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了吗?”见拍摄完毕,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隔着双面镜,小声问道。
女记者先是点头,紧跟着又摇头:“摄入应该成功了,但似乎分歧并没有立刻凸显。”
也就是说,几人虽然被提前授予“超时空缓存”技术加持的「人物贴片」,成功激活逆定因果律一键重置“洗词条”。但“背后藏惊喜,身上埋伏笔”展现分歧的剧情冲突,并没有即刻发生。
类似这种“慢了半拍”的后知后觉,显然与“超时空缓存”的剧情延缓效应密切相关。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又问。
“静待‘剧情线加速收束’。该来的总归会来。玩家不是说吗,迟到、迟到:虽迟但到。”首席选角助理战地女郎丹妮尔笑着安慰。
“说的没错。”女记者也表示赞同:“‘索菲娅·罗兰类唯一生态’要现在摄入吗,丹妮尔?”
“不着急。先稳住这些互相还不知道彼此存在的‘索菲娅·罗兰类唯一生态’中的‘女演员’。尽量把她们安排在不同的车厢,课程和排班也尽可能的分开。等莱妮完成整部《国家荣耀:大战役》的补拍和剪辑,‘杰士号’完成最后的改造,能随时开启我们的《东行计划》,再进行最后的摄入。完成‘索菲娅·罗兰类唯一生态’的建构。”
女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的补拍工作已经完成。影片的粗剪第一版也已送交第三帝国宣传部。等待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亲自品鉴。以及下达第二剪的修改方向。
按照莱妮·里芬施塔尔在纳粹电影界的崇高地位。或许只有“原封不动”,“一刀未剪”才能匹配对她无与伦比的电影才华的尊重。
也就是说,完成粗剪的第一版《国家荣耀:大战役》,绝对是水准极高的大片。以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电影鉴赏水准,完全无法给出正向增益的修改意见。最好的方式是继续向上呈报,由元首大人亲自评断。
结果不出意外。《国家荣耀:大战役》的粗剪第一版被“原封不动”,“一刀未剪”的送回。附带还有元首热情洋溢的亲笔嘉奖令。以及为了保证片场正常运作的核心人物——被迫参与“复仇武器计划”的“原子弹之母”「莉泽·迈特纳」。
“怎么回事?”被盖世太保专列秘密送达宽轨试验场站台的莉泽·迈特纳,出乎包括女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在内的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我们被‘剧透’了?”这是女记者的第一反应。
等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赶来,众人才得知原委:“莉泽·迈特纳,奉命在GGL大德意志机车制造商联合会宽轨试验场秘密制造一座铀机——B-VIII。”
先前盖世太保将“原子弹之母”莉泽·迈特纳秘密抓捕并押解到的陆军军械处戈托夫测试站,就一直在为实验用的铀机(铀反应堆)提供铀晶体。
这些传说中的铀晶体,也就是现实中的第三帝国“宇宙魔方”——纳粹“铀立方体”。
“2013年的一天,马里兰大学的提摩西·科斯(Timothy Koeth)教授收到一个包裹,里面附有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取自**在德国试图建造的核反应堆。宁格送上的礼物。”纸条描述的物品是一个铀立方体,20世纪40年代时纳粹曾经用来建造核反应堆,只是计划后来失败了。提摩西·科斯教授马上着手确认铀立方体的真实性——它是否真的来自于**失败的核反应堆项目。提摩西·科斯教授与研究生米里亚姆·希伯特(Miriam Hiebert)合作,追查立方体的身世。在研究过程中,这个神秘铀立方背后的故事令人震惊。实际上,德国在战争期间已经可以创建一个核反应堆,但是由于不同研究团队之间的竞争,该项目最终未能成功。
这个故事要从由特勒打造的核反应堆说起,在二战结束时反应堆被美军拆解一空,之前被纳粹埋在地下的664枚放射性立方体也随之被运到了美国。虽然当时这座核反应堆中的放射性物质数量不足以让其全力运转,但由科斯教授领导的团队在纳粹文件中发现,德国其它地方还藏有足够多的放射性物质,足以让核反应堆达到完整运力。这些额外的放射性立方体当时由另一支研究团队掌管,但如果当时双方科学家能够将自己所有的铀合并到一处,就能离成功更进一步了。多出来的这400个神秘立方体在战后便流向了黑市,而从反应堆内部取出的大部分立方体在运到美国后,大多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所踪。
在收到其中一个立方体后,科斯教授的好奇心不禁被激了起来。他与同为马里兰大学研究员的米里亚姆·希伯特组队,联手调查这座核反应堆的历史,自此之后,他就一直致力于揭露这座核反应堆的历史,以及追查其余残留部分的下落。
这座B-VIII核反应堆由纳粹科学家于二战后期建于柏林,但最后被迁到了德国西南部的海戈尔洛赫镇,纳粹当时修建的实验室规模较小,仅仅位于该镇教堂地下存放马铃薯和啤酒的地窖中。如今,这座地下设施的残余部分对公众开放展览,被改建成了一座名为“原子地窖(Atomkeller)”的博物馆。参与这座核反应堆建设的德国科学家中,也包括作为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理论科学家沃纳·海森堡,他最终被盟军于1945年俘获。
这座反应堆的‘心脏’由664枚铀立方体组成,每个边长5厘米,科斯教授持有的那一枚也是如此,它们被排布成吊灯状,彼此由航空缆线相连。反应堆核心由金属包覆的石墨壳包裹,并被置于一个由混凝土砌筑的水罐中,铀立方体构成的“吊灯”则被悬挂于重水中,以便调控核反应的进行。如今这座被盟军拆解损毁的B-VIII核反应堆的复原体,就陈列在海戈尔洛赫的原子地窖博物馆中。这些立方体网络的核心则是中子辐射源,随着中子轰击立方体中的铀235原子,这些原子便会随之分裂,释放出大量能量和三个中子,而这三个新生成的中子又会轰击另外三个原子……一生二、二生三,形成链式反应。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多达任何化学反应的数百万倍,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反过来又可以将水转化为水蒸气,进而驱动涡轮、产生电能。
据说,这次实验是纳粹最后一次,也是离成功最近的一次尝试制造能够自行维持运作的核反应堆,但当时核反应堆核心中的铀不够多,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为达到自行维持运行的核反应堆所需的临界质量,所需的铀立方体至少需为已有数量的1.5倍。虽然海戈尔洛赫的664个立方体还不够多,但当时在德国别处其实还有另外400个放射性立方体,由另一支研究团队所有。如果能把这些立方体加在一起,纳粹科学家就有了足够多的铀,至少能让位于海戈尔洛赫的核反应堆实现全面运转。
如果德国人当时能把资源结合起来,而不是分别由两支相互竞争的研究团队持有,他们也许真能建成一座运行正常的核反应堆,德国的核研究项目相互分散,且构成竞争关系;而在莱斯利·理查德·格罗夫斯(Leslie Richard Groves)将军的领导下,美国的曼哈顿项目则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这一点是德国和美国核研究项目之间最大的不同。
不过,当时阻止德国核试验成功的还有其它因素。就算另外400个立方体真的运到了海戈尔洛赫、放进了反应堆中,德国科学家还需要更多的重水,才能让反应堆正常运行,而早在1943年,盟军就炸毁了纳粹位于挪威维莫尔克水力发电厂内部的重水生产设施,挪威抵抗军后来又击沉了将电厂剩余的所有重水运往德国的货轮。至此,虽然德国是核物理的起源地,核研究也比美国早了将近两年,但一直到战争结束时,德国都未能造成迫在眉睫的核威胁。
科斯教授在2013年收到那枚神秘的立方体时,不禁大吃一惊,他借助历史书上粗糙的黑白照片,认出了这是什么东西。这枚致密的铀立方体重约2.3千克,送给他的时候,外面包着一层褐色纸巾,并被装在一只小小的布制午餐袋中。就它的大小来说,它的重量显得格外惊人。每次看不知情的人第一次拿起它时的反应,都觉得格外有趣,科斯教授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这枚立方体是否真的来自于海戈尔洛赫的核反应堆。
这枚立方体的表面遍布凹痕,和上世纪40年代的早期铀处理技术一致,两侧的凹槽可能是用来拴系缆绳的。研究人员还对这枚立方体释放出的伽马射线能量进行了测量,以此确认它是否的确由天然浓缩铀制成,但这枚立方体释放出的伽马射线并不是由放射性同位素铯137释放出的那一种,说明它从未被用在正常运行的核反应堆中。和立方体一同寄给科斯的那张揉皱的纸条上面写着:“宁格送上的礼物”,罗伯特·宁格(Robert Nininger,纸条上的名字似乎拼错了,比正确拼法多了一个‘n’)曾是参与制造美国第一枚原子弹的曼哈顿项目的专家之一。
据宁格的遗孀称,他的确曾经持有一枚铀立方体,后来转送给了一位朋友,在此之后,这枚立方体可能数度转手,最后到了科斯教授的手中。
战争临近结束时,美军像其它盟军一样,也发起了对纳粹科研项目进行寻获和利用的阿尔索斯任务,德国核研究项目就是这一行动的关键目标。1945年4月20日,阿尔索斯行动部队占领了海戈尔洛赫镇,并将核反应堆拆卸开来,士兵们发现,纳粹科学家手中还掌握着核反应堆的隐藏部分及相关数据。他们在粪坑中找到了一只装有文件的焊接卷筒和三筒重水,在占领该镇一周后,他们又在海戈尔洛赫镇周围的田野里发现了埋藏的1.4吨铀立方体,随后,这些立方体被运到了美国,而它们最终下落如何,竟逐渐成了一个谜团。科学家们如今正展开行动,试图追踪海戈尔洛赫反应堆其它立方体的下落。
除了追踪送到美国的立方体外,科学家们还迫切地想知道另外400个立方体最终命运如何,这些立方体战后流落到了欧洲黑市上,被当做价值不菲的宝物秘密转卖。目前已经有10个立方体的位置被确定,其中一枚现由哈佛大学持有,还有一枚由华盛顿史密森学会所有。科学家们正鼓励知情者们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们取得联系,希望能尽可能多地和接触过这些立方体的人谈一谈。科斯教授现在准备把自己的立方体借给一所博物馆,让公众得以一瞥它的真容,这可能是帮助找到剩余这些神秘立方体的一个好方法。”——改摘自《纳粹建核反应堆剩余的神秘“铀立方体”下落不明,科学家们正在追踪!》。
女记者先是点头,紧跟着又摇头:“摄入应该成功了,但似乎分歧并没有立刻凸显。”
也就是说,几人虽然被提前授予“超时空缓存”技术加持的「人物贴片」,成功激活逆定因果律一键重置“洗词条”。但“背后藏惊喜,身上埋伏笔”展现分歧的剧情冲突,并没有即刻发生。
类似这种“慢了半拍”的后知后觉,显然与“超时空缓存”的剧情延缓效应密切相关。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又问。
“静待‘剧情线加速收束’。该来的总归会来。玩家不是说吗,迟到、迟到:虽迟但到。”首席选角助理战地女郎丹妮尔笑着安慰。
“说的没错。”女记者也表示赞同:“‘索菲娅·罗兰类唯一生态’要现在摄入吗,丹妮尔?”
“不着急。先稳住这些互相还不知道彼此存在的‘索菲娅·罗兰类唯一生态’中的‘女演员’。尽量把她们安排在不同的车厢,课程和排班也尽可能的分开。等莱妮完成整部《国家荣耀:大战役》的补拍和剪辑,‘杰士号’完成最后的改造,能随时开启我们的《东行计划》,再进行最后的摄入。完成‘索菲娅·罗兰类唯一生态’的建构。”
女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的补拍工作已经完成。影片的粗剪第一版也已送交第三帝国宣传部。等待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亲自品鉴。以及下达第二剪的修改方向。
按照莱妮·里芬施塔尔在纳粹电影界的崇高地位。或许只有“原封不动”,“一刀未剪”才能匹配对她无与伦比的电影才华的尊重。
也就是说,完成粗剪的第一版《国家荣耀:大战役》,绝对是水准极高的大片。以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电影鉴赏水准,完全无法给出正向增益的修改意见。最好的方式是继续向上呈报,由元首大人亲自评断。
结果不出意外。《国家荣耀:大战役》的粗剪第一版被“原封不动”,“一刀未剪”的送回。附带还有元首热情洋溢的亲笔嘉奖令。以及为了保证片场正常运作的核心人物——被迫参与“复仇武器计划”的“原子弹之母”「莉泽·迈特纳」。
“怎么回事?”被盖世太保专列秘密送达宽轨试验场站台的莉泽·迈特纳,出乎包括女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在内的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我们被‘剧透’了?”这是女记者的第一反应。
等选角副导演凯蒂夫人赶来,众人才得知原委:“莉泽·迈特纳,奉命在GGL大德意志机车制造商联合会宽轨试验场秘密制造一座铀机——B-VIII。”
先前盖世太保将“原子弹之母”莉泽·迈特纳秘密抓捕并押解到的陆军军械处戈托夫测试站,就一直在为实验用的铀机(铀反应堆)提供铀晶体。
这些传说中的铀晶体,也就是现实中的第三帝国“宇宙魔方”——纳粹“铀立方体”。
“2013年的一天,马里兰大学的提摩西·科斯(Timothy Koeth)教授收到一个包裹,里面附有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取自**在德国试图建造的核反应堆。宁格送上的礼物。”纸条描述的物品是一个铀立方体,20世纪40年代时纳粹曾经用来建造核反应堆,只是计划后来失败了。提摩西·科斯教授马上着手确认铀立方体的真实性——它是否真的来自于**失败的核反应堆项目。提摩西·科斯教授与研究生米里亚姆·希伯特(Miriam Hiebert)合作,追查立方体的身世。在研究过程中,这个神秘铀立方背后的故事令人震惊。实际上,德国在战争期间已经可以创建一个核反应堆,但是由于不同研究团队之间的竞争,该项目最终未能成功。
这个故事要从由特勒打造的核反应堆说起,在二战结束时反应堆被美军拆解一空,之前被纳粹埋在地下的664枚放射性立方体也随之被运到了美国。虽然当时这座核反应堆中的放射性物质数量不足以让其全力运转,但由科斯教授领导的团队在纳粹文件中发现,德国其它地方还藏有足够多的放射性物质,足以让核反应堆达到完整运力。这些额外的放射性立方体当时由另一支研究团队掌管,但如果当时双方科学家能够将自己所有的铀合并到一处,就能离成功更进一步了。多出来的这400个神秘立方体在战后便流向了黑市,而从反应堆内部取出的大部分立方体在运到美国后,大多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所踪。
在收到其中一个立方体后,科斯教授的好奇心不禁被激了起来。他与同为马里兰大学研究员的米里亚姆·希伯特组队,联手调查这座核反应堆的历史,自此之后,他就一直致力于揭露这座核反应堆的历史,以及追查其余残留部分的下落。
这座B-VIII核反应堆由纳粹科学家于二战后期建于柏林,但最后被迁到了德国西南部的海戈尔洛赫镇,纳粹当时修建的实验室规模较小,仅仅位于该镇教堂地下存放马铃薯和啤酒的地窖中。如今,这座地下设施的残余部分对公众开放展览,被改建成了一座名为“原子地窖(Atomkeller)”的博物馆。参与这座核反应堆建设的德国科学家中,也包括作为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理论科学家沃纳·海森堡,他最终被盟军于1945年俘获。
这座反应堆的‘心脏’由664枚铀立方体组成,每个边长5厘米,科斯教授持有的那一枚也是如此,它们被排布成吊灯状,彼此由航空缆线相连。反应堆核心由金属包覆的石墨壳包裹,并被置于一个由混凝土砌筑的水罐中,铀立方体构成的“吊灯”则被悬挂于重水中,以便调控核反应的进行。如今这座被盟军拆解损毁的B-VIII核反应堆的复原体,就陈列在海戈尔洛赫的原子地窖博物馆中。这些立方体网络的核心则是中子辐射源,随着中子轰击立方体中的铀235原子,这些原子便会随之分裂,释放出大量能量和三个中子,而这三个新生成的中子又会轰击另外三个原子……一生二、二生三,形成链式反应。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多达任何化学反应的数百万倍,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反过来又可以将水转化为水蒸气,进而驱动涡轮、产生电能。
据说,这次实验是纳粹最后一次,也是离成功最近的一次尝试制造能够自行维持运作的核反应堆,但当时核反应堆核心中的铀不够多,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为达到自行维持运行的核反应堆所需的临界质量,所需的铀立方体至少需为已有数量的1.5倍。虽然海戈尔洛赫的664个立方体还不够多,但当时在德国别处其实还有另外400个放射性立方体,由另一支研究团队所有。如果能把这些立方体加在一起,纳粹科学家就有了足够多的铀,至少能让位于海戈尔洛赫的核反应堆实现全面运转。
如果德国人当时能把资源结合起来,而不是分别由两支相互竞争的研究团队持有,他们也许真能建成一座运行正常的核反应堆,德国的核研究项目相互分散,且构成竞争关系;而在莱斯利·理查德·格罗夫斯(Leslie Richard Groves)将军的领导下,美国的曼哈顿项目则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这一点是德国和美国核研究项目之间最大的不同。
不过,当时阻止德国核试验成功的还有其它因素。就算另外400个立方体真的运到了海戈尔洛赫、放进了反应堆中,德国科学家还需要更多的重水,才能让反应堆正常运行,而早在1943年,盟军就炸毁了纳粹位于挪威维莫尔克水力发电厂内部的重水生产设施,挪威抵抗军后来又击沉了将电厂剩余的所有重水运往德国的货轮。至此,虽然德国是核物理的起源地,核研究也比美国早了将近两年,但一直到战争结束时,德国都未能造成迫在眉睫的核威胁。
科斯教授在2013年收到那枚神秘的立方体时,不禁大吃一惊,他借助历史书上粗糙的黑白照片,认出了这是什么东西。这枚致密的铀立方体重约2.3千克,送给他的时候,外面包着一层褐色纸巾,并被装在一只小小的布制午餐袋中。就它的大小来说,它的重量显得格外惊人。每次看不知情的人第一次拿起它时的反应,都觉得格外有趣,科斯教授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这枚立方体是否真的来自于海戈尔洛赫的核反应堆。
这枚立方体的表面遍布凹痕,和上世纪40年代的早期铀处理技术一致,两侧的凹槽可能是用来拴系缆绳的。研究人员还对这枚立方体释放出的伽马射线能量进行了测量,以此确认它是否的确由天然浓缩铀制成,但这枚立方体释放出的伽马射线并不是由放射性同位素铯137释放出的那一种,说明它从未被用在正常运行的核反应堆中。和立方体一同寄给科斯的那张揉皱的纸条上面写着:“宁格送上的礼物”,罗伯特·宁格(Robert Nininger,纸条上的名字似乎拼错了,比正确拼法多了一个‘n’)曾是参与制造美国第一枚原子弹的曼哈顿项目的专家之一。
据宁格的遗孀称,他的确曾经持有一枚铀立方体,后来转送给了一位朋友,在此之后,这枚立方体可能数度转手,最后到了科斯教授的手中。
战争临近结束时,美军像其它盟军一样,也发起了对纳粹科研项目进行寻获和利用的阿尔索斯任务,德国核研究项目就是这一行动的关键目标。1945年4月20日,阿尔索斯行动部队占领了海戈尔洛赫镇,并将核反应堆拆卸开来,士兵们发现,纳粹科学家手中还掌握着核反应堆的隐藏部分及相关数据。他们在粪坑中找到了一只装有文件的焊接卷筒和三筒重水,在占领该镇一周后,他们又在海戈尔洛赫镇周围的田野里发现了埋藏的1.4吨铀立方体,随后,这些立方体被运到了美国,而它们最终下落如何,竟逐渐成了一个谜团。科学家们如今正展开行动,试图追踪海戈尔洛赫反应堆其它立方体的下落。
除了追踪送到美国的立方体外,科学家们还迫切地想知道另外400个立方体最终命运如何,这些立方体战后流落到了欧洲黑市上,被当做价值不菲的宝物秘密转卖。目前已经有10个立方体的位置被确定,其中一枚现由哈佛大学持有,还有一枚由华盛顿史密森学会所有。科学家们正鼓励知情者们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们取得联系,希望能尽可能多地和接触过这些立方体的人谈一谈。科斯教授现在准备把自己的立方体借给一所博物馆,让公众得以一瞥它的真容,这可能是帮助找到剩余这些神秘立方体的一个好方法。”——改摘自《纳粹建核反应堆剩余的神秘“铀立方体”下落不明,科学家们正在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