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现在已经不是大西的京师了。</p>
去年也就是1646年,张献忠中了林毅的妙计,被诱出成都到了均州一带,被高桂英和李岩设计擒住,连同他的干儿子李定国押送到了大明的京师,现在张献忠在北京被打入死牢。</p>
大西少了张献忠群龙无首,但实力仍然很强大。</p>
毕竟张献忠跟李自成齐名,论实力张献忠的大西一点也不次于李自成的大顺。</p>
只是张献忠被抓,手下还有几十万人马,能征惯战的大将比比皆是,林毅最清楚信口就能说出几个,而且在穿越之前林毅对有关张献忠的连环画小说影视没少看。</p>
为了瓦解大西的残余势力,林毅运筹帷幄再施妙计,下令在张献忠和李定国被押送往京师的途中,将李定国巧妙施放,让他天衣无缝地找到机会逃脱。</p>
李定国回到大西之后,果然与孙可望闹翻。</p>
皇上被抓,大西群龙无首,其残余又分化为两派,孙可望作为皇长子,国不可一日无主,主张先登基后伐明。但是这毕竟太『露』骨,因此狡猾的孙可望不好直说,而是找代言人,这就是他的心腹艾能奇等人。</p>
但是李定国不同意,因为他看出了孙可望的不可告人之野心,他主张先拯救父皇,然后再说登基之事,父皇现在在大明手里,他们不去解救却忙于登基坐殿之事,实属大逆不道。作为二哥他把四弟艾能奇骂了一顿。</p>
李定国义正词严,占据了仁义道德的制高点,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p>
孙可望的登基明显是怀有私心,将来即便是把张献忠在救回来,他还能当得了皇帝吗?这是傻子用脚趾头想一想都能想起来的事情,因此谁会相信孙可望登记之后会全力以赴的解救张献忠呢?</p>
但是文武百官心里清清楚楚,但是很多人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有李定国敢说话。</p>
李定国当着文武的面把艾能奇骂了一顿,实际上李定国这是含沙『射』影,矛头指向是孙可望。</p>
孙可望心里当然清楚,登基梦被阻,他狠透了李定国。</p>
其实他和李定国的矛盾由来已经久,孙可望为人『奸』狡。</p>
张献忠好收干儿子,这些年遇到有出息的就收到麾下,他的干儿子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但是最有出息的就是四个,孙可望是老大,李定国是老二,老三刘文秀,老四是艾能奇。</p>
大西建国之后,这四个干儿都封了王。但是孙可望是王中之王,作为皇上的干长子,这是他比那三王的优势,而且论文论武论战功,孙可望也当之无愧。</p>
因此张献忠又给他加上监军职衔,让他节制文武,这样孙可望就成了大西集团中除张献忠之外的头号权臣,包括李定国在内的三大王都得受孙可望的节制。</p>
但是大西建国前后这几年孙可望明显感到了一些压力,原因是李定国的崛起。</p>
以前的李定国『乳』名张玉儿,在孙可望眼中是小『毛』孩子,但是后来不一样了,李定国出落成了少年英雄,10岁就参军的他,十五岁就乔装改扮深入敌后立下大功,十七岁就能率领两万大军独挡一面,深受张献忠的器重和喜爱。</p>
特别是这两年,李定国屡立奇功,先后被张献忠擢升为安西大将军、安西王。</p>
张献忠对李定国的宠爱让孙可望心存芥蒂,他们哥俩从那时就有了隔阂。</p>
李定国地位飙升,而且李定国长得也好,少年英俊,而孙可望长得像一口地缸。李定国为直爽,『性』格开朗,待人谦和,有君子之风。孙可望为人『奸』诈,因此支持李定国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以前是孙可望的人,也倒向李定国这边。</p>
孙可望大为恼火,就觉得这个李定国迟早对他是个威胁,因此就暗中拉帮结派,排挤李定国,对此李定国早有觉察,心中也有数。</p>
但是有张献忠在,孙可望和李定国谁也不敢太过份,只敢暗中相斗,有一次两个人以狩猎为名,还进行了一场小规模的较量,为了一头梅花鹿,论箭术孙可望不占上风,最后两个人还直接较手了,论马上拼杀,孙可望的两只大鸡爪也干不过李定国的方天戟。</p>
怀狠在心的孙可望后来又给李定国暗中下套,但是李定国计高一筹没上当,兄弟二人积怨愈深。</p>
这次李定国病倒在军营,张献忠亲自带着御医离开成都到千里之外的均州大营探望李定国,孙可望就不赞成,心中也极不痛快,他觉得父皇心中的天平已经倒向李定国了。</p>
没想到这次张献忠一去不复返,李定国病倒是假,高桂英和李岩等人来投也是假,这都是林毅之计,李定国和张献忠双双被明军擒住,孙可望得到噩耗后表面上着急,其实他内心里有幸灾乐祸的成份。</p>
但是现在张献忠出事了,两个人的矛盾就捂不住了。因此李定国死里逃生,从明军的囚车里好不容易回到了成都,如龙回大海,但是孙可望见面就要杀他,罪名是莫须有,多亏刘文秀舍命相救,那一次又加深了二人的矛盾。</p>
李定国和刘文透拉走一部分人马占据宜昌,成都只剩下孙可望,赶走了李定国,并把李定国和刘文秀定为反叛,然后孙可望继续打算在成都称帝。</p>
但这时大批的明军杀到了,领兵督师的当然是高桂英,军师是李岩,一二十万明军来势汹汹,而此时大西军闹分裂,双方开战,孙可望连吃败仗。</p>
眼看明军就打到成都了,狡猾的孙可望就想到了李定国,觉得必须得联合李定国才能对抗明军,因此他亲自修书一封,派人送到宜昌李定国之手,赔礼道歉,痛阵利害,兄弟之情跃然纸上,李定国以大局为重果然不计前嫌出兵了,两股大西军合在一起,这哥俩联手果然让高桂英和李岩吃了败仗。</p>
但是好景不长,明军这一败走,孙可望和李定国的矛盾又尖锐了,他们两个就像沙土和粘土一样捏不到一块儿。</p>
原因是他们还得商议下一步的打算,孙可望又要登基,李定国主张继续进兵追歼明军,两派毫不退让,势同水火,一场大战在所难免。</p>
但是论实力孙可望相对雄厚,这些年孙可望作为张献忠最信任的皇长子,虽然这个皇长子是干的,但是张献忠没有亲儿子,这就相当于他的亲儿子,这些年的浴血奋战,共进共退,张献忠早就把这四个儿子视为了亲生儿子。</p>
孙可望这些拉帮结派,除了艾能奇,手下有十几万人追随者,实力非常雄厚,李定国这边除了刘文秀外,现在手下也有十多万拥护者,这样大西京师城都就成了他们两派的一争高下之地。</p>
一场大战互有伤亡,消耗的当然是大西军的势力。</p>
正在这时,高桂英和李岩率领明军卷土重来,一下把大西军杀得大败,这次连大西军的老巢都都丢了。</p>
这哥俩分裂之后,实力大减,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高桂英和李岩节节胜利,一直把大西军的残余赶出了四川。</p>
最后李定国带着一支残兵败将占据了贵州,仍然打着大西的旗号,要与大明决战到底,挽救大西,拯救他的父皇张献忠,因此他在贵州招兵买马,积草屯粮,积蓄力量,等待时机。</p>
孙可望带着一支残兵败将,跑进了云南,想占据云南跟明军纠缠,但是当时云南王沐天波不答应,带着当地的好几万土司军队又跟孙可望干上了,哪知道受到重创的孙可望连沐天波也打不过,想再去联合李定国,也没脸了。</p>
孙可望只好钻了山林,走投无路,濒临灭亡之际,突然得到消息,缅甸王莽达和莽白也开始争皇位了,双方兵戎相见,莽白实力不抵,孙可望就派人联系莽白,表示全力支持莽白,杀败了莽达夺得了皇位,莽白继位后全力支持孙可望,与沐天波再次对阵。</p>
缅甸王从中周旋,人单势孤的云南王沐天波觉得斗不过孙可望和缅甸军,明朝军队又鞭长莫及,而且现在更关键的是老主崇祯皇上不在了,少主人也就是崇祯皇上太子才十五六岁翩翩少年,并没有掌握实权,据说在宫中跟个傻子一样,天天只知道读书,主动把位子让出来了,林毅成了监国。</p>
如果这里面没有猫腻的话,这个太子的确大脑有『毛』病,他能重新兴大明吗?很明显大名大权旁落。</p>
这个经过林毅对他这个云南王态度究竟如何,他心里也没有数。</p>
因此思前想后,最后沐天波选择了妥协,两家联合共谋大业,就这样,在缅军的支持下,孙可望与沐天波兵合一处占据了整个云南。</p>
但是他们双方协定达成一致不再提大西,而是打出了新旗号“清君侧”,目标直指大明监国林毅,他们根本不承认这个监国,说林毅是携太子以令天下,实为窃取大明之国贼,号召天下有识之士讨伐。</p>
还真别说,这个旗号比“大西”旗号有号召力多了,那些不明真相者、林毅的反对者和对崇祯有感情者竞相来投,络绎不绝,短短的几个月,孙可望和沐天波的加上原有的人马在内,总兵力就超过了二十万,声势浩大。</p>
孙可望和沐天波大喜,立即杀出云南,杀进四川。</p>
在四川和云南的交界处,孙可望的人马和高桂英的率领的明军两军对阵。</p>
一场拼杀双方互有伤亡,难决胜负。狡猾的孙可望用计,他和艾能奇带着人马在这里坚壁其垒,让沐天波带着一支队伍翻山越岭,绕到了明军侧后,发起了突然袭击。</p>
这下明军被杀得大败,这一败收不住脚了。</p>
原因有三:一是兵败如山倒,二是因为孙可望和沐天波、艾能奇太骁勇善战了,强将手下无弱兵。</p>
三是主要的,因为高桂英和李岩带着这支队伍是一支杂牌军。总人数也有一二十万,但是它是有一部分大顺军,更多的是旧军。</p>
有左良玉,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等等。这些人都是明朝的旧军阀,都是崇祯皇上捂扯不住的刺头,良莠不济,作战能力也是参差不齐,军纪败坏。</p>
现在林毅监国了,他们不敢不听朝廷,但是这些人凑到一块儿说他们是乌合之众一点也不为过,只能打胜仗,如果打了败仗,那就是一败涂地,逃命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跑得快。</p>
因此明军这一次败仗才收不住了阵脚。</p>
孙可望和沐天波以及艾能奇带着20万大军,在后面紧追不舍。</p>
明军一下败退200多里,最后李岩急中生智,他一看孙可望的人马咬住不放,便在败退的过程中布下了一支伏兵,这便是刘方亮和袁宗第各带5000人马埋伏在道路的两侧。</p>
孙可望的人马果然上当,追到这里的时候,两支伏兵从左右两侧突然杀出,将他的20万大军一下截成了三截,然后高桂英,李岩,高一功,李过,李来亨,田见秀,左良玉,黄得功等等带着所部人马往回杀。</p>
此时刘良佐,高杰,刘泽清等人带着人马早跑远了,高桂英和李岩有时候也指挥不动他们,特别是高杰,因为曾经拐走了李自成的老婆,生怕什么时候高桂英给他小鞋穿,跟高桂英貌合神离,一直是阳奉阴违,并且时时提防着高桂英和李岩。</p>
刘良佐和刘泽清则是孬包将,他们跟林毅也没有好印象,因此他们都跟着高杰混,这等于吃大锅饭。</p>
孙可望的人马虽然上当了,但是孙可望,艾能奇,沐天波等三员主将力战不退,手下的军将也都拼命了。</p>
因此明军反而伤亡惨重,混战之中左良玉和黄得功全部被沐天波的走线铜锤打伤,这二将也只好带着部属逃命。</p>
明军本来就少,最后高桂英和李岩实在是没办法,大元帅和军师亲自冲锋陷阵,高桂英,李岩,李过,刘方亮,袁宗帝,高一功,李来亨,田见秀,八员大将联手才杀败了孙可望、艾能奇和沐天波。</p>
双方各自收兵,这一次谁也不追谁了,这一场恶战打了三天三夜,双方都伤亡了几万人马。</p>
双方再次进入对峙时期,但是几个月之后,缅甸的大象军突然出现,明军战马未战便受惊了,这下明军又吃了败仗,被孙可望的人马在后面兜着屁股追。</p>
这一次明军一口气败进了的成都,等于丢掉了四川的西南部的半个省。</p>
孙可望的人马追到成都,在城外安营下寨,高桂英和李岩也没有办法,赢不了象军,又害怕李定国从侧面给他们一击,明军只得城门紧闭,坚守待援。</p>
孙可望的人马天天在外面骂战,动不动还向城头上轰几炮,高桂英和李岩他们始终不出战,明军士气大挫。</p>
这一天孙可望的人马又在城外面折腾,而且孙可望、艾能奇和沐天波每天派出手下大将带着一支人马在城外骂战,他们骂累了,就在城外又摆酒又吃肉,还划拳行令。</p>
更可气的是他们吃饱喝足了,有的倒头就睡,有的还发酒疯,有的也不知从哪里抢来的女人,作为军中的『妓』女,让她们陪酒,大白天的搂搂抱抱又亲又啃,还有的更恶心,对着城头的明军拉屎撒『尿』。</p>
这就是赤『裸』『裸』的蔑视和挑衅。</p>
城头上的守城的将士报到了里面。</p>
李过和袁宗帝、黄得功都是火爆的脾气,纷纷来找高桂英和李岩请令出战,宁愿战死也不受这种窝囊气,跟他们拼了。</p>
高桂英和李岩满脸的沮丧,他们也很生气,但是作为主帅和军师,必须以大局为重,不能意气用事。</p>
只有好言相劝,让他们暂忍一时,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城出战,违令者军法从事。如果有军将实在看不下去了,可以闭上眼睛或者塞着耳朵,让孙可望的人马在下面随便折腾,他们只要不攻城。</p>
一连十几天都是这样,可把这些明军给糟际透了。</p>
城里的十几万明军个个垂头丧气,不管是当兵的还是当将的,一个个都是满脸沮丧。</p>
刘芳亮,袁宗第,高一功,李过,李来亨,田见秀,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左良玉,李成栋,等等大将,一个个都是唉声叹气,垂头丧气。</p>
高桂英和李岩也是满脸愁云,两个人私下商议,光这么着也不是个办法,想什么办法能够破得了他的大象军呢?朝廷的救兵什么时候才能来呢?</p>
就是来了谁能对付得了缅甸的大象军呢?恐怕只有监国大人亲自前来,兴许会有办法。但这是不可能的。</p>
监国大人常年征战在关外,这一次不灭亡大清誓不罢休,据说现在已经把多尔衮等人撵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盛京城和赫图阿拉都给他们端了,满清鞑子跑到白山黑水的原始森林之中不敢出来了。</p>
就算是监国大人凯旋班师,日理万机的他还能亲征吗?南安王郑芝龙现在也判『乱』了,已经波及到了福建,广东,浙江,江苏,湖南等地。他们的军队已经沿长江『逼』近了南京,那边战事如此吃紧,林大人绝对不能来了。</p>
如何能对付得了缅甸的大象军呢?这边的孙可望兵临城下,那边还有个李定国虎视眈眈。李岩也束手无策了。</p>
正在这时探马来报,监国大人林毅亲自率援兵来了,10万人马拿着几百门大炮,还有数不清的骆驼,浩浩『荡』『荡』离这里只有三四百里了,两日之内就能进城。</p>
高桂英、李岩及众将一听,觉得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在确认报事者没有弄错之后喜出望外,城中的众将士闻言立马来了精神,这下妥了,该收拾这群败类了!</p>sxbiquge/read/69/69214/ )
去年也就是1646年,张献忠中了林毅的妙计,被诱出成都到了均州一带,被高桂英和李岩设计擒住,连同他的干儿子李定国押送到了大明的京师,现在张献忠在北京被打入死牢。</p>
大西少了张献忠群龙无首,但实力仍然很强大。</p>
毕竟张献忠跟李自成齐名,论实力张献忠的大西一点也不次于李自成的大顺。</p>
只是张献忠被抓,手下还有几十万人马,能征惯战的大将比比皆是,林毅最清楚信口就能说出几个,而且在穿越之前林毅对有关张献忠的连环画小说影视没少看。</p>
为了瓦解大西的残余势力,林毅运筹帷幄再施妙计,下令在张献忠和李定国被押送往京师的途中,将李定国巧妙施放,让他天衣无缝地找到机会逃脱。</p>
李定国回到大西之后,果然与孙可望闹翻。</p>
皇上被抓,大西群龙无首,其残余又分化为两派,孙可望作为皇长子,国不可一日无主,主张先登基后伐明。但是这毕竟太『露』骨,因此狡猾的孙可望不好直说,而是找代言人,这就是他的心腹艾能奇等人。</p>
但是李定国不同意,因为他看出了孙可望的不可告人之野心,他主张先拯救父皇,然后再说登基之事,父皇现在在大明手里,他们不去解救却忙于登基坐殿之事,实属大逆不道。作为二哥他把四弟艾能奇骂了一顿。</p>
李定国义正词严,占据了仁义道德的制高点,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p>
孙可望的登基明显是怀有私心,将来即便是把张献忠在救回来,他还能当得了皇帝吗?这是傻子用脚趾头想一想都能想起来的事情,因此谁会相信孙可望登记之后会全力以赴的解救张献忠呢?</p>
但是文武百官心里清清楚楚,但是很多人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有李定国敢说话。</p>
李定国当着文武的面把艾能奇骂了一顿,实际上李定国这是含沙『射』影,矛头指向是孙可望。</p>
孙可望心里当然清楚,登基梦被阻,他狠透了李定国。</p>
其实他和李定国的矛盾由来已经久,孙可望为人『奸』狡。</p>
张献忠好收干儿子,这些年遇到有出息的就收到麾下,他的干儿子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但是最有出息的就是四个,孙可望是老大,李定国是老二,老三刘文秀,老四是艾能奇。</p>
大西建国之后,这四个干儿都封了王。但是孙可望是王中之王,作为皇上的干长子,这是他比那三王的优势,而且论文论武论战功,孙可望也当之无愧。</p>
因此张献忠又给他加上监军职衔,让他节制文武,这样孙可望就成了大西集团中除张献忠之外的头号权臣,包括李定国在内的三大王都得受孙可望的节制。</p>
但是大西建国前后这几年孙可望明显感到了一些压力,原因是李定国的崛起。</p>
以前的李定国『乳』名张玉儿,在孙可望眼中是小『毛』孩子,但是后来不一样了,李定国出落成了少年英雄,10岁就参军的他,十五岁就乔装改扮深入敌后立下大功,十七岁就能率领两万大军独挡一面,深受张献忠的器重和喜爱。</p>
特别是这两年,李定国屡立奇功,先后被张献忠擢升为安西大将军、安西王。</p>
张献忠对李定国的宠爱让孙可望心存芥蒂,他们哥俩从那时就有了隔阂。</p>
李定国地位飙升,而且李定国长得也好,少年英俊,而孙可望长得像一口地缸。李定国为直爽,『性』格开朗,待人谦和,有君子之风。孙可望为人『奸』诈,因此支持李定国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以前是孙可望的人,也倒向李定国这边。</p>
孙可望大为恼火,就觉得这个李定国迟早对他是个威胁,因此就暗中拉帮结派,排挤李定国,对此李定国早有觉察,心中也有数。</p>
但是有张献忠在,孙可望和李定国谁也不敢太过份,只敢暗中相斗,有一次两个人以狩猎为名,还进行了一场小规模的较量,为了一头梅花鹿,论箭术孙可望不占上风,最后两个人还直接较手了,论马上拼杀,孙可望的两只大鸡爪也干不过李定国的方天戟。</p>
怀狠在心的孙可望后来又给李定国暗中下套,但是李定国计高一筹没上当,兄弟二人积怨愈深。</p>
这次李定国病倒在军营,张献忠亲自带着御医离开成都到千里之外的均州大营探望李定国,孙可望就不赞成,心中也极不痛快,他觉得父皇心中的天平已经倒向李定国了。</p>
没想到这次张献忠一去不复返,李定国病倒是假,高桂英和李岩等人来投也是假,这都是林毅之计,李定国和张献忠双双被明军擒住,孙可望得到噩耗后表面上着急,其实他内心里有幸灾乐祸的成份。</p>
但是现在张献忠出事了,两个人的矛盾就捂不住了。因此李定国死里逃生,从明军的囚车里好不容易回到了成都,如龙回大海,但是孙可望见面就要杀他,罪名是莫须有,多亏刘文秀舍命相救,那一次又加深了二人的矛盾。</p>
李定国和刘文透拉走一部分人马占据宜昌,成都只剩下孙可望,赶走了李定国,并把李定国和刘文秀定为反叛,然后孙可望继续打算在成都称帝。</p>
但这时大批的明军杀到了,领兵督师的当然是高桂英,军师是李岩,一二十万明军来势汹汹,而此时大西军闹分裂,双方开战,孙可望连吃败仗。</p>
眼看明军就打到成都了,狡猾的孙可望就想到了李定国,觉得必须得联合李定国才能对抗明军,因此他亲自修书一封,派人送到宜昌李定国之手,赔礼道歉,痛阵利害,兄弟之情跃然纸上,李定国以大局为重果然不计前嫌出兵了,两股大西军合在一起,这哥俩联手果然让高桂英和李岩吃了败仗。</p>
但是好景不长,明军这一败走,孙可望和李定国的矛盾又尖锐了,他们两个就像沙土和粘土一样捏不到一块儿。</p>
原因是他们还得商议下一步的打算,孙可望又要登基,李定国主张继续进兵追歼明军,两派毫不退让,势同水火,一场大战在所难免。</p>
但是论实力孙可望相对雄厚,这些年孙可望作为张献忠最信任的皇长子,虽然这个皇长子是干的,但是张献忠没有亲儿子,这就相当于他的亲儿子,这些年的浴血奋战,共进共退,张献忠早就把这四个儿子视为了亲生儿子。</p>
孙可望这些拉帮结派,除了艾能奇,手下有十几万人追随者,实力非常雄厚,李定国这边除了刘文秀外,现在手下也有十多万拥护者,这样大西京师城都就成了他们两派的一争高下之地。</p>
一场大战互有伤亡,消耗的当然是大西军的势力。</p>
正在这时,高桂英和李岩率领明军卷土重来,一下把大西军杀得大败,这次连大西军的老巢都都丢了。</p>
这哥俩分裂之后,实力大减,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高桂英和李岩节节胜利,一直把大西军的残余赶出了四川。</p>
最后李定国带着一支残兵败将占据了贵州,仍然打着大西的旗号,要与大明决战到底,挽救大西,拯救他的父皇张献忠,因此他在贵州招兵买马,积草屯粮,积蓄力量,等待时机。</p>
孙可望带着一支残兵败将,跑进了云南,想占据云南跟明军纠缠,但是当时云南王沐天波不答应,带着当地的好几万土司军队又跟孙可望干上了,哪知道受到重创的孙可望连沐天波也打不过,想再去联合李定国,也没脸了。</p>
孙可望只好钻了山林,走投无路,濒临灭亡之际,突然得到消息,缅甸王莽达和莽白也开始争皇位了,双方兵戎相见,莽白实力不抵,孙可望就派人联系莽白,表示全力支持莽白,杀败了莽达夺得了皇位,莽白继位后全力支持孙可望,与沐天波再次对阵。</p>
缅甸王从中周旋,人单势孤的云南王沐天波觉得斗不过孙可望和缅甸军,明朝军队又鞭长莫及,而且现在更关键的是老主崇祯皇上不在了,少主人也就是崇祯皇上太子才十五六岁翩翩少年,并没有掌握实权,据说在宫中跟个傻子一样,天天只知道读书,主动把位子让出来了,林毅成了监国。</p>
如果这里面没有猫腻的话,这个太子的确大脑有『毛』病,他能重新兴大明吗?很明显大名大权旁落。</p>
这个经过林毅对他这个云南王态度究竟如何,他心里也没有数。</p>
因此思前想后,最后沐天波选择了妥协,两家联合共谋大业,就这样,在缅军的支持下,孙可望与沐天波兵合一处占据了整个云南。</p>
但是他们双方协定达成一致不再提大西,而是打出了新旗号“清君侧”,目标直指大明监国林毅,他们根本不承认这个监国,说林毅是携太子以令天下,实为窃取大明之国贼,号召天下有识之士讨伐。</p>
还真别说,这个旗号比“大西”旗号有号召力多了,那些不明真相者、林毅的反对者和对崇祯有感情者竞相来投,络绎不绝,短短的几个月,孙可望和沐天波的加上原有的人马在内,总兵力就超过了二十万,声势浩大。</p>
孙可望和沐天波大喜,立即杀出云南,杀进四川。</p>
在四川和云南的交界处,孙可望的人马和高桂英的率领的明军两军对阵。</p>
一场拼杀双方互有伤亡,难决胜负。狡猾的孙可望用计,他和艾能奇带着人马在这里坚壁其垒,让沐天波带着一支队伍翻山越岭,绕到了明军侧后,发起了突然袭击。</p>
这下明军被杀得大败,这一败收不住脚了。</p>
原因有三:一是兵败如山倒,二是因为孙可望和沐天波、艾能奇太骁勇善战了,强将手下无弱兵。</p>
三是主要的,因为高桂英和李岩带着这支队伍是一支杂牌军。总人数也有一二十万,但是它是有一部分大顺军,更多的是旧军。</p>
有左良玉,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等等。这些人都是明朝的旧军阀,都是崇祯皇上捂扯不住的刺头,良莠不济,作战能力也是参差不齐,军纪败坏。</p>
现在林毅监国了,他们不敢不听朝廷,但是这些人凑到一块儿说他们是乌合之众一点也不为过,只能打胜仗,如果打了败仗,那就是一败涂地,逃命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跑得快。</p>
因此明军这一次败仗才收不住了阵脚。</p>
孙可望和沐天波以及艾能奇带着20万大军,在后面紧追不舍。</p>
明军一下败退200多里,最后李岩急中生智,他一看孙可望的人马咬住不放,便在败退的过程中布下了一支伏兵,这便是刘方亮和袁宗第各带5000人马埋伏在道路的两侧。</p>
孙可望的人马果然上当,追到这里的时候,两支伏兵从左右两侧突然杀出,将他的20万大军一下截成了三截,然后高桂英,李岩,高一功,李过,李来亨,田见秀,左良玉,黄得功等等带着所部人马往回杀。</p>
此时刘良佐,高杰,刘泽清等人带着人马早跑远了,高桂英和李岩有时候也指挥不动他们,特别是高杰,因为曾经拐走了李自成的老婆,生怕什么时候高桂英给他小鞋穿,跟高桂英貌合神离,一直是阳奉阴违,并且时时提防着高桂英和李岩。</p>
刘良佐和刘泽清则是孬包将,他们跟林毅也没有好印象,因此他们都跟着高杰混,这等于吃大锅饭。</p>
孙可望的人马虽然上当了,但是孙可望,艾能奇,沐天波等三员主将力战不退,手下的军将也都拼命了。</p>
因此明军反而伤亡惨重,混战之中左良玉和黄得功全部被沐天波的走线铜锤打伤,这二将也只好带着部属逃命。</p>
明军本来就少,最后高桂英和李岩实在是没办法,大元帅和军师亲自冲锋陷阵,高桂英,李岩,李过,刘方亮,袁宗帝,高一功,李来亨,田见秀,八员大将联手才杀败了孙可望、艾能奇和沐天波。</p>
双方各自收兵,这一次谁也不追谁了,这一场恶战打了三天三夜,双方都伤亡了几万人马。</p>
双方再次进入对峙时期,但是几个月之后,缅甸的大象军突然出现,明军战马未战便受惊了,这下明军又吃了败仗,被孙可望的人马在后面兜着屁股追。</p>
这一次明军一口气败进了的成都,等于丢掉了四川的西南部的半个省。</p>
孙可望的人马追到成都,在城外安营下寨,高桂英和李岩也没有办法,赢不了象军,又害怕李定国从侧面给他们一击,明军只得城门紧闭,坚守待援。</p>
孙可望的人马天天在外面骂战,动不动还向城头上轰几炮,高桂英和李岩他们始终不出战,明军士气大挫。</p>
这一天孙可望的人马又在城外面折腾,而且孙可望、艾能奇和沐天波每天派出手下大将带着一支人马在城外骂战,他们骂累了,就在城外又摆酒又吃肉,还划拳行令。</p>
更可气的是他们吃饱喝足了,有的倒头就睡,有的还发酒疯,有的也不知从哪里抢来的女人,作为军中的『妓』女,让她们陪酒,大白天的搂搂抱抱又亲又啃,还有的更恶心,对着城头的明军拉屎撒『尿』。</p>
这就是赤『裸』『裸』的蔑视和挑衅。</p>
城头上的守城的将士报到了里面。</p>
李过和袁宗帝、黄得功都是火爆的脾气,纷纷来找高桂英和李岩请令出战,宁愿战死也不受这种窝囊气,跟他们拼了。</p>
高桂英和李岩满脸的沮丧,他们也很生气,但是作为主帅和军师,必须以大局为重,不能意气用事。</p>
只有好言相劝,让他们暂忍一时,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城出战,违令者军法从事。如果有军将实在看不下去了,可以闭上眼睛或者塞着耳朵,让孙可望的人马在下面随便折腾,他们只要不攻城。</p>
一连十几天都是这样,可把这些明军给糟际透了。</p>
城里的十几万明军个个垂头丧气,不管是当兵的还是当将的,一个个都是满脸沮丧。</p>
刘芳亮,袁宗第,高一功,李过,李来亨,田见秀,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左良玉,李成栋,等等大将,一个个都是唉声叹气,垂头丧气。</p>
高桂英和李岩也是满脸愁云,两个人私下商议,光这么着也不是个办法,想什么办法能够破得了他的大象军呢?朝廷的救兵什么时候才能来呢?</p>
就是来了谁能对付得了缅甸的大象军呢?恐怕只有监国大人亲自前来,兴许会有办法。但这是不可能的。</p>
监国大人常年征战在关外,这一次不灭亡大清誓不罢休,据说现在已经把多尔衮等人撵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盛京城和赫图阿拉都给他们端了,满清鞑子跑到白山黑水的原始森林之中不敢出来了。</p>
就算是监国大人凯旋班师,日理万机的他还能亲征吗?南安王郑芝龙现在也判『乱』了,已经波及到了福建,广东,浙江,江苏,湖南等地。他们的军队已经沿长江『逼』近了南京,那边战事如此吃紧,林大人绝对不能来了。</p>
如何能对付得了缅甸的大象军呢?这边的孙可望兵临城下,那边还有个李定国虎视眈眈。李岩也束手无策了。</p>
正在这时探马来报,监国大人林毅亲自率援兵来了,10万人马拿着几百门大炮,还有数不清的骆驼,浩浩『荡』『荡』离这里只有三四百里了,两日之内就能进城。</p>
高桂英、李岩及众将一听,觉得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在确认报事者没有弄错之后喜出望外,城中的众将士闻言立马来了精神,这下妥了,该收拾这群败类了!</p>sxbiquge/read/69/69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