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首排的王志忠,转过头看向身旁的尉迟江晚。
他非常好奇。
这个时候,尉迟江晚不说话,不像他的风格啊。
他看清尉迟江晚的模样后,心里就明白了,这混账昨晚不知道干了什么,一宿没有睡觉。
“罗守珍的事情,朕十分痛心,他本应该是我大宋最大的功臣,可居功自傲,刚愎自用,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梁国公……”
韩胄赶忙出列:“臣在。”
“罗守珍之事,诸多武将当以为戒,你是武将之首,更要以身作则。”
“臣明白,谢陛下提点。”韩胄赶忙说道。
皇帝的话,很明白,以后的将领,不仅仅要有能力,心态也很重要,那种居高自傲,狂妄自大的人,早早就要踢出去。
铁喜的意思这么明显,文官各个心中拍手叫好,武将们则都露出忐忑的表情。
铁喜见没人说话,就将话题引导了下一个问题上,就是孔府的命案。
当然,铁喜提起这件事得时候,王志忠得脸色多少有些不好看。
孔府递交过来得奏章,孔府新一代的衍圣公就是王志忠孙女的孩子。
“圣人之后,也不都是继承了圣人风骨,朕原本以为,圣人之后都是饱读诗书,品德高洁之辈,没想到……”
铁喜冷笑两声,下面的文官们脸色都有些不大好看。
铁喜明明是在说孔府,但他们怎么听怎么像是在骂他们。
罗守珍的事情,是打压了武将,孔府的事情就是警告文官了。
天下乌鸦一般黑,只是朕没发现你们的问题而已……
铁喜在皇位上这么久,也愈发明白,所有官员嘴上都是仁义道德,实际上一肚子鸡鸣狗盗。
除了付子婴外,有一个算一个,哪有好东西。
所以,铁喜才想要重用太监,即便知道,这样会让自己的名声越来越差,他也没其他选择。
皇帝虽然决定着很多人的命运,但每日困在这皇宫之中,和笼中鸟也没什么区别。
太监们就是他的耳朵和眼睛。
皇帝对他们的信任度远远超过官员们……
皇帝说了这么难听的话。
文官们当然不能装作没听到,若是没有人敢说什么,这不是变相的承认了皇帝对他们这些文官的定义了吗。
武将们不敢发声反驳,可文官们却能。
“陛下,您这话臣不敢苟同,谋害衍圣公之人卑鄙无耻,从这点也能看出他对圣人之言毫无敬畏,若他真将圣人之言有所敬畏,也不会做出这等人。”
“陛下,臣也不敢苟同,不能因个例,而误解整个士林啊。”
一个个官员出列反驳。
王志忠有些站不住了,皇帝生气,说了点重话,听听不就行了,非要对着干,干下去对你们有什么好处,最重要的是,万一将皇帝惹急眼了,自己那曾孙还能继承孔府吗?
可他身为宰相,又跟孔府有密切联系,在这个时候,绝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王志忠有些无奈。
他只能心中祈祷,皇帝陛下不会因为此事生气,值得庆幸的是,尉迟江晚今日十分疲惫,不然肯定要抓着这次机会做文章。
王志忠刚刚想到这里,就听到一旁的尉迟江晚出列道:
“陛下,您明明在说孔府的罪人,可有些人就像是被踩到老鼠尾巴一样,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反驳,臣觉得,他们定是因为心虚,应当彻查他们名下财产,看看有没有问题才对。”
王志忠转过头看向尉迟江晚,只见尉迟江晚声音浑厚,眼神也十分清明,哪有一点疲惫的样子。
他愣了愣,短短的时间内,怎么恢复过来的。
下一秒,就是恼怒,尉迟江晚的话,就是摆明要把事情搞大。
皇帝陛下要是真的按照尉迟江晚所说,彻查这几个人,倘若这几个人身上真的有事,那鸡鸣狗盗,卑鄙无耻的名声可就文官身上坐实了。
尉迟江晚之前确实在一直打瞌睡,朝堂上说的话,他虽然听到了,但也没什么想说的。
直到他看到到几个官员出列,想要凭借着人多,给皇帝施压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必须要站出来了。
谁都听得出,皇帝虽然在骂孔府,实际上说的却是他们。
开口反驳的官员听到尉迟江晚的话后,每个都气的三尸神暴跳。
尉迟江晚戳到他们软肋了,越是自己不干净,越是怕被人说他不干净。
开口说话的几人虽然都是虚职,但怎么也是能参加朝会的官员,哪怕他自己没有主动去做一些事,也有不少人主动将便宜送给他们,这些人自己心里也都清楚,所以说,他们这些人没有一个人的屁股是干净的……
尉迟江晚离开东京的这大半年中,朝会还是第一次这般热闹。
这些官员甚至都忍不住撸起袖子,想要在这里给尉迟江晚两拳。
争吵再次开始,一片热闹。
铁喜的目的,在尉迟江晚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就已经达成了。
当下,铁喜便看了一眼张爱。
张爱授意,出声让所有人保持安静,等到大臣们停止了争吵后,铁喜才缓缓开口说道:“尉迟大人说的不错,不过后面那句话就有些武断了,朕只是对圣人之家出了这种混账感到痛心疾首,所说所讲,都是针对他一人罢了。众位无需争吵。”
皇帝的话一说完,所有官员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就等铁喜这句话呢,否则总不能真在朝堂上打一架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志忠悬着的心也算放下了。
王志忠身后的一名官员得到王志忠授意,站了出来。
“陛下,孔府有祭祀圣人之职,衍圣公之位,当快些定下,以显帝王恩德,以及对圣人的尊敬。”
铁喜听到这句话后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衍圣公刚刚去世不久,他的孩子便立刻继承衍圣公之位,怕是有失门风。”
“守孝三年,圣人之后也应当如此,不过爱卿说的也对,衍圣公的位置较为重要,安天下士子之心,可又不能夺情而处,一年吧,让孔府守孝一年,之后朝廷在下旨宣布新的衍圣公。”
铁喜说完之后,又看了一眼王志忠:“王大人觉得如何。”
“陛下说的有理,臣没有意见。”王志忠立刻出列回话。
朝会结束后。
铁喜便回到了垂拱殿中,召见已经等候很久的姜超。
铁喜本来想要宣尉迟江晚一起过来,不过看他早上昏昏沉沉的样子,铁喜还是没多为难他,等见到了一样满脸疲惫的姜超,铁喜心里顿时一阵苦笑,这两个家伙昨晚不会在一起吧?
姜超又没有那个东西,他是怎么和尉迟江晚一起玩一夜的?
姜超虽然努力让自己表现的清醒一些,但眼神里的疲惫却怎么也隐藏不了。
随便说了几句,铁喜便让姜超回去休息。
实际上对于姜超的进展,铁喜十分清楚。
姜超每过半个月便会给铁喜写上一封信,将船队现在的情况告知他。
大船队已经初步有了轮廓。
本来初次航行的船只这次不打算使用,可后来一统计,发现,若是前面的船只不使用的话,恐怕再过五年,大船队也没办法筹备完成。
于是,船司就开始对原本的那些船只进行维护,其他的海船也都在按照计划建设中。
人手方面倒是没有问题。
上一次出海的人,如今都是家财万贯之辈,不说朝廷给的那些金银财宝,主要是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少小金块,都是从野人手里抢来的。
这些人在前面当榜样,不少年轻的渔民水手都深受诱惑,在姜超的第二次征召中,纷纷响应,不到半年的时间,人手就召集齐了。
预计的是到三年后再次进行远航,
姜超离开垂拱殿后,铁喜便重新开始了工作。
铁喜的贤名现在别说官员了,连寻常百姓都知道。
朝廷里的每一封奏章铁喜几乎都会看,有时候实在累了,就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即便这个时候,太监也要在他旁边帮他读奏章。
付子婴离开后,铁喜便一直是这样。
他自己也能感受到疲惫,有时候也会出现后悔的感觉,但这个感觉很快就被他压下去了。
王志忠也早就想劝铁喜多休息一会儿了,一方面担心皇帝的身体,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
他们几个人处理的事情,铁喜要一个人过目,身体怎么可能吃得消呢。
铁喜大权独揽也会导致他这个宰相,就像一个摆设,日后在百姓口中,在史官笔下,又会怎么形容他呢?
可铁喜不放手,他也毫无办法。
…………
这个时候,卢俊也到了高丽。
来到一片陌生土地的卢俊,并没有被吓到,反而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
高丽密探的总部位于一处幽暗的胡同。
卢俊刚到的时候,还有一些迷茫,可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他就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了。
高丽的密探是由大宋派遣来的骨干密探,以及很多犯了错的密探,还有不少从高丽本地发展来的高丽人以及部分辽人组成。
人数最多的就是高丽本地人,一千多号人,占了高丽密探总人数的六成还多,其次是辽人,和汉人。
他非常好奇。
这个时候,尉迟江晚不说话,不像他的风格啊。
他看清尉迟江晚的模样后,心里就明白了,这混账昨晚不知道干了什么,一宿没有睡觉。
“罗守珍的事情,朕十分痛心,他本应该是我大宋最大的功臣,可居功自傲,刚愎自用,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梁国公……”
韩胄赶忙出列:“臣在。”
“罗守珍之事,诸多武将当以为戒,你是武将之首,更要以身作则。”
“臣明白,谢陛下提点。”韩胄赶忙说道。
皇帝的话,很明白,以后的将领,不仅仅要有能力,心态也很重要,那种居高自傲,狂妄自大的人,早早就要踢出去。
铁喜的意思这么明显,文官各个心中拍手叫好,武将们则都露出忐忑的表情。
铁喜见没人说话,就将话题引导了下一个问题上,就是孔府的命案。
当然,铁喜提起这件事得时候,王志忠得脸色多少有些不好看。
孔府递交过来得奏章,孔府新一代的衍圣公就是王志忠孙女的孩子。
“圣人之后,也不都是继承了圣人风骨,朕原本以为,圣人之后都是饱读诗书,品德高洁之辈,没想到……”
铁喜冷笑两声,下面的文官们脸色都有些不大好看。
铁喜明明是在说孔府,但他们怎么听怎么像是在骂他们。
罗守珍的事情,是打压了武将,孔府的事情就是警告文官了。
天下乌鸦一般黑,只是朕没发现你们的问题而已……
铁喜在皇位上这么久,也愈发明白,所有官员嘴上都是仁义道德,实际上一肚子鸡鸣狗盗。
除了付子婴外,有一个算一个,哪有好东西。
所以,铁喜才想要重用太监,即便知道,这样会让自己的名声越来越差,他也没其他选择。
皇帝虽然决定着很多人的命运,但每日困在这皇宫之中,和笼中鸟也没什么区别。
太监们就是他的耳朵和眼睛。
皇帝对他们的信任度远远超过官员们……
皇帝说了这么难听的话。
文官们当然不能装作没听到,若是没有人敢说什么,这不是变相的承认了皇帝对他们这些文官的定义了吗。
武将们不敢发声反驳,可文官们却能。
“陛下,您这话臣不敢苟同,谋害衍圣公之人卑鄙无耻,从这点也能看出他对圣人之言毫无敬畏,若他真将圣人之言有所敬畏,也不会做出这等人。”
“陛下,臣也不敢苟同,不能因个例,而误解整个士林啊。”
一个个官员出列反驳。
王志忠有些站不住了,皇帝生气,说了点重话,听听不就行了,非要对着干,干下去对你们有什么好处,最重要的是,万一将皇帝惹急眼了,自己那曾孙还能继承孔府吗?
可他身为宰相,又跟孔府有密切联系,在这个时候,绝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王志忠有些无奈。
他只能心中祈祷,皇帝陛下不会因为此事生气,值得庆幸的是,尉迟江晚今日十分疲惫,不然肯定要抓着这次机会做文章。
王志忠刚刚想到这里,就听到一旁的尉迟江晚出列道:
“陛下,您明明在说孔府的罪人,可有些人就像是被踩到老鼠尾巴一样,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反驳,臣觉得,他们定是因为心虚,应当彻查他们名下财产,看看有没有问题才对。”
王志忠转过头看向尉迟江晚,只见尉迟江晚声音浑厚,眼神也十分清明,哪有一点疲惫的样子。
他愣了愣,短短的时间内,怎么恢复过来的。
下一秒,就是恼怒,尉迟江晚的话,就是摆明要把事情搞大。
皇帝陛下要是真的按照尉迟江晚所说,彻查这几个人,倘若这几个人身上真的有事,那鸡鸣狗盗,卑鄙无耻的名声可就文官身上坐实了。
尉迟江晚之前确实在一直打瞌睡,朝堂上说的话,他虽然听到了,但也没什么想说的。
直到他看到到几个官员出列,想要凭借着人多,给皇帝施压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必须要站出来了。
谁都听得出,皇帝虽然在骂孔府,实际上说的却是他们。
开口反驳的官员听到尉迟江晚的话后,每个都气的三尸神暴跳。
尉迟江晚戳到他们软肋了,越是自己不干净,越是怕被人说他不干净。
开口说话的几人虽然都是虚职,但怎么也是能参加朝会的官员,哪怕他自己没有主动去做一些事,也有不少人主动将便宜送给他们,这些人自己心里也都清楚,所以说,他们这些人没有一个人的屁股是干净的……
尉迟江晚离开东京的这大半年中,朝会还是第一次这般热闹。
这些官员甚至都忍不住撸起袖子,想要在这里给尉迟江晚两拳。
争吵再次开始,一片热闹。
铁喜的目的,在尉迟江晚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就已经达成了。
当下,铁喜便看了一眼张爱。
张爱授意,出声让所有人保持安静,等到大臣们停止了争吵后,铁喜才缓缓开口说道:“尉迟大人说的不错,不过后面那句话就有些武断了,朕只是对圣人之家出了这种混账感到痛心疾首,所说所讲,都是针对他一人罢了。众位无需争吵。”
皇帝的话一说完,所有官员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就等铁喜这句话呢,否则总不能真在朝堂上打一架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志忠悬着的心也算放下了。
王志忠身后的一名官员得到王志忠授意,站了出来。
“陛下,孔府有祭祀圣人之职,衍圣公之位,当快些定下,以显帝王恩德,以及对圣人的尊敬。”
铁喜听到这句话后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衍圣公刚刚去世不久,他的孩子便立刻继承衍圣公之位,怕是有失门风。”
“守孝三年,圣人之后也应当如此,不过爱卿说的也对,衍圣公的位置较为重要,安天下士子之心,可又不能夺情而处,一年吧,让孔府守孝一年,之后朝廷在下旨宣布新的衍圣公。”
铁喜说完之后,又看了一眼王志忠:“王大人觉得如何。”
“陛下说的有理,臣没有意见。”王志忠立刻出列回话。
朝会结束后。
铁喜便回到了垂拱殿中,召见已经等候很久的姜超。
铁喜本来想要宣尉迟江晚一起过来,不过看他早上昏昏沉沉的样子,铁喜还是没多为难他,等见到了一样满脸疲惫的姜超,铁喜心里顿时一阵苦笑,这两个家伙昨晚不会在一起吧?
姜超又没有那个东西,他是怎么和尉迟江晚一起玩一夜的?
姜超虽然努力让自己表现的清醒一些,但眼神里的疲惫却怎么也隐藏不了。
随便说了几句,铁喜便让姜超回去休息。
实际上对于姜超的进展,铁喜十分清楚。
姜超每过半个月便会给铁喜写上一封信,将船队现在的情况告知他。
大船队已经初步有了轮廓。
本来初次航行的船只这次不打算使用,可后来一统计,发现,若是前面的船只不使用的话,恐怕再过五年,大船队也没办法筹备完成。
于是,船司就开始对原本的那些船只进行维护,其他的海船也都在按照计划建设中。
人手方面倒是没有问题。
上一次出海的人,如今都是家财万贯之辈,不说朝廷给的那些金银财宝,主要是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少小金块,都是从野人手里抢来的。
这些人在前面当榜样,不少年轻的渔民水手都深受诱惑,在姜超的第二次征召中,纷纷响应,不到半年的时间,人手就召集齐了。
预计的是到三年后再次进行远航,
姜超离开垂拱殿后,铁喜便重新开始了工作。
铁喜的贤名现在别说官员了,连寻常百姓都知道。
朝廷里的每一封奏章铁喜几乎都会看,有时候实在累了,就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即便这个时候,太监也要在他旁边帮他读奏章。
付子婴离开后,铁喜便一直是这样。
他自己也能感受到疲惫,有时候也会出现后悔的感觉,但这个感觉很快就被他压下去了。
王志忠也早就想劝铁喜多休息一会儿了,一方面担心皇帝的身体,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
他们几个人处理的事情,铁喜要一个人过目,身体怎么可能吃得消呢。
铁喜大权独揽也会导致他这个宰相,就像一个摆设,日后在百姓口中,在史官笔下,又会怎么形容他呢?
可铁喜不放手,他也毫无办法。
…………
这个时候,卢俊也到了高丽。
来到一片陌生土地的卢俊,并没有被吓到,反而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
高丽密探的总部位于一处幽暗的胡同。
卢俊刚到的时候,还有一些迷茫,可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他就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了。
高丽的密探是由大宋派遣来的骨干密探,以及很多犯了错的密探,还有不少从高丽本地发展来的高丽人以及部分辽人组成。
人数最多的就是高丽本地人,一千多号人,占了高丽密探总人数的六成还多,其次是辽人,和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