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士林之中儒家圣地之一,如今现世当中大多数儒家领地都喜欢建立儒林的原因也是源自于士林之中的儒林。
士林中的儒林,同外界再造的儒林不一样,外界的儒林通常是以一方势力的气运作为基础,配合人道秩序之力,凝聚出介于虚实之间的奇特植物,同时因为会记录其文气特性,因此外界儒林的植被会根据品德、气节的变化,而显化为不同的植物。
而士林之中的儒林,依托的是整个儒道气数,九洲乃是九州下属天地之中,只要出现一位儒道学子,此地就会生出一枚对应的读书种子,并且随着其学识、气节、思想、品德的成长,种子也会跟着成长。
当然,大多数学习儒学的读书人,通常只是学习了一些皮毛,略有感悟而已,因此儒林当中最多的就是那些刚刚发芽的幼苗,因为其心不定,根系难生,一旦现世当中对应的人死去,幼苗也会自然枯萎。唯有那些坚定了本心,能从儒学之中有所领悟,感悟出做人做事的准则,才能在儒林之中扎根,哪怕现世逝去,一身所学也会受到儒林的庇佑,被保存在这里,于千百万年间,不断用于培养下一代,成为儒家传承的基础之一。
李初平站在儒林之中,有些纠结的望着眼前的树木,根据他爷爷所言,此地树木每一棵都蕴藏着一位儒家之人的学士,若是想要强行吸取,很容易引起相连根系的树木共鸣,大量同根系的学识、智慧会构成可怕的意念洪流,足够摧毁任何一位学士的识海,想要获得单纯得到一个人的学识,需要以文气浇灌某一棵树木,使其枝叶繁茂,自然落下叶子。
但这其中又有另外一个问题,所有的树木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会再有新的变化,样子都是差不多的,单凭外表很难从中分辨出内部积蓄了多少学识。
按照李初平自己的推测,他的文气最多让三棵树木落叶,因此,如何选择就成了重中之重。
“咦?李兄,你怎么在这里?”突然响起的声音让柳元宗有些惊讶,转头一看,又是看到李浩成,他更加诧异道:“柳兄,怎么会在这里?”
“我就是按照你说的方法,走着走着就走到了这里!我还奇怪,李兄你怎么会在这里呢?这里不是儒家画道圣地吗?”李浩成一脸无辜的看着李初平。
眉头微微皱起,李初平想了想,道:“这里是儒家儒林,一般上都是由一些修行儒家正统之法的人,才能到来的。”
“其实也不全是!”儒林之中传来另外一个声音,一位身穿儒袍的少年走了出来,他手持一柄玉尺,整个人周围缭绕着淡淡的文气,一身气势看上去比李初平还是厉害很多,有点当初蔡英突破前的感觉。
李浩成拱手示意,问道:“敢问阁下是?”
“孔宏泰!”少年同样回礼,不过比起李浩成的举动,这个少年举手投足之间,都是暗合某种法理,隐隐同人道秩序相合,产生奇妙的力量,原本激荡的文气,也是逐渐平复下去。
‘礼?’李浩成眼睛微微一亮,这个少年的动作放在仙道之中就是一门道术,而且还是专门用于回复自身的道术,玉符清光闪烁,不断解析,想要将其化作己有。相比较而言,李初平的关注点则是在这个少年的姓氏上,他有些激动道:“敢问孔学士,是何出身?”
“曲阜孔氏!”孔宏泰微笑回应,李初平就是像是见到自家前辈一样的有些拘束起来,李浩成瞥了他一眼,转头看向孔宏泰问道:“敢问孔学士,可知道我为何会来到此地?按道理上来讲,修行画道的我,不应该是到儒家画阁所在吗?”
孔宏泰望着李浩成微微一愣,但对于他的平常心却是更加欣赏,点头道:“儒林乃是儒家传承根本,虽然多是接纳儒家正统学士,但若是有人学识一流,儒林之中对应他的树木根系足够强大,也能够将其接引进来。阁下作为画道修士,能够进入儒林,显然是学识一流。”
“理欲观吗?”李初平听到孔宏泰的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又是反应过来,低声喃喃道。
“理欲观?”孔宏泰手中玉尺微微晃动,有些诧异道:“不知李学士能否详细讲解一下?”
“当然可以!”李初平说着,就是将李浩成在进入士林之前,说的那些理学皮毛说了出来,孔宏泰面色微变,手中玉尺轻轻摆动,道道法理变化,无数文气涌动,以李初平口述的理欲观进行推演,最终引动儒林变化,丝丝缕缕的白光落下,隐隐要将其凝聚成种子,但最后又似乎受到什么力量的干扰,没能成形。
孔宏泰见状,面色有些感慨,转头看向李浩成,不无遗憾道:“柳学士近乎自辟一道,若是当初学习的是儒家正统之法,日后说不定我儒道又多了一尊半圣。”
说完,孔宏泰似乎看出而李初平的差异,又是解释道:“李学士不要小看这自辟一道之人,要知道儒学从来不是一人之说,我等儒道之所以能够兴盛,是无数先辈不断开阔、推演、完善而成,哪怕至圣先师之言,也只能是视为正统,而不能视为唯一。像柳兄这样自辟一道的人,向来是最受儒林喜爱的存在,冥冥之中的气数垂青,他日后成就大儒可谓是板上钉钉,若是修行儒道正统,日后半圣位业,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边上的李浩成闻言,暗暗点了点头,这孔家学子,无论是见识还是心性都十分好,没有因为自家先祖是至圣先师,而选择抬高正统,打压其余分支。
毕竟儒家早年虽然是至圣先师的一家之言,但后来学习之人理解的侧重不同,生出的感悟自然也是不同,这些感悟在经过完善和补全之后,就会成为一条新的分支,从而不断丰富儒学。
可以说,现在的儒学只是以至圣先师为核心正统,经历代代先儒的理解、诠释、演化分支而成的巨大知识网络,其中学说可谓包罗万象,要说至圣先师所言,即为儒道唯一,那才是真的笑话。
归根结底,一个学说能否发展壮大,绵延后世,不光需要学说本身言之有物,还需要学说后继有人,哪怕儒道如今无比昌盛,也需要有更多的徒子徒孙去继续的,反复的,钻研其中经意,使得儒道能够不断扩散,延伸到人道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儒林之中有些树木,触碰之后会引起其他树木共鸣?原因就是因为那些树木的儒家思想源自于同一个根系,他们的感悟也比较类似,根系纠缠的十分紧密,难分彼此。这也是儒道衍生至今的一大问题,一旦某一个分支衍生到极致之后,其中道理都会被人反复钻研,而固有的思维,以及思维的局限,会让人们的想法被限制在一个范围内,难以挣脱,使得分支演变越来越僵硬,以至于没落。
而这也是为什么,儒林会那么喜爱自辟一道的人。
因为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衍生方向,一个新的突破口,在儒林之中,自辟一道的人不仅仅是一株祖木,他的根系不仅会随着他的思想传播,不断蔓延,生长出新的树木,同样会刺激其余祖木的变化,使得他们根系衍生打破僵局,让儒林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使得儒林的力量进一步强大。
所以,孔宏泰和当初的李家大儒才会如此感慨,可惜李浩成不是修行儒家正统之道,要不然,专精于儒学的他,必然能够在有生之年完善这一分支,而这个分支带来的儒道反馈,足够让其踏入圣道,半圣位业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情。sxbiquge/read/17/17266/ )
士林中的儒林,同外界再造的儒林不一样,外界的儒林通常是以一方势力的气运作为基础,配合人道秩序之力,凝聚出介于虚实之间的奇特植物,同时因为会记录其文气特性,因此外界儒林的植被会根据品德、气节的变化,而显化为不同的植物。
而士林之中的儒林,依托的是整个儒道气数,九洲乃是九州下属天地之中,只要出现一位儒道学子,此地就会生出一枚对应的读书种子,并且随着其学识、气节、思想、品德的成长,种子也会跟着成长。
当然,大多数学习儒学的读书人,通常只是学习了一些皮毛,略有感悟而已,因此儒林当中最多的就是那些刚刚发芽的幼苗,因为其心不定,根系难生,一旦现世当中对应的人死去,幼苗也会自然枯萎。唯有那些坚定了本心,能从儒学之中有所领悟,感悟出做人做事的准则,才能在儒林之中扎根,哪怕现世逝去,一身所学也会受到儒林的庇佑,被保存在这里,于千百万年间,不断用于培养下一代,成为儒家传承的基础之一。
李初平站在儒林之中,有些纠结的望着眼前的树木,根据他爷爷所言,此地树木每一棵都蕴藏着一位儒家之人的学士,若是想要强行吸取,很容易引起相连根系的树木共鸣,大量同根系的学识、智慧会构成可怕的意念洪流,足够摧毁任何一位学士的识海,想要获得单纯得到一个人的学识,需要以文气浇灌某一棵树木,使其枝叶繁茂,自然落下叶子。
但这其中又有另外一个问题,所有的树木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会再有新的变化,样子都是差不多的,单凭外表很难从中分辨出内部积蓄了多少学识。
按照李初平自己的推测,他的文气最多让三棵树木落叶,因此,如何选择就成了重中之重。
“咦?李兄,你怎么在这里?”突然响起的声音让柳元宗有些惊讶,转头一看,又是看到李浩成,他更加诧异道:“柳兄,怎么会在这里?”
“我就是按照你说的方法,走着走着就走到了这里!我还奇怪,李兄你怎么会在这里呢?这里不是儒家画道圣地吗?”李浩成一脸无辜的看着李初平。
眉头微微皱起,李初平想了想,道:“这里是儒家儒林,一般上都是由一些修行儒家正统之法的人,才能到来的。”
“其实也不全是!”儒林之中传来另外一个声音,一位身穿儒袍的少年走了出来,他手持一柄玉尺,整个人周围缭绕着淡淡的文气,一身气势看上去比李初平还是厉害很多,有点当初蔡英突破前的感觉。
李浩成拱手示意,问道:“敢问阁下是?”
“孔宏泰!”少年同样回礼,不过比起李浩成的举动,这个少年举手投足之间,都是暗合某种法理,隐隐同人道秩序相合,产生奇妙的力量,原本激荡的文气,也是逐渐平复下去。
‘礼?’李浩成眼睛微微一亮,这个少年的动作放在仙道之中就是一门道术,而且还是专门用于回复自身的道术,玉符清光闪烁,不断解析,想要将其化作己有。相比较而言,李初平的关注点则是在这个少年的姓氏上,他有些激动道:“敢问孔学士,是何出身?”
“曲阜孔氏!”孔宏泰微笑回应,李初平就是像是见到自家前辈一样的有些拘束起来,李浩成瞥了他一眼,转头看向孔宏泰问道:“敢问孔学士,可知道我为何会来到此地?按道理上来讲,修行画道的我,不应该是到儒家画阁所在吗?”
孔宏泰望着李浩成微微一愣,但对于他的平常心却是更加欣赏,点头道:“儒林乃是儒家传承根本,虽然多是接纳儒家正统学士,但若是有人学识一流,儒林之中对应他的树木根系足够强大,也能够将其接引进来。阁下作为画道修士,能够进入儒林,显然是学识一流。”
“理欲观吗?”李初平听到孔宏泰的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又是反应过来,低声喃喃道。
“理欲观?”孔宏泰手中玉尺微微晃动,有些诧异道:“不知李学士能否详细讲解一下?”
“当然可以!”李初平说着,就是将李浩成在进入士林之前,说的那些理学皮毛说了出来,孔宏泰面色微变,手中玉尺轻轻摆动,道道法理变化,无数文气涌动,以李初平口述的理欲观进行推演,最终引动儒林变化,丝丝缕缕的白光落下,隐隐要将其凝聚成种子,但最后又似乎受到什么力量的干扰,没能成形。
孔宏泰见状,面色有些感慨,转头看向李浩成,不无遗憾道:“柳学士近乎自辟一道,若是当初学习的是儒家正统之法,日后说不定我儒道又多了一尊半圣。”
说完,孔宏泰似乎看出而李初平的差异,又是解释道:“李学士不要小看这自辟一道之人,要知道儒学从来不是一人之说,我等儒道之所以能够兴盛,是无数先辈不断开阔、推演、完善而成,哪怕至圣先师之言,也只能是视为正统,而不能视为唯一。像柳兄这样自辟一道的人,向来是最受儒林喜爱的存在,冥冥之中的气数垂青,他日后成就大儒可谓是板上钉钉,若是修行儒道正统,日后半圣位业,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边上的李浩成闻言,暗暗点了点头,这孔家学子,无论是见识还是心性都十分好,没有因为自家先祖是至圣先师,而选择抬高正统,打压其余分支。
毕竟儒家早年虽然是至圣先师的一家之言,但后来学习之人理解的侧重不同,生出的感悟自然也是不同,这些感悟在经过完善和补全之后,就会成为一条新的分支,从而不断丰富儒学。
可以说,现在的儒学只是以至圣先师为核心正统,经历代代先儒的理解、诠释、演化分支而成的巨大知识网络,其中学说可谓包罗万象,要说至圣先师所言,即为儒道唯一,那才是真的笑话。
归根结底,一个学说能否发展壮大,绵延后世,不光需要学说本身言之有物,还需要学说后继有人,哪怕儒道如今无比昌盛,也需要有更多的徒子徒孙去继续的,反复的,钻研其中经意,使得儒道能够不断扩散,延伸到人道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儒林之中有些树木,触碰之后会引起其他树木共鸣?原因就是因为那些树木的儒家思想源自于同一个根系,他们的感悟也比较类似,根系纠缠的十分紧密,难分彼此。这也是儒道衍生至今的一大问题,一旦某一个分支衍生到极致之后,其中道理都会被人反复钻研,而固有的思维,以及思维的局限,会让人们的想法被限制在一个范围内,难以挣脱,使得分支演变越来越僵硬,以至于没落。
而这也是为什么,儒林会那么喜爱自辟一道的人。
因为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衍生方向,一个新的突破口,在儒林之中,自辟一道的人不仅仅是一株祖木,他的根系不仅会随着他的思想传播,不断蔓延,生长出新的树木,同样会刺激其余祖木的变化,使得他们根系衍生打破僵局,让儒林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使得儒林的力量进一步强大。
所以,孔宏泰和当初的李家大儒才会如此感慨,可惜李浩成不是修行儒家正统之道,要不然,专精于儒学的他,必然能够在有生之年完善这一分支,而这个分支带来的儒道反馈,足够让其踏入圣道,半圣位业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情。sxbiquge/read/17/17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