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中。
铁喜坐在书案之前,看着官员写给他的关于新税制推行的奏章。
新税制的改革推行,虽然初期经历了一些困难,但在朝廷的强力施压以及各地驻军的支持下,很快就从东京和应天府扩散到其他州府。
一切都很顺利。
铁喜将奏章放下,轻轻的叹了口气。
他想到了现在唯一让自己放心不下的事情,就是离开大宋出海的姜超,朱启明等人,这都快两年了,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难道沉在海里面了吗?
不应该吧。
或者朱启明找到了什么不错的地方,不想回来,自己当皇帝了吧,那也不现实,一个野人国度的皇帝怎么可能比得过大宋的高官厚禄?
那就是姜超,可转念一想也不可能,他是个太监,当皇帝对于他来说,也没有什么用处。
铁喜很担心,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朱进忠,他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
虽然朱进忠还在兵部中,可铁喜在前两日见过他一面,已经十分虚弱,面相老迈……
大海是这个世界上除了天空之外,最神秘的地方。
比如姜超率领的船队,就找到了一片新的大陆。
朱启明所在那一艘船,用了一年多的功夫,竟然绕过了俄罗斯,来到了一个叫做挪威的地方。
姜超大船队在一处海滩旁登录,明明只是一处沙滩,他们只能放下小船才能踏上这片土地,姜超还是固执的让人找来一块石板,再上面写下——大宋港,三个字。
是自从出海之后,他写下的第六个石板。
船队经过的任何地方,都没有见到一个完整的国度,只有一些吹毛饮血的野人。
这些野人很是残暴,看到他们都是举着石斧,咋咋呼呼的朝他们冲来。
不过火器一射,就让这些野人吓的屁滚尿流,丢下同伴的尸体远去。
这次到了新的大宋港后,姜超便让数百军士分为四队,外出探索。
四队士兵,沿着不同的方位前进。
跑了四五天,六七百里,都是大平原,除了他们来时的方向,都没有见过大海。
当下士兵们就开始往回折返,在路上的时候,还抓了几个落单的野人,他们的肤色长相都与宋人不同,倒是和拜占庭那里的使者有几分相似。
而姜超得到汇报看着这些野人,心里面也就清楚了,自己这次真正的到了海角天涯。
再往前没路了。
姜超心中大定,觉得自己已经到了铁喜说的那个地方了,没有继续向前的必要了。
当下便在港口的周围,砍树修成一个营寨的外围,还在四个方位,修建了了望塔,而后用泥土与石头堆砌成房屋。
弄了两个月的时间,营寨才初具规模。
既然到了铁喜吩咐的地方,那就要再这个地方长期驻扎下去,若是能找到太子殿下所说的东西固然是好,要是在找不到,就要原路返回了。
所以营寨修建的必须要坚固,免得被野人夜中偷袭,大宋的人没有死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就更不能被野人给吃了。
这一路上颠沛流离,历经磨难,朱启明乘坐的海船不见踪影,也有很多人病死在了船上,一千多人的队伍,到达这里的,只有不到六百人了。
所以现在每个人都十分珍贵。
实际上每到一个地方,姜超都会亲自率队去给铁喜找土豆这些农物,不过一直都没有收获。
可这次姜超只走了不到十几里,就看到了几株一人高的植物,在他的下面有金黄色的种子,跟殿下给自己画的东西十分相似,这让姜超久久回不过神,他以为殿下只是单纯的想让自己出海宣传大宋国威的,找这些东西,只是一个借口。
可谁知道这世界上还真的有玉米这种东西。
姜超下了马车,围着这东西转悠了几圈,而后赶忙说道:“快,把那些种子收集起来。”
这些金色的种子,对于姜超来说,比黄金还要贵重。
几名军士赶忙上前,掰玉米。
将这些玉米用一层锦布包住,而后小心翼翼的放到了临时制作的手推车上,有了收获的姜超上心了。
“回去,让更多的人出来找,这一车都要堆满……”
“是,姜公公。”
………………
御花园中。
赵祯,曹氏二人坐在亭楼之中。
曹氏的脸色明显有些不自在,显然是被赵祯警告了什么。
“殿下很快就到了。”
曹氏闻言稍稍一愣,不知道赵祯这时候喊铁喜来做什么。
”朕活不长了,有些东西自然要提前吩咐。”
曹氏沉默不语,赵祯的话太过突然,也太过淡然,让她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该如何接话。
赵祯已经很久没有提过董妃了,可这次却提了出来,最大得原因就是感觉自己得身体每况日下,睡觉的时间比清醒的时间更长,恐怕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不会……官家一定会长命百岁的。”曹氏低声说道。
这段时间,曹氏也想通了很多事情,大宋变得越来越好了,事到如今,朝廷众臣大多数也只认铁喜,这时候董妃的孩子哪怕真的是赵祯的亲骨肉,也无所谓了。
赵祯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当今朝廷文有付子婴,王志忠,尉迟江晚等人,武有罗守珍,狄青,杨怀玉,朱进忠等人,朝局平稳,天下安定,太子也有明君之风,按理说,我不应该再有奢求。”
“可每天夜里,还是有一些幻想,第一就是那个孩子,第二,也想看到太子的孩子。尉迟文找到的证据,只能证明董妃或许有不守节的行为,但也仅此而已了……”
当下赵祯收起脸上的慈祥,换成了一脸严肃的表情。
“待会赵喜来了,我说,你不要多插什么话。”
听到赵祯的话后,曹氏脸色一顿,而后赶忙点头说道:“是。”
正当二人说话的时候,一身常袍的铁喜大步流星的朝着亭楼的方向走来。
而身后跟着十几名太监宫女,都是半弯着腰跟着。
看到祖父与祖母后,铁喜脸上露出了笑容,走的速度也快了一些。
亭楼之上的太监宫女看到铁喜后,赶忙行礼问好,而铁喜只是摆了摆手,便一屁股坐了下去。
“皇祖父难得今日出来透透气,可是身体舒服些了。”铁喜笑着说道。
“好不好的都那样了,你知道今日皇祖父专门找你来,为了什么事情。”
“是为了大婚的事情吗?”
“不错,现在你年龄也到了,若是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就该准备准备了。”
“早一些大婚,将国本定下,百官心中没有顾虑,到时候就算让董妃回来,也无所谓了。”
铁喜听到赵祯的话后,点了点头。
“皇祖父决定好的事情,孙儿自然会去照办。”
说着铁喜便站了起来,他又说道:“我这就下去安排。”
说着铁喜转身便准备走。
看着铁喜如此雷利风向,赵祯愣了一秒,赶忙拦住他:“坐下,都这么大了,性子为何还这么急?”
铁喜脸上有些疑惑,坐下身去,而后不解的看了看曹氏,又看了看赵祯。
“我知道皇祖父是想孩子了,我自然想让他们母子早日回来。”铁喜轻声说道。
赵祯看着表情淡然的铁喜,原本准备好的很多说辞到底收了回去。
“大婚放到明年的吉日,而且,等你有了龙子,再接他们回来,不然百官还是害怕,我心里也有些害怕。”
“皇祖父害怕什么,害怕董妃会对我不利吗?”铁喜一脸淡笑的将这些话说了出来。
“你不怕吗?”
“我知道皇祖父在怕什么,我只能说,我会好好安顿他们母子,也不会让他们有对我下手的机会。”说完之后,铁喜便站起身:“大婚之事,我这就与人商议。”
“不如再缓缓吧,再缓缓吧。”顿了片刻后,赵祯叹了口气说道。
“我知道皇祖父是怎么想的,我知道您心中挂念孩子,孙儿又怎能不孝,不过董妃母子回来之后,确实会对百官造成影响……既然皇祖父说的,那就等我大婚有了龙子之后,便派人不声不响将其接回来,这样便好。”
铁喜从御花园回到东宫的这段路,走的很安静。
张爱一直在后面跟着,只要一提起董妃,殿下就一直表现的很配合,这让张爱心里的想法也很多。
实际上张爱是个人精,也曾经想过,铁喜之所以这么做,是不是就是为了反其道而行,让赵祯产生内疚,从而阻止董妃母子回到东京。
不过,这个念头一出现,张爱就强制让自己停止这个想法。
不管是不是这个可能,在自己这里,殿下必须永远都是谦顺孝顺,才会迫切的想要满足官家的一切愿望。
回到东宫中的铁喜,便立即召见付子婴,王志忠,孙跃,朱进忠等人。
既然赵祯说的那么清楚,那么铁喜就不能将这件事情压下去。
他还是要提前做好安排。
铁喜坐在东宫中,闭目养神,心里面一直在思考如何跟众人说起这事。
铁喜坐在书案之前,看着官员写给他的关于新税制推行的奏章。
新税制的改革推行,虽然初期经历了一些困难,但在朝廷的强力施压以及各地驻军的支持下,很快就从东京和应天府扩散到其他州府。
一切都很顺利。
铁喜将奏章放下,轻轻的叹了口气。
他想到了现在唯一让自己放心不下的事情,就是离开大宋出海的姜超,朱启明等人,这都快两年了,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难道沉在海里面了吗?
不应该吧。
或者朱启明找到了什么不错的地方,不想回来,自己当皇帝了吧,那也不现实,一个野人国度的皇帝怎么可能比得过大宋的高官厚禄?
那就是姜超,可转念一想也不可能,他是个太监,当皇帝对于他来说,也没有什么用处。
铁喜很担心,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现在的朱进忠,他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
虽然朱进忠还在兵部中,可铁喜在前两日见过他一面,已经十分虚弱,面相老迈……
大海是这个世界上除了天空之外,最神秘的地方。
比如姜超率领的船队,就找到了一片新的大陆。
朱启明所在那一艘船,用了一年多的功夫,竟然绕过了俄罗斯,来到了一个叫做挪威的地方。
姜超大船队在一处海滩旁登录,明明只是一处沙滩,他们只能放下小船才能踏上这片土地,姜超还是固执的让人找来一块石板,再上面写下——大宋港,三个字。
是自从出海之后,他写下的第六个石板。
船队经过的任何地方,都没有见到一个完整的国度,只有一些吹毛饮血的野人。
这些野人很是残暴,看到他们都是举着石斧,咋咋呼呼的朝他们冲来。
不过火器一射,就让这些野人吓的屁滚尿流,丢下同伴的尸体远去。
这次到了新的大宋港后,姜超便让数百军士分为四队,外出探索。
四队士兵,沿着不同的方位前进。
跑了四五天,六七百里,都是大平原,除了他们来时的方向,都没有见过大海。
当下士兵们就开始往回折返,在路上的时候,还抓了几个落单的野人,他们的肤色长相都与宋人不同,倒是和拜占庭那里的使者有几分相似。
而姜超得到汇报看着这些野人,心里面也就清楚了,自己这次真正的到了海角天涯。
再往前没路了。
姜超心中大定,觉得自己已经到了铁喜说的那个地方了,没有继续向前的必要了。
当下便在港口的周围,砍树修成一个营寨的外围,还在四个方位,修建了了望塔,而后用泥土与石头堆砌成房屋。
弄了两个月的时间,营寨才初具规模。
既然到了铁喜吩咐的地方,那就要再这个地方长期驻扎下去,若是能找到太子殿下所说的东西固然是好,要是在找不到,就要原路返回了。
所以营寨修建的必须要坚固,免得被野人夜中偷袭,大宋的人没有死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就更不能被野人给吃了。
这一路上颠沛流离,历经磨难,朱启明乘坐的海船不见踪影,也有很多人病死在了船上,一千多人的队伍,到达这里的,只有不到六百人了。
所以现在每个人都十分珍贵。
实际上每到一个地方,姜超都会亲自率队去给铁喜找土豆这些农物,不过一直都没有收获。
可这次姜超只走了不到十几里,就看到了几株一人高的植物,在他的下面有金黄色的种子,跟殿下给自己画的东西十分相似,这让姜超久久回不过神,他以为殿下只是单纯的想让自己出海宣传大宋国威的,找这些东西,只是一个借口。
可谁知道这世界上还真的有玉米这种东西。
姜超下了马车,围着这东西转悠了几圈,而后赶忙说道:“快,把那些种子收集起来。”
这些金色的种子,对于姜超来说,比黄金还要贵重。
几名军士赶忙上前,掰玉米。
将这些玉米用一层锦布包住,而后小心翼翼的放到了临时制作的手推车上,有了收获的姜超上心了。
“回去,让更多的人出来找,这一车都要堆满……”
“是,姜公公。”
………………
御花园中。
赵祯,曹氏二人坐在亭楼之中。
曹氏的脸色明显有些不自在,显然是被赵祯警告了什么。
“殿下很快就到了。”
曹氏闻言稍稍一愣,不知道赵祯这时候喊铁喜来做什么。
”朕活不长了,有些东西自然要提前吩咐。”
曹氏沉默不语,赵祯的话太过突然,也太过淡然,让她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该如何接话。
赵祯已经很久没有提过董妃了,可这次却提了出来,最大得原因就是感觉自己得身体每况日下,睡觉的时间比清醒的时间更长,恐怕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不会……官家一定会长命百岁的。”曹氏低声说道。
这段时间,曹氏也想通了很多事情,大宋变得越来越好了,事到如今,朝廷众臣大多数也只认铁喜,这时候董妃的孩子哪怕真的是赵祯的亲骨肉,也无所谓了。
赵祯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当今朝廷文有付子婴,王志忠,尉迟江晚等人,武有罗守珍,狄青,杨怀玉,朱进忠等人,朝局平稳,天下安定,太子也有明君之风,按理说,我不应该再有奢求。”
“可每天夜里,还是有一些幻想,第一就是那个孩子,第二,也想看到太子的孩子。尉迟文找到的证据,只能证明董妃或许有不守节的行为,但也仅此而已了……”
当下赵祯收起脸上的慈祥,换成了一脸严肃的表情。
“待会赵喜来了,我说,你不要多插什么话。”
听到赵祯的话后,曹氏脸色一顿,而后赶忙点头说道:“是。”
正当二人说话的时候,一身常袍的铁喜大步流星的朝着亭楼的方向走来。
而身后跟着十几名太监宫女,都是半弯着腰跟着。
看到祖父与祖母后,铁喜脸上露出了笑容,走的速度也快了一些。
亭楼之上的太监宫女看到铁喜后,赶忙行礼问好,而铁喜只是摆了摆手,便一屁股坐了下去。
“皇祖父难得今日出来透透气,可是身体舒服些了。”铁喜笑着说道。
“好不好的都那样了,你知道今日皇祖父专门找你来,为了什么事情。”
“是为了大婚的事情吗?”
“不错,现在你年龄也到了,若是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就该准备准备了。”
“早一些大婚,将国本定下,百官心中没有顾虑,到时候就算让董妃回来,也无所谓了。”
铁喜听到赵祯的话后,点了点头。
“皇祖父决定好的事情,孙儿自然会去照办。”
说着铁喜便站了起来,他又说道:“我这就下去安排。”
说着铁喜转身便准备走。
看着铁喜如此雷利风向,赵祯愣了一秒,赶忙拦住他:“坐下,都这么大了,性子为何还这么急?”
铁喜脸上有些疑惑,坐下身去,而后不解的看了看曹氏,又看了看赵祯。
“我知道皇祖父是想孩子了,我自然想让他们母子早日回来。”铁喜轻声说道。
赵祯看着表情淡然的铁喜,原本准备好的很多说辞到底收了回去。
“大婚放到明年的吉日,而且,等你有了龙子,再接他们回来,不然百官还是害怕,我心里也有些害怕。”
“皇祖父害怕什么,害怕董妃会对我不利吗?”铁喜一脸淡笑的将这些话说了出来。
“你不怕吗?”
“我知道皇祖父在怕什么,我只能说,我会好好安顿他们母子,也不会让他们有对我下手的机会。”说完之后,铁喜便站起身:“大婚之事,我这就与人商议。”
“不如再缓缓吧,再缓缓吧。”顿了片刻后,赵祯叹了口气说道。
“我知道皇祖父是怎么想的,我知道您心中挂念孩子,孙儿又怎能不孝,不过董妃母子回来之后,确实会对百官造成影响……既然皇祖父说的,那就等我大婚有了龙子之后,便派人不声不响将其接回来,这样便好。”
铁喜从御花园回到东宫的这段路,走的很安静。
张爱一直在后面跟着,只要一提起董妃,殿下就一直表现的很配合,这让张爱心里的想法也很多。
实际上张爱是个人精,也曾经想过,铁喜之所以这么做,是不是就是为了反其道而行,让赵祯产生内疚,从而阻止董妃母子回到东京。
不过,这个念头一出现,张爱就强制让自己停止这个想法。
不管是不是这个可能,在自己这里,殿下必须永远都是谦顺孝顺,才会迫切的想要满足官家的一切愿望。
回到东宫中的铁喜,便立即召见付子婴,王志忠,孙跃,朱进忠等人。
既然赵祯说的那么清楚,那么铁喜就不能将这件事情压下去。
他还是要提前做好安排。
铁喜坐在东宫中,闭目养神,心里面一直在思考如何跟众人说起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