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熙宁三年的初冬。
校场上正下着细雪,韩绛随着官家冒雪校阅武卫指挥。
当初韩绛担任枢密副使后裁减禁军兵额,并兵营以省军费。这一次裁减禁军为韩绛积累了足够的**声望,令他升任参知政事。
现在经过裁减精练后的武卫军,正接受校阅。
校场上一千二百三十八人禁军排军阵,操练着各式战阵。
雄健的杀声阵阵响起。
官家视察之后非常满意。
等到校阅结束后,一旁宦官宣旨道:“武卫军练兵得效,擢提举教阅崇仪使亓贇迁三资,候带御器械有阙与差;左藏库副使李希一等四人第减磨勘年;教头及排兵士二十八人各迁一级。自贇而下军事各赐帛有差。”
但听场下的武卫军士卒齐声欢呼,山呼万岁!
官家见此一幕很满意,经过精简后的武卫军如今看似称得上训练有素。
宣旨后,官家走下校场对一旁跟随的韩绛道:“这一路武卫军就暂随你调至西北去!”
这武卫军受过赏赐,士气正旺。眼见官家将这一千多精锐禁军调配给自己,韩绛感激地道:“臣谢陛下隆恩。”
官家道:“卿此去西北还有何事与朕提的?朕无不答允。”
韩绛道:“那臣先谢过陛下,宣抚使也,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及统护将帅、督视军旅之事,臣此去陕西平夏,必须使其横山蕃部归心,臣打算令陕西诸路有投顺蕃汉人户,不以多少,都予以接纳,厚加存恤,不令有复归之计。”
“安置番人需要耕种地土、以及赈济钱粮、犒赏之物,故而臣想向陛下多讨要些银绢!”
官家点点头道:“既是攻取横山便要有战和二策,卿即是宣抚使,那么陕西,河东两路的钱粮你自调用。”
宣抚使的权力非常大,一般安抚使率军,转运使率民,提点刑狱司掌刑,但宣抚使一至全部军民大权尽数揽之。
所以宣抚使的权力地位就好比唐朝的节度使,故而一旦战事结束就必须马上收回,绝对不能久任。
官家知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可是陕西,河东受战事之故十分贫瘠,又担心韩绛钱不够用问王安石道:“王卿有何高策?”
王安石奏道:“陛下还可以下诏三司除在京合支用金帛外,应西川四路上供金帛及四路卖度僧牒钱所变转物,一并截留陕西转运司,相度于永兴或凤翔府桩以备边费,候见数可兑折,充将来起发往陕西银绢之数,作为赏赐士卒之用。”
官家闻此感慨道:“如今国库收入这才稍有好转,这钱财便如流水般花了出去。这河东,陕西的百姓已行了一年的新法吧!”
想到河东,陕西军民之苦,官家几乎食不下咽,如今为夺取横山一战,朝廷几乎把所有的民力物力的资源全部倾注于西北去了。
这还未开战,单单永兴军一路所报上,便征发了铠甲八千副,钱九万贯,银两万三千两,银碗六千枚,还有其他细琐之物,官家都已记不清了。
此刻无数辆的车马,装载着粮草兵械正源源不断地运输至陕西各路。
所谓的举国之战就是如此。
但只要打赢了这一战,便可一劳永逸地使河东,陕西的百姓,从此沉重的负担下解脱出来。
故而哪怕再多的钱都要给韩绛的宣抚使用去!
可是这么大的财力倾注进去,万一是战和,对大宋而言也是败了。
如今官家没有回头路,正色道:“祖宗之志乃吞幽燕,灵武,然却数败兵,丧师辱国,朕如今奋然将雪数世之耻也!”
“这钱不可省,就依王卿之见。”
韩绛,王安石一并谢过。
>
官家道:“朕已同意曾相公罢相了,如今韩卿又出外为宣抚使,中书缺人,你们看谁来出任参政呢?”
曾公亮已是罢相,曾公亮之前反对青苗法,之后殿试进士时,曾公亮从殿阶上走下时摔了一跤,从此以后病一直时好时不好的,官家便索性让他罢相,以后五日上朝一次。
如今曾公亮,韩绛都走了,中书只剩下了陈升之与王安石。
谁来替补?
“不如让冯京试之?”
官家没有答允,反而问道:“吴充如何?”
王安石立即道:“吴充与臣有亲嫌。”
官家道:“无妨,以卿之忠直不会结党的。”
王安石不肯吴充入中书,最后还是让冯京为参知政事,吴充则补冯京的位置,出任枢密副使。???.
韩,王二人都知道,官家之所以让吴充为枢密副使,也是方便韩绛与枢密院沟通,文彦博是一直反对横山用兵的,而且与韩绛有过节。
但吴充为枢密副使,便不用担心文彦博使绊子,可以全力支持韩绛西征。
说完人事后,韩绛突道:“臣还有一事,乃是章越所请!”
官家道:“朕不是听闻你让章越出任宣抚使判官么?有何相请?”
韩绛道:“陛下,章越已是辞了宣抚使判官之职。”
官家听了有些生气道:“这是作何?与朕赌气不成?难道不依他意思经略河湟,他便不去陕西了?”
韩绛道:“并非如此……”
当下韩绛将章越的请求一说,官家闻之愕然半响。
王安石,韩绛都看出官家有几分惭愧,但面上却仍道:“此人还真是执拗,但朕如今没有多余的钱粮与兵马给他了。”
王安石道:“陛下,章越别无所求,只求一州通判而已。”
韩绛亦是拱手道:“陛下,章越确实没要朝廷一兵一粮,只愿助臣夺取横山而已!”
官家道:“堂堂的外制大臣,好好的宣抚判官不就任,非要屈身为一州通判!”
说完官家拂袖而去。
见官家如此,韩绛与王安石不由对视了一眼。
……
韩绛率军西征后,朝廷下诏令。
枢密副使、左谏议大夫冯京为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右司郎中、权三司使吴充为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吴充,冯京二人位列宰执,这是朝廷一番大事,自有一番典制。
特别是吴充,去年方为三司使,今年刚拜了翰林学士,还没两三个月即拜枢密副使。
仅从这翰林学士拜枢密副使的升官速度而言,可谓是王珪的近一百倍!
而吴充,冯京之后,则是一条看起来很平常的人事调动。
右司谏、知制诰、天章阁侍讲章越通判秦州军州事。
熙宁三年的初冬。
校场上正下着细雪,韩绛随着官家冒雪校阅武卫指挥。
当初韩绛担任枢密副使后裁减禁军兵额,并兵营以省军费。这一次裁减禁军为韩绛积累了足够的**声望,令他升任参知政事。
现在经过裁减精练后的武卫军,正接受校阅。
校场上一千二百三十八人禁军排军阵,操练着各式战阵。
雄健的杀声阵阵响起。
官家视察之后非常满意。
等到校阅结束后,一旁宦官宣旨道:“武卫军练兵得效,擢提举教阅崇仪使亓贇迁三资,候带御器械有阙与差;左藏库副使李希一等四人第减磨勘年;教头及排兵士二十八人各迁一级。自贇而下军事各赐帛有差。”
但听场下的武卫军士卒齐声欢呼,山呼万岁!
官家见此一幕很满意,经过精简后的武卫军如今看似称得上训练有素。
宣旨后,官家走下校场对一旁跟随的韩绛道:“这一路武卫军就暂随你调至西北去!”
这武卫军受过赏赐,士气正旺。眼见官家将这一千多精锐禁军调配给自己,韩绛感激地道:“臣谢陛下隆恩。”
官家道:“卿此去西北还有何事与朕提的?朕无不答允。”
韩绛道:“那臣先谢过陛下,宣抚使也,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及统护将帅、督视军旅之事,臣此去陕西平夏,必须使其横山蕃部归心,臣打算令陕西诸路有投顺蕃汉人户,不以多少,都予以接纳,厚加存恤,不令有复归之计。”
“安置番人需要耕种地土、以及赈济钱粮、犒赏之物,故而臣想向陛下多讨要些银绢!”
官家点点头道:“既是攻取横山便要有战和二策,卿即是宣抚使,那么陕西,河东两路的钱粮你自调用。”
宣抚使的权力非常大,一般安抚使率军,转运使率民,提点刑狱司掌刑,但宣抚使一至全部军民大权尽数揽之。
所以宣抚使的权力地位就好比唐朝的节度使,故而一旦战事结束就必须马上收回,绝对不能久任。
官家知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可是陕西,河东受战事之故十分贫瘠,又担心韩绛钱不够用问王安石道:“王卿有何高策?”
王安石奏道:“陛下还可以下诏三司除在京合支用金帛外,应西川四路上供金帛及四路卖度僧牒钱所变转物,一并截留陕西转运司,相度于永兴或凤翔府桩以备边费,候见数可兑折,充将来起发往陕西银绢之数,作为赏赐士卒之用。”
官家闻此感慨道:“如今国库收入这才稍有好转,这钱财便如流水般花了出去。这河东,陕西的百姓已行了一年的新法吧!”
想到河东,陕西军民之苦,官家几乎食不下咽,如今为夺取横山一战,朝廷几乎把所有的民力物力的资源全部倾注于西北去了。
这还未开战,单单永兴军一路所报上,便征发了铠甲八千副,钱九万贯,银两万三千两,银碗六千枚,还有其他细琐之物,官家都已记不清了。
此刻无数辆的车马,装载着粮草兵械正源源不断地运输至陕西各路。
所谓的举国之战就是如此。
但只要打赢了这一战,便可一劳永逸地使河东,陕西的百姓,从此沉重的负担下解脱出来。
故而哪怕再多的钱都要给韩绛的宣抚使用去!
可是这么大的财力倾注进去,万一是战和,对大宋而言也是败了。
如今官家没有回头路,正色道:“祖宗之志乃吞幽燕,灵武,然却数败兵,丧师辱国,朕如今奋然将雪数世之耻也!”
“这钱不可省,就依王卿之见。”
韩绛,王安石一并谢过。
>
官家道:“朕已同意曾相公罢相了,如今韩卿又出外为宣抚使,中书缺人,你们看谁来出任参政呢?”
曾公亮已是罢相,曾公亮之前反对青苗法,之后殿试进士时,曾公亮从殿阶上走下时摔了一跤,从此以后病一直时好时不好的,官家便索性让他罢相,以后五日上朝一次。
如今曾公亮,韩绛都走了,中书只剩下了陈升之与王安石。
谁来替补?
“不如让冯京试之?”
官家没有答允,反而问道:“吴充如何?”
王安石立即道:“吴充与臣有亲嫌。”
官家道:“无妨,以卿之忠直不会结党的。”
王安石不肯吴充入中书,最后还是让冯京为参知政事,吴充则补冯京的位置,出任枢密副使。???.
韩,王二人都知道,官家之所以让吴充为枢密副使,也是方便韩绛与枢密院沟通,文彦博是一直反对横山用兵的,而且与韩绛有过节。
但吴充为枢密副使,便不用担心文彦博使绊子,可以全力支持韩绛西征。
说完人事后,韩绛突道:“臣还有一事,乃是章越所请!”
官家道:“朕不是听闻你让章越出任宣抚使判官么?有何相请?”
韩绛道:“陛下,章越已是辞了宣抚使判官之职。”
官家听了有些生气道:“这是作何?与朕赌气不成?难道不依他意思经略河湟,他便不去陕西了?”
韩绛道:“并非如此……”
当下韩绛将章越的请求一说,官家闻之愕然半响。
王安石,韩绛都看出官家有几分惭愧,但面上却仍道:“此人还真是执拗,但朕如今没有多余的钱粮与兵马给他了。”
王安石道:“陛下,章越别无所求,只求一州通判而已。”
韩绛亦是拱手道:“陛下,章越确实没要朝廷一兵一粮,只愿助臣夺取横山而已!”
官家道:“堂堂的外制大臣,好好的宣抚判官不就任,非要屈身为一州通判!”
说完官家拂袖而去。
见官家如此,韩绛与王安石不由对视了一眼。
……
韩绛率军西征后,朝廷下诏令。
枢密副使、左谏议大夫冯京为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右司郎中、权三司使吴充为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吴充,冯京二人位列宰执,这是朝廷一番大事,自有一番典制。
特别是吴充,去年方为三司使,今年刚拜了翰林学士,还没两三个月即拜枢密副使。
仅从这翰林学士拜枢密副使的升官速度而言,可谓是王珪的近一百倍!
而吴充,冯京之后,则是一条看起来很平常的人事调动。
右司谏、知制诰、天章阁侍讲章越通判秦州军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