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第173章 来宾们的来头

小说: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作者:坐望敬亭 更新时间:2021-10-09 08:28:38 源网站:新笔趣阁
  作家村的开村如果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是有些平淡的,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鞭炮齐鸣,只是一群百来号的来宾进行了参观。

  可如果有细心人去细数就会发现,何平这次请来的来宾阵容有多强大。

  县政|府的官员们暂且不论,也不说王猛。

  在这百来号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国内各大杂志报刊的编辑,《人民文学》、《读书》、《京城文学》、《当代》、《十月》、《小说月报》、《青年文学》、《光明日报》、《新京报》、《辽省日报》……

  其中有很多主编、副主编这样的实权人物。

  比如说《读书》杂志的主编沈昌文。王猛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要知道《读书》可是一本思想评论杂志,可在八十年代却能创造单期卖出十几万册的成绩,市场表现比之当下的流行读物毫不逊色。而其中刊登的《读书无禁区》、《人的太阳必然升起》等一系列文章,更是映射了整个八十年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变迁。

  还有《京城文学》的主编林斤澜,同时也是着名作家、诗人、评论家。

  作家代表也有不少,李拓、韩少功、陈村、残雪、马原、柯云路、査海生、刘军、骆一禾……

  不过在这其中有一部分都是此时尚未成名的,被编辑大佬们带过来见世面的新人,比如说刘震云。

  刘震云是82年参加工作的,这几年一直在进行文学创作,只是始终没有什么有名气的作品面世,这次来是被王抚大姐以潜力新人的身份带过来见世面的。不过也正是在今年,刘震云的作品会迎来井喷式的爆发,之后多次发表在《人民文学》上。

  除了这些人,文化界代表也来了不少,有时任三联书店副总经理的董秀玉、环球出版社总经理梁跃进、省新华书店公司的总经理张建跃。

  今天来作家村的这群人说代表中国文学界的半壁江山有些夸张了,但代表几千万的读者和图书市场是不成什么问题的。

  作家村这样一个刚刚运行的机构,要在短时间内接纳上百位宾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亏了何平事先的安排,让作家村在开村第一天看上去还算是有条不紊。

  何平刚把来宾们安排妥当没一会儿,王猛突然找了过来。

  “你要走?”何平有些诧异道,“这不是刚来嘛,你从京城来一趟可不容易,怎么没待两个小时就要走?”

  王猛叹了口气道:“俗事缠身啊!你以为我的时间是那么好匀出来的吗?”

  何平嘿嘿一笑,郑重的对王猛感谢道:“王老师,今天真是没想到你能过来,我之前就是想试试看,没想到你真来了。我真是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王猛摆手打断何平,“行了,别矫情了,君子之交,你我心知肚明。”

  王猛的一句话让何平暖心又感动,见他坚持要走,何平也拦不住,只能去送一送。

  老丈人站在何平身边,看着王猛的轿车消失在视线中,心中感叹女婿现在的人脉真是捅到天上去了,听说上次去京城还见到了顾问小组的老同志。

  送走王猛之后,老丈人对何平道:“我也带人先回去了。”

  何平没跟老丈人客气,他今天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没完成。

  等县政|府的人走了之后,何平先去作家宿舍那里找了个房间歇一会儿,晚上作家村还有娱乐活动。

  就在何平休息的时候,作家宿舍内的来宾们的话题却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林斤澜和李拓是多年的朋友,两人被分在了一处房子内,这是一套160平米的大三居,两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显得非常空旷。

  “拓爷,这两年你回京城经常说在鼓捣大事,我一直以为你在开玩笑,今天这场面着实让了吃了一惊。”

  李拓有些得意道:“爷们儿从来不说大话,怎么样?作家村这场面还可以吧?”

  林斤澜微微颔首,“相当可以。”

  得到文坛老前辈,同时也是多年好友的肯定,激发了李拓心中的成就感,讲起话来滔滔不绝。

  “害,你可不知道这两年这作家村耗费了我多少的精力。你也清楚,我在京城有个好人缘,可我一跟人说在东北县城里有人搞了个作家村,想带他们来瞧瞧,那一个个看我的眼神就跟看骗子一样,我那个郁闷啊!”

  林斤澜笑道:“这回好了,京城这么些人都来了,以后没人不信你的话了。”

  “那是,努力不能白费不是。也是多亏了何平顶得住啊!”李拓叹了口气说道。

  “怎么说?”林斤澜有些好奇的问道。

  “当初刚建作家村的时候想的挺好,预算差不多六百万就够了。可是后来建着、建着发现钱越花越多,我一看这样不行,我就跟何平说,要不把标准降低点吧?何平这人挺好面子的,尤其是建作家村还是在我们一群朋友面前撂下的话。

  何平当时不同意,他说作家村是他的理想,也是给作家朋友们建的一座理想国,怎么能轻易降低标准。标准绝不能降低,他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这座作家村给建起来。

  我还记得当时他那个表情,唉,太不容易了!”

  林斤澜听完李拓的话沉默了片刻,“着实是不容易,上千万的投资放在哪里都是一笔天文数字了,何平是个理想主义者。”

  李拓点头,“确实,他是个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和理想主义精神的人。当初的一句戏言,谁能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就成真了呢?”

  林斤澜有些担忧的问道:“何平为了这座作家村投入了这么多钱,考虑过回本的问题没有?毕竟都是真金白银。”

  “前期肯定是要赔钱的,不光是作家村的建设要赔钱,包括后续的运营都是要赔钱的。不过这个问题我也和何平谈论过,他的手里有一家出版社,未来如果作家村的朋友们有作品出版,他希望优先考虑他的出版社,这样好歹能帮他回回本。”

  “这是应有之意,回头我也要在圈子里替何平好好宣传宣传。他这次是为我们文坛做了一件大好事,不知道会惠及多少尚未出头、生活窘迫的小朋友们。”sxbiquge/read/13/138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