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第一百六十七章 台词

小说:从1983开始 作者:睡觉会变白 更新时间:2022-09-01 05:25:38 源网站:新笔趣阁
  “嗯?我觉得还可以吧。”</p>

  “我原本也觉得可以,但听了韩老师和莫老师的台词,简直无地自容了。”</p>

  李健群既坦诚又羞涩,摸摸曹影的脸蛋,笑道:“小影说的都比我强多了。”</p>

  “不,姐姐很厉害的!”</p>

  曹影扒着饭大声道。</p>

  嘿,你个败家孩子!她三十岁,你叫姐,我二十二,你叫叔???</p>

  许非明白对方的心情,剧本围读最检验演员的台词功力。没有任何花哨,纯口条,谁高谁低一下就能听出来。</p>

  像上午那场,葛尤的节奏和情绪不足,胜在放松自然。刘贝学京剧的,一时转不过来,差火候。</p>

  牛振华说相声的,口条顺,影视情绪差点。韩影嗓门大,人物特征鲜明,优势盖过了劣势,让她整点抒情缓慢的保证不是这水准。</p>

  或多或少都有毛病,但不是大毛病,慢慢就能调整。</p>

  其中优秀的:姜黎黎经验丰富,濮存新演话剧多年,音色还好听,莫岐最稳,信手拈来。</p>

  还有没出场的梁贯华,虽然只演了几年话剧,范儿已经妥了,加上那吨位,往那儿一坐老神在在。</p>

  而李健群对戏最多的,便是这个胖子。</p>

  “我口音重,怕说不好。”</p>

  “那你就用武汉话讲,反正是个外地媳妇。”</p>

  “这能行么?”</p>

  “当然行啊,电视剧出现方言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注意得让观众听懂,过于生僻的就不要用了。”</p>

  “……”</p>

  李健群想想,有了准备,又笑出一口白牙,夹了块肉给曹影,“多吃点,下午还要坐很久呢。”</p>

  “谢谢姐姐!”</p>

  曹影咧开嘴,恶意卖萌,俩人还都有颗痣。</p>

  转眼午休过去,下午场开始。</p>

  气氛跟早上完全不同,都明白这东西是干嘛的了,甚至郑小龙调来一台摄像机,拍些资料存档。许非也拍了好些照片,作为内部刊物的素材。</p>

  全体就位后,郑小龙示意尤晓刚,你说说吧。</p>

  我特么说什么啊?</p>

  尤晓刚心里吐槽,嘴上道:“上午是个适应阶段,大家表现都不错,但其他人积极性不强。觉得不妥就提,别憋着,不然开这个会就没意义了。”</p>

  “还有一点。”</p>

  梁左忽然开口,“于兰姑这个角色,之前选的演员打算说陕西话,现在李老师,您这个……”</p>

  “我是武汉人,我想先用普通话试试。”李健群道。</p>

  “那咱们先走一遍吧。”梁贯华道。</p>

  “行,开始!”</p>

  尤晓刚照例念叙述部分,“傍晚,大杂院一片忙碌,张秋梅在小厨房里做饭。”</p>

  “哟,打烊了?今儿生意怎么样?”</p>

  姜黎黎完全爱上了围读,声情并茂,还带手势。</p>

  “挺好的,你做饭呢?”李健群道。</p>

  “妮子今儿非要吃炸酱面,我东家借西家挪才抠出点酱。”</p>

  “哦,我先进去了。”</p>

  呃……</p>

  众人略尴尬,就是那种刻意发音的普通话,非常生硬。</p>

  李健群停下,“怎么样?”</p>

  她见大家表情,自己先笑了,“好吧好吧,我就知道不太行。姜老师,麻烦再来一遍好么?”</p>

  “哎,你这个客气劲儿,我都不好意思了!”</p>

  姜黎黎一摆手,“兰姑,打烊了?今儿生意怎么样?”</p>

  “蛮好,你(nia)在奏饭?”</p>

  嚯!</p>

  许非眼睛一亮,说家乡话的李老师太有味道了。</p>

  “老赵今儿非要吃炸酱面,我东家借西家挪才抠出点酱。”</p>

  “哦,窝先进块了。”</p>

  “于兰姑进了屋子,大家习惯了她寡言少语,史胖子后脚跟进来。”尤晓刚道。</p>

  姜黎黎道:“我说胖子,你媳妇儿跟仙女儿似的啊,搬来一年了,没一句话超过十个字。”</p>

  “她本来就天上的仙女儿,嫁给我是扶贫来了。”梁贯华语言天赋杠杠的,操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话。</p>

  “哎哟,你这真是盛酒的葫芦——肚量大啊。”</p>

  “赵老师对你不也这样,你不还得给人家做饭。”</p>

  “嘿!”姜黎黎瞪眼。</p>

  “跃进?”李健群唤道。</p>

  “诶!”</p>

  “晚上吃么斯咧?”</p>

  “吃醋溜白菜怎么样?”</p>

  “阔以。”</p>

  “你等会啊,马上就好。”</p>

  “……”</p>

  葛尤、刘贝、韩影等人真就对视一眼,齐齐发出“啧啧”的声音。</p>

  许非轻拍了两下巴掌,刚才这段真的好。武汉话自带RAP感,很冲,不懂的以为在吵架。</p>

  但李老师说起来,意外温柔,这温柔融合方言的冲,形成一种很奇妙的感觉。</p>

  就是那种,嗯,有点可爱又性感的意思。</p>

  ……</p>

  不知不觉,天光黯淡。</p>

  大家围读了三集,意犹未尽,都生出一股齐心协力做成一件事的满足感。</p>

  “辛苦了啊,明天还是这个时间,我们准备读六集,六集过后,相信你们也都明白这个状态了。”</p>

  尤晓刚拧拧脖子,除了某一点不爽之外,也是非常愉悦。</p>

  “那个,谁还有话要说的么?”</p>

  “我没有,老郑?”鲁小威道。</p>

  “我也没啥说的,许非?”郑小龙道。</p>

  “呃,那我就说两句。”</p>

  噗!</p>

  众人一乐,还真说啊。</p>

  许非才不管那个,笑道:“原则上,这个话我没有资格讲,今天算逾越了啊。</p>

  我们这部剧的特点,大家已经了解,没有复杂的剧情,全靠演员自身的素质在支撑。那请诸位来,本就是希望,也是有信心,相信大家能把这部剧撑起来。</p>

  为什么说这个呢?因为现在有个普遍现象,就是配音,我不是说配音不好,我演贾芸也是配的音。</p>

  这个传统由来已久,情有可原,比如没有现场收音的条件,或者很多演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等等。”</p>

  听这个,大家都一愣。</p>

  这年头的影视剧,基本都是配音。后世一提起配音,总带点贬义嘲笑的意思,现在却极为平常,甚至被视为一种追求艺术完美的行为。</p>

  像《红楼梦》、《西游记》,还有李健群的作品,很多都是配音。</p>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很多人的台词和表演是剥离开的,甚至不重视演员的台词功力。但它不应该是剥离开的,本就是融为一体。</p>

  我觉得深层原因有二:一是塑造角色,现在普遍要求,你像就可以了。演员的外形符合,就把你找进组,呈现出一个具象化的形象,然后再找贴合人物的配音,归根结底还是像。</p>

  第二就是艺术院校的教学,话剧除外,一直以来饱受波折,近些年才开始稳定,慢慢研究自己的一个成体系化的理论和方法。</p>

  而在这部剧里,台词的份量有多大,不用多言。</p>

  那我的意思就是,开拍在即,诸位老师,诸位前辈,已经可以毫无保留的释放出来了。</p>

  不光用你们的形象,更用你们的表演,一起来打造这部经典!”</p>

  (哪里能看《寄生虫》)</p>sxbiquge/read/43/43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