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三元给喻嘉言和明月行了礼,然后才在喻嘉言的示意之下,在喻嘉言下手的位置上坐了下来。</p>
他把钱匣子打开,把账本儿推到喻嘉言面前,“主子请看,这是今天的账目和流水。”</p>
明月打眼一扫,发现那钱匣子里起码装了有二十两银。</p>
当然,这二十两银并不是整锭整锭的银锭子,而是零零碎碎的小银角子和几乎填满了整个钱匣子的若干铜子儿。</p>
明月对这个数目非常满意,她眯着眼睛,唇角微扬。</p>
喻嘉言则是顺着潘三元的动作拿了账目细看,“不错。”</p>
潘三元很激动,他原本还以为喻嘉言和明月搞的这个怪模怪样的点心铺子挣不到钱呢,谁知才刚开张,第一天他们就净赚了约么十五两银子。</p>
站在角落里的冬至就没有喻嘉言和明月那么淡定了,她双目圆睁,一脸受惊过度的表情。</p>
明月放下手里的茶盏,“能有这么多收益是因为咱们现在新店开张,大伙儿一方面是图新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现在在搞打折促销。”</p>
猎奇和贪小便宜的心理人人都有,但这种心理却并不能让他们家的铺子长久兴旺。</p>
明月相信等过了开业前三天的打折促销期,铺子里的生意必然会有一个回落的过程。</p>
她跟潘三元略微提了几句,让他不要期待店里的生意会一直好成这样。</p>
潘三元也是做生意的老手了,对明月所说的这种情况他其实早有预料。</p>
他甚至还曾犯愁自己之后要怎么跟主子们解释点心销量的回落问题,却不料明月居然自己就先提出了这个让人尴尬的情况。</p>
潘三元暗暗松了口气,他对喻嘉言和明月微微拱手。</p>
明月也没有再说什么,该说的之前她就已经借着喻嘉言的口跟潘三元说了一通。</p>
主仆三人就生意上的事情又聊了几句,潘三元便就非常识趣的告辞离开了。</p>
没一会儿,昌平和胜平拎着一大堆包子、馒头、卤肉、烧鸡之类的东西赶了回来,沈嫂子和潘嫂子又齐心协力的做了几道素菜。</p>
明月和喻嘉言留下了两个包子、两个馒头、四样素菜、两碗番茄鸡蛋汤,其他的明月都让冬至拿去分给了这宅子的一众人等。</p>
“打从今晚开始,我会让人在送点心材料的同时给你们送些粮油米面、蔬菜肉蛋过来,至于调味品等不太常用的东西,要是缺什么少什么了,你们就提前列个单子报到我那儿。”</p>
之前明月已经说过了,以后点心铺子这边就由石榴、桑葚、春桃、樱珠两人一班轮流做饭,这样即使入了冬,铺子里的这十多个人也能顿顿吃上热乎饭。</p>
他们的伙食标准和喻家的下人一样,属于比较拔尖儿的那种水准。</p>
至于铺子里的各种点心,作为“员工”的他们如果想吃,明月允许他们以原价的一半价格进行购买。</p>
当然,如此优惠的购买价格,他们每人每天能够购买的数量必然不会很多。</p>
明月在综合了香草和冬至这两个小丫头的意见之后,将铺子里每位“员工”能够以内部价格购买的点心数量的上限,敲定在了每天两斤的这个额度之上。</p>
用香草的话说,“就算从早到晚都只吃点心,二斤点心也已经足够我们这样的小丫鬟把自己吃到肚子滚圆了。”</p>
至于明显比丫鬟能吃的两个小伙计,明月默默决定无视他们肠胃的大容量。</p>
毕竟他们又不可能真的拿着点心当饭吃——五折的点心那也比店里免费的饭菜要贵不是?</p>
他们兜里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真要只是自己吃,他们傻了才会不吃免费的饭菜,反而去吃店里那些贵死人的各色点心。</p>
再说他们的这家点心铺子,每到酉时(晚上五点),掌柜的还会按照东家要求的,给店里的点心来个第二件半价的促销活动,力求把店里的所有点心都在当天售空。</p>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真的想要在一天之内大量购入,那他们也完全可以借着近水楼台的便利,优先享受店里的这个七五折优惠。</p>
虽说真到了铺子快要关板的酉时(晚上五点),他们店里的点心大概率只会剩下少少几种,但它们便宜的价格却还是会让这附近的住户趋之若鹜。</p>
***</p>
眼看着铺子渐渐走上正轨,明月和喻嘉言终于不再有事没事就往铺子那头溜达一圈儿。</p>
喻嘉言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刻苦攻读上面,明月则开始盘算挑个好日子去府城买宅子或者田庄。</p>
与此同时,去往府城科考的五郎等人也在亲人、镖师、下人的护送之下回了福兴县城。</p>
五郎终于考上了秀才,与他同去的明家的亲戚也有两人和他一样中了秀才。</p>
剩下的没能考中的几个小伙子,也都由镖师们护送着,全须全尾的回了自己家里。</p>
虽然他们没能考出功名,但他们的平安归来却依然让家里诸人不胜欢喜。</p>
在短暂的失落和沮丧之后,这些孩子就又非常自觉地回了县里——一次不中并不能说明什么,他们还年轻,未来还有无限可能。</p>
斗志昂扬的几个小伙子沉下心来继续苦读,中了秀才的五郎等人在高兴劲儿过了之后也和他们一样继续开始了刻苦攻读的日日夜夜。</p>
明月和喻嘉言都很高兴五郎能够考中秀才,当然,最是高兴的毫无疑问还是要数明家诸人。</p>
老父亲明塘因为自己儿子终于中了秀才而每天傻笑不已,生怕小孙子再受一次挫折的明老爷子和明老太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泪,看得全家人只能面面相觑。</p>
明月和喻嘉言非常大方的送了五郎一套笔墨纸砚、一身绸缎外袍、一身细布棉衣、一件狐狸皮大氅,明月还另外塞了一百两银子的零花钱给五郎。</p>
至于那两个和五郎一样中了秀才的明月的表弟,明月和喻嘉言给了他们每人两匹绸缎、两匹细布、一套细瓷茶具、一套笔墨纸砚。</p>
东西的总价虽然远远不如他们送给五郎的那一份,但相对来说却也着实算得上是一份重礼了。</p>
再加上他们在县城求学,喻嘉言可没少指点他们功课,明月更是一视同仁的每天都让胜平或者昌平给他们送汤水、补品、夜宵,所以两人对喻嘉言和明月都十分感激。</p>sxbiquge/read/67/67177/ )
他把钱匣子打开,把账本儿推到喻嘉言面前,“主子请看,这是今天的账目和流水。”</p>
明月打眼一扫,发现那钱匣子里起码装了有二十两银。</p>
当然,这二十两银并不是整锭整锭的银锭子,而是零零碎碎的小银角子和几乎填满了整个钱匣子的若干铜子儿。</p>
明月对这个数目非常满意,她眯着眼睛,唇角微扬。</p>
喻嘉言则是顺着潘三元的动作拿了账目细看,“不错。”</p>
潘三元很激动,他原本还以为喻嘉言和明月搞的这个怪模怪样的点心铺子挣不到钱呢,谁知才刚开张,第一天他们就净赚了约么十五两银子。</p>
站在角落里的冬至就没有喻嘉言和明月那么淡定了,她双目圆睁,一脸受惊过度的表情。</p>
明月放下手里的茶盏,“能有这么多收益是因为咱们现在新店开张,大伙儿一方面是图新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现在在搞打折促销。”</p>
猎奇和贪小便宜的心理人人都有,但这种心理却并不能让他们家的铺子长久兴旺。</p>
明月相信等过了开业前三天的打折促销期,铺子里的生意必然会有一个回落的过程。</p>
她跟潘三元略微提了几句,让他不要期待店里的生意会一直好成这样。</p>
潘三元也是做生意的老手了,对明月所说的这种情况他其实早有预料。</p>
他甚至还曾犯愁自己之后要怎么跟主子们解释点心销量的回落问题,却不料明月居然自己就先提出了这个让人尴尬的情况。</p>
潘三元暗暗松了口气,他对喻嘉言和明月微微拱手。</p>
明月也没有再说什么,该说的之前她就已经借着喻嘉言的口跟潘三元说了一通。</p>
主仆三人就生意上的事情又聊了几句,潘三元便就非常识趣的告辞离开了。</p>
没一会儿,昌平和胜平拎着一大堆包子、馒头、卤肉、烧鸡之类的东西赶了回来,沈嫂子和潘嫂子又齐心协力的做了几道素菜。</p>
明月和喻嘉言留下了两个包子、两个馒头、四样素菜、两碗番茄鸡蛋汤,其他的明月都让冬至拿去分给了这宅子的一众人等。</p>
“打从今晚开始,我会让人在送点心材料的同时给你们送些粮油米面、蔬菜肉蛋过来,至于调味品等不太常用的东西,要是缺什么少什么了,你们就提前列个单子报到我那儿。”</p>
之前明月已经说过了,以后点心铺子这边就由石榴、桑葚、春桃、樱珠两人一班轮流做饭,这样即使入了冬,铺子里的这十多个人也能顿顿吃上热乎饭。</p>
他们的伙食标准和喻家的下人一样,属于比较拔尖儿的那种水准。</p>
至于铺子里的各种点心,作为“员工”的他们如果想吃,明月允许他们以原价的一半价格进行购买。</p>
当然,如此优惠的购买价格,他们每人每天能够购买的数量必然不会很多。</p>
明月在综合了香草和冬至这两个小丫头的意见之后,将铺子里每位“员工”能够以内部价格购买的点心数量的上限,敲定在了每天两斤的这个额度之上。</p>
用香草的话说,“就算从早到晚都只吃点心,二斤点心也已经足够我们这样的小丫鬟把自己吃到肚子滚圆了。”</p>
至于明显比丫鬟能吃的两个小伙计,明月默默决定无视他们肠胃的大容量。</p>
毕竟他们又不可能真的拿着点心当饭吃——五折的点心那也比店里免费的饭菜要贵不是?</p>
他们兜里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真要只是自己吃,他们傻了才会不吃免费的饭菜,反而去吃店里那些贵死人的各色点心。</p>
再说他们的这家点心铺子,每到酉时(晚上五点),掌柜的还会按照东家要求的,给店里的点心来个第二件半价的促销活动,力求把店里的所有点心都在当天售空。</p>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真的想要在一天之内大量购入,那他们也完全可以借着近水楼台的便利,优先享受店里的这个七五折优惠。</p>
虽说真到了铺子快要关板的酉时(晚上五点),他们店里的点心大概率只会剩下少少几种,但它们便宜的价格却还是会让这附近的住户趋之若鹜。</p>
***</p>
眼看着铺子渐渐走上正轨,明月和喻嘉言终于不再有事没事就往铺子那头溜达一圈儿。</p>
喻嘉言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刻苦攻读上面,明月则开始盘算挑个好日子去府城买宅子或者田庄。</p>
与此同时,去往府城科考的五郎等人也在亲人、镖师、下人的护送之下回了福兴县城。</p>
五郎终于考上了秀才,与他同去的明家的亲戚也有两人和他一样中了秀才。</p>
剩下的没能考中的几个小伙子,也都由镖师们护送着,全须全尾的回了自己家里。</p>
虽然他们没能考出功名,但他们的平安归来却依然让家里诸人不胜欢喜。</p>
在短暂的失落和沮丧之后,这些孩子就又非常自觉地回了县里——一次不中并不能说明什么,他们还年轻,未来还有无限可能。</p>
斗志昂扬的几个小伙子沉下心来继续苦读,中了秀才的五郎等人在高兴劲儿过了之后也和他们一样继续开始了刻苦攻读的日日夜夜。</p>
明月和喻嘉言都很高兴五郎能够考中秀才,当然,最是高兴的毫无疑问还是要数明家诸人。</p>
老父亲明塘因为自己儿子终于中了秀才而每天傻笑不已,生怕小孙子再受一次挫折的明老爷子和明老太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泪,看得全家人只能面面相觑。</p>
明月和喻嘉言非常大方的送了五郎一套笔墨纸砚、一身绸缎外袍、一身细布棉衣、一件狐狸皮大氅,明月还另外塞了一百两银子的零花钱给五郎。</p>
至于那两个和五郎一样中了秀才的明月的表弟,明月和喻嘉言给了他们每人两匹绸缎、两匹细布、一套细瓷茶具、一套笔墨纸砚。</p>
东西的总价虽然远远不如他们送给五郎的那一份,但相对来说却也着实算得上是一份重礼了。</p>
再加上他们在县城求学,喻嘉言可没少指点他们功课,明月更是一视同仁的每天都让胜平或者昌平给他们送汤水、补品、夜宵,所以两人对喻嘉言和明月都十分感激。</p>sxbiquge/read/67/67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