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鬼重生 第521章 三十年前的无线电

小说:助鬼重生 作者:霸气的小黄牛 更新时间:2022-04-21 01:57:57 源网站:新笔趣阁
  “我们有五辆车,有十六个人,潜行队伍应该跟着前面两辆车,后面三辆车要在之后补充,也就是我们最后的防线。这次凶多吉少,天坑里面也不知道藏着啥,所以一定要小心,特别是跟在前面的那两辆车。”</p>

  “放心吧,老大,我们的设备都是精良的,能够预测未知,所以我们一定没有事情的。主要我们面临的事情就是那个藏在我们其中的奸细,我希望你能在我们执行完任务之前把那个奸细逮出来,就算是为了我们院里的那只大黄狗。”</p>

  “放心吧,这件事情我早有预料,包括奸细究竟是谁我心里也有数,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这次任务,你们就不用分心考虑这件事情了,祝你们一切顺利。”</p>

  “好吧,可以挂断电话了,接下来我用无线电联系,可是如果到了天坑里面无线电被屏蔽,你就在无障碍地图上给我们标一个红点就行。”</p>

  六十年代中末期,鲁北平原一片贫瘠。</p>

  那时的农村还是集体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大锅饭。</p>

  那时的镇子不叫镇,叫公社,人民公社。</p>

  农村的劳动力按时出工,按时收工。虽艰苦,却简单快活。</p>

  那时又没有什么文化娱乐,一个村年青男女打情骂俏就成了一项开心的事。</p>

  牛角堡公社的葫芦村也是一样。</p>

  年青男女下地干活,干着干着就钻进了玉米地里、枣树林,气的生产队的队长直骂娘。</p>

  可听说能走到一起的年青男女极少。</p>

  不过离村子二里来路北面的破砖窑,经常会有刚生下来的死婴儿被暴尸丢弃那里,气的村中老人直骂作孽。</p>

  久而久之,那地方阴气就重了。</p>

  有人说半夜路过此地,经常会听到一群小孩儿的哭声!</p>

  那地方被认为是凶地,很少有人涉足。</p>

  1970年初夏。</p>

  东港油田招收石油工人,当时的生产大队长于大梁,把这个名额当仁不让的给了他的儿子于青峰。</p>

  于青峰二十一二岁,学历初中,与本村的女青年枣花二十岁,互有好感。二人偷偷约会,那时但却从不敢越雷池半步。</p>

  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人们思想封建,认为谈恋爱是很丢人的事情。</p>

  于青峰和枣花也是偷偷摸摸。</p>

  于青峰走的头天晚上,约好与枣花见面告别。</p>

  枣花收工后吃过晚饭,精心打扮一番。</p>

  等到深夜,趁爹娘熟睡就直奔村北的老枣树林,这是事先她和于青峰约好的。</p>

  去枣树林要经过破窑口。</p>

  这夜黑漆漆的,静的出奇,连虫儿青蛙都闭了嘴,天气好闷热。</p>

  枣花心中有些胆怯,她路过破窑口的时候,不时向破窑口张望,紧张的心都快蹦出来啦。</p>

  她隐约听见有婴儿的哭声,声音由远而近。</p>

  枣花脑袋嗡的一声,差点叫出声。</p>

  这时,一阵阴风吹来,冻的枣花打了个寒颤。</p>

  忽然,她看见有一个黑影向她飘来。</p>

  枣花一见,转身就跑。</p>

  可黑影快的飘到她前面,挡住了她的去路。</p>

  枣花双手抱头,啊的一声。</p>

  这时,天空闪过一道立闪,随后咔嚓一声雷响。</p>

  借着光电,枣花看见一个披头散发,瞪眼吐舌的女鬼向她伸手抓来。</p>

  枣花吓的啊的一声大叫,昏死了过去……</p>

  1985年。</p>

  那年我15岁,在乡中学上初一。</p>

  那年暑假的某一天早上,我正在屋顶的草席上睡得正酣,突被屋顶下站在院中的姥姥喊醒。</p>

  “枣生,枣生,吃饭了。”</p>

  枣生是我的乳名。</p>

  我一骨碌从草席上坐起,揉着惺忪的睡眼大声应着。</p>

  这时红彤彤的太阳刚露出脸。</p>

  “知道了姥姥,我这就下来。”</p>

  那时我们村子全是土坯房,房屋不高,平顶子。</p>

  夏天人们为了纳凉,晚上都会睡到房顶上。</p>

  我们的村子叫葫芦村,葫芦村坐落在鲁北平原,当时经济相对贫穷。</p>

  咕咚一声响,随之房顶颤抖了一下。</p>

  “丑牛,你要死啊!别把房顶给踹漏了。”</p>

  我生气的向从胡同另一边房顶上跳过来的丑牛嚷着。</p>

  当时的胡同很窄,也就一米半左右,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跳来跳去也属常事。</p>

  “鬼羔子,今天晚上去扒瓜(扒瓜:就是偷瓜的意思)去不?东村李二瘸子家的瓜熟了,去不去?”</p>

  丑牛向我一送下巴,眨一下眼,神秘而又期待的瞅着我。</p>

  丑牛很壮很黑,留有一个壶盖头,整天光着个膀子,穿着脏兮兮的黑青色的短裤,光着脚丫,脚底脚面有很厚的黑皴,讲话大舌头。</p>

  当时我们的孩提时代,不像现在有这么多好玩的项目。</p>

  那时我们最好的游戏就是捉迷藏,再就是偷瓜,有种冒险精神,喜欢那种与看瓜人斗智斗勇的刺激感觉。</p>

  “好吧,你去通知一下,柱子,石蛋,金生等人,今晚行动。”我说完,从房顶上站起。</p>

  “得嘞,鬼羔子,我这就去下达命令。”</p>

  说完,又咚的一声跳到胡同那边他自己的房顶上,然后又蹦跳着向柱子等人的房顶蹦去。</p>

  我看后心里美滋滋的,然后像个大将军似的迈着大步,移到梯子边,然后下到院子中。</p>

  鬼羔子,这是我的绰号。</p>

  听姥姥说打从我刚生下来村里人就这么叫我了,我也不知是褒是贬,但我习惯了他们这样叫我,我自以为他们这是夸我心眼多的意思。</p>

  我自小跟姥姥长大,也没有见到过爸爸妈妈,姥姥不跟我提,我也从不问,只是听姥姥说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p>

  因为姥姥待我很好,我无须要别人的爱,当时我是这么想的。</p>

  我们家三间土坯房。</p>

  院子里种了两棵枣树,有年头了。</p>

  听姥姥说她嫁给姥爷的时候,院中就有这两棵枣树了。</p>

  两棵枣树又粗又大,枝冠遮住了整个院落,像两个慈祥的老人给我和姥姥遮挡着风雨。</p>

  这时节树上挂满了串串青枣。</p>

  “枣生,把桌子放到树下。”</p>

  姥姥端着用高粱杆做成的簸箩,里面有几个玉米面窝头,向我吩咐着。</p>

  姥姥六十多岁了,满头的白发,背略驼,脸上堆满了皱纹,无情的岁月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p>

  姥姥穿一身青色的粗布衣服,洗的都褪了色,但干净整洁。</p>

  我把木桌放在树下,又快步进屋拿两个马扎,然后端一碗姥姥刚炒的豆角。</p>

  这豆角是我和姥姥自己种的,那时的农村也就这会儿能吃上蔬菜。</p>

  我出屋把马扎放好,让姥姥坐下,我又返回屋拿筷子,然后从锅里盛两碗野菜粥,端出屋外,放到桌子上。然后在桌子旁的马扎上坐下来,拿起窝头狼吞虎咽的吃起来。</p>

  “枣生,待会儿吃完饭,跟我到马蹄沟地里去摘豆角,顺便去上上坟。”</p>sxbiquge/read/64/64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