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老子说什么你马术精湛,到时候真有个啥事情,朝廷问下来,老子可不想帮你背这口锅,你上不上马车,不上老子走了?”
鲁有善说完之后,摇摇晃晃的转身作势便要登上马车。
罗彪一听有些急了,赶忙说道:“不骑不骑,不骑行了吧……”
罗彪并不是好色之辈,今日只所以想趁着醉酒放纵,也只是想着最后的放肆一把而已。
这两个高丽的最高掌权者醉成这模样,还要去做那事,对亲兵来说就很麻烦了。
若是两人都没喝酒,他们也不用担心那么多,可现在两个人都是酩酊大醉,丝毫没有反抗之力,若青楼的那些女子有父母兄弟被杀的,认出两人,想要鱼死网破,那就麻烦了。
两名亲兵统领一琢磨,还是从头到尾一直盯着他们放心些。
丢人就丢人吧,反正都醉成这样了,只要他们不说,这事就当没发生过。
两名亲兵统领想的很好,但实际上,喝醉的人要么就直接不省人事,要么就只是脑子转的慢一点,却不是没有记忆。
昨夜两人做那事,被几十名亲兵从头到尾围观的画面,都记得清清楚楚。
两个人白天再见的时候,都很有默契的谁都没有提过一句昨夜发生的事情。
…………
军务的交接,进行的很快。
周晓第三日就赶到了开京,他跟罗彪在同一时间接到的圣旨,在接到旨意后,便将手中的军政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副手,立即出发前往开京。
周晓也知道,从今往后,高丽就要进入他的时代了。
武将跟文官不同,一切只看军功。
周晓虽然在高丽多年,策反了数万精锐的开京士兵,算是一个功劳,虽然阻止了李子奇的疯狂,但大兴府那边还是出现了变动,倒是高丽一系列的事情发生,若不是罗彪果断进军,现在高丽是什么样子,谁都说不上。
所以这功劳,只能算半个。
战事开启后,他虽然也有功劳,但和罗彪比起来就差太多了。
硬仗都是罗彪打下来的,大兴府之战,芒州之战,开京之战等等,都是罗彪亲自指挥/
周晓虽然在南面对付高丽驻守军,但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是剿匪,从头到尾都没遇到什么激烈的反抗,唯一算的上大功劳的剿灭倭寇,也是在大宋水师的帮助下才完成的,实际上,换个人来指挥,也不会比他差不多。
内政方面,在鲁有善的治理下,高丽的开京,大兴府,芒州等地,在短短两年的时间中就恢复了以往的热闹,据说今年给朝廷送去的银子,足足有五十万两。
所以,不管是战功还是治理高丽,周晓的功劳都和罗彪鲁友善二人差的很远。
他虽然也被封了侯,可周晓心里清楚,这其中大多是为他多年身在高丽,无法回到大宋的补偿。
周晓进入开京的时候,是罗彪和鲁有善二人亲自迎接的,这个时候的罗彪,也已经开始安排回大宋的船只了。
第二日,罗彪便召集了开京城中所有的大宋将领,将铁喜的旨意告知他们,并当众将虎符将印亲手交到周晓手中。
交接完成之后,罗彪便将除了周晓外所有人都从大堂中赶了出去。
两个人刚刚坐下,周晓便笑着开口说道:“罗将军回到东京之后,陛下定是有所重托,若将军封爵拜相,可不要忘了弟弟我啊……”
罗彪听完周晓的话后,苦笑一声。
“不敢,现在周将军坐镇高丽,日后才是前途无量,我还希望周将军日后能多加照拂照拂我呢。”
周晓听完罗彪的话后,笑了笑,还想继续捧一捧罗彪,而罗彪却没有给他机会,他刚刚说完,便又接着说道:“周将军,我今夜便出发回京,临行之时,有些话要对你说。”
看到罗彪的脸色稍稍严肃,周晓也收起了笑意,重重地点了点头。
“现在战事结束,高丽安定下来最为重要,鲁大人虽是文官,但治理新土颇有手段,咱们这些武人打仗可以,但论起治理,连人家一根手指都比不上。”
“罗将军,此言是何用意……”
“本将军的意思是,你们二人各管各地事情,你是将军,他是御史,你管兵,他管政最好,否则牵扯起来,对你,对他都不是好事……”
周晓听完罗彪地话后点了点头:“我明白罗将军地良苦用心,你且放心,周晓是个有自知之明地人,自己有什么本事,没人比我更清楚,鲁大人若是有什么要求,我只会配合,绝不会在背后拖人后腿。”
罗彪听完之后,莞尔一笑,也不多言,站起身朝着周晓拱了拱手说道:“周将军,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就此别过。日后若是有缘相逢,本将军一定和周将军不醉不归。”
周晓也站起身朝着罗彪拱手:“青山不改,绿水常流,罗将军,咱们东京再见……”
两个人说完之后,对视一眼之后,大笑出声,两个提刀杀人的武将,竟也学着那些文官整这些文绉绉的词语。
罗彪和周晓交代完之后,甚至都没有跟鲁有善告别,带着三十余名亲兵,连夜赶到了港口,坐上了事先准备好的船只赶回大宋。
夜幕降临,罗彪站在船头,望着海面上的明月,眼底的积郁比夜色更浓稠。
也不知道自己老舅现在是什么情况,已经死了?还是正在与大宋官兵交战?
“应该不可能真的造反,老舅虽然冲动,但不是没有脑子……”
想到这里,罗彪不由得有些恼怒。
“说了多少次,让他谨慎,谨慎,再谨慎,非把我的话当放屁,现在好了,玩完了吧。”
罗彪对于大越的事情,了解不多,可屁股想都知道,老舅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无非两个结果,一个是犯了忌讳,但没有造反,这样虽然罗守珍自己死定了,但罗府还能保得住。
第二个结果就惨了,罗守珍在大越已经扯起大旗,自己这次回京,是跟着去陪葬的。
罗彪把事情看的很清楚,可他还是回来了。
他自从彻底看清自己老舅这个人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迟早会有这一天。
这些年,罗彪一直故意将各种把柄交给密探,交给朝廷,就是为了让皇帝,让朝廷对他放心。
罗彪也清楚,他自己越是这样,自己在高丽的位置便越发稳固。
罗彪进入高丽之后,便将自己的妻儿送回了东京,也是为了避嫌。
如果是第一种结局,他不用担心太多,因为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永不启用他。
第二种结局他也不怕,他都怕了,自己的妻儿就真的没救了,古人常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自己坦然无畏,才能为妻儿挣出一条活路。
“死了也好,老子早想看看这世上到底有没有地府,到底有没有阎王,搞不好,老子再地府也能弄个官当当。”
说完最后一句话的罗彪摇了摇头,转过身,走进了船舱……
罗彪不知道,他心心念念的罗守珍,此刻的情形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还是住在大越皇宫中,生活和之前没什么不同。
亲兵虽然都被打散了,但他的自由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限制,除了被剥夺了军权外,其他待遇与以往一模一样。
马宝义很清楚罗守珍在军队之中的威望,他在大越和幽云十六州立下汗马功劳,虽然犯了错误,但也不能掩盖其之前的功绩,故马宝义也没有为难罗守珍。
他若是贸然的在大越惩处罗守珍,弄不好弄巧成拙,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重新搅乱。
当然,不用想事情,罗守珍这段日子,也过的十分轻松。
虽然活的享受,但罗守珍总会再落日的时候站在台阶上眺望天空,怀念自己和兄弟们刚来大越时的意气风发。
罗守珍心中清楚,那种日子,不可能再回来了。
他也时不时的想起了在高丽的外甥罗彪,这次真把对方害惨了。
罗守珍虽然心中清楚连累了罗彪,但他心中却没感到愧疚,他觉得,罗彪达到这个高度,完全是踩在自己的肩膀上的,若是没了自己,罗守珍现在撑死就是一个小偏将,不知道再哪座城池里守大门,怎么会有今天的地位。
他一直在自己肩膀上,那自己摔跤,他跟着磕一下也是理所应当。
罗守珍这一生杀了很多人,对生死之事早就看的开了,死了也就死了,大不了就是一刀,所以他对自己的下场,并没有什么恐惧,而他也觉得自己还算了解皇帝,凭自己这些年的功劳,怎么样都能保住妻儿。
大越的局势,在罗守珍束手就擒后,就基本稳定下来了。
马宝义,王启胜两人没有对罗守珍之外的将领有任何的追究,但是必要的敲打警告还是有的,马宝义也怕,一些罗守珍的部将会有其他心思,发动叛乱,或者直接率军逃离……
罗守珍的第二道集结大军南下的军令被撤销,维持年初之时定下的军策,继续清剿大越北地的各处豪强。
鲁有善说完之后,摇摇晃晃的转身作势便要登上马车。
罗彪一听有些急了,赶忙说道:“不骑不骑,不骑行了吧……”
罗彪并不是好色之辈,今日只所以想趁着醉酒放纵,也只是想着最后的放肆一把而已。
这两个高丽的最高掌权者醉成这模样,还要去做那事,对亲兵来说就很麻烦了。
若是两人都没喝酒,他们也不用担心那么多,可现在两个人都是酩酊大醉,丝毫没有反抗之力,若青楼的那些女子有父母兄弟被杀的,认出两人,想要鱼死网破,那就麻烦了。
两名亲兵统领一琢磨,还是从头到尾一直盯着他们放心些。
丢人就丢人吧,反正都醉成这样了,只要他们不说,这事就当没发生过。
两名亲兵统领想的很好,但实际上,喝醉的人要么就直接不省人事,要么就只是脑子转的慢一点,却不是没有记忆。
昨夜两人做那事,被几十名亲兵从头到尾围观的画面,都记得清清楚楚。
两个人白天再见的时候,都很有默契的谁都没有提过一句昨夜发生的事情。
…………
军务的交接,进行的很快。
周晓第三日就赶到了开京,他跟罗彪在同一时间接到的圣旨,在接到旨意后,便将手中的军政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副手,立即出发前往开京。
周晓也知道,从今往后,高丽就要进入他的时代了。
武将跟文官不同,一切只看军功。
周晓虽然在高丽多年,策反了数万精锐的开京士兵,算是一个功劳,虽然阻止了李子奇的疯狂,但大兴府那边还是出现了变动,倒是高丽一系列的事情发生,若不是罗彪果断进军,现在高丽是什么样子,谁都说不上。
所以这功劳,只能算半个。
战事开启后,他虽然也有功劳,但和罗彪比起来就差太多了。
硬仗都是罗彪打下来的,大兴府之战,芒州之战,开京之战等等,都是罗彪亲自指挥/
周晓虽然在南面对付高丽驻守军,但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是剿匪,从头到尾都没遇到什么激烈的反抗,唯一算的上大功劳的剿灭倭寇,也是在大宋水师的帮助下才完成的,实际上,换个人来指挥,也不会比他差不多。
内政方面,在鲁有善的治理下,高丽的开京,大兴府,芒州等地,在短短两年的时间中就恢复了以往的热闹,据说今年给朝廷送去的银子,足足有五十万两。
所以,不管是战功还是治理高丽,周晓的功劳都和罗彪鲁友善二人差的很远。
他虽然也被封了侯,可周晓心里清楚,这其中大多是为他多年身在高丽,无法回到大宋的补偿。
周晓进入开京的时候,是罗彪和鲁有善二人亲自迎接的,这个时候的罗彪,也已经开始安排回大宋的船只了。
第二日,罗彪便召集了开京城中所有的大宋将领,将铁喜的旨意告知他们,并当众将虎符将印亲手交到周晓手中。
交接完成之后,罗彪便将除了周晓外所有人都从大堂中赶了出去。
两个人刚刚坐下,周晓便笑着开口说道:“罗将军回到东京之后,陛下定是有所重托,若将军封爵拜相,可不要忘了弟弟我啊……”
罗彪听完周晓的话后,苦笑一声。
“不敢,现在周将军坐镇高丽,日后才是前途无量,我还希望周将军日后能多加照拂照拂我呢。”
周晓听完罗彪的话后,笑了笑,还想继续捧一捧罗彪,而罗彪却没有给他机会,他刚刚说完,便又接着说道:“周将军,我今夜便出发回京,临行之时,有些话要对你说。”
看到罗彪的脸色稍稍严肃,周晓也收起了笑意,重重地点了点头。
“现在战事结束,高丽安定下来最为重要,鲁大人虽是文官,但治理新土颇有手段,咱们这些武人打仗可以,但论起治理,连人家一根手指都比不上。”
“罗将军,此言是何用意……”
“本将军的意思是,你们二人各管各地事情,你是将军,他是御史,你管兵,他管政最好,否则牵扯起来,对你,对他都不是好事……”
周晓听完罗彪地话后点了点头:“我明白罗将军地良苦用心,你且放心,周晓是个有自知之明地人,自己有什么本事,没人比我更清楚,鲁大人若是有什么要求,我只会配合,绝不会在背后拖人后腿。”
罗彪听完之后,莞尔一笑,也不多言,站起身朝着周晓拱了拱手说道:“周将军,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就此别过。日后若是有缘相逢,本将军一定和周将军不醉不归。”
周晓也站起身朝着罗彪拱手:“青山不改,绿水常流,罗将军,咱们东京再见……”
两个人说完之后,对视一眼之后,大笑出声,两个提刀杀人的武将,竟也学着那些文官整这些文绉绉的词语。
罗彪和周晓交代完之后,甚至都没有跟鲁有善告别,带着三十余名亲兵,连夜赶到了港口,坐上了事先准备好的船只赶回大宋。
夜幕降临,罗彪站在船头,望着海面上的明月,眼底的积郁比夜色更浓稠。
也不知道自己老舅现在是什么情况,已经死了?还是正在与大宋官兵交战?
“应该不可能真的造反,老舅虽然冲动,但不是没有脑子……”
想到这里,罗彪不由得有些恼怒。
“说了多少次,让他谨慎,谨慎,再谨慎,非把我的话当放屁,现在好了,玩完了吧。”
罗彪对于大越的事情,了解不多,可屁股想都知道,老舅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无非两个结果,一个是犯了忌讳,但没有造反,这样虽然罗守珍自己死定了,但罗府还能保得住。
第二个结果就惨了,罗守珍在大越已经扯起大旗,自己这次回京,是跟着去陪葬的。
罗彪把事情看的很清楚,可他还是回来了。
他自从彻底看清自己老舅这个人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迟早会有这一天。
这些年,罗彪一直故意将各种把柄交给密探,交给朝廷,就是为了让皇帝,让朝廷对他放心。
罗彪也清楚,他自己越是这样,自己在高丽的位置便越发稳固。
罗彪进入高丽之后,便将自己的妻儿送回了东京,也是为了避嫌。
如果是第一种结局,他不用担心太多,因为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永不启用他。
第二种结局他也不怕,他都怕了,自己的妻儿就真的没救了,古人常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自己坦然无畏,才能为妻儿挣出一条活路。
“死了也好,老子早想看看这世上到底有没有地府,到底有没有阎王,搞不好,老子再地府也能弄个官当当。”
说完最后一句话的罗彪摇了摇头,转过身,走进了船舱……
罗彪不知道,他心心念念的罗守珍,此刻的情形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还是住在大越皇宫中,生活和之前没什么不同。
亲兵虽然都被打散了,但他的自由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限制,除了被剥夺了军权外,其他待遇与以往一模一样。
马宝义很清楚罗守珍在军队之中的威望,他在大越和幽云十六州立下汗马功劳,虽然犯了错误,但也不能掩盖其之前的功绩,故马宝义也没有为难罗守珍。
他若是贸然的在大越惩处罗守珍,弄不好弄巧成拙,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重新搅乱。
当然,不用想事情,罗守珍这段日子,也过的十分轻松。
虽然活的享受,但罗守珍总会再落日的时候站在台阶上眺望天空,怀念自己和兄弟们刚来大越时的意气风发。
罗守珍心中清楚,那种日子,不可能再回来了。
他也时不时的想起了在高丽的外甥罗彪,这次真把对方害惨了。
罗守珍虽然心中清楚连累了罗彪,但他心中却没感到愧疚,他觉得,罗彪达到这个高度,完全是踩在自己的肩膀上的,若是没了自己,罗守珍现在撑死就是一个小偏将,不知道再哪座城池里守大门,怎么会有今天的地位。
他一直在自己肩膀上,那自己摔跤,他跟着磕一下也是理所应当。
罗守珍这一生杀了很多人,对生死之事早就看的开了,死了也就死了,大不了就是一刀,所以他对自己的下场,并没有什么恐惧,而他也觉得自己还算了解皇帝,凭自己这些年的功劳,怎么样都能保住妻儿。
大越的局势,在罗守珍束手就擒后,就基本稳定下来了。
马宝义,王启胜两人没有对罗守珍之外的将领有任何的追究,但是必要的敲打警告还是有的,马宝义也怕,一些罗守珍的部将会有其他心思,发动叛乱,或者直接率军逃离……
罗守珍的第二道集结大军南下的军令被撤销,维持年初之时定下的军策,继续清剿大越北地的各处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