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去当兵 第377章 全线出击

小说:回到明末去当兵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 更新时间:2022-06-18 04:57:39 源网站:新笔趣阁
  三岔河对岸清军的大营。按照双方的约定,多尔衮传令兵马撤退20里重新安营下寨。</p>

  不过这一带他们的堡垒比较多,当然没有移除,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的防守的据点,早在第一次宁锦之战之后这些据点就有了,就像是大明在各城镇要塞设置的卫所屯军,并非是新屯驻的兵将。</p>

  大清朝出现军卫所,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开天辟地的鲜血事。因为这些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讲究的是来去如风,他们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牛羊,喝的马『奶』,过惯了刀头『舔』血的生活,如果说他们居无定所也不太现实,但他们住的最多是土城。</p>

  对于大明那种城高池深和固若金汤的堡垒防御工事,他们是陌生的,甚至一度嘲笑的。</p>

  不过现在大清现在已经立国这么多年了,那些大汉『奸』们也不都是吃白食,也想着怎样当好他们的奴才,效忠他们的新主子。</p>

  因此现在的清军被汉化了很多,由于宁完我、范文程、洪承畴孔有德等等这些大汉『奸』为这些满清鞑子的高层出谋划策,大明朝的那些精髓现在让他们学去了大半,各方面都学习明制,效法汉人。</p>

  政治上采用大明的典章制度,变化最大的就是他们军事上的变化,由于他们屡屡吃败仗,先是大明的红夷大炮令他们吃尽了苦头,孔有德等山东三矿工的投降,让他们学会了铸炮,林毅的穿越,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怀疑满清八旗是不可战胜的这一神话。</p>

  现在他们也效法明军,军事上也开始铸炼火器,修筑城防,凭险而守。</p>

  经济上也有很大的变化,跟汉人同居种庄稼,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推行一些优民抚民政策,以笼络人心,尽量调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维护他们的统治。</p>

  受汉人(汉『奸』)的影响,就连服装和生活习惯上也有所改变,变化最大的就是他们的发型,现在大清的发型不再是金钱鼠尾辫儿了,可能他们觉得也很丑陋,是汉人那种发型潇洒。</p>

  但是他们也不敢一下子转变过来,渐渐扩大头上的面积,基本上有全秃变成了半秃,也不再是金钱鼠尾,而是辫子变长变粗,就跟中国女人的辫子差不多。</p>

  现在他们之所以热衷于学大明学汉人,就是认识到他们以前的野蛮与落后,只靠骑马『射』箭,统一不了天下,落后就要挨打,唯有学习先进才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强大。</p>

  现在的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从先祖那里学来了这些精髓,因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学习汉人的急先锋和典范型人物,为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树立了楷模。</p>

  因此这些汉『奸』们,像宁完我、范文程、洪承畴、祖大寿、尚可喜、耿仲明等等,不论文武在大清越来越吃香。</p>

  特别是这次多尔衮山海关兵败,皇姑囤兵败,宁锦之战洪承畴又一次兵败,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已经感到了重大的压力,这种压力重大到前所未有。</p>

  这种压力是亡国灭种的压力,是倾巢之下没有完卵的压力!</p>

  幸亏这一次洪承畴虽然兵败了,丢失了宁锦防线,但是为他们制造了一次和谈的机会。</p>

  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必须得把握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战机,好好利用这次和谈大做文章,成败就在此一举!</p>

  如果这次和谈,他们再不能取得战略『性』的胜利,那他们只有真正俯首向大明朝称臣,那很可能就是迁都,甚至取消大清这一国号,那就一下子回到解放前了。</p>

  因为数十年前,本来他们就是大明的夷民,大明朝不可能允许他们来个国中之国,这一点跟朝鲜可不一样,尤其是经历了这次后金到大清的崛起,大明朝尤其是这个大明监国林毅,能对他们心慈手软吗?</p>

  这一点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心知肚明,因此才有了这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p>

  按照他和大明事先双方的约定,派出洪承畴这100多人的谈判组走了以后,多尔衮开始调兵遣将了。</p>

  现在多少滚又是名副其实的摄政王了,而孝庄皇太后让权退居幕后,成了二线人物,回到京师以养病为名坐镇大清的盛京城。</p>

  多尔衮现在大权在握,亲征一线成了前敌总指挥。</p>

  短短的几天之内,在三岔河畔清军就集结了8万人,包括镇守京师的几万京营兵,也被他拉来了大半,还包括汉人八旗和朝鲜来助战的军队。</p>

  汉人八旗当中他最看重的就是他的重兵部队名叫吴乌真超哈,这是他们倚重的炮兵,装备了几百门红衣大炮,现在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就是出了名的大汉『奸』耿仲明和尚可喜。</p>

  这两个人与孔有德齐名,合成大清的三顺王。他们原来都是『毛』文龙的部下,后来他们投靠了大清,带去了一大批红衣大炮,然后他们模仿成功,开始仿制红夷大炮,从此满清鞑子有了自己的炮兵部队,就是乌真超哈。</p>

  萨尔浒之战,后金军的炮兵初显神威,大明朝彻底溃败,促成了大清的崛起。从那以后孔有德成了大清恭顺王,耿忠明成了怀顺王,尚可喜成了智顺王。</p>

  不过这三王主要是在孔有德的领导之下,然后他们攻打朝鲜,一直打到朝鲜的首都,朝鲜国王李倧被迫向大清俯首称臣,其实大清征服朝鲜用的主要是这支汉人部队为主力,后来他们又把皮岛给端了,也是用的以这支军队为主力。</p>

  皮岛最小,但是战略意义重大,这是大明朝牵制清朝的大后方,这颗钉子被拔出之后,大清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历史上他们又攻占了宁锦防线,接着山海关大战,多尔衮运筹帷幄,招降了吴三桂这个铁血打手,十几万铁蹄问鼎中原,开启了大清一统天下的征战,200多年的江山社稷由此拉开了序幕。</p>

  由此可见这支汉『奸』队对大清的贡献有多么大。</p>

  不过现在由于林毅的穿越,令这个天之骄子的多尔衮有些怀疑人生。</p>

  现在多少滚为了对付林毅,不得不把这支重装的王牌军队调过来。不过现在三顺王只剩下两顺王了,原因是恭顺王孔有德在皇姑屯之战中被林毅一刀给劈了。</p>

  不过恭顺王孔有德的残余还在。还有吴三桂虽然死了,但是他的残余也在,如年轻的小将军马宝,也得到了满清鞑子的重用,多尔衮现在提升他为固山额真,掌管着汉军八旗的一个旗,近万人马,也就是说这些汉『奸』队仍然是大清的支柱力量之一。</p>

  现在的大清虽然受到了重创,江山风雨飘零,那些开国的功臣、****爷,亲王,贝勒和铁杆汉『奸』,老的老,死的死,残的残。</p>

  但是从后金到大清,现在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纵横塞外辽阔的草原长达四五十年之久,老祖宗为他留下的积蓄也算是家大业大,十分丰厚,现在尚未败尽。</p>

  现在多尔衮手下能征惯战的大将,来到阵前听用的,除了范文程和洪承畴之外,还有索尼,博洛,锡翰,苏克哈萨,遏必隆,图赖,蒙古王公铁树无花,蒙古大将速不台,另外还有汉人八旗中的大将耿仲明,尚可喜,祖大寿,马宝等等,另外还有朝鲜军的高层将领。</p>

  单看这上面的一组名字,再加上多尔衮这样的大手笔,就知道大清实力尚存,而且还相当雄厚。</p>

  多尔衮现在伤势已经基本康复,又能跨马抡刀,弯弓『射』箭,冲锋沙场了。而且现在通过林毅的这次的死人换活人计划,他又把朝政大权从孝庄皇太后那里夺了过来,现在他是名副其实的摄政王,是小顺治的代言人,就是大清朝2号的皇帝,大权在握。</p>

  现在的大清武装还是蒙古,满洲和朝鲜三股势力组成,实力不容小觑。</p>

  8万清军严阵以待,多尔衮派出探马密切关注着对岸明军大营的动静,谈判进行到了第4天凌晨,多尔衮突然接到报告,明营中一阵大『乱』,都在追拿刺客,很有可能是苏沫儿行刺成功。</p>

  多尔衮大喜,他等的就是这一时刻,林毅如果死了,就该多尔衮出头了,现在大朝他最怕的就是林毅,就好像当年的金兀术害怕岳飞一样,又好比是司马懿忌惮诸葛亮。</p>

  多尔衮被林毅打成了惊弓之鸟,因此这次才装孙子,让洪承畴去和大明去商谈双方罢兵之事。</p>

  现在总算是苍天有眼,苏沫儿一个人就搅『乱』了大明,这个小丫头真是好样的,将来得了天下,自己有机会一定得纳她为后……</p>

  一想起苏沫尔的花容月貌和惊人的武艺,多尔衮就按捺不住自己的野『性』和纯纯欲动,但是眼前他必须得兴兵,趁着明营大『乱』一鼓作气打将过去,这也是为苏沫儿和洪承畴他们减轻压力。</p>

  因此不到五更天的时候多尔衮就穿戴整齐稳坐帐中,手下的文臣武将列立两厢,一个个盔明甲亮,精神抖擞。</p>

  多尔衮清了清嗓子,看了看下面的文武众将,“各位臣工,圣上洪福齐天,大明监国林毅已经一命呜呼了,哈哈哈……”</p>

  多尔衮说到这里朗声大笑,震的大帐里面嗡嗡直响。</p>

  文武群臣有的知道怎么回事,有的还不明白其中的奥妙,此言已出,一个个震惊之余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然后个个皆喜形于『色』,群情振奋。</p>

  “林毅被刺?真的假的?”</p>

  “肯定是真的,摄政王爷都说了还能有假?”</p>

  “那大明朝岂不完啦?”</p>

  “谁说不是呢,现在的大明朝除了林毅还能有谁执掌得了?”</p>

  “老天有眼,大清当兴!”……</p>

  多尔衮听到这些议论,看到下面的文武群臣个个喜气洋洋,欢声雷动,更显得运筹帷幄。</p>

  “各位静一静,本王现在命令你们不遗余力,杀过三岔河,全歼对岸的明军,然后越过长城马踏中原,饮马长江!”</p>

  “马踏中原!饮马长江!马踏中原!饮马长江!”</p>

  博洛、索尼、锡翰,苏布台,铁树无花这些武将们,齐声呐喊,一浪高过一浪。</p>

  多尔衮春风得意,把嘴撇的跟八万一样,大手一挥,下面的欢呼声戛然而止。</p>

  然后多尔衮命令,8万大军全线出击。</p>

  五更天开始清军的大营就开始拔营起寨了,骑兵,步兵,炮兵纷纷行动起来,天刚亮的时候,他们已经走出20里了,也就是到了三岔河畔。这里原来就是他们屯兵与明军对峙的地方,由于这次和谈双方约定退兵20里,现在他们又回来了。</p>

  清军的乌真超哈现成的炮营阵地,耿仲明和尚可喜这两个清军的王爷指挥着,他们把几百门红衣大炮,很快就架好了,然后调整阀门调整幅度和高度调整准星,装填弹『药』,做发『射』前最后的准备。</p>

  这边六余万名清军的铁骑和步卒,八旗军和绿营兵也做好了渡河的准备,无数的大小船只派满了河岸。</p>

  所谓的三岔河是三条河流,在这一带汇聚成一条河流,然后注入勃海。</p>

  三条河都不大,汇聚成一条河和后也不大,完全没有长江黄河那种波浪滔天的气势,但是现在到了汛期,水势比较大,长满了整个河床,也有二三百米宽。</p>

  船上全都站满了汉军八旗兵将,这算是大清的水师了,这是他们的主力,全都是汉人,全都隶属于三顺王的现在成了两顺王的麾下。</p>

  这支队伍以前跟谁到东江总督『毛』文龙镇守皮岛,『毛』文龙常年镇守皮岛,他的队伍当然是熟悉水战的,『毛』文龙被袁崇焕杀了之后,没有多久他的部下就发生了哗变,畏罪潜逃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相继投降了大清。</p>

  这支队伍投降大清之后,一部分成了大清的炮兵,也就是名为乌真超哈的重装兵,一部分成了大清的水师,无论是炮兵还是水师,对刚立国不久的大清来说都是新兵种。</p>

  这次在三岔河畔,这两支新兵种都用上了。</p>

  满清鞑子的八旗和绿营兵,有骑兵有步卒,纷纷上船。</p>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也就是在这一天的8:00左右,多尔衮一声令下,大清的乌真超哈重兵部队万炮齐鸣,一发发炮弹呼啸着『射』向对岸的明军阵地,打得硝烟弥漫,冲天的水柱伴随着泥浆,此起彼落。</p>

  在震天的炮火声中,清军的大小战船密密麻麻多的数不清楚,足有成百上千艘开动了。</p>

  三岔河并算不上大河,这么多的兵将战船,一时间显得不堪重负,河水都漫到了河槽之外,洪水四溢……</p>

  对岸的清军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边的明军当然早就知道了。</p>

  就在多尔衮折腾得乌烟瘴气,八万清军从河对岸20里开外开始拔营起寨的时候,明军的夜不收,早就把信传过来了。</p>

  这边宋献策刚刚抓完了洪承畴,清明的大队人马已经到了三岔河办,宋献策一听,冷笑了一声:“监国大人果然料事如神,死鞑子来的好,命令炮营开火,集中火力摧毁他们的炮营阵地,然后炮营配合火枪营,将满清鞑子的船只全部击沉,标营和无敌营将侥幸上岸的清军一举全歼!”</p>

  “诺!”贺人龙,郝摇旗,甘宝,姜兴元,王建,王琦,东胜等各营将领纷纷施礼领命。</p>

  这里面有几个刺儿头,本来都不服宋献策,像什么贺人龙王建等,他们跟宋献策本来都不是一路人,一个是流贼,一个是官兵,他们是死对头。</p>

  但是现在宋献策发号施令,没有一个人敢放个扁屁,因为林毅在追苏茉尔之前,已经把军中之事临时交给了宋献策。</p>

  宋献策带着人马包围洪承畴大营的时候,十几万明军的其他各营都没有闲着,接到林毅下达的“各营进入临战状态”的命令之后,立即连夜拔营起寨向三岔河口移动,也就是说他们比清云行动的还早一步。</p>

  这是因为林毅在判断刺客是大清派来的时候,早就料定多尔衮他们有这一手,在将苏沫尔的蒙古弯刀交给宋献策并授权他暂掌营中军务的同时,已经命令各营做好了临战准备。</p>

  谈判的时候,明军的大营后退了20里,现在他们一声令下,眨眼之间他们又从20之外开到了三岔河畔,也就是他们原来屯兵的地方,各个大营包括炮营也都是原来看好的地势,这跟对岸的青春情形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夜幕的掩护,双方当时都不知道对方的行动,只知道自己的行动。</p>

  也就是说宋献策把洪承畴等人抓起来之后,天刚刚放亮,十几万明军就已经悄悄的移动到了战斗阵地。</p>

  这边明军刚布置好,对岸清兵的大炮就响了,几百艘大小战船离岸也开过来了。</p>

  这时明军接到了宋献策的命令,也是万炮齐发,双方几百门红衣大炮就这样隔着不宽的三岔河对轰起来,一时间炮声震耳欲聋,地动山摇。</p>sxbiquge/read/69/69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