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
按照大荒的习俗,在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会在红纸上书写几句吉祥话,如“元旦开笔,百事大吉”、“元旦开笔,读书进益”等,以此作为新一年的好兆头。
皇家同样有这样“元旦开笔”的传统。
然而与民间相比,皇室的“开笔大典”显得更为庄重,礼仪方面也更为讲究。而题写的内容,通常是一句卦辞,更多地蕴含了对整个国家的期许和祈愿。
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清晨,顾旭走到绛云殿书房的长案旁。
他先是在金杯中倒满屠苏酒,又在烛台上点燃了一根崭新的白色蜡烛。
然后他取出惊鸿笔。
笔尖在宣纸上方久久悬停,却迟迟未曾落下。
“写什么呢?”他陷入了沉思。
他清楚地记得,不久前在皇宫中偶然翻阅到了天行帝在位二十余年所书写的“元旦开笔”。
无论是初登皇位,还是稳坐江山;无论是岁月静好,还是天灾连连;无论是妖魔横行,还是外敌进犯,天行帝的“开笔”之言始终未变,永远都是那句简短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似乎,他将整个国家的命运兴衰全然寄托在了上苍的庇佑之上。
但顾旭深知,天行帝作为太上昊天的意志投影,除了香火之力外,对于其他事物,他皆漠不关心。
顾旭当然不会抱有如此“无为而治”的心态。
尤其是在昨夜与姜照月深入交谈之后,他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夏正面临的深重危机与巨大压力。
国内战火刚刚平息,外部敌人又步步紧逼。
每一刻的松懈,都可能让大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在这样的局势下,他明白自己必须竭尽全力,才能拥有抵御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的能力。
片刻之后,笔尖落下。
随着他的笔触在纸上流转,一行行遒劲有力的字迹逐渐显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抹阳光透进窗口,洒落在白纸上,似乎给黑色的墨迹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边。
顾旭凝视着这行字,沉默许久。看到开头“天行”二字,再看到句中的“自强”,他从中体味到了一股强烈的讽刺意味。
随后,他将这吉字封存进黄匣之中,转身走出了书房。
…………
与此同时。
洛京城的文武百官也已经从家中出发,赶来紫宸宫,参与一年一度的“正旦朝会”,向皇帝拜贺新年。
按照惯例,“正旦朝会”通常在奉天殿举行。
然而,由于奉天殿广场目前被一条银龙所占据,官员们只得绕路而行,转而在规模略小的光政殿举行“朝贺仪”。
当官员们从沉睡的银龙旁边路过,看到它数十丈长的庞大身躯,感受着磅礴的龙威,他们只觉得又敬又畏,有些人甚至走路的步伐都不稳了。
顾旭端坐于御座之上,接受了文武百官的行礼拜贺,并接收了他们进献的贺表。
然后他挥了挥手,示意其他官员退下,仅留下洛川一人,与他一同在殿中商讨要事。
“根据昨晚姜照月的说法,灵霄界的发展速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顾旭神色凝重地说道,“他们已经占领了另外十九个世界。对于他们而言,消灭大荒绝非难事。
“也许,我们推广功法秘籍、打破知识垄断的计划,得尽快提上日程。”
“帝君,您是决定依照先前所说的那样,将那些从各大世家门阀和宗门帮派收缴的秘籍进行抄录,并向全天下进行推广吗?”洛川询问道。
顾旭摇了摇头:“这些秘籍,它们只是死物而已。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将它们交到天下修士的手中,那么,当他们遇到难题时,谁会为他们解惑呢?当他们犯错时,又有谁能及时指出?当他们有了创新的想法,又该如何迅速与更多人分享呢?”
“您的意思是……”洛川似乎隐隐察觉到了帝君的心思。
“文昌,想必你已经注意到了,近期紫府军凭借‘清都令’,在武英殿内修习《夏皇经》,进展可谓神速,”顾旭说道,“他们在‘论道室’内讨论得如火如荼,这也为我提供了不少改进功法的灵感。
“我想,我们是否可以把‘清都令’推广到全国各地,让全天下修士都能在‘论道室’中各抒己见,都能在‘论道之境’里切磋较量,从而让思想的火花更激烈地碰撞。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把功法秘籍的内容,直接放到‘清都令’的幻境空间里。修行者可以用功勋或银两进行兑换。
“除此之外,再在这幻境里设立一种虚拟的货币。
“修行者只要为别人答疑解惑,或是在论道之境中取得佳绩,或是给‘清都令’贡献出自己编写的秘籍,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励。这种虚拟货币同样可以用于兑换功法秘籍……
“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我们可以把‘论道之境’各个境界排名靠前的修士,以及贡献最大的修士,通报全国,做出表彰。
“这样一来,便能激发出他们奋发图强的斗志和分享交流的欲望。
“虽然这远远不足以让大荒的实力在短时间内超过灵霄界,但是我相信,在这样一个活跃的、包容并蓄的、鼓励分享和创新的氛围里,大荒修士的进步速度,一定胜过于大齐王朝那闭塞的、一潭死水般的环境……”
洛川站在大殿之中,静静地聆听着顾旭详细阐述他心中的构想。
他深感帝君今日所言,绝非一时兴起的念头,而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面面俱到的方案。只等今日时机恰到好处,才向自己娓娓道来。
只听见这时,顾旭忽然提高了音调,改变了自称,他说道:“……朕作为大夏皇帝,既然要求天下修士传经送宝,那么朕就理应为天下之先,以身作则,为众人树立榜样。
“朕此生每一种道法的修行经验,每一张符篆的改进思路,以及每一条咒文的使用心得……只要是对天下人有用的,朕都会无偿分享在未来的’清都令‘中。
“文昌,你来说说,朕这想法,是否可行?”(本章完)
按照大荒的习俗,在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会在红纸上书写几句吉祥话,如“元旦开笔,百事大吉”、“元旦开笔,读书进益”等,以此作为新一年的好兆头。
皇家同样有这样“元旦开笔”的传统。
然而与民间相比,皇室的“开笔大典”显得更为庄重,礼仪方面也更为讲究。而题写的内容,通常是一句卦辞,更多地蕴含了对整个国家的期许和祈愿。
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清晨,顾旭走到绛云殿书房的长案旁。
他先是在金杯中倒满屠苏酒,又在烛台上点燃了一根崭新的白色蜡烛。
然后他取出惊鸿笔。
笔尖在宣纸上方久久悬停,却迟迟未曾落下。
“写什么呢?”他陷入了沉思。
他清楚地记得,不久前在皇宫中偶然翻阅到了天行帝在位二十余年所书写的“元旦开笔”。
无论是初登皇位,还是稳坐江山;无论是岁月静好,还是天灾连连;无论是妖魔横行,还是外敌进犯,天行帝的“开笔”之言始终未变,永远都是那句简短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似乎,他将整个国家的命运兴衰全然寄托在了上苍的庇佑之上。
但顾旭深知,天行帝作为太上昊天的意志投影,除了香火之力外,对于其他事物,他皆漠不关心。
顾旭当然不会抱有如此“无为而治”的心态。
尤其是在昨夜与姜照月深入交谈之后,他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夏正面临的深重危机与巨大压力。
国内战火刚刚平息,外部敌人又步步紧逼。
每一刻的松懈,都可能让大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在这样的局势下,他明白自己必须竭尽全力,才能拥有抵御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的能力。
片刻之后,笔尖落下。
随着他的笔触在纸上流转,一行行遒劲有力的字迹逐渐显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抹阳光透进窗口,洒落在白纸上,似乎给黑色的墨迹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边。
顾旭凝视着这行字,沉默许久。看到开头“天行”二字,再看到句中的“自强”,他从中体味到了一股强烈的讽刺意味。
随后,他将这吉字封存进黄匣之中,转身走出了书房。
…………
与此同时。
洛京城的文武百官也已经从家中出发,赶来紫宸宫,参与一年一度的“正旦朝会”,向皇帝拜贺新年。
按照惯例,“正旦朝会”通常在奉天殿举行。
然而,由于奉天殿广场目前被一条银龙所占据,官员们只得绕路而行,转而在规模略小的光政殿举行“朝贺仪”。
当官员们从沉睡的银龙旁边路过,看到它数十丈长的庞大身躯,感受着磅礴的龙威,他们只觉得又敬又畏,有些人甚至走路的步伐都不稳了。
顾旭端坐于御座之上,接受了文武百官的行礼拜贺,并接收了他们进献的贺表。
然后他挥了挥手,示意其他官员退下,仅留下洛川一人,与他一同在殿中商讨要事。
“根据昨晚姜照月的说法,灵霄界的发展速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顾旭神色凝重地说道,“他们已经占领了另外十九个世界。对于他们而言,消灭大荒绝非难事。
“也许,我们推广功法秘籍、打破知识垄断的计划,得尽快提上日程。”
“帝君,您是决定依照先前所说的那样,将那些从各大世家门阀和宗门帮派收缴的秘籍进行抄录,并向全天下进行推广吗?”洛川询问道。
顾旭摇了摇头:“这些秘籍,它们只是死物而已。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将它们交到天下修士的手中,那么,当他们遇到难题时,谁会为他们解惑呢?当他们犯错时,又有谁能及时指出?当他们有了创新的想法,又该如何迅速与更多人分享呢?”
“您的意思是……”洛川似乎隐隐察觉到了帝君的心思。
“文昌,想必你已经注意到了,近期紫府军凭借‘清都令’,在武英殿内修习《夏皇经》,进展可谓神速,”顾旭说道,“他们在‘论道室’内讨论得如火如荼,这也为我提供了不少改进功法的灵感。
“我想,我们是否可以把‘清都令’推广到全国各地,让全天下修士都能在‘论道室’中各抒己见,都能在‘论道之境’里切磋较量,从而让思想的火花更激烈地碰撞。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把功法秘籍的内容,直接放到‘清都令’的幻境空间里。修行者可以用功勋或银两进行兑换。
“除此之外,再在这幻境里设立一种虚拟的货币。
“修行者只要为别人答疑解惑,或是在论道之境中取得佳绩,或是给‘清都令’贡献出自己编写的秘籍,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励。这种虚拟货币同样可以用于兑换功法秘籍……
“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我们可以把‘论道之境’各个境界排名靠前的修士,以及贡献最大的修士,通报全国,做出表彰。
“这样一来,便能激发出他们奋发图强的斗志和分享交流的欲望。
“虽然这远远不足以让大荒的实力在短时间内超过灵霄界,但是我相信,在这样一个活跃的、包容并蓄的、鼓励分享和创新的氛围里,大荒修士的进步速度,一定胜过于大齐王朝那闭塞的、一潭死水般的环境……”
洛川站在大殿之中,静静地聆听着顾旭详细阐述他心中的构想。
他深感帝君今日所言,绝非一时兴起的念头,而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面面俱到的方案。只等今日时机恰到好处,才向自己娓娓道来。
只听见这时,顾旭忽然提高了音调,改变了自称,他说道:“……朕作为大夏皇帝,既然要求天下修士传经送宝,那么朕就理应为天下之先,以身作则,为众人树立榜样。
“朕此生每一种道法的修行经验,每一张符篆的改进思路,以及每一条咒文的使用心得……只要是对天下人有用的,朕都会无偿分享在未来的’清都令‘中。
“文昌,你来说说,朕这想法,是否可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