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八指走进大理寺寺卿的公廨,先是向着裴廉叉手见礼。</p>
接着又向苏大为行礼。</p>
这案子是由苏大为和大理寺联手侦办,所以有发现倒也不用避着大理寺这边。</p>
至于原本属地万年县,因为苏大为的介入,其存在感已经降到几乎没有。</p>
苏大为又不在万年县任职,倒也不用管他们的想法。</p>
万年县那边,原本对涉及高阳公主的案子,唯恐避之而不及。</p>
有苏大为包揽过去,也是乐得轻松。</p>
否则案子破了还好说,要是破不了,从县尊到下面的不良人,只怕都得吃挂落。</p>
“八爷,昨天那些证物?”</p>
“都带来了。”</p>
钱八指眸光一闪,接着苦笑起来,从身上摸出布包,轻拍了两下:“都在这了。”</p>
他那张布满苍桑感的脸庞上,每一道皱纹都像是刀刻出来的。</p>
这是个硬朗的汉子。</p>
然而他现在脸上每一丝表情,都似在苦笑。</p>
“什么意思?”</p>
苏大为颇有些意外:“我是问从这些灰烬里有没有发现?”</p>
“没有。”</p>
钱八指将仅剩八指的双掌,两边一摊,一脸疲惫道:“碎头巴脑的灰烬残余倒是不少,昨夜我找了几个兄弟一起帮我,拚凑了一夜,结果没有任何发现,都是些没用的残灰。”</p>
这一下,苏大为大失所望。</p>
“这下麻烦了,崔涣这边的线索不好找,今天高阳公主那边倒是有发现。”</p>
他简单的将南九郎和高大虎发现的人偶娃娃,疑似巫蛊,娃娃用的乃是高阳的头发之事,与钱八指说了一下。</p>
“本来我想着崔涣这边若有进展,两下一合,便能断定两个案子是否同一批人做的,或者有新的线索。”</p>
苏大为看着钱八指手里装着炉灰的布包,无奈的摇头:“没想到崔涣烧得这么干净,这边一时只怕难有新发现。”</p>
钱八指摸了摸腰上的口袋,那里装着他常用的暗器,还有几颗提神用的土烟。</p>
苏大为见他神色极为疲倦,也不好多责怪。</p>
“这样八爷,你先下去休息,回头带几个兄弟,再帮我查一下崔涣平时和什么人往来,在他的关系里,有没有仇家或可疑之人。”</p>
“行,这事交给我。”</p>
钱八指点头答应下来。</p>
交代了钱八指,苏大为转身向大理寺卿裴廉约好有新线索再交换,然后和钱八指一起出去。</p>
“九郎回长安县衙了吗?”</p>
“还没,对了阿弥,上午的时候,有个僧人来长安县找你。”</p>
“僧人?”</p>
苏大为一边跟钱八指向外走,一边奇怪的问:“什么样的僧人?”</p>
“他说他是大慈恩寺的沙门,法名悟能。”</p>
“悟能?”</p>
一提这个名字,苏大为立刻想起来。</p>
当年去大慈恩寺大雁塔中拜会玄奘法师时,法师身边除了行者,还有一个僧人名叫悟能。</p>
那僧人生得胖大,颇有一种富态的喜感。</p>
当时苏大为还在心中暗想,此人会不会便是后世《西游记》中,八戒的原型。</p>
所以印象颇深。</p>
“他有没有说找我做甚?”</p>
“好像是说有一本书,是寺中众法师合力写成,叫什么三藏,什么慈恩传?”</p>
钱八指用食指揉了揉眉心。</p>
这年纪大了,记忆力明显不如当年。</p>
“是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p>
“对对,就是这个。”</p>
钱八指喜得一拍大腿:“还是阿弥你脑子灵光。”</p>
苏大为苦笑摇头,他这是后世的印象,和现在的记忆里没太大关系。</p>
不过一想到这本书,就想到失窃的那本《大唐西域记》,当初法师重病,特意将此书交给自己,让自己转呈高昌王麹氏后人。</p>
但现在书却在自己手上弄丢了。</p>
让自己如何面对这份承诺。</p>
这悟能法师专程找自己,又提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该不会是想把这本书也交给自己吧?</p>
想到这里,苏大为心里颇有些愧疚。</p>
“那我现在去一趟慈恩寺,等去了之后,我再去长安县找你和九郎。”</p>
“等等。”</p>
钱八指突然一把将他拉住:“还有一件事。”</p>
“何事?”</p>
“昨夜的那堆炉灰……”</p>
钱八指脸上露出狡黠的笑意:“其实是有发现。”</p>
“那你……”</p>
苏大为刚说出两个字,立时反应过来。</p>
钱八指如此做,显然是为了保密。</p>
究竟发现了什么,当着大理寺卿裴廉的面,都需要密而不宣。</p>
钱八指伸手在腰间布囊中,摸索了片刻,摸出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纸片,交到苏大为的手中。</p>
“找了一夜,就找到这个,上面只有一个字。”</p>
苏大为看了一眼,写的小篆。</p>
虽然有烟熏火燎的痕迹,但仍可以看清,字迹写得极为漂亮。</p>
乃是一个“之”字。</p>
“这个字……”</p>
苏大为翻来覆去的看:“这个字能看出什么,为何刚才不说?”</p>
“这个字是看不出什么,但是写字的人……却大有来头。”</p>
钱八指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p>
苏大为心中一动,再看手中那指甲盖大小的纸片上,那个“之”字。</p>
抬头看向钱八指:“如何判断写字人的身份?”</p>
“长安县衙里,有朝廷往来的公文,我们昨夜花了一夜功夫,从高到低的比对,结果倒很顺利,这个字,乃是当朝中书令的手书。”</p>
钱八指摩挲着下巴上的胡须,嘿嘿笑道:“每个人的字迹,都有独特特点,就像这个字,你看它收尾时,一波三折,还带燕尾之型,这个字迹,只有中书令才有。”</p>
“李义府。”</p>
苏大为喃喃道。</p>
他的手心,悄然将那粒小纸片紧紧握住。</p>
“但是单凭李义夜的一个‘之’字,也不能说他与崔涣的案子便有关系。”</p>
“这我知道,所以刚才当着大理寺卿的面,我这不是没说嘛。”</p>
钱八指伸手拍了拍苏大为的肩膀:“反正这证物交给你了,剩下的,你怎么说我怎么做。”</p>
“八爷辛苦。”</p>
苏大为知道一夜的时间,要清出炉灰中的余烬,找到这个小小的纸片残余,还要比对出字绩,工作量一定十分惊人。</p>
钱八指确实是拚了性命在帮苏大为。</p>
想到此处,他有些感动的伸拳在钱八指肩膀上轻捶了一下:“我先去慈恩师见下悟能法师,等我回来再聊。”</p>
“好。”</p>
未时正。</p>
大致相当于后世下午三点。</p>
午后的斜阳照在大雁塔上,一片金灿辉煌。</p>
苏大为踏入慈恩寺时,稍微有一瞬间的恍惚。</p>
他记起多年前来到此处的情景。</p>
当时还有卢慧能一起来此处。</p>
那时玄奘法师身边除了行者,还有明崇俨,还有来此处治病的贺兰敏之。</p>
但是后来苏大为奉命征西突厥,离开了长安。</p>
再后来,玄奘法师也搬离了大慈恩寺,去往别寺译经。</p>
苏大为就再也没来这里。</p>
好多年了。</p>
现在走进屋里,感觉仿佛就在昨天。</p>
古刹的钟声响声。</p>
知客僧带着苏大为绕过大雁塔时,苏大为还忍不住多看了两眼。</p>
这塔,是当年玄奘法师的译经之场。</p>
也是承载苏大为对玄奘记忆的地方。</p>
心中感概,面上却很好的收起这些情绪。</p>
很快来到一间偏殿,知客僧站在殿前喊了一声:“悟能师兄,苏施主来了。”</p>
苏大为顺着声音,向殿内看了一眼,这殿,供的乃是弥勒佛。</p>
据传佛陀寂灭之时,曾言五百年后,当有新佛出世,即为弥勒佛。</p>
在梵文里,此佛名阿逸多,又叫无能胜。</p>
是未来佛。</p>
就在苏大为打量殿中佛像时,大腹便便的悟能,从殿中走出。</p>
他的体型和神态,倒和殿上供的弥勒有七分相似。</p>
同样笑容可掬,红光满面。</p>
一走起路来,全身的肉都随之跌宕起伏,如同波浪。</p>
苏大为于是笑道:“几年未见法师,法师的修为又精进了。”</p>
悟能先是一怔,接着双手抓起自己肚腹上的一圈肥肉,大笑道:“精进了精进了,小僧身上的肥肉,也一同精进了。”</p>
“法师说笑了。”</p>
苏大为向他抱拳为礼:“先前听县衙里的兄弟说,法师找过我,不知有何事?”</p>
“进来说吧。”</p>
悟能伸手示意请入殿。</p>
又向知客僧道:“给苏郎君奉好茶。”</p>
“是。”</p>
苏大为嘴角微动了一下,露出一抹笑。</p>
他素知这院中,待客也很有讲究,比如说普通的客人,寺中僧人会说阿弥陀佛。</p>
若是比较重要的客人,一般会说“奉茶”。</p>
如果遇到身份更贵重的客人,方才会说“奉好茶”。</p>
悟能这小小的一句话,却显出极为看重苏大为。</p>
两人一前一后走入殿中。</p>
殿内的光线,不如外边,略有些昏暗。</p>
阳光从窗缝透入。</p>
青石铺就的地板上,光影斑驳。</p>
几缕斜阳映在前方弥勒佛像的肚子上,留下一条光影。</p>
阳光在空气中照过的地方,隐隐有微尘飞舞。</p>
整个殿中,氛围宁静。</p>
香烟缭绕,予人一种安宁而庄重之感。</p>
悟能回头看了一眼,见知客僧走远了,伸手向苏大为示意了一下:“苏郎君既然来了,不妨拜一下弥勒吧。”</p>
“法师,我比较信道。”</p>
“却是我失言了。”</p>
悟能双手合什,不再提此事。</p>
而是改口道:“我这次去县中找你,也是玄奘法师的嘱托。”</p>
“玄奘法师的嘱托?”</p>
“对,当时我们几个师兄弟,将平日里法师的言谈整理,希望成书,结果一直到法师故去,直到最近才完成,我们给它名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p>
顿了一顿,悟能双手合什,笑眯眯的道:“书我们抄了数份,其中一份,是要交给你。”</p>
“法师说交给我?”</p>
苏大为有些疑惑问:“这书给我之后,我需要转交给谁吗?”</p>
“这个不需要,法师生前言明,此书,便是赠与你的。”</p>
“惭愧,怎劳玄奘法师如此。”</p>
苏大为忙向悟能抱拳行礼。</p>
其实是向早已故去的玄奘致谢。</p>
</p>sxbiquge/read/2/2132/ )
接着又向苏大为行礼。</p>
这案子是由苏大为和大理寺联手侦办,所以有发现倒也不用避着大理寺这边。</p>
至于原本属地万年县,因为苏大为的介入,其存在感已经降到几乎没有。</p>
苏大为又不在万年县任职,倒也不用管他们的想法。</p>
万年县那边,原本对涉及高阳公主的案子,唯恐避之而不及。</p>
有苏大为包揽过去,也是乐得轻松。</p>
否则案子破了还好说,要是破不了,从县尊到下面的不良人,只怕都得吃挂落。</p>
“八爷,昨天那些证物?”</p>
“都带来了。”</p>
钱八指眸光一闪,接着苦笑起来,从身上摸出布包,轻拍了两下:“都在这了。”</p>
他那张布满苍桑感的脸庞上,每一道皱纹都像是刀刻出来的。</p>
这是个硬朗的汉子。</p>
然而他现在脸上每一丝表情,都似在苦笑。</p>
“什么意思?”</p>
苏大为颇有些意外:“我是问从这些灰烬里有没有发现?”</p>
“没有。”</p>
钱八指将仅剩八指的双掌,两边一摊,一脸疲惫道:“碎头巴脑的灰烬残余倒是不少,昨夜我找了几个兄弟一起帮我,拚凑了一夜,结果没有任何发现,都是些没用的残灰。”</p>
这一下,苏大为大失所望。</p>
“这下麻烦了,崔涣这边的线索不好找,今天高阳公主那边倒是有发现。”</p>
他简单的将南九郎和高大虎发现的人偶娃娃,疑似巫蛊,娃娃用的乃是高阳的头发之事,与钱八指说了一下。</p>
“本来我想着崔涣这边若有进展,两下一合,便能断定两个案子是否同一批人做的,或者有新的线索。”</p>
苏大为看着钱八指手里装着炉灰的布包,无奈的摇头:“没想到崔涣烧得这么干净,这边一时只怕难有新发现。”</p>
钱八指摸了摸腰上的口袋,那里装着他常用的暗器,还有几颗提神用的土烟。</p>
苏大为见他神色极为疲倦,也不好多责怪。</p>
“这样八爷,你先下去休息,回头带几个兄弟,再帮我查一下崔涣平时和什么人往来,在他的关系里,有没有仇家或可疑之人。”</p>
“行,这事交给我。”</p>
钱八指点头答应下来。</p>
交代了钱八指,苏大为转身向大理寺卿裴廉约好有新线索再交换,然后和钱八指一起出去。</p>
“九郎回长安县衙了吗?”</p>
“还没,对了阿弥,上午的时候,有个僧人来长安县找你。”</p>
“僧人?”</p>
苏大为一边跟钱八指向外走,一边奇怪的问:“什么样的僧人?”</p>
“他说他是大慈恩寺的沙门,法名悟能。”</p>
“悟能?”</p>
一提这个名字,苏大为立刻想起来。</p>
当年去大慈恩寺大雁塔中拜会玄奘法师时,法师身边除了行者,还有一个僧人名叫悟能。</p>
那僧人生得胖大,颇有一种富态的喜感。</p>
当时苏大为还在心中暗想,此人会不会便是后世《西游记》中,八戒的原型。</p>
所以印象颇深。</p>
“他有没有说找我做甚?”</p>
“好像是说有一本书,是寺中众法师合力写成,叫什么三藏,什么慈恩传?”</p>
钱八指用食指揉了揉眉心。</p>
这年纪大了,记忆力明显不如当年。</p>
“是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p>
“对对,就是这个。”</p>
钱八指喜得一拍大腿:“还是阿弥你脑子灵光。”</p>
苏大为苦笑摇头,他这是后世的印象,和现在的记忆里没太大关系。</p>
不过一想到这本书,就想到失窃的那本《大唐西域记》,当初法师重病,特意将此书交给自己,让自己转呈高昌王麹氏后人。</p>
但现在书却在自己手上弄丢了。</p>
让自己如何面对这份承诺。</p>
这悟能法师专程找自己,又提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该不会是想把这本书也交给自己吧?</p>
想到这里,苏大为心里颇有些愧疚。</p>
“那我现在去一趟慈恩寺,等去了之后,我再去长安县找你和九郎。”</p>
“等等。”</p>
钱八指突然一把将他拉住:“还有一件事。”</p>
“何事?”</p>
“昨夜的那堆炉灰……”</p>
钱八指脸上露出狡黠的笑意:“其实是有发现。”</p>
“那你……”</p>
苏大为刚说出两个字,立时反应过来。</p>
钱八指如此做,显然是为了保密。</p>
究竟发现了什么,当着大理寺卿裴廉的面,都需要密而不宣。</p>
钱八指伸手在腰间布囊中,摸索了片刻,摸出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纸片,交到苏大为的手中。</p>
“找了一夜,就找到这个,上面只有一个字。”</p>
苏大为看了一眼,写的小篆。</p>
虽然有烟熏火燎的痕迹,但仍可以看清,字迹写得极为漂亮。</p>
乃是一个“之”字。</p>
“这个字……”</p>
苏大为翻来覆去的看:“这个字能看出什么,为何刚才不说?”</p>
“这个字是看不出什么,但是写字的人……却大有来头。”</p>
钱八指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p>
苏大为心中一动,再看手中那指甲盖大小的纸片上,那个“之”字。</p>
抬头看向钱八指:“如何判断写字人的身份?”</p>
“长安县衙里,有朝廷往来的公文,我们昨夜花了一夜功夫,从高到低的比对,结果倒很顺利,这个字,乃是当朝中书令的手书。”</p>
钱八指摩挲着下巴上的胡须,嘿嘿笑道:“每个人的字迹,都有独特特点,就像这个字,你看它收尾时,一波三折,还带燕尾之型,这个字迹,只有中书令才有。”</p>
“李义府。”</p>
苏大为喃喃道。</p>
他的手心,悄然将那粒小纸片紧紧握住。</p>
“但是单凭李义夜的一个‘之’字,也不能说他与崔涣的案子便有关系。”</p>
“这我知道,所以刚才当着大理寺卿的面,我这不是没说嘛。”</p>
钱八指伸手拍了拍苏大为的肩膀:“反正这证物交给你了,剩下的,你怎么说我怎么做。”</p>
“八爷辛苦。”</p>
苏大为知道一夜的时间,要清出炉灰中的余烬,找到这个小小的纸片残余,还要比对出字绩,工作量一定十分惊人。</p>
钱八指确实是拚了性命在帮苏大为。</p>
想到此处,他有些感动的伸拳在钱八指肩膀上轻捶了一下:“我先去慈恩师见下悟能法师,等我回来再聊。”</p>
“好。”</p>
未时正。</p>
大致相当于后世下午三点。</p>
午后的斜阳照在大雁塔上,一片金灿辉煌。</p>
苏大为踏入慈恩寺时,稍微有一瞬间的恍惚。</p>
他记起多年前来到此处的情景。</p>
当时还有卢慧能一起来此处。</p>
那时玄奘法师身边除了行者,还有明崇俨,还有来此处治病的贺兰敏之。</p>
但是后来苏大为奉命征西突厥,离开了长安。</p>
再后来,玄奘法师也搬离了大慈恩寺,去往别寺译经。</p>
苏大为就再也没来这里。</p>
好多年了。</p>
现在走进屋里,感觉仿佛就在昨天。</p>
古刹的钟声响声。</p>
知客僧带着苏大为绕过大雁塔时,苏大为还忍不住多看了两眼。</p>
这塔,是当年玄奘法师的译经之场。</p>
也是承载苏大为对玄奘记忆的地方。</p>
心中感概,面上却很好的收起这些情绪。</p>
很快来到一间偏殿,知客僧站在殿前喊了一声:“悟能师兄,苏施主来了。”</p>
苏大为顺着声音,向殿内看了一眼,这殿,供的乃是弥勒佛。</p>
据传佛陀寂灭之时,曾言五百年后,当有新佛出世,即为弥勒佛。</p>
在梵文里,此佛名阿逸多,又叫无能胜。</p>
是未来佛。</p>
就在苏大为打量殿中佛像时,大腹便便的悟能,从殿中走出。</p>
他的体型和神态,倒和殿上供的弥勒有七分相似。</p>
同样笑容可掬,红光满面。</p>
一走起路来,全身的肉都随之跌宕起伏,如同波浪。</p>
苏大为于是笑道:“几年未见法师,法师的修为又精进了。”</p>
悟能先是一怔,接着双手抓起自己肚腹上的一圈肥肉,大笑道:“精进了精进了,小僧身上的肥肉,也一同精进了。”</p>
“法师说笑了。”</p>
苏大为向他抱拳为礼:“先前听县衙里的兄弟说,法师找过我,不知有何事?”</p>
“进来说吧。”</p>
悟能伸手示意请入殿。</p>
又向知客僧道:“给苏郎君奉好茶。”</p>
“是。”</p>
苏大为嘴角微动了一下,露出一抹笑。</p>
他素知这院中,待客也很有讲究,比如说普通的客人,寺中僧人会说阿弥陀佛。</p>
若是比较重要的客人,一般会说“奉茶”。</p>
如果遇到身份更贵重的客人,方才会说“奉好茶”。</p>
悟能这小小的一句话,却显出极为看重苏大为。</p>
两人一前一后走入殿中。</p>
殿内的光线,不如外边,略有些昏暗。</p>
阳光从窗缝透入。</p>
青石铺就的地板上,光影斑驳。</p>
几缕斜阳映在前方弥勒佛像的肚子上,留下一条光影。</p>
阳光在空气中照过的地方,隐隐有微尘飞舞。</p>
整个殿中,氛围宁静。</p>
香烟缭绕,予人一种安宁而庄重之感。</p>
悟能回头看了一眼,见知客僧走远了,伸手向苏大为示意了一下:“苏郎君既然来了,不妨拜一下弥勒吧。”</p>
“法师,我比较信道。”</p>
“却是我失言了。”</p>
悟能双手合什,不再提此事。</p>
而是改口道:“我这次去县中找你,也是玄奘法师的嘱托。”</p>
“玄奘法师的嘱托?”</p>
“对,当时我们几个师兄弟,将平日里法师的言谈整理,希望成书,结果一直到法师故去,直到最近才完成,我们给它名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p>
顿了一顿,悟能双手合什,笑眯眯的道:“书我们抄了数份,其中一份,是要交给你。”</p>
“法师说交给我?”</p>
苏大为有些疑惑问:“这书给我之后,我需要转交给谁吗?”</p>
“这个不需要,法师生前言明,此书,便是赠与你的。”</p>
“惭愧,怎劳玄奘法师如此。”</p>
苏大为忙向悟能抱拳行礼。</p>
其实是向早已故去的玄奘致谢。</p>
</p>sxbiquge/read/2/2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