子。”

  杨坚眼前浮现出自己剑之所指,百万健卒摧枯拉朽的恢弘场景,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皇上,您还是要关切一下柴绍的事情,也好给这娃娃一个交代啊”独孤皇后提醒杨坚。

  “那就传左卫大将军元……不,这事交给皇后全权处置吧,先让舍人院暗中调查,有消息六百里加急报上来。”

  李昭儿再见到儿子的时候,竟然是內侍送回来了。內侍见到李昭儿后连连称赞小公子有干国之才,前途不可限量,李府真是莫大的福气。还特别嘱咐此次回长安城无需为柴仲瑜准备任何东西。独孤皇后已命令此后在观文殿的所有吃喝用度全由内府出具,标准比照王子郡主。

  李昭儿送走了內侍,刚想询问柴仲瑜这一天都发生了什么。柴仲瑜倒是先开了口:“母亲,我们明日就要回长安城进观文殿了,我和您相处的时间也就不多了。我有几件事情想要拜托您。”

  这长安城是旧城,后来封德彝等人在城外三十里的终南山下依山傍水修了仁寿宫作为避暑之用。后来杨坚在长安城以外,重新规划修建了一座新城——大兴城。目前我们的西安就是在大兴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瑜儿你说”看着柴仲瑜面色沉重,李昭儿知道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第一,我父亲失踪了,最有可能是落在了晋王世子杨昭的手中。今日在殿上我已求得皇上恩准,如果他涉及到朝堂之争,绝对会保他性命。舍人院的高手和暗卫想必已经出发了。但我们依旧无法百分放心,这依旧的靠我外祖父,请他派人下齐州。”柴仲瑜将柴绍的事情放在了第一位讲,他要突出来得就是时局的危难,同时他也无法将眼前的娘和那个修筑娘子关的平阳公主联系在一起。

  “第二,这里有铁喇部慕达的一封书信和部族信物,请务必亲自交给外祖母,记得是外祖母。我知道您想问问什么,因为只有外祖母和他们经历过相同的境遇。还有一点请无论如何向外祖母强调,这将是实现她平生所愿的一大关键。”

  “第三,我要张须陀,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我要张须陀。另外这是一份名单,让我们家的商队管家暗自查访,想尽办法接近交好这批人。”

  “第四,帮我查访原太子妃元珍的所有事情,我要知道关于他的一切。”

  “前三项娘都可以不问,但这最后却是为何?”李昭儿心中疑窦丛生。

  “无他,当今太子,其人上美姿仪,但少敏慧,志大才疏,急功近利且好大喜功绝非国家之福。其身边又是杨素、杨约、封德彝等一众人这就是国家的祸源了。我应该为这黎民苍生做点什么。”

  “你,你这是……”李昭儿一听的儿子竟然讲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心中就是一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柴仲瑜满眼的热忱,直盯盯的看着母亲“我柴仲瑜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好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没想到一个小小孩童竟有如此胸襟抱负,果然不负天选之子的盛名”话音刚落,一个壮硕的黑衣人从房梁了跳了下来,伸手扯下了面巾。

  “你是何人?”柴仲瑜心中大骇。

  李昭儿已要伸手去取墙上挂着的宝剑。

  “李姑娘无需如此,在下舍人院张仲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