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捱过了殿试,朱由校晃了晃脖子,跳下龙椅,在一众贡生和监试官错愕的目光中,做了甩手掌柜。</p>
随着晚风拂入,武英殿的贡生们全都松了口气,与此同时,也传来一道轻飘飘,但不容置喙的口气:</p>
“收了卷子,就交到西暖阁吧,朕与诸卿同阅。”</p>
一听这话,下边正做最后检查的贡生们懵了,不是说天启皇帝不识字么,不识字还要亲自阅卷,莫非是别人读他听着不成。</p>
带着这些奇怪的想法,贡生们一一交了卷,走出武英殿的那一刻,感觉世界是那样的美好。</p>
直到这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有心情去观赏眼前这壮观的紫禁城,下回再来,那可就指不定是啥时候了。</p>
回到西暖阁熟悉的靠椅上,朱由校舒心的喘了口气,有一说一,能坐在那六个小时,连他自己都不敢想。</p>
“陛下…”</p>
不多时,浅睡过去的朱由校被乾清宫的管事牌子王朝辅唤醒,不悦道:</p>
“什么事?”</p>
王朝辅听出天启皇帝声音中的疲倦和不耐烦,只得硬着头皮回道:</p>
“大臣们收拢了此回殿试的试卷,在暖阁外头等了有一会儿了。”</p>
“赶紧叫他们进来!”</p>
朱由校这才忽悠一下子记起来,自己还有事儿要干。</p>
等魏广微、刘宗周、左光斗三人各抱着一摞卷子进来时,却发现天启皇帝正躺在卧榻上,手里拿本书翻着。</p>
三人一一将卷放在皇帝眼前,随即揖身行礼:</p>
“臣参见陛下——”</p>
“嗯,贡生们都回去了?”朱由校抵制困倦,强打精神问道。</p>
“回陛下,都回去了,武英殿也清扫完毕,焕然一新。”魏广微说着,抢上前道:</p>
“臣为陛下读阅。”</p>
“不必了,朕识字。”朱由校看他一眼,使得前者浑身一凛,这才是淡淡道:</p>
“这卷子,是你们看过后排的位序?”</p>
如果是,自己手上拿着的这份,应该就是部院各考官内定的第一,也就是天启二年壬戌科殿试的状元。</p>
三人对视一眼,刘宗周上前道:</p>
“回陛下,我等…”</p>
“你只需说是、或不是。”朱由校连头也没抬,话中渐渐失了耐性。</p>
“是。”</p>
话音刚落,朱由校变将手中这份卷子掷在脚下,从左手边一摞中抽出一份,看了小半会,道:</p>
“这个王永吉不错,是哪里人士?”</p>
刘宗周回道:</p>
“禀陛下,王永吉是江南高邮籍贡生,在兵事上,略有小解,此番他卷中将西南土司分而化之的策略,臣以为可行。”</p>
“高邮人…”</p>
朱由校复述一语,却话锋一转,道:</p>
“录第三甲最末。”</p>
闻言,阁内两名东林重臣都是一愣,这样的人才,皇帝居然只录三甲同进士?</p>
这还不算什么,还特意把他排在第三甲最后一名,这不就是殿试倒数第一吗,就因为王永吉是江南籍贡生?</p>
“陛下,这、是否有失偏颇了…”</p>
刘宗周尚未来得及说话,性急的左光斗却先开了腔,当即,他就觉得事情要坏。</p>
果不其然,天启皇帝放下卷子,冷冷问:</p>
“你在教朕怎么取仕?”</p>
“臣不敢——”</p>
左光斗惶然跪地,只是听他这语气,怎么都该是怀着满心的不服不忿。</p>
朱由校自然不在意他服不服,冷哼一声,道:</p>
“那就少在朕面前聒噪!”</p>
随即,又抽出一份。</p>
看着这份考卷,朱由校剑眉一挑,神色明显不对劲,三名大臣全都一脸茫然,不知这卷子上写了什么,惹得皇帝如此龙兴。</p>
其实,这不是卷子上写了什么的问题,而是这卷子是谁写的问题,孙之獬,这个名字,朱由校是如雷贯耳!</p>
这混账,就是鞑清剃发令的罪魁祸首。</p>
入关之后,就连多尔衮都没想到要立即推行剃发令,孙之獬想到了,为了给新主子献媚,他也直接提了。</p>
他这一提,直接导致数千万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p>
当然,他现在肯定是一门心思想要向自己这个大明皇帝献媚,还没有降清的想法。</p>
可朱由校却不在乎这些,这个人,必须得弄死。</p>
“你们都看看。”</p>
令人奇怪的是,天启皇帝一说出话来,反倒显得神情温和,语气淡然,就好像刚才完全是他们三人做了白日梦。</p>
而皇帝,压根没什么龙兴的意思。</p>
魏广微一脸狐疑,接了卷子,一看是谁写的,当即笃定自己就是看错了。</p>
这孙之獬,可是个能耐人呀!</p>
要说评西南治夷,最妙的点子是卢象升提的,那拍马屁阿谀奉承这一块,他是当之无愧的状元!</p>
这卷子里,没有正面夸赞天启皇帝一句,但却通篇都是逢迎拍马之语,其文笔之佳,令人拍案叫绝。</p>
看见这样的卷子,皇帝岂能会生气?</p>
按魏广微所想,天启皇帝不仅不会生气,还会重用这个孙之獬,没准用不上多久,他就要和自己同殿为臣了。</p>
“陛下,此卷点题甚秒,是为上佳呀!”</p>
魏广微嘿嘿一笑,张口就来。</p>
他这一副丑恶的嘴脸,自然让其余自诩为正人君子的二位嗤之以鼻,远远避开。</p>
“朕也觉得不错。”</p>
朱由校顺着他的意思,扭头问:“两位爱卿觉得呢?”</p>
刘宗周和左光斗对视一眼,在一瞬间下了决定,他们从这篇卷子里,看见了下一个魏广微。</p>
要是把这货放进来了,肯定是要疯狂打压东林同僚,以谄媚魏忠贤。</p>
看这卷子,好像文采还不错,这样的小人要是进了朝廷,哪还有他们这些清流之士的活路?</p>
“臣以为,此人尽兴行谄媚之语,通篇考卷,毫无半点西南治夷之训,已是严重答不对题!”</p>
“臣也以为如此,应该取消孙之獬的金榜资格!”</p>
魏广微本以为板上钉钉了,却没成想杀出两个程咬金,他神色一动,忙就要为孙之獬开脱。</p>
按着他的意思,皇帝也是想要孙之獬这样的人入朝为自己所用的。</p>
实际上,这样的二五仔朱由校的确想用,但还要看人,这是谁,这特么是孙之獬好吗,历史上有名的大汉奸!</p>
这货害死这么多人,凭这个,就不能给他机会。</p>
魏广微正美滋滋的想着,自己先来一手反唇相讥,然后皇帝再居高临下的一配合,孙之獬顺理成章的位列二甲,简直不要太完美。</p>
然而,朱由校的下一句话,却是让他当场傻了。</p>
“朕觉得两位爱卿说的不错,孙之獬答非所问,还通篇逢迎拍马,朕看着都恶心。”</p>
“不过朕觉得,也该给他一点点机会重新做人,就让他列在王永吉后边,等着补缺吧!”</p>
</p>sxbiquge/read/0/952/ )
随着晚风拂入,武英殿的贡生们全都松了口气,与此同时,也传来一道轻飘飘,但不容置喙的口气:</p>
“收了卷子,就交到西暖阁吧,朕与诸卿同阅。”</p>
一听这话,下边正做最后检查的贡生们懵了,不是说天启皇帝不识字么,不识字还要亲自阅卷,莫非是别人读他听着不成。</p>
带着这些奇怪的想法,贡生们一一交了卷,走出武英殿的那一刻,感觉世界是那样的美好。</p>
直到这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有心情去观赏眼前这壮观的紫禁城,下回再来,那可就指不定是啥时候了。</p>
回到西暖阁熟悉的靠椅上,朱由校舒心的喘了口气,有一说一,能坐在那六个小时,连他自己都不敢想。</p>
“陛下…”</p>
不多时,浅睡过去的朱由校被乾清宫的管事牌子王朝辅唤醒,不悦道:</p>
“什么事?”</p>
王朝辅听出天启皇帝声音中的疲倦和不耐烦,只得硬着头皮回道:</p>
“大臣们收拢了此回殿试的试卷,在暖阁外头等了有一会儿了。”</p>
“赶紧叫他们进来!”</p>
朱由校这才忽悠一下子记起来,自己还有事儿要干。</p>
等魏广微、刘宗周、左光斗三人各抱着一摞卷子进来时,却发现天启皇帝正躺在卧榻上,手里拿本书翻着。</p>
三人一一将卷放在皇帝眼前,随即揖身行礼:</p>
“臣参见陛下——”</p>
“嗯,贡生们都回去了?”朱由校抵制困倦,强打精神问道。</p>
“回陛下,都回去了,武英殿也清扫完毕,焕然一新。”魏广微说着,抢上前道:</p>
“臣为陛下读阅。”</p>
“不必了,朕识字。”朱由校看他一眼,使得前者浑身一凛,这才是淡淡道:</p>
“这卷子,是你们看过后排的位序?”</p>
如果是,自己手上拿着的这份,应该就是部院各考官内定的第一,也就是天启二年壬戌科殿试的状元。</p>
三人对视一眼,刘宗周上前道:</p>
“回陛下,我等…”</p>
“你只需说是、或不是。”朱由校连头也没抬,话中渐渐失了耐性。</p>
“是。”</p>
话音刚落,朱由校变将手中这份卷子掷在脚下,从左手边一摞中抽出一份,看了小半会,道:</p>
“这个王永吉不错,是哪里人士?”</p>
刘宗周回道:</p>
“禀陛下,王永吉是江南高邮籍贡生,在兵事上,略有小解,此番他卷中将西南土司分而化之的策略,臣以为可行。”</p>
“高邮人…”</p>
朱由校复述一语,却话锋一转,道:</p>
“录第三甲最末。”</p>
闻言,阁内两名东林重臣都是一愣,这样的人才,皇帝居然只录三甲同进士?</p>
这还不算什么,还特意把他排在第三甲最后一名,这不就是殿试倒数第一吗,就因为王永吉是江南籍贡生?</p>
“陛下,这、是否有失偏颇了…”</p>
刘宗周尚未来得及说话,性急的左光斗却先开了腔,当即,他就觉得事情要坏。</p>
果不其然,天启皇帝放下卷子,冷冷问:</p>
“你在教朕怎么取仕?”</p>
“臣不敢——”</p>
左光斗惶然跪地,只是听他这语气,怎么都该是怀着满心的不服不忿。</p>
朱由校自然不在意他服不服,冷哼一声,道:</p>
“那就少在朕面前聒噪!”</p>
随即,又抽出一份。</p>
看着这份考卷,朱由校剑眉一挑,神色明显不对劲,三名大臣全都一脸茫然,不知这卷子上写了什么,惹得皇帝如此龙兴。</p>
其实,这不是卷子上写了什么的问题,而是这卷子是谁写的问题,孙之獬,这个名字,朱由校是如雷贯耳!</p>
这混账,就是鞑清剃发令的罪魁祸首。</p>
入关之后,就连多尔衮都没想到要立即推行剃发令,孙之獬想到了,为了给新主子献媚,他也直接提了。</p>
他这一提,直接导致数千万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p>
当然,他现在肯定是一门心思想要向自己这个大明皇帝献媚,还没有降清的想法。</p>
可朱由校却不在乎这些,这个人,必须得弄死。</p>
“你们都看看。”</p>
令人奇怪的是,天启皇帝一说出话来,反倒显得神情温和,语气淡然,就好像刚才完全是他们三人做了白日梦。</p>
而皇帝,压根没什么龙兴的意思。</p>
魏广微一脸狐疑,接了卷子,一看是谁写的,当即笃定自己就是看错了。</p>
这孙之獬,可是个能耐人呀!</p>
要说评西南治夷,最妙的点子是卢象升提的,那拍马屁阿谀奉承这一块,他是当之无愧的状元!</p>
这卷子里,没有正面夸赞天启皇帝一句,但却通篇都是逢迎拍马之语,其文笔之佳,令人拍案叫绝。</p>
看见这样的卷子,皇帝岂能会生气?</p>
按魏广微所想,天启皇帝不仅不会生气,还会重用这个孙之獬,没准用不上多久,他就要和自己同殿为臣了。</p>
“陛下,此卷点题甚秒,是为上佳呀!”</p>
魏广微嘿嘿一笑,张口就来。</p>
他这一副丑恶的嘴脸,自然让其余自诩为正人君子的二位嗤之以鼻,远远避开。</p>
“朕也觉得不错。”</p>
朱由校顺着他的意思,扭头问:“两位爱卿觉得呢?”</p>
刘宗周和左光斗对视一眼,在一瞬间下了决定,他们从这篇卷子里,看见了下一个魏广微。</p>
要是把这货放进来了,肯定是要疯狂打压东林同僚,以谄媚魏忠贤。</p>
看这卷子,好像文采还不错,这样的小人要是进了朝廷,哪还有他们这些清流之士的活路?</p>
“臣以为,此人尽兴行谄媚之语,通篇考卷,毫无半点西南治夷之训,已是严重答不对题!”</p>
“臣也以为如此,应该取消孙之獬的金榜资格!”</p>
魏广微本以为板上钉钉了,却没成想杀出两个程咬金,他神色一动,忙就要为孙之獬开脱。</p>
按着他的意思,皇帝也是想要孙之獬这样的人入朝为自己所用的。</p>
实际上,这样的二五仔朱由校的确想用,但还要看人,这是谁,这特么是孙之獬好吗,历史上有名的大汉奸!</p>
这货害死这么多人,凭这个,就不能给他机会。</p>
魏广微正美滋滋的想着,自己先来一手反唇相讥,然后皇帝再居高临下的一配合,孙之獬顺理成章的位列二甲,简直不要太完美。</p>
然而,朱由校的下一句话,却是让他当场傻了。</p>
“朕觉得两位爱卿说的不错,孙之獬答非所问,还通篇逢迎拍马,朕看着都恶心。”</p>
“不过朕觉得,也该给他一点点机会重新做人,就让他列在王永吉后边,等着补缺吧!”</p>
</p>sxbiquge/read/0/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