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熊津都督的死了?”</p>
“千真万确!”</p>
“太好了!”</p>
窗外的雪纷纷落下,寺庙正殿里,一名老僧正盘膝而坐,面前生着一堆火。</p>
身后的佛祖早已歪斜,桌案也瘫塌了,桌角已经被人劈下来做柴烧。</p>
四周幽暗,隐见蛛网。</p>
只有殿中这团火,是唯一光亮。</p>
老僧对面,跪着一个中年汉子。</p>
一身粗布麻衣,头缠裹巾,面目愁苦,像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下老农。</p>
此苦,这汉子正双手合什向着老僧虔诚的道:“道琛大师,此事已在百济故土传开了,不知我们……”</p>
“先别急,让我思量思量。”</p>
道琛额上的皱纹比之过去,又深刻了几分。</p>
他的脸上布满了风霜与憔悴。</p>
显然唐军入主百济这半年来,道琛的日子也极不好过。</p>
他站起身,抖动僧袍,在篝火前来回走了几步,终于,用力一甩袖,狞笑一声道:“我意已决,沙咤相如,立刻尽起你手下义军,即刻举事,我去一趟北境,那里,还有咱们许多同胞,还可以寻求高句丽的支援。”</p>
“是。”</p>
名为沙咤相如的义军领袖站起身,向着道琛深深一礼:“既然大师同意,我回去就举事,后面的事拜托了。”</p>
“放心吧,唐人纵兵劫掠,不得人心,百济复国是复定了,而且……扶余忠信那边,应该已经接到丰璋王子。”</p>
“如此甚好!”</p>
一直面色愁苦的沙咤相如闻言猛地抬头,从双眸中爆发出掀喜的精芒。</p>
这是天大的好消息。</p>
蛇无头不行。</p>
若是能将百济留在倭国的王子接回,复国的把握,又多了数分。</p>
倭国,九州。</p>
雪花飘舞的时节,和式的挺院里飞来了两只仙鹤,在热气腾腾的池水边翩翩起舞。</p>
鹤音嘹亮。</p>
这让坐在木榻上的扶余丰看了十分羡慕。</p>
扶余丰,百济义慈王第五子,百济名扶名丰璋。</p>
倭名藤原镰足。</p>
扶余丰幼年即被送往倭国为质,直到现在,对于故国的记忆已经很淡了。</p>
他的记忆里,几乎全是关于倭国的一切。</p>
所以,这几天那个鬼室福信跑到自己面前说百济灭国了,说义慈王皆失陷于唐朝人的手里。</p>
对他这个年轻的贵公子来说,并没有想像中的悲伤,相反,甚至有一些新奇。</p>
就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一样。</p>
但是,这种故事他听了,就不可能当没发生过。</p>
除了鬼室福信,那个中大兄,也在面前絮叨了两次,意思是让自己回百济。</p>
开什么玩笑,倭国这么舒服,自己在这里什么也不用做,除了学学诗词,赏赏风月,就只用参加贵族的宴会。</p>
这样的日子不好么?</p>
干嘛要回一个被灭掉的故国?</p>
听说那些唐人都很凶恶,杀百济人跟斩草一样。</p>
自己若回百济,岂不是很危险?</p>
傻子才会回去吧?</p>
“王子。”</p>
一名倭人女子迈着碎步走来,到扶余丰面前跪下行礼:“中大兄王子要见你。”</p>
“知道了。”</p>
扶余丰微微点头,心里叹了口气。</p>
不论如何,中大兄是本地的主人,他的面子还是要给的。</p>
跟着侍女,沿着木制地板,一步步走向中大兄的宫殿。</p>
这里是仿中原魏晋的风格,庭院中的竹子特别茂盛。</p>
好像是魏晋时,哪个大名士说过,什么宁可不吃肉,也不能没有竹子。</p>
以此才能体现风雅。</p>
对此,扶余丰是嗤之以鼻。</p>
他虽然喜享受,喜音乐,喜欢贵族的一切,但他也是务实的。</p>
假如能拿实在的东西来换,竹子什么的,不要也罢。</p>
踏入殿中。</p>
一眼看到最里面有一座佛龛,供着一尊佛象。</p>
角落的香氛淡淡升起。</p>
宫殿不大,但布置的颇为用心。</p>
墙上还挂着一些唐国的字画,显出主人的品味。</p>
中大兄,正背对着大门,双手合什在佛前,似在默默祈祷。</p>
扶余丰走近来,侍女小碎步走到中大兄王子身边,耳语几句。</p>
中大兄终于停止了嘴里碎碎的念辞,他缓缓转身,目视扶余丰。</p>
这一刻,扶余丰也看清了中大兄的样貌。</p>
比起数月前,中大兄现在憔悴了许多,一张脸上,写满了疲惫,脸颊也深深凹陷下去。</p>
这是因为,天皇在渡海出击新罗前,不幸染病身亡。</p>
中大兄做为一力推动出兵者,所承受的内外压力,相当大。</p>
不过,尽管疲惫至极,但中大兄的一双眼睛,依旧是精光闪烁。</p>
这是一双,写满欲望和过人精力的眼睛。</p>
那里面,藏着一种东西,叫做贪婪。</p>
“藤原,你来了?”</p>
“是的,王子找我是有什么事吗?”</p>
“收拾一下,三日后,你随鬼室福信回百济。”</p>
这句话,把扶余丰惊呆在当场,一时不知说什么好。</p>
中大兄此前一直商量的口吻,但此刻,居然是直接下令。</p>
显然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p>
“王子,我不明白……”</p>
“我们刚收到道琛的消息,唐国的熊津都督王文度死了,这是个好机会。”</p>
“可是……”</p>
“没有可是,天皇不在,我还在,好不容易聚齐了全国的水军,若是不打一仗,你是要让我成为全天下人的笑柄吗?”</p>
说到最后几个字,中大兄心中的戾气终于掩藏不住,一下子爆发出来。</p>
那种野性,粗鲁的吼声,很难让人将他与王族身份联系在一起。</p>
扶余丰呼吸一窒,微微低下头,低声道:“一切听王子吩咐。”</p>
“你放心,我会尽起水军,护送你回百济,正好,会一会那些唐国军队,看看他们究竟有何能耐。”</p>
中大兄眼里,涌出狂热的自信。</p>
对自己此行取得一场伟大的胜利,深信不疑。</p>
倭国为了此次伟大的渡海战役,已经聚齐了全国之兵,共计十万水军。</p>
要跨海与大唐一争高下!</p>
此战,我大和国的子民,天神苗裔,必胜!</p>
几乎同一时间,新罗,金城。</p>
新罗王金春秋,坐在自己的王座上,遥望宫殿外的风雨,眉头皱在一起,显得忧心仲仲。</p>
金法敏从殿外走来,向金春秋行礼道:“父王,不知何事召儿臣来。”</p>
“最近,百济那边情况如何?”</p>
“大唐总管苏定方走了以后,各地局势开始不稳,有些隐隐躁动。”</p>
“依你看,那个大唐的将军,能稳住局面吗?”</p>
金法敏开口想说不能,但脑中莫名闪过苏大为的样子,略一犹豫,摇头道:“儿臣不知。”</p>
“这事,麻烦啊。”</p>
金春秋站起身,背负双手,在殿上缓缓踱步:“你是知道我的,我对大唐素来还算恭敬,但是此次大唐居然这么容易就征服了百济,我是担心,一但消化完百济的土地,大唐会不会也想吞掉新罗……”</p>
“父王!”</p>
金法敏吓了一跳。</p>
他是在长安居住并且留学过的新罗王子,对唐文化十分了解。</p>
“大唐应该不会如此,他们的皇帝比较重颜面。”</p>
“呵,在国家面前,哪有那些东西,开疆拓土之功,谁不想要,若我们有实力,难道就不想?”</p>
金春秋花白的双眉下,眼神凌厉的扫了一眼儿子。</p>
“在国事面前,不要存任何天真。”</p>
“是,父王教训得是。”</p>
“我还担心一事。”</p>
金春秋缓缓走到窗边,看了看窗外,犹豫了片刻,才回头向金法敏道:“驻守熊津的唐朝将军,你见过,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人?”</p>
“这个……”金法敏一时不知如何回答。</p>
只听金春秋声音艰涩的道:“大唐的熊津都督最近暴毙,刚巧金庾信代表我前去劳军,送了这位都督一份厚礼。”</p>
他抬头看了一眼金法敏:“你说,大唐会不会以为是我们做的?”</p>
金法敏沉默了。</p>
金春秋说的这话,还有未尽之意。</p>
虽然新罗无意现在与大唐翻脸,但是金庾信那里,说不定会有自己的主张。</p>
金庾信做为新罗权臣,与金春秋即有亲婿关系,又是并肩战斗的伙伴。</p>
当初金春秋登王,若无金庾信的大力支持,绝对没这么顺利。</p>
但金庾信也会有自己的利益。</p>
他最常说的话,就是大唐是主,新罗是属,就有如大唐在半岛上养的守户之犬。</p>
若这个主人,对犬恐吓威逼,那么犬也可以先咬主人一口,令主人知难而退。</p>
此大逆不道之言,也只有少数人才知道。</p>
但金庾信对大唐之抵触,心中之狂妄,也可见一斑。</p>
而且听说上次在未谷城那边,金庾信吃了大亏,曾对左右说过,怀疑是大唐那边在暗中削弱他。</p>
因此越发对大唐敌视。</p>
所以,王文度暴毙之事,也许是百济人下的手。</p>
也有可能,是金谀信。</p>
不论如何,新罗与大唐都督之死,都脱不了关系。</p>
金法敏脑中反复闪过苏大为的样貌。</p>
那张坚毅的脸庞,那双深邃得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p>
“父王。”</p>
金法敏咬牙向金春秋拱手道:“以儿臣之见,留守的唐军将领甚为狡猾,恐怕不可深信,万一对方归罪……我们必须未雨筹谋。”</p>sxbiquge/read/2/2132/ )
“千真万确!”</p>
“太好了!”</p>
窗外的雪纷纷落下,寺庙正殿里,一名老僧正盘膝而坐,面前生着一堆火。</p>
身后的佛祖早已歪斜,桌案也瘫塌了,桌角已经被人劈下来做柴烧。</p>
四周幽暗,隐见蛛网。</p>
只有殿中这团火,是唯一光亮。</p>
老僧对面,跪着一个中年汉子。</p>
一身粗布麻衣,头缠裹巾,面目愁苦,像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下老农。</p>
此苦,这汉子正双手合什向着老僧虔诚的道:“道琛大师,此事已在百济故土传开了,不知我们……”</p>
“先别急,让我思量思量。”</p>
道琛额上的皱纹比之过去,又深刻了几分。</p>
他的脸上布满了风霜与憔悴。</p>
显然唐军入主百济这半年来,道琛的日子也极不好过。</p>
他站起身,抖动僧袍,在篝火前来回走了几步,终于,用力一甩袖,狞笑一声道:“我意已决,沙咤相如,立刻尽起你手下义军,即刻举事,我去一趟北境,那里,还有咱们许多同胞,还可以寻求高句丽的支援。”</p>
“是。”</p>
名为沙咤相如的义军领袖站起身,向着道琛深深一礼:“既然大师同意,我回去就举事,后面的事拜托了。”</p>
“放心吧,唐人纵兵劫掠,不得人心,百济复国是复定了,而且……扶余忠信那边,应该已经接到丰璋王子。”</p>
“如此甚好!”</p>
一直面色愁苦的沙咤相如闻言猛地抬头,从双眸中爆发出掀喜的精芒。</p>
这是天大的好消息。</p>
蛇无头不行。</p>
若是能将百济留在倭国的王子接回,复国的把握,又多了数分。</p>
倭国,九州。</p>
雪花飘舞的时节,和式的挺院里飞来了两只仙鹤,在热气腾腾的池水边翩翩起舞。</p>
鹤音嘹亮。</p>
这让坐在木榻上的扶余丰看了十分羡慕。</p>
扶余丰,百济义慈王第五子,百济名扶名丰璋。</p>
倭名藤原镰足。</p>
扶余丰幼年即被送往倭国为质,直到现在,对于故国的记忆已经很淡了。</p>
他的记忆里,几乎全是关于倭国的一切。</p>
所以,这几天那个鬼室福信跑到自己面前说百济灭国了,说义慈王皆失陷于唐朝人的手里。</p>
对他这个年轻的贵公子来说,并没有想像中的悲伤,相反,甚至有一些新奇。</p>
就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一样。</p>
但是,这种故事他听了,就不可能当没发生过。</p>
除了鬼室福信,那个中大兄,也在面前絮叨了两次,意思是让自己回百济。</p>
开什么玩笑,倭国这么舒服,自己在这里什么也不用做,除了学学诗词,赏赏风月,就只用参加贵族的宴会。</p>
这样的日子不好么?</p>
干嘛要回一个被灭掉的故国?</p>
听说那些唐人都很凶恶,杀百济人跟斩草一样。</p>
自己若回百济,岂不是很危险?</p>
傻子才会回去吧?</p>
“王子。”</p>
一名倭人女子迈着碎步走来,到扶余丰面前跪下行礼:“中大兄王子要见你。”</p>
“知道了。”</p>
扶余丰微微点头,心里叹了口气。</p>
不论如何,中大兄是本地的主人,他的面子还是要给的。</p>
跟着侍女,沿着木制地板,一步步走向中大兄的宫殿。</p>
这里是仿中原魏晋的风格,庭院中的竹子特别茂盛。</p>
好像是魏晋时,哪个大名士说过,什么宁可不吃肉,也不能没有竹子。</p>
以此才能体现风雅。</p>
对此,扶余丰是嗤之以鼻。</p>
他虽然喜享受,喜音乐,喜欢贵族的一切,但他也是务实的。</p>
假如能拿实在的东西来换,竹子什么的,不要也罢。</p>
踏入殿中。</p>
一眼看到最里面有一座佛龛,供着一尊佛象。</p>
角落的香氛淡淡升起。</p>
宫殿不大,但布置的颇为用心。</p>
墙上还挂着一些唐国的字画,显出主人的品味。</p>
中大兄,正背对着大门,双手合什在佛前,似在默默祈祷。</p>
扶余丰走近来,侍女小碎步走到中大兄王子身边,耳语几句。</p>
中大兄终于停止了嘴里碎碎的念辞,他缓缓转身,目视扶余丰。</p>
这一刻,扶余丰也看清了中大兄的样貌。</p>
比起数月前,中大兄现在憔悴了许多,一张脸上,写满了疲惫,脸颊也深深凹陷下去。</p>
这是因为,天皇在渡海出击新罗前,不幸染病身亡。</p>
中大兄做为一力推动出兵者,所承受的内外压力,相当大。</p>
不过,尽管疲惫至极,但中大兄的一双眼睛,依旧是精光闪烁。</p>
这是一双,写满欲望和过人精力的眼睛。</p>
那里面,藏着一种东西,叫做贪婪。</p>
“藤原,你来了?”</p>
“是的,王子找我是有什么事吗?”</p>
“收拾一下,三日后,你随鬼室福信回百济。”</p>
这句话,把扶余丰惊呆在当场,一时不知说什么好。</p>
中大兄此前一直商量的口吻,但此刻,居然是直接下令。</p>
显然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p>
“王子,我不明白……”</p>
“我们刚收到道琛的消息,唐国的熊津都督王文度死了,这是个好机会。”</p>
“可是……”</p>
“没有可是,天皇不在,我还在,好不容易聚齐了全国的水军,若是不打一仗,你是要让我成为全天下人的笑柄吗?”</p>
说到最后几个字,中大兄心中的戾气终于掩藏不住,一下子爆发出来。</p>
那种野性,粗鲁的吼声,很难让人将他与王族身份联系在一起。</p>
扶余丰呼吸一窒,微微低下头,低声道:“一切听王子吩咐。”</p>
“你放心,我会尽起水军,护送你回百济,正好,会一会那些唐国军队,看看他们究竟有何能耐。”</p>
中大兄眼里,涌出狂热的自信。</p>
对自己此行取得一场伟大的胜利,深信不疑。</p>
倭国为了此次伟大的渡海战役,已经聚齐了全国之兵,共计十万水军。</p>
要跨海与大唐一争高下!</p>
此战,我大和国的子民,天神苗裔,必胜!</p>
几乎同一时间,新罗,金城。</p>
新罗王金春秋,坐在自己的王座上,遥望宫殿外的风雨,眉头皱在一起,显得忧心仲仲。</p>
金法敏从殿外走来,向金春秋行礼道:“父王,不知何事召儿臣来。”</p>
“最近,百济那边情况如何?”</p>
“大唐总管苏定方走了以后,各地局势开始不稳,有些隐隐躁动。”</p>
“依你看,那个大唐的将军,能稳住局面吗?”</p>
金法敏开口想说不能,但脑中莫名闪过苏大为的样子,略一犹豫,摇头道:“儿臣不知。”</p>
“这事,麻烦啊。”</p>
金春秋站起身,背负双手,在殿上缓缓踱步:“你是知道我的,我对大唐素来还算恭敬,但是此次大唐居然这么容易就征服了百济,我是担心,一但消化完百济的土地,大唐会不会也想吞掉新罗……”</p>
“父王!”</p>
金法敏吓了一跳。</p>
他是在长安居住并且留学过的新罗王子,对唐文化十分了解。</p>
“大唐应该不会如此,他们的皇帝比较重颜面。”</p>
“呵,在国家面前,哪有那些东西,开疆拓土之功,谁不想要,若我们有实力,难道就不想?”</p>
金春秋花白的双眉下,眼神凌厉的扫了一眼儿子。</p>
“在国事面前,不要存任何天真。”</p>
“是,父王教训得是。”</p>
“我还担心一事。”</p>
金春秋缓缓走到窗边,看了看窗外,犹豫了片刻,才回头向金法敏道:“驻守熊津的唐朝将军,你见过,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人?”</p>
“这个……”金法敏一时不知如何回答。</p>
只听金春秋声音艰涩的道:“大唐的熊津都督最近暴毙,刚巧金庾信代表我前去劳军,送了这位都督一份厚礼。”</p>
他抬头看了一眼金法敏:“你说,大唐会不会以为是我们做的?”</p>
金法敏沉默了。</p>
金春秋说的这话,还有未尽之意。</p>
虽然新罗无意现在与大唐翻脸,但是金庾信那里,说不定会有自己的主张。</p>
金庾信做为新罗权臣,与金春秋即有亲婿关系,又是并肩战斗的伙伴。</p>
当初金春秋登王,若无金庾信的大力支持,绝对没这么顺利。</p>
但金庾信也会有自己的利益。</p>
他最常说的话,就是大唐是主,新罗是属,就有如大唐在半岛上养的守户之犬。</p>
若这个主人,对犬恐吓威逼,那么犬也可以先咬主人一口,令主人知难而退。</p>
此大逆不道之言,也只有少数人才知道。</p>
但金庾信对大唐之抵触,心中之狂妄,也可见一斑。</p>
而且听说上次在未谷城那边,金庾信吃了大亏,曾对左右说过,怀疑是大唐那边在暗中削弱他。</p>
因此越发对大唐敌视。</p>
所以,王文度暴毙之事,也许是百济人下的手。</p>
也有可能,是金谀信。</p>
不论如何,新罗与大唐都督之死,都脱不了关系。</p>
金法敏脑中反复闪过苏大为的样貌。</p>
那张坚毅的脸庞,那双深邃得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p>
“父王。”</p>
金法敏咬牙向金春秋拱手道:“以儿臣之见,留守的唐军将领甚为狡猾,恐怕不可深信,万一对方归罪……我们必须未雨筹谋。”</p>sxbiquge/read/2/2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