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第853章 国运昌隆1

小说:从1983开始 作者:睡觉会变白 更新时间:2022-09-01 05:25:39 源网站:新笔趣阁
  十几年后,当人们面对懂王时,准会想起那个国运昌隆、文体两开花的遥远年头。</p>

  ——许·马尔克斯·非</p>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10月7日,这里是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举行的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强赛。”</p>

  “中国队同阿联酋、乌兹别克、卡塔尔和阿曼一组。此前为5战4胜1平,稳居B组第一。只要在今天打平阿曼,即可提前两轮出线。”</p>

  “比赛来到第35分钟……李铁拿球,在左路长传,杨晨头球摆渡,于根伟!于根伟非常及时的前插……抢点破门,球进了!</p>

  球进了!!!</p>

  中国队1-0!!!”</p>

  能容纳5万多人的五里河体育场,瞬间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p>

  这种欢呼一直持续到了比赛结束,特别在主裁判吹响哨声的前几分钟,没有一个人还在坐着,前排的球迷挥舞着国旗,唱着国歌……</p>

  “咻!”</p>

  “咻!”</p>

  终于当哨声吹响,顶着方便面头型的米卢冲进场内与球员庆祝,海啸声几乎掀翻了体育场。</p>

  解说难掩激动:“44年!从1957年国足首度开启冲世之旅,已经经历了44年的努力,今天终于迎来历史性的突破!”</p>

  五里河的胜利,犹如一座巨钟敲响,把那些关心、不关心的人们全部叫醒。</p>

  最先热闹的是校园,以寝室为单位的学生披挂整齐,拿着锅碗瓢盆以及一切能敲的东西跑上大街。</p>

  紧跟着,居民区也放起了鞭炮。鞭炮震荡着整座城市,一条街连着一条街,很快全部沸腾起来。</p>

  京城亦是喜庆,几个月前申奥成功的气氛再度重演。人们喊着口号,吹着喇叭,相互打招呼着……之后又去大排档,认识不认识的满满干杯。</p>

  “呀!”</p>

  亚运村,交税后筋疲力尽的仨人被齐齐吵醒。</p>

  窗外烟花灿烂,喇叭声清晰可闻,伴随着小龙小虎的哭声。于是灯光大亮,哄孩子的哄孩子,哄媳妇的哄媳妇。</p>

  “哈……”</p>

  张俪打着呵欠:“前阵子闹过一出了,怎么又来一出?”</p>

  “男足出线了。”许非不用看就知道。</p>

  “大半夜扰民,明天就打道回府!”小旭哼道。</p>

  “哎呀,我们不爱看球,可能在人家心里是天大的事呢?许老师不是球迷么?今儿怎么没去见证历史?”</p>

  “这就算了,不如在家睡觉。”</p>

  许老师实话实说。</p>

  他重生十几年,经常在各种历史时刻打卡,唯独这次没兴趣。</p>

  在男足出线之后,02年世界杯之前,是国内足球氛围最好的时候。可谓全民关注,不看球的也能像模像样聊几句。</p>

  这批球员被捧的跟神一样,还立了塑像。</p>

  后来都知道了,当男足与巴西、土耳其、哥斯达黎加分到一组时,舆论是这样畅想的:</p>

  胜哥斯达黎加。</p>

  平土耳其。</p>

  小负巴西。</p>

  凭借净胜球优势,第二名出线。</p>

  足协更提出具体目标:赢一场、得一分、进一球美滋滋。</p>

  等结束才后知后觉,巴西冠军,土耳其季军,卧槽死亡之组啊!</p>

  后来他工作了,早已不关注足球,偶尔在网上看到男足的消息,底下一水的嘲讽中往往夹着几句愤懑:</p>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总是嘲笑?不应该为自己的球队加油打气么?迟早会变好的。”</p>

  每每看到这些,他都摇摇头,连争论的热情都没有。</p>

  “中国队出线了!”</p>

  “世界杯我们来了!”</p>

  “哔哔哔!”</p>

  娃们重新睡了,三人索性看了会电视。央视又在街头直播,满是兴高采烈的球迷。</p>

  小旭毫无兴趣,只是又有点饿,跟张俪分香蕉吃。</p>

  许老师左手捏着蜜桃,右手揉着馒头,眼睛看着国足,心如止水。</p>

  …………</p>

  次日,许非出门。</p>

  男足出线的热潮才刚刚开始,报纸、街头广告、公交车站放眼一片红。</p>

  他之前被辽省老乡化缘,挂了一年的辽足冠名权,早已结束。但非凡运动签了肇俊哲等几名球员,准备趁热推出一波新款。</p>

  他一分钱都不会乱花,合同刚好到明年5月。</p>

  开着车来到新侨饭店,奥申委的牌子已经撤掉,换成了奥组委筹备办公室。</p>

  “许老师!”</p>

  门口有人打招呼,笑道:“又要做同事了,之前跟你搭档太愉……哎哟您腰怎么了?”</p>

  “都是国足闹的,昨晚上被吵醒,半夜着点凉。”</p>

  “那可得注意点,最近天凉了,我在家都得穿厚衣服。”</p>

  “是啊,我都不穿衣服……”</p>

  嗯?</p>

  许非摆摆手,随之上楼,见到了办公室主任。</p>

  主任相当和蔼,知道他习惯,特意泡了杯大枣茶,笑道:“我这算筹备筹备奥运会的地方,正在搭台子,年底公布。</p>

  初步规划13个部门,你要不嫌弃,就还搞宣传这块。”</p>

  “您这第一批,是不是得从单位抽调?我一社会人士太显眼吧?”</p>

  “我准备分阶段增加工作人员,明年年底前,控制在200人以内;雅典奥运会以前,500人以内;08年以前,4000人以内。</p>

  部分岗位从公务员中抽调,大部分面向社会招聘。</p>

  你就不用多想了,工作能力我们都看在眼里,早来早发挥,就这么定了。”</p>

  “……”</p>

  许老师耸耸肩,问:“预算变了么?”</p>

  “还是申奥时的预算,16.09亿美元。其实我们也知道少了点,想着靠市场和赞助贴补。”</p>

  “接受民间捐款么?”</p>

  “目前没意向,还要专门开发布会说这个事。主要考虑国家发展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处处号召捐款。”</p>

  “我觉得吧,即便你们不接受,也挡不住民间热情,尤其香港那帮富豪。倒不如留出一个场馆,专门用捐款建造。</p>

  再立块碑,把名单刻上,捐款多少以上的,可以受邀参加开幕式。</p>

  既为国家节省成本,又给了爱国人士发挥的空间,面子里子都有。”</p>

  “这,这倒也是……”</p>

  主任明白,那些富豪肯定得表示一下,上头还真不好拒绝。</p>

  他笑道:“你看看,别人一般想不到,想到了也不会说,你胆子最大。筹备奥运比申奥难百倍啊,还得靠你们群策群力。”</p>

  聊了一会,许非领了一块工作牌走人。</p>

  历史上,就有这么一档子事:政府不想要捐款,但人家太热情,只好余出一座场馆,就是水立方。</p>

  而且只接受港澳台及海外华侨捐款。</p>

  他记着霍老板捐了2亿,李黄瓜1亿,何赌王1亿。</p>

  那小俪……</p>

  他挠挠头,小俪自己再说吧。</p>

  (还有……)</p>sxbiquge/read/43/43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