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轨自幼读经史,对倭人这种化外落后之民,颇有些不屑。</p>
不过想了想又道“这些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我们最好一次将他们打痛,不然一有机会,只怕又会反复,给咱们增添麻烦。”</p>
“说得不错。”</p>
苏大为眼睛一亮。</p>
击掌道“我也是如此想,听说从新罗到对马岛,再到倭人的九州岛,不过数十里。”</p>
“都督,你是想……”</p>
“我欲征倭。”</p>
苏大为若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笑道“倭王与百济乃是血缘姻亲,本都督替陛下坐镇百济,就得防着这些倭人在背后添乱,刘将军以为如何?”</p>
……</p>
公元661年,大唐龙朔元年四月,皇帝李治集结了五路大军,水陆并进杀向高句丽。</p>
一路由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宰相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率领水军自成山渡过黄海,由南向北进攻平壤。</p>
浿江,便是后世的大同江。</p>
一路由契苾何力为辽同道大总管,率领陆军从辽东出发,跨过鸭绿江自北向南进击平壤。</p>
苏定方和任雅相这一路进展非常顺利。</p>
七月,便在浿江大破高句丽军,随后又屡战屡胜,狂追高句丽军二百多里,顺势包围了平壤。</p>
但是,契苾何力这一路则出了问题。</p>
这一面,高句丽是由泉盖苏文的儿子泉男生率重兵阵列在鸭绿江边。</p>
而契苾何力刚好又像是后世蒙古海军那种类型。</p>
虽然骁勇善战,刖是这辈子在青藏高原打过吐谷浑,在西域沙漠里灭过高昌国,在蒙古草原上平定过薛延陀,就是没打过一次水仗。</p>
一看鸭绿江,就是两眼一抹黑。</p>
双方在鸭绿江边僵持了近两个月,契苾何力一点办法也没有。</p>
幸运的是,这一年的雪,比过去来得更早。</p>
农历九月底,鸭绿江上已经结了厚厚一层冰雪。</p>
契苾何力大喜过望,率领大军一边擂鼓,一边踏着冰面就向高句丽军杀了过去。</p>
泉男生一点也不像是男人,见唐军杀来,丢下数万精锐,跑得比兔子还快。</p>
契苾何力杀得高句丽人哭爹喊娘,丢盔弃甲。</p>
一直撵在后面狂追数十里,斩杀了三万我人,俘虏了除泉男生以外所有的高句丽军,这才心满意足的回营休息。</p>
第二天,契苾何力精神抖擞,准备接着大干一场。</p>
但是意外发生了。</p>
回纥的老大比粟毒,在这个时候发动叛乱。</p>
虽然大唐已经派出薛仁贵前去平叛,但是为了保证后方安全,防止回纥从背后,背刺契苾何力。</p>
李治还是不得不给契苾何力,下达了撤军的命令。</p>
因为从地图上看,回纥就在辽东的上面。</p>
大唐两面夹击高句丽之策,一下子变成了单打独斗。</p>
但是李治和苏定方依然不想放弃,在给契苾何力下达撤军命令的同时,李治又给新罗下令,命其援助苏定方军。</p>
但这个时候,第二只黑天鹅又出现了。</p>
新罗的老王金春秋,就是在这个时候死的。</p>
九月契苾何力还在准备着撤军的事,金春秋的死讯就传来了。</p>
至于新继位的王……</p>
按原本历史,应该是金法敏上位,成为新的新罗王。</p>
但是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p>
新罗这边,除了金春秋,突然又冒出一个金仁泰。</p>
仗着在周留城及白江之城,协助唐军有功,得到大唐在百济的熊津都督府支持。</p>
具体来说,就是苏大为在背后暗自表示,支持金仁泰做新罗王。</p>
本来金春秋死后,新罗王之位是毫无悬念的落在金法敏的头上。</p>
但现在,这个事悬了。</p>
金法敏和金仁泰都是嫡子。</p>
两人各不退让。</p>
好好的新罗,隐隐分裂成两派。</p>
除去新罗之事,苏定方这边倒霉事一件接着一件。</p>
因为没有援军,苏定方也因兵力不足,只好困守在平壤城下。</p>
而天气进入冬季后,西北风嗖嗖刮个不停。</p>
黄海之上,风浪巨大。</p>
大唐的运粮船,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p>
围攻高句丽平壤城的唐军,陷入缺粮的巨大危机。</p>
李治又忙命新罗和熊津都督府为苏定方军筹措粮草。</p>
苏大为这边倒还及时征集粮草调拨,稍稍缓解唐军燃眉之急。</p>
但是新罗这边,再一次掉链子。</p>
一直拖到龙朔二年的二月,都没能把粮草运过去。</p>
此事,令苏定方大为震怒。</p>
漏屋偏逢连夜雨,就在唐军士气越来越低靡的时候,大唐宰相,浿江道大总管任雅相又病死在军中,令军心愈发不稳。</p>
高句丽人很快探明了消息,抓住机会,对唐军发起反攻。</p>
苏定方这边,高句丽人是不敢惹的。</p>
已经被这位大唐军神打出了心理阴影。</p>
柿子赶软的捏,高句丽的主攻方向,乃是任雅相部。</p>
此战,泉盖苏文强撑病体,集中兵力,对驻扎在蛇水之上的沃沮道总管庞孝泰,发动猛烈冲锋。</p>
面对突然出现的敌人,庞孝泰毫不畏惧,高呼杀贼,一番血战,终于挡住了高军的第一次进攻。</p>
但天降大雪,气温陡降。</p>
庞孝泰和手下五千多名唐军,全都来自岭南之地,也就是后世的广东和广西这两广。</p>
面对缺衣少食,加上急冻,唐军的战力迅速下降。</p>
高句丽人大喜过望,立刻发动第二次和第三次冲锋。</p>
最终,唐军庞孝泰部寡不敌众,五千余人,全部战死。</p>
在最后的时刻,庞孝泰手下亲兵劝他赶紧撤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p>
但庞孝泰却大喊道“我伏事国家两代,过蒙恩遇,高丽不灭,吾必不还,今五千乡里子弟一并战死,我岂能自求生还?”</p>
说罢,他举起大刀,带着十三个儿子,勇猛冲向高军。</p>
父子皆壮烈殉国。</p>
死时,庞孝泰时年六十二岁。</p>
当是时,天降暴雪。</p>
血腥的战场,被白雪所覆盖,放眼望去,唐军战士的躯体被白雪覆上,犹如一座座雪白的丰碑。</p>
它们永远矗立在遥远的异国它乡。</p>
士兵疲惫,粮草不济,大将客死,天和大雪,各种不利因素全聚在一起。</p>
大唐战神也为之扼腕。</p>
终于,苏定方无奈的仰天长叹,解除了对平壤的包围,班师回国。</p>
而此时的苏定方也没想到,这一别,他再也没机会再踏入辽东。</p>
一年之后,大唐西北告急。</p>
吐谷浑被吐蕃吞并,一系列恶果终于爆发。</p>
吐蕃摩拳擦掌,对大唐亮出锋利獠牙。</p>
李治命七十二岁的苏定方坐镇西北,节制诸军以备吐蕃。</p>
四年后,这位灭突厥、平百济、征高句丽的老将,终于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梦想。</p>
在苍凉的西北大地撒手离去。</p>
享年七十六岁。</p>
</p>
</p>sxbiquge/read/2/2132/ )
不过想了想又道“这些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我们最好一次将他们打痛,不然一有机会,只怕又会反复,给咱们增添麻烦。”</p>
“说得不错。”</p>
苏大为眼睛一亮。</p>
击掌道“我也是如此想,听说从新罗到对马岛,再到倭人的九州岛,不过数十里。”</p>
“都督,你是想……”</p>
“我欲征倭。”</p>
苏大为若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笑道“倭王与百济乃是血缘姻亲,本都督替陛下坐镇百济,就得防着这些倭人在背后添乱,刘将军以为如何?”</p>
……</p>
公元661年,大唐龙朔元年四月,皇帝李治集结了五路大军,水陆并进杀向高句丽。</p>
一路由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宰相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率领水军自成山渡过黄海,由南向北进攻平壤。</p>
浿江,便是后世的大同江。</p>
一路由契苾何力为辽同道大总管,率领陆军从辽东出发,跨过鸭绿江自北向南进击平壤。</p>
苏定方和任雅相这一路进展非常顺利。</p>
七月,便在浿江大破高句丽军,随后又屡战屡胜,狂追高句丽军二百多里,顺势包围了平壤。</p>
但是,契苾何力这一路则出了问题。</p>
这一面,高句丽是由泉盖苏文的儿子泉男生率重兵阵列在鸭绿江边。</p>
而契苾何力刚好又像是后世蒙古海军那种类型。</p>
虽然骁勇善战,刖是这辈子在青藏高原打过吐谷浑,在西域沙漠里灭过高昌国,在蒙古草原上平定过薛延陀,就是没打过一次水仗。</p>
一看鸭绿江,就是两眼一抹黑。</p>
双方在鸭绿江边僵持了近两个月,契苾何力一点办法也没有。</p>
幸运的是,这一年的雪,比过去来得更早。</p>
农历九月底,鸭绿江上已经结了厚厚一层冰雪。</p>
契苾何力大喜过望,率领大军一边擂鼓,一边踏着冰面就向高句丽军杀了过去。</p>
泉男生一点也不像是男人,见唐军杀来,丢下数万精锐,跑得比兔子还快。</p>
契苾何力杀得高句丽人哭爹喊娘,丢盔弃甲。</p>
一直撵在后面狂追数十里,斩杀了三万我人,俘虏了除泉男生以外所有的高句丽军,这才心满意足的回营休息。</p>
第二天,契苾何力精神抖擞,准备接着大干一场。</p>
但是意外发生了。</p>
回纥的老大比粟毒,在这个时候发动叛乱。</p>
虽然大唐已经派出薛仁贵前去平叛,但是为了保证后方安全,防止回纥从背后,背刺契苾何力。</p>
李治还是不得不给契苾何力,下达了撤军的命令。</p>
因为从地图上看,回纥就在辽东的上面。</p>
大唐两面夹击高句丽之策,一下子变成了单打独斗。</p>
但是李治和苏定方依然不想放弃,在给契苾何力下达撤军命令的同时,李治又给新罗下令,命其援助苏定方军。</p>
但这个时候,第二只黑天鹅又出现了。</p>
新罗的老王金春秋,就是在这个时候死的。</p>
九月契苾何力还在准备着撤军的事,金春秋的死讯就传来了。</p>
至于新继位的王……</p>
按原本历史,应该是金法敏上位,成为新的新罗王。</p>
但是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p>
新罗这边,除了金春秋,突然又冒出一个金仁泰。</p>
仗着在周留城及白江之城,协助唐军有功,得到大唐在百济的熊津都督府支持。</p>
具体来说,就是苏大为在背后暗自表示,支持金仁泰做新罗王。</p>
本来金春秋死后,新罗王之位是毫无悬念的落在金法敏的头上。</p>
但现在,这个事悬了。</p>
金法敏和金仁泰都是嫡子。</p>
两人各不退让。</p>
好好的新罗,隐隐分裂成两派。</p>
除去新罗之事,苏定方这边倒霉事一件接着一件。</p>
因为没有援军,苏定方也因兵力不足,只好困守在平壤城下。</p>
而天气进入冬季后,西北风嗖嗖刮个不停。</p>
黄海之上,风浪巨大。</p>
大唐的运粮船,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p>
围攻高句丽平壤城的唐军,陷入缺粮的巨大危机。</p>
李治又忙命新罗和熊津都督府为苏定方军筹措粮草。</p>
苏大为这边倒还及时征集粮草调拨,稍稍缓解唐军燃眉之急。</p>
但是新罗这边,再一次掉链子。</p>
一直拖到龙朔二年的二月,都没能把粮草运过去。</p>
此事,令苏定方大为震怒。</p>
漏屋偏逢连夜雨,就在唐军士气越来越低靡的时候,大唐宰相,浿江道大总管任雅相又病死在军中,令军心愈发不稳。</p>
高句丽人很快探明了消息,抓住机会,对唐军发起反攻。</p>
苏定方这边,高句丽人是不敢惹的。</p>
已经被这位大唐军神打出了心理阴影。</p>
柿子赶软的捏,高句丽的主攻方向,乃是任雅相部。</p>
此战,泉盖苏文强撑病体,集中兵力,对驻扎在蛇水之上的沃沮道总管庞孝泰,发动猛烈冲锋。</p>
面对突然出现的敌人,庞孝泰毫不畏惧,高呼杀贼,一番血战,终于挡住了高军的第一次进攻。</p>
但天降大雪,气温陡降。</p>
庞孝泰和手下五千多名唐军,全都来自岭南之地,也就是后世的广东和广西这两广。</p>
面对缺衣少食,加上急冻,唐军的战力迅速下降。</p>
高句丽人大喜过望,立刻发动第二次和第三次冲锋。</p>
最终,唐军庞孝泰部寡不敌众,五千余人,全部战死。</p>
在最后的时刻,庞孝泰手下亲兵劝他赶紧撤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p>
但庞孝泰却大喊道“我伏事国家两代,过蒙恩遇,高丽不灭,吾必不还,今五千乡里子弟一并战死,我岂能自求生还?”</p>
说罢,他举起大刀,带着十三个儿子,勇猛冲向高军。</p>
父子皆壮烈殉国。</p>
死时,庞孝泰时年六十二岁。</p>
当是时,天降暴雪。</p>
血腥的战场,被白雪所覆盖,放眼望去,唐军战士的躯体被白雪覆上,犹如一座座雪白的丰碑。</p>
它们永远矗立在遥远的异国它乡。</p>
士兵疲惫,粮草不济,大将客死,天和大雪,各种不利因素全聚在一起。</p>
大唐战神也为之扼腕。</p>
终于,苏定方无奈的仰天长叹,解除了对平壤的包围,班师回国。</p>
而此时的苏定方也没想到,这一别,他再也没机会再踏入辽东。</p>
一年之后,大唐西北告急。</p>
吐谷浑被吐蕃吞并,一系列恶果终于爆发。</p>
吐蕃摩拳擦掌,对大唐亮出锋利獠牙。</p>
李治命七十二岁的苏定方坐镇西北,节制诸军以备吐蕃。</p>
四年后,这位灭突厥、平百济、征高句丽的老将,终于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梦想。</p>
在苍凉的西北大地撒手离去。</p>
享年七十六岁。</p>
</p>
</p>sxbiquge/read/2/2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