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计划展开的军官候补生计划,从各地幼年军校开始,然后择优选拔进入皇家青年军校,最后再选拨进入武学堂以及海学堂。
等这些军官们武学堂或者海学堂学习满三年正式进入部队服役,这个时候,就是完成了一名基础军官的培养。
这些幼年军校出身的军官,在这幼年军校、青年军校、武学堂海学堂这三个阶段里,已经是完成了九年的军事教育。
而这些人里头,后续肯定还会有少数能够考入御学堂的,这又是三年!
而根据目前大唐帝国的军方默认潜规则,要想晋升准将的话,那么就必须是御学堂出身、不是御学堂出身的军官,基本上校官就到头了,是不太可能有机会晋升为将官的,至少在最近五年内,是没有任何一个这样的例子,而以后,估计也不太可能会有。
如此也就意味着,大唐帝国里的一名高级将领,往往是一个自幼接受军事教育,而且整个教育阶段长达十二年!
这种模式,李轩也是支持的,这是有效加强军队战斗力的法宝,但是他也是严格限定了一点,那就是青年军校只能有一所,那皇家青年军校。
因为青年军校培养的学生,普遍是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的军官候补生,未来他们是会进入武学堂或者海学堂的,这个年龄段的三观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李轩必须牢牢把控住这些军官候补生们的忠君教育。
让他们提高对军方的忠诚的同时,更应该提高他们对皇室的忠诚。
经过忠君教育后的这些军官候补生,就可以进入武学堂或者海学堂,开始接受更加专业的军事教育了,正式分别学习陆军的步科、骑科、炮科、辎重、工程等或者是海军的航海、枪炮、陆战等等科目。
不过,这些军方的改革,并没有断绝普通士兵们成为军官的可能性,相反,帝国军方依旧是鼓励普通士兵和士官报考军校,只要能够考上,那么就和普通军校生一起学习,然后分配。
而不是特地搞出来一个什么速成班之类的。
对于任何能够考上军校的军官,军方都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因为此人是青年军校出身,还是说普通预科、师范学校出身,也不会因为此人是士兵出身就有所不同的偏袒。
因为能能够考上军校,这些人就已经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不过即便是军方鼓励士兵报考军校,甚至还会给予额外的名额。但是就和外头的士子们报考军校竞争激烈一样,士兵想要报考军校同样也不容易,能够成为军官的总归是少数。
大部分人,最后还是会退役!
不过退役之后,他们往往也会获得专业的安排,比如说巡警,税警之类的职务,这些执法机构,对于军方的退役士兵相当欢迎。
如果不想安稳,还想继续冒险打仗乃至发财,也可以跑去西洋公司的公司舰队服役,或者干脆去给普通的贸易公司打工。
那些普通的贸易公司,人家的船只也是武装商船,为了保障安全,也是有枪炮的,有枪炮自然也就需要专业人士来操控指挥了。
基本上在大唐,不管是你从军,甭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那么基本上就不用为了以后的生活发愁了,军官里管吃管喝,待遇不低,退役了也会安排就业。
唯一让广大贫寒子弟感到可惜的是,现在不能分田了。
那些新兵们可是非常羡慕那些前辈们,统一战争期间,但凡参军,到了一定年限后就能够免费获得一份土地。
可惜的是,统一战争结束后,这个福利就是没有了。
毕竟每年都有人参军,而可以用来分出去的官田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是一直分下去。
虽然说分田没有了,但是从军的丰厚待遇,依旧是吸引着无数人从军。
不过如今的军校制度,极大的局限了普通民众成为军官,因为目前来说,军校招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预科或者师范毕业才能够报考,即便是普通士兵报考军校,实际上这些能够最后报考成功的士兵,他们之前也是有着丰厚的文化水平的,他们不太可能依靠短短两三年的军队内部的夜校、培训班的教育,就完成相当于预科阶段的教育,然后通过军校的考试的。
而这样,就是断绝了寒门子弟成为军官的可能性。
如此也是李轩所不愿意看见的,当普通教育以及文官选拔里,李轩会为寒门子弟可以保留一定的机会一样,在军官的选拔体系里,他同样也是这么想,并打算这么做的。
而军官候补生计划,就是一个比较妥当的方式了。
因为各地幼年军校招生的时候,标准虽然也高,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根据军方的计划,将会在每个省道都设立一所幼年军校,从全省道范围内的应届小学毕业生里招募,一旦入学,免除所有学费,同时发放生活补贴。
不用学费,也就意味着寒门子弟如果学业优秀,同样是能够考进去并完成学业,哪怕是最后他们无法考入皇家青年军校,但是幼年军校的学制,其实也是相当于中学了,免费学三年后,他们如果落选了,还是能够进入其他的普通预科学校或者师范学校学习的。
李轩经过仔细考虑之后,终于是在宣平十七年的九月份正式批准了军方的军官候补生计划,准备在全国各省、道建立幼年军校。
这些幼年军校,其管辖权并不归属陆军枢密院各部,也不归属海军统帅部下属各部,也不归属陆军部或者海军部,而是和皇家青年军校、皇家小学这两所挂着皇家名头的学校一样,归属于翰林院教育科管辖。
不过考虑到这些学校的军事属性,所以各地幼年军校以及皇家青年军校一样,虽然归属于翰林院教育科管理,不过却是和陆军和海军以及近卫军方面联系密切。
各校的大部分教职员,由退役军官担任!
别以为让退役军人担任老师不靠谱,实际上这是非常的靠谱,因为大唐的军官整体素质,其实比文官强多了,甭管是立国之初还是现在,基本上最优秀的学子里,真正的天才自然是被皇家理工学院给招走了,而次一等的基本是被军校给招走了,再次一等,或者是无意从军的才是报考各大学然后进入文官系统。
所以别以为大唐的军官们都是文盲,实际上,除了立国初期的那几年,军官来源混杂外,其实后面的将近十年时间里,军官都是从士子群体里择优选拔的。
因此,大唐的军官们,甭管是陆军还是海军或者是近卫军的军官,基本上全都是上马能干架,下马能写文,还都通宵天文地理,近代科学知识的人才。
综合素质比文官群体强多了。
所以让退役军官来担任幼年军校的老师,那是绰绰有余的。
军官候补生计划,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太大的波澜,甚至是在军方内部,也是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因为这种事一时半会的造成不了什么影响,哪怕是再快,这些军官候补生计划里所培养出来的军官,也要九年之后才能够进入军队服役呢。
相对于来说,如今军方的大部分目光,都是被北方重新给吸引了!
自从几年前,大唐陆军杀入了河套地区,重建了东胜城后,依托东胜城建立了一条长达一百五十多公里的河套防线,这一条防线虽然不是传统上意义上的长城,但是这一条防线上的二十多个棱堡,足以构成一条绳索,彻底把鞑靼人一分为二。
刚开始的一两年,大唐陆军还局限于防守,虽然有了河套方案,但是鞑靼人还是能够绕过去,然后进入河套放牧。
但是最近两年,陆军方面却是开始主动出击了,他们依托东胜城,开始把河套方向向北延伸。
嗯,其实也就是在北边又是开始筑城了,他们一开始是在距离东胜城外围的十公里外修筑了一个小棱堡,但是不用多久,却是修了第二个,第三个棱堡。
这一切,几乎就是当年大唐陆军杀入河套地区时的翻版。
如今的河套防线,虽然把鞑靼人一分为二了,但是他们还是能够绕过这一条防线,从东胜城的北部进行联系的,如今大唐陆军却是要把方向继续向北延伸,看这架势,似乎就是要一路修道阴山去。
这怎么能够让鞑靼人坐得住呢。
于是乎,在宣平十六年开始,平静了没两年的河套地区,又是重起战火!
围绕着河套防线,鞑靼人和驻防该地的大唐陆军第九军频繁厮杀。
当然了,鞑靼人如今是彻底学聪明了,他们根本就不去主动攻打那些棱堡,没有枪炮的他们,根本就打不下这些看似规模小,只有几百千把人防守的棱堡,即便是不顾牺牲强行攻克了,那么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
同时,他们也不和大唐陆军打什么大规模的野外决战!
这种战斗的模式,他们以前也是试过了,根本打不过!
双方在野外摆开阵势进行决战,这种事根本就不好玩,他们自然是不干的。sxbiquge/read/16/16031/ )
等这些军官们武学堂或者海学堂学习满三年正式进入部队服役,这个时候,就是完成了一名基础军官的培养。
这些幼年军校出身的军官,在这幼年军校、青年军校、武学堂海学堂这三个阶段里,已经是完成了九年的军事教育。
而这些人里头,后续肯定还会有少数能够考入御学堂的,这又是三年!
而根据目前大唐帝国的军方默认潜规则,要想晋升准将的话,那么就必须是御学堂出身、不是御学堂出身的军官,基本上校官就到头了,是不太可能有机会晋升为将官的,至少在最近五年内,是没有任何一个这样的例子,而以后,估计也不太可能会有。
如此也就意味着,大唐帝国里的一名高级将领,往往是一个自幼接受军事教育,而且整个教育阶段长达十二年!
这种模式,李轩也是支持的,这是有效加强军队战斗力的法宝,但是他也是严格限定了一点,那就是青年军校只能有一所,那皇家青年军校。
因为青年军校培养的学生,普遍是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的军官候补生,未来他们是会进入武学堂或者海学堂的,这个年龄段的三观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李轩必须牢牢把控住这些军官候补生们的忠君教育。
让他们提高对军方的忠诚的同时,更应该提高他们对皇室的忠诚。
经过忠君教育后的这些军官候补生,就可以进入武学堂或者海学堂,开始接受更加专业的军事教育了,正式分别学习陆军的步科、骑科、炮科、辎重、工程等或者是海军的航海、枪炮、陆战等等科目。
不过,这些军方的改革,并没有断绝普通士兵们成为军官的可能性,相反,帝国军方依旧是鼓励普通士兵和士官报考军校,只要能够考上,那么就和普通军校生一起学习,然后分配。
而不是特地搞出来一个什么速成班之类的。
对于任何能够考上军校的军官,军方都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因为此人是青年军校出身,还是说普通预科、师范学校出身,也不会因为此人是士兵出身就有所不同的偏袒。
因为能能够考上军校,这些人就已经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不过即便是军方鼓励士兵报考军校,甚至还会给予额外的名额。但是就和外头的士子们报考军校竞争激烈一样,士兵想要报考军校同样也不容易,能够成为军官的总归是少数。
大部分人,最后还是会退役!
不过退役之后,他们往往也会获得专业的安排,比如说巡警,税警之类的职务,这些执法机构,对于军方的退役士兵相当欢迎。
如果不想安稳,还想继续冒险打仗乃至发财,也可以跑去西洋公司的公司舰队服役,或者干脆去给普通的贸易公司打工。
那些普通的贸易公司,人家的船只也是武装商船,为了保障安全,也是有枪炮的,有枪炮自然也就需要专业人士来操控指挥了。
基本上在大唐,不管是你从军,甭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那么基本上就不用为了以后的生活发愁了,军官里管吃管喝,待遇不低,退役了也会安排就业。
唯一让广大贫寒子弟感到可惜的是,现在不能分田了。
那些新兵们可是非常羡慕那些前辈们,统一战争期间,但凡参军,到了一定年限后就能够免费获得一份土地。
可惜的是,统一战争结束后,这个福利就是没有了。
毕竟每年都有人参军,而可以用来分出去的官田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是一直分下去。
虽然说分田没有了,但是从军的丰厚待遇,依旧是吸引着无数人从军。
不过如今的军校制度,极大的局限了普通民众成为军官,因为目前来说,军校招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预科或者师范毕业才能够报考,即便是普通士兵报考军校,实际上这些能够最后报考成功的士兵,他们之前也是有着丰厚的文化水平的,他们不太可能依靠短短两三年的军队内部的夜校、培训班的教育,就完成相当于预科阶段的教育,然后通过军校的考试的。
而这样,就是断绝了寒门子弟成为军官的可能性。
如此也是李轩所不愿意看见的,当普通教育以及文官选拔里,李轩会为寒门子弟可以保留一定的机会一样,在军官的选拔体系里,他同样也是这么想,并打算这么做的。
而军官候补生计划,就是一个比较妥当的方式了。
因为各地幼年军校招生的时候,标准虽然也高,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根据军方的计划,将会在每个省道都设立一所幼年军校,从全省道范围内的应届小学毕业生里招募,一旦入学,免除所有学费,同时发放生活补贴。
不用学费,也就意味着寒门子弟如果学业优秀,同样是能够考进去并完成学业,哪怕是最后他们无法考入皇家青年军校,但是幼年军校的学制,其实也是相当于中学了,免费学三年后,他们如果落选了,还是能够进入其他的普通预科学校或者师范学校学习的。
李轩经过仔细考虑之后,终于是在宣平十七年的九月份正式批准了军方的军官候补生计划,准备在全国各省、道建立幼年军校。
这些幼年军校,其管辖权并不归属陆军枢密院各部,也不归属海军统帅部下属各部,也不归属陆军部或者海军部,而是和皇家青年军校、皇家小学这两所挂着皇家名头的学校一样,归属于翰林院教育科管辖。
不过考虑到这些学校的军事属性,所以各地幼年军校以及皇家青年军校一样,虽然归属于翰林院教育科管理,不过却是和陆军和海军以及近卫军方面联系密切。
各校的大部分教职员,由退役军官担任!
别以为让退役军人担任老师不靠谱,实际上这是非常的靠谱,因为大唐的军官整体素质,其实比文官强多了,甭管是立国之初还是现在,基本上最优秀的学子里,真正的天才自然是被皇家理工学院给招走了,而次一等的基本是被军校给招走了,再次一等,或者是无意从军的才是报考各大学然后进入文官系统。
所以别以为大唐的军官们都是文盲,实际上,除了立国初期的那几年,军官来源混杂外,其实后面的将近十年时间里,军官都是从士子群体里择优选拔的。
因此,大唐的军官们,甭管是陆军还是海军或者是近卫军的军官,基本上全都是上马能干架,下马能写文,还都通宵天文地理,近代科学知识的人才。
综合素质比文官群体强多了。
所以让退役军官来担任幼年军校的老师,那是绰绰有余的。
军官候补生计划,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太大的波澜,甚至是在军方内部,也是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因为这种事一时半会的造成不了什么影响,哪怕是再快,这些军官候补生计划里所培养出来的军官,也要九年之后才能够进入军队服役呢。
相对于来说,如今军方的大部分目光,都是被北方重新给吸引了!
自从几年前,大唐陆军杀入了河套地区,重建了东胜城后,依托东胜城建立了一条长达一百五十多公里的河套防线,这一条防线虽然不是传统上意义上的长城,但是这一条防线上的二十多个棱堡,足以构成一条绳索,彻底把鞑靼人一分为二。
刚开始的一两年,大唐陆军还局限于防守,虽然有了河套方案,但是鞑靼人还是能够绕过去,然后进入河套放牧。
但是最近两年,陆军方面却是开始主动出击了,他们依托东胜城,开始把河套方向向北延伸。
嗯,其实也就是在北边又是开始筑城了,他们一开始是在距离东胜城外围的十公里外修筑了一个小棱堡,但是不用多久,却是修了第二个,第三个棱堡。
这一切,几乎就是当年大唐陆军杀入河套地区时的翻版。
如今的河套防线,虽然把鞑靼人一分为二了,但是他们还是能够绕过这一条防线,从东胜城的北部进行联系的,如今大唐陆军却是要把方向继续向北延伸,看这架势,似乎就是要一路修道阴山去。
这怎么能够让鞑靼人坐得住呢。
于是乎,在宣平十六年开始,平静了没两年的河套地区,又是重起战火!
围绕着河套防线,鞑靼人和驻防该地的大唐陆军第九军频繁厮杀。
当然了,鞑靼人如今是彻底学聪明了,他们根本就不去主动攻打那些棱堡,没有枪炮的他们,根本就打不下这些看似规模小,只有几百千把人防守的棱堡,即便是不顾牺牲强行攻克了,那么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
同时,他们也不和大唐陆军打什么大规模的野外决战!
这种战斗的模式,他们以前也是试过了,根本打不过!
双方在野外摆开阵势进行决战,这种事根本就不好玩,他们自然是不干的。sxbiquge/read/16/16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