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第七百一十二章 海外有神山

小说: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作者:一只辣椒精 更新时间:2021-09-18 08:20:21 源网站:笔趣阁
  海外有神山。</p>

  蓬莱,方丈,瀛洲。</p>

  张果子曾经道听途说提及过蓬莱岛,传闻这些岛屿上有大药。</p>

  而张仲坚则是提及了另外一处地仙界秘境。</p>

  茫茫的海域中,藏着不曾被占据的地仙界秘境。</p>

  相较于诸多秘境存在,这些未曾开荒的地仙界秘境中藏着可能化形的大药,也不乏可能存在的顶级材料。</p>

  不仅仅是现在,便是在以前,也有无数人追寻过这些区域之处。</p>

  一些只言片语被吐露,也引得无数人追逐。</p>

  不仅仅是人间界,地仙界,又或是天仙界秘境,诸多大修炼者又或是帝王,都盼望寻到入口之处。</p>

  但海上的探寻较之陆地要困难得多。</p>

  一则是海上难有什么人生存,少有关注到异状。</p>

  二则是地仙界秘境开启时间有限,稍不注意便已经关闭。</p>

  三则是同一处地点,即便探寻过千百次,若没赶上时间,也无法发现这种秘境。</p>

  千百年来,只有一些人从海市蜃楼中见过这些神山,至今都未传出有哪位大修炼者占据这些隐秘之处。</p>

  但历来的探索也并非毫无收获。</p>

  伴随着一些推衍计算,有一些人大致进行了定位。</p>

  譬如方丈神山就很可能坐落在大唐、百济、扶馀、句骊国环绕的东海区域。</p>

  “我们这附近,一直蔓延到东胜神洲的傲来国、扶桑国等处,那都是东海区域!”</p>

  李鸿儒询问海域时,只见张仲坚用刀在地上随手画了画,顿时勾勒出一片巨大的海域来。</p>

  他少有听说这些海域的番邦小国,但张仲坚又拿大唐区域和扶馀等区域做了对比,这让他察觉出东海的庞大。</p>

  巨大的海域较之大唐国土更为广阔,在这种海域之中想探寻到一处显出的海岛,难度无异于登天。</p>

  无怪数百上千年下来,诸多大修炼者只能望而兴叹。</p>

  “方丈神山既然在海域中,那两位佛陀又在百济国,这如何能扯上呢?”李鸿儒奇道。</p>

  “你有所不知”张仲坚笑道:“不论是人间界还是地仙界,又或是地府与天仙界诸多秘境,实际上而言均在这天地间,各界虽然分离但又有着联系,勾勒这些区域的便是气与脉。”</p>

  “气与脉?”</p>

  “气简单而言就是灵气,也包含其他可能的玄玄之气,而脉则是地脉”张仲坚回道:“擅风水者勘察各处地脉,寻气望气,抽丝剥茧下可以寻到一些隐秘。”</p>

  “原来是这样!”</p>

  “没错”张仲坚道:“扶馀等国贫寒,难有西天大型教派所求,更少有发展信仰的可能,他们来此的唯一目的只是做勘察定位。”</p>

  张仲坚吐露出了阿难陀和摩诃迦叶的目的。</p>

  这是李鸿儒所不曾猜测到的原因。</p>

  他还以为灵山派系的佛陀跨越数万里之遥做好人好事。</p>

  这种节操让他一度怀疑人生,感觉自己品性过于卑劣。</p>

  听得张仲坚叙说缘由,李鸿儒才明白了下来。</p>

  无事不登三宝殿,阿难陀和摩诃迦叶必然是有所求,这跑到如此偏远之地四处游走。</p>

  “可惜我知道这信息有些晚,不然就朝那两位佛陀打探一番了”李鸿儒可惜道。</p>

  “没事没事”张仲坚笑道:“那三大地仙界秘境有成百上千年没寻到,他们只是来碰碰运气,只怕是难寻真迹!”</p>

  张仲坚的态度不以为意,但他也寻思了好一会,又用刀在百济国的鸡西河上画了一笔。</p>

  李鸿儒只见这条线蜿蜿蜒蜒不断延伸,最终探入张仲坚此前刻画的东海区域中。</p>

  “东海龙宫指派各路水神水伯,只怕也是在寻找方丈神山的蛛丝马迹”张仲坚道:“若是真能找出来,那倒是有点意思!”</p>

  他盘算了一会,最终将这件没头没尾的事情放下,呼喝李鸿儒过来吃肉喝酒。</p>

  甭管别人求什么,只要不惹到他头上,张仲坚觉得没啥太大的问题。</p>

  在扶馀国的日子非常舒坦。</p>

  唯一让李鸿儒有些遗憾的是,张仲坚并不喜欢着书,脑袋中几乎没想过传承之事。</p>

  这让李鸿儒向张仲坚学‘霸王刃’刀法时不得不一边自己着书。</p>

  一切宛如当初修行《服气辟谷法》,需要自己编写一套书籍。</p>

  这极为考验李鸿儒书与画的能耐,更是涉及到刀术意境的描绘,远较之当初着《服气辟谷法》的难度要大。</p>

  整理梳理张仲坚刀术的难度更是麻烦,张仲坚的刀术极为随意,似乎进入到由心的阶段,难有定制的刀法可言。</p>

  在皇宫中吃吃喝喝一个月,李鸿儒才勉强编着了一册《霸王刀经》。</p>

  他工工整整写上创始人:张仲坚,编着者:李鸿儒,这才将这套刀法编着完毕。</p>

  “你编着誊写的能耐当真是不错”张仲坚赞叹道:“至少能在大唐朝廷中排上号!”</p>

  张仲坚的夸赞让李鸿儒打了个哈哈。</p>

  他多少也算是崇文馆的学士,没见过猪跑总吃过猪肉。</p>

  崇文馆不断观看各位学士创作的典籍,他也有着潜在的收获,在造册这方面的能耐不断提升。</p>

  李鸿儒等人算是张仲坚为数不多的患难之交,配合时也是耐心十足,不仅仅是重复演示刀法,亦是有着言语和画技意境等相关指点。</p>

  最终有了这册《霸王刀经》出炉。</p>

  “我去好好梳理一番,过几日再与仲坚老哥对照一番!”</p>

  传承者难有创始人刀术的威能,李鸿儒心下倒也清楚。</p>

  张仲坚刀法霸道,较之李无忌更高一筹。</p>

  李鸿儒品性并不是霸道型性格,在这种刀法上亦难踏入臻境。</p>

  他想着修行《霸王刀经》更多是因为其中包含的祭刀术。</p>

  刀的品质越高,祭刀术能提升的幅度就越大,当与心脉相通时,刀术能发挥更强的效果。</p>

  李鸿儒难练《霸王刀经》,但他感觉《浮屠刀法》很适合自己。</p>

  见识过宁王杀天柱王的情景,李鸿儒对这套刀法兴趣颇多,他甚至还纠缠了阿难陀和摩诃迦叶捣鼓学习佛法。</p>

  他修炼时遵循奇经八脉,并没有三脉七轮,只能用黄庭三宫进行模拟。</p>

  若是能利用祭刀术弥补,将《浮屠刀法》正常发挥,李鸿儒觉得这是一门不错的刀术。</p>

  他借着张仲坚提供的场地,不仅将这册《霸王刀经》修炼了一番,又补上了《浮屠刀法》进度,还认真研读了一番,最终练了练从阿难陀和摩诃迦叶那儿纠缠来的《净土三经》。</p>

  割鹿刀摆在手心中,连连两口精血吐出,李鸿儒能觉察出这柄刀似乎有了一股由心的掌控感。</p>

  割鹿刀似乎成了他手臂一般,挥动时极为自然。</p>

  不需要出刀,李鸿儒也很清楚自己施展这套刀术的诡异与强大。</p>

  这是一套上不得台面的刀法,消耗需求极大,更不适合正面持久交锋。</p>

  但这套刀法一击致命的威能太强。</p>

  李鸿儒觉得自己正常发挥下至少可以捅死某些具备金身的僧侣。</p>

  可让他更有兴趣的是《净土三经》。</p>

  </p>123xyq/read/4/4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