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啊,子弹改装地雷!”王学新把头一扬:“这些不合格的子弹不能放枪里打,但总能打响吧?”</p>
“当然!”苏欣点了点头。</p>
不合格子弹大多是弹壳有裂纹或是大小不合,用枪发射有危险,打响是没有问题的。</p>
“那不就得了?”王学新一边比划着一边解释道:</p>
“弄根管子,比子弹大些就可以。”</p>
“管子里头装子弹,然后尾部加个弹簧弄个简易击锤,铁钉都可以改,怎么方便怎么来。”</p>
“让它处于待击状态埋在土里。鬼子一踩就‘啪’的一声……专门打脚!”</p>
“这叫子弹雷懂不,没听说过吧?”</p>
“所以说你头发长见识……”</p>
苏欣瞪大了眼睛愣愣的望着王学新,王学新“咕咚”一声就把剩下的话咽了下去。</p>
王学新还以为苏欣这是要炸毛了,谁想苏欣其实是被王学新这话给震住了。</p>
子弹居然可以改装成地雷?</p>
而且还如此简单!</p>
以前自己怎么没想到?</p>
居然……还傻傻的把不合格的子弹一发发的拆,全当废品熔了!</p>
这时张万和睡眼惺忪的走了过来。</p>
张万和忙了一天,前后只睡两个多小时,因为不放心炉火又起来看看。</p>
他老远就看到王学新正和苏欣坐在炉前聊得热乎,心下暗自得意,自己的大计怕是有着落了。</p>
这时突然见苏欣“腾”的起身,然后满脸吃惊的冲着他喊:“厂长,厂长……”</p>
张万和还以为是炉火出了什么问题,立时就飞也似的跑了上去,望望炉火发现一切正常,就疑惑的问了声:“咋了这是?一惊一乍的?”</p>
“厂长!”原本巧舌如簧的苏欣此时却只一遍遍的重复着一个词:“子弹雷,子弹雷……”</p>
“啥子弹雷子弹雷的?”张万和皱了皱眉,语气中不自觉的带上几分责备:“我说苏欣同志,咱们正在整这弹壳韧化的事呢!这才是重中之重,其它的……”</p>
“没啥!”王学新轻描淡写的回答:“我只是告诉她,咱们可以把不合格的子弹改装成地雷。瞧她那激动的样,没见过世面……”</p>
“你……你说啥?”张万和瞪着王学新:“子弹改地雷?”</p>
王学新把改装想法又解释了一遍,结果又疯了一个,张万和也是又笑又叫的好一会儿。</p>
也难怪苏欣与张万和会这样的表现。</p>
这不仅仅是多几枚地雷的问题,而是那些原本要花大量的人力拆除的不合格子弹,这么一改就变成宝了。</p>
更重要的,这还不是这一回两回的事,往后凡是不合格的子弹都可以改装成地雷。</p>
那可就是一举数得、一劳永逸、一了百当……</p>
张万和傻笑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对苏欣下令道:“小苏同志,这有我看着。你马上把几个主任叫来,现在就商量一下改装子弹雷的事。”</p>
苏欣应了声,转身就跑着离开了,她这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子弹雷。</p>>
原本苏欣还以为小东北只是个能打仗却对军工一窍不通的大头兵。</p>
现在哪还敢小瞧他造装备的本领。</p>
人家虽然没文化,但有创造力啊!</p>
这不就是教授包括父亲一直推崇的东西吗?</p>
自己都来兵工厂大半年了,只知道把废子弹拆了重新利用。</p>
人家三言两语就变废为宝,这差距……唉!</p>
以前苏欣还没有多大体会,现在就再也不怀疑啦!</p>
想着苏欣都有些自卑了,如果非要用什么话来形容,还真就是人家说的“头发长见识短”。</p>
其实这并非王学新的主意,据说是德国人的发明,他们在北非战场时由于补给不足,于是就整出了这廉价到极点又极易大批量生产的玩意,不久就风靡全球。</p>
中国或许是因为信息比较封闭,或是看不起这种微型地雷,直到65年才开始生产。</p>
决定生产时也是没有任何图纸,就两个技术员琢磨着弄,前后只用了13天就出来了。</p>
不久几个分厂的主任都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昨晚值夜班的五金眼晴还没全睁开。</p>
“厂长。”五金一边打着呵欠一边抱怨道:“我这才刚睡下呢!”</p>
“睡啥睡啊?”张万和一边在笔记本上胡乱画着一边说:“都来想想这子弹雷的事!”</p>
“子弹雷?”几个主任面面相觑。</p>
这一回不需要王学新解释了,苏欣一五一十的把王学新的想法复述了一遍。</p>
完了还瞄了王学新一眼,说道:“王学新同志这想法对兵工厂很有用,这不仅为不合格子弹找到了出路,还填补了地雷生产力不足的缺点。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前线就会遍布这种地雷,鬼子很快就会尝到它的厉害了!”</p>
这么一说,五金的睡意马上就没了。</p>
其它人也听得发愣,他们看看王学新,再看看正对他们翻白眼的张万和,暗道这下又得挨批了。</p>
小东北这家伙……</p>
会打仗也就算了,还跟咱们抢造装备的饭碗!</p>
你随便抢一抢也就得了,还抢得这么干脆、这么彻底,还让不让人活啦?!</p>
不过想归想,几个人马上就热火朝天的讨论了起来。</p>
这其实没四分厂什么事,四分厂是造火药的,这子弹雷连火药都不用……如果说需要火药,那应该算在子弹上。</p>
二分厂负责壳体及零件,一分厂负责进一步加工,三分厂就负责组装。</p>
五金甚至提出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案。</p>
“咱们能不能连弹簧都不用。”五金说:“就利用敌人踩上地雷的力量,雷体中用个东西支撑着,一踩就断,然后咯崩一下,用子弹去撞铁钉。”</p>
这的确是个可行的方案,但很快就被王学新否定了。</p>
“我们也要考虑这地雷灵不灵啊!”王学新说:“要踩断个什么东西才爆……那鬼子及时缩回腿咋办呢?”</p>
“王学新同志说的没错!”张万和下了结论:“虽然减少弹簧会进一步降低成本,但我们应该要顾及地雷的敏感性综合考虑问题,不能一味的追求廉价、省时、省力。我们的目的是打鬼子,而不是应付上级,更不是应付自己的同志!”</p>sxbiquge/read/12/12900/ )
“是啊,子弹改装地雷!”王学新把头一扬:“这些不合格的子弹不能放枪里打,但总能打响吧?”</p>
“当然!”苏欣点了点头。</p>
不合格子弹大多是弹壳有裂纹或是大小不合,用枪发射有危险,打响是没有问题的。</p>
“那不就得了?”王学新一边比划着一边解释道:</p>
“弄根管子,比子弹大些就可以。”</p>
“管子里头装子弹,然后尾部加个弹簧弄个简易击锤,铁钉都可以改,怎么方便怎么来。”</p>
“让它处于待击状态埋在土里。鬼子一踩就‘啪’的一声……专门打脚!”</p>
“这叫子弹雷懂不,没听说过吧?”</p>
“所以说你头发长见识……”</p>
苏欣瞪大了眼睛愣愣的望着王学新,王学新“咕咚”一声就把剩下的话咽了下去。</p>
王学新还以为苏欣这是要炸毛了,谁想苏欣其实是被王学新这话给震住了。</p>
子弹居然可以改装成地雷?</p>
而且还如此简单!</p>
以前自己怎么没想到?</p>
居然……还傻傻的把不合格的子弹一发发的拆,全当废品熔了!</p>
这时张万和睡眼惺忪的走了过来。</p>
张万和忙了一天,前后只睡两个多小时,因为不放心炉火又起来看看。</p>
他老远就看到王学新正和苏欣坐在炉前聊得热乎,心下暗自得意,自己的大计怕是有着落了。</p>
这时突然见苏欣“腾”的起身,然后满脸吃惊的冲着他喊:“厂长,厂长……”</p>
张万和还以为是炉火出了什么问题,立时就飞也似的跑了上去,望望炉火发现一切正常,就疑惑的问了声:“咋了这是?一惊一乍的?”</p>
“厂长!”原本巧舌如簧的苏欣此时却只一遍遍的重复着一个词:“子弹雷,子弹雷……”</p>
“啥子弹雷子弹雷的?”张万和皱了皱眉,语气中不自觉的带上几分责备:“我说苏欣同志,咱们正在整这弹壳韧化的事呢!这才是重中之重,其它的……”</p>
“没啥!”王学新轻描淡写的回答:“我只是告诉她,咱们可以把不合格的子弹改装成地雷。瞧她那激动的样,没见过世面……”</p>
“你……你说啥?”张万和瞪着王学新:“子弹改地雷?”</p>
王学新把改装想法又解释了一遍,结果又疯了一个,张万和也是又笑又叫的好一会儿。</p>
也难怪苏欣与张万和会这样的表现。</p>
这不仅仅是多几枚地雷的问题,而是那些原本要花大量的人力拆除的不合格子弹,这么一改就变成宝了。</p>
更重要的,这还不是这一回两回的事,往后凡是不合格的子弹都可以改装成地雷。</p>
那可就是一举数得、一劳永逸、一了百当……</p>
张万和傻笑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对苏欣下令道:“小苏同志,这有我看着。你马上把几个主任叫来,现在就商量一下改装子弹雷的事。”</p>
苏欣应了声,转身就跑着离开了,她这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子弹雷。</p>>
原本苏欣还以为小东北只是个能打仗却对军工一窍不通的大头兵。</p>
现在哪还敢小瞧他造装备的本领。</p>
人家虽然没文化,但有创造力啊!</p>
这不就是教授包括父亲一直推崇的东西吗?</p>
自己都来兵工厂大半年了,只知道把废子弹拆了重新利用。</p>
人家三言两语就变废为宝,这差距……唉!</p>
以前苏欣还没有多大体会,现在就再也不怀疑啦!</p>
想着苏欣都有些自卑了,如果非要用什么话来形容,还真就是人家说的“头发长见识短”。</p>
其实这并非王学新的主意,据说是德国人的发明,他们在北非战场时由于补给不足,于是就整出了这廉价到极点又极易大批量生产的玩意,不久就风靡全球。</p>
中国或许是因为信息比较封闭,或是看不起这种微型地雷,直到65年才开始生产。</p>
决定生产时也是没有任何图纸,就两个技术员琢磨着弄,前后只用了13天就出来了。</p>
不久几个分厂的主任都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昨晚值夜班的五金眼晴还没全睁开。</p>
“厂长。”五金一边打着呵欠一边抱怨道:“我这才刚睡下呢!”</p>
“睡啥睡啊?”张万和一边在笔记本上胡乱画着一边说:“都来想想这子弹雷的事!”</p>
“子弹雷?”几个主任面面相觑。</p>
这一回不需要王学新解释了,苏欣一五一十的把王学新的想法复述了一遍。</p>
完了还瞄了王学新一眼,说道:“王学新同志这想法对兵工厂很有用,这不仅为不合格子弹找到了出路,还填补了地雷生产力不足的缺点。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前线就会遍布这种地雷,鬼子很快就会尝到它的厉害了!”</p>
这么一说,五金的睡意马上就没了。</p>
其它人也听得发愣,他们看看王学新,再看看正对他们翻白眼的张万和,暗道这下又得挨批了。</p>
小东北这家伙……</p>
会打仗也就算了,还跟咱们抢造装备的饭碗!</p>
你随便抢一抢也就得了,还抢得这么干脆、这么彻底,还让不让人活啦?!</p>
不过想归想,几个人马上就热火朝天的讨论了起来。</p>
这其实没四分厂什么事,四分厂是造火药的,这子弹雷连火药都不用……如果说需要火药,那应该算在子弹上。</p>
二分厂负责壳体及零件,一分厂负责进一步加工,三分厂就负责组装。</p>
五金甚至提出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案。</p>
“咱们能不能连弹簧都不用。”五金说:“就利用敌人踩上地雷的力量,雷体中用个东西支撑着,一踩就断,然后咯崩一下,用子弹去撞铁钉。”</p>
这的确是个可行的方案,但很快就被王学新否定了。</p>
“我们也要考虑这地雷灵不灵啊!”王学新说:“要踩断个什么东西才爆……那鬼子及时缩回腿咋办呢?”</p>
“王学新同志说的没错!”张万和下了结论:“虽然减少弹簧会进一步降低成本,但我们应该要顾及地雷的敏感性综合考虑问题,不能一味的追求廉价、省时、省力。我们的目的是打鬼子,而不是应付上级,更不是应付自己的同志!”</p>sxbiquge/read/12/12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