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齿常之虽然没有亲眼见到各地的烽火。</p>
但是他的头脑清明,对局势洞若观火。</p>
眼下的情况,因为大唐主力已经随苏定方渡海撤回,留在百济的只有少量唐军精锐。</p>
此时,这部份唐军,就犹如坐在火药桶上。</p>
一朝不甚,可能整个局面将会翻覆。</p>
暗流汹涌,局势极为恶劣。</p>
吃过午食,苏大为从殿中出来,结束了今天与黑齿常之的会面。</p>
午后有些昏沉。</p>
他伸手抓起一把窗前的雪,往脸上搓了搓。</p>
阿史那道真和苏庆节各有公务要忙,已经离开。</p>
身边只有安文生,见他拿雪搓脸,又是好奇,又是嫌弃道:“怎么如此不讲究。”</p>
“你还说我,你跟那个苩春彦听说最近走得很近,你是怎么想的?”</p>
苏大为看了安文生一眼。</p>
自从两月前,他率军进占未谷城,便把还在城里未及走脱的苩春彦重新拿下。</p>
本来以苩春彦的身手逃走不难。</p>
奈何苏大为此前在她身上动过手脚,令她无法调用元气。</p>
如今,比之常人,也就是拳脚厉害点。</p>
她身上又被聂苏反复搜过,保证连头发丝都没放过,各种毒香什么的,也是不用指望了。</p>
如此一来,现在只得委委屈屈,做了苏大为手下又一阶下囚。</p>
只是如何处置她,苏大为一时还没想好。</p>
照理说,当初安文生是说要杀了此人,替昔秀芳报仇的。</p>
但现在安文生又改了主意,好像对这苩春彦颇有怜惜之意,天知道安文生脑子是不是进水了。</p>
“当初是你说要给昔秀芳报仇的。”</p>
“阿弥,秀芳已经死了那么多年了,活着的人,总还要继续。”</p>
安文生背负双手,仰头看天,长叹一声。</p>
说不尽的落寞。</p>
“负心汉。”</p>
“你说什么?”安文吃怒视他,文艺范装不下去了。</p>
“我说你负心汉有错吗?”苏大为白了他一眼:“当初一口一个秀芳大家,不知多欣赏,现在呢,人不在了,情也渐渐忘了?”</p>
“我……”</p>
安文生哑口无言。</p>
苏大为摆摆手:“不用跟我解释,你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就行,还有,苩春彦这女人不比昔秀芳,这女人心思歹毒,你莫要玩火。”</p>
“我不是那样的人。”</p>
苏大为不再理他。</p>
摆了摆手,径自向前院走去。</p>
眼前满园雪景,四下莹白一片。</p>
苏大为忍不住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只落得一片大雪白茫茫,真干净。”</p>
“呸,这些关我鸟事,瞎操心。”</p>
安文生若是喜欢,便是把苩春彦娶了,也不是什么大事。</p>
只要这女人别玩什么花样就成。</p>
眼前一条小道通往熊津都督府的衙门,刚巧一个小兵正跑过来,见了苏大为面色一喜,上来叉手见礼道:“苏都尉,左骁卫郎将命我找你。”</p>
“有事?”</p>
“说是有急事找你商议。”</p>
“嗯,我正要去他那里,带路吧。”</p>
跟着传令亲兵,经过几道哨所和巡逻卫。</p>
苏大为带着风雪,迈入了刚建立不久的熊津都督府。</p>
这里,原本应该属于新任熊津都督王文度。</p>
可是现在,人没了。</p>
一切休提。</p>
上午出事后,都督府已经翻了天。</p>
无数医生,仵作,各级将领,轮番被刘仁愿召见一遍。</p>
熊津城的防卫等级一下子提升到最高级。</p>
谁也不知道,王文度的死,是一个偶然,还是蕴藏着更大的危机。</p>
是否是敌人反攻的开始?</p>
现在这一切都无法确定。</p>
只能说,王文度死得太不是时候了。</p>
在熊津都督府公廨里,苏大为见到了此时唐军在熊津城的最高将领刘仁愿。</p>
刘仁愿,字士元,雕阴郡大斌县人,匈奴族。</p>
唐初将领,右骁卫大将军刘大俱之子,匈奴右贤王刘豹之后。</p>
初以门荫,选为弘文馆学生,授右亲卫,负责保卫唐太宗李世民,授予果毅都尉。</p>
参与攻打高句丽,授上柱国、黎阳县公。</p>
跟随李积攻打薛延陀,随程知节攻打阿史那贺鲁。</p>
从履历上来看,这刘仁愿是标准的军二代,而且战功彪柄。</p>
就有如后世TVB的老戏骨,你说不上来他有多耀眼,因为初唐时将星璀璨,名将能打仗的将领实在太多了。</p>
但你又绝对无法忽视这样一员能将。</p>
因为几乎所有的大唐战役,重要的战争,他都有参与。</p>
堪称大唐军中的骨干之臣。</p>
唐军之强盛,除了有如李靖、苏定方、李积这样的名将。</p>
更因为有无数像是刘仁愿这样的骨干之将。</p>
下面还有无数如苏庆节、苏大为、阿史那道真、王孝杰、娄师德这样的能将。</p>
再加上初唐时府兵制的强盛,才成就大唐的武德充沛。</p>
唐军之强,是整体的强。</p>
仿佛华夏的武魂在经历过魏晋南北朝的动荡之后,在这一个时期井喷式的爆发了。</p>
将星璀璨,彪柄千古。</p>
此时,身为大唐驻守熊津城的最高将领,刘仁愿的眉头几乎打成了一个疙瘩。</p>
因为有匈奴人的血统,他的毛发看起来迥异于一般的唐人。</p>
一副大大的挂腮胡子,野蛮的生长着。</p>
鬓角很长,眉毛和头发皆是又浓又密。</p>
整张大胡子脸上,只有一双圆瞪瞪的眼睛,看上去显得不怒自威。</p>
“苏大为你来了。”</p>
“见过左骁卫郎将。”</p>
苏大为直接以官职相称。</p>
刘仁愿看起来也是军中粗人,并不太扣细节。</p>
点了点头,伸手揽过苏大为的肩膀,低声道:“来,我有话要问你。”</p>
“何事?”</p>
“大总管临行前说过,如果有什么不决之事就问你。”</p>
“大总管真这么说?”</p>
大总管,便是苏定方。</p>
他为此次征百济唐军最高统率,被李治命为神丘道大总管。</p>
不过上个月,苏定方已经带着唐军主力,以及一万多俘虏,还有百济王族义慈王等人,乘船返回大唐了。</p>
其中献俘表功是一方面。</p>
更重要的问题是,粮草不济,以及军心思归。</p>
此次苏定方的动作已经够快的了。</p>
但麾下府兵们,似乎越来越不想在外长久征战。</p>
毕竟原本是轮换的府兵,结果一打就是数年,家里田地荒芜,又不得田产赏赐。</p>
换谁,也会有想法的吧。</p>
苏大为心里转过这些杂念,耳中听到刘仁愿道:“大总管说,你鬼点子多,有事问你准没错。”</p>
苏大为:“……”</p>
一时无语。</p>
苏定方老师,您这是夸我还是损我呢?</p>
刘仁愿继续道:“你应该知道我是为何事找你吧?”</p>
“是为了王文度之事?”</p>
“你果然聪明。”</p>
“左骁卫郎将,这种事,跟聪明没关系的吧。”</p>
苏大为苦笑道:“这种情况,除了王文度死在任上,还有何事能引起这么大的乱子。”</p>
“说得是啊。”</p>
刘仁愿有些忧心仲仲的道:“各城各镇和州郡,我已经去信知会他们了,让各地小心防备,也已经去信回长安,希望陛下能及时看到,指示下一步如何做。”</p>
“等等,你给各地都去了信?”</p>
“对,有什么不妥吗?”刘仁愿闻言一愣。</p>
他并不笨,很快明白苏大为的意思。</p>
然而他还是乐观的道:“我已经加派人手护送信,应该没事,这么冷的天,那些义军反应不会这么快。”</p>
“希望如此吧。”苏大为将信将疑。</p>
他现在,不敢对此抱有太大希望。</p>
万一,事情偏偏发生了呢,万一事情就是那么糟呢?</p>
唐军在此乃是客军,补充粮草后勤不易,除了在百济各地搜刮,主要就是靠新罗人。</p>
而新罗人,又是绝对靠不住的。</p>
苏大为对此无比清醒。</p>
可惜,唐军上下,现在对此有清醒认识的并不多。</p>
大部份人,还沉浸在这一场灭掉百济的胜利中。</p>
以及唐与新罗是宗主与藩属,是军事盟友这样的定位里。</p>
包括眼前的刘仁愿。</p>
但苏大为也无意去扭转他们的看法。</p>
空口白话,谁会相信。</p>
且行且看吧。</p>
“对了,左骁卫郎将,我正想问,仵作看过王都督的尸身了吗?他是怎么死的?有何可疑之处?”</p>
“这正是我要找你来的目地。”</p>sxbiquge/read/2/2132/ )
但是他的头脑清明,对局势洞若观火。</p>
眼下的情况,因为大唐主力已经随苏定方渡海撤回,留在百济的只有少量唐军精锐。</p>
此时,这部份唐军,就犹如坐在火药桶上。</p>
一朝不甚,可能整个局面将会翻覆。</p>
暗流汹涌,局势极为恶劣。</p>
吃过午食,苏大为从殿中出来,结束了今天与黑齿常之的会面。</p>
午后有些昏沉。</p>
他伸手抓起一把窗前的雪,往脸上搓了搓。</p>
阿史那道真和苏庆节各有公务要忙,已经离开。</p>
身边只有安文生,见他拿雪搓脸,又是好奇,又是嫌弃道:“怎么如此不讲究。”</p>
“你还说我,你跟那个苩春彦听说最近走得很近,你是怎么想的?”</p>
苏大为看了安文生一眼。</p>
自从两月前,他率军进占未谷城,便把还在城里未及走脱的苩春彦重新拿下。</p>
本来以苩春彦的身手逃走不难。</p>
奈何苏大为此前在她身上动过手脚,令她无法调用元气。</p>
如今,比之常人,也就是拳脚厉害点。</p>
她身上又被聂苏反复搜过,保证连头发丝都没放过,各种毒香什么的,也是不用指望了。</p>
如此一来,现在只得委委屈屈,做了苏大为手下又一阶下囚。</p>
只是如何处置她,苏大为一时还没想好。</p>
照理说,当初安文生是说要杀了此人,替昔秀芳报仇的。</p>
但现在安文生又改了主意,好像对这苩春彦颇有怜惜之意,天知道安文生脑子是不是进水了。</p>
“当初是你说要给昔秀芳报仇的。”</p>
“阿弥,秀芳已经死了那么多年了,活着的人,总还要继续。”</p>
安文生背负双手,仰头看天,长叹一声。</p>
说不尽的落寞。</p>
“负心汉。”</p>
“你说什么?”安文吃怒视他,文艺范装不下去了。</p>
“我说你负心汉有错吗?”苏大为白了他一眼:“当初一口一个秀芳大家,不知多欣赏,现在呢,人不在了,情也渐渐忘了?”</p>
“我……”</p>
安文生哑口无言。</p>
苏大为摆摆手:“不用跟我解释,你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就行,还有,苩春彦这女人不比昔秀芳,这女人心思歹毒,你莫要玩火。”</p>
“我不是那样的人。”</p>
苏大为不再理他。</p>
摆了摆手,径自向前院走去。</p>
眼前满园雪景,四下莹白一片。</p>
苏大为忍不住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只落得一片大雪白茫茫,真干净。”</p>
“呸,这些关我鸟事,瞎操心。”</p>
安文生若是喜欢,便是把苩春彦娶了,也不是什么大事。</p>
只要这女人别玩什么花样就成。</p>
眼前一条小道通往熊津都督府的衙门,刚巧一个小兵正跑过来,见了苏大为面色一喜,上来叉手见礼道:“苏都尉,左骁卫郎将命我找你。”</p>
“有事?”</p>
“说是有急事找你商议。”</p>
“嗯,我正要去他那里,带路吧。”</p>
跟着传令亲兵,经过几道哨所和巡逻卫。</p>
苏大为带着风雪,迈入了刚建立不久的熊津都督府。</p>
这里,原本应该属于新任熊津都督王文度。</p>
可是现在,人没了。</p>
一切休提。</p>
上午出事后,都督府已经翻了天。</p>
无数医生,仵作,各级将领,轮番被刘仁愿召见一遍。</p>
熊津城的防卫等级一下子提升到最高级。</p>
谁也不知道,王文度的死,是一个偶然,还是蕴藏着更大的危机。</p>
是否是敌人反攻的开始?</p>
现在这一切都无法确定。</p>
只能说,王文度死得太不是时候了。</p>
在熊津都督府公廨里,苏大为见到了此时唐军在熊津城的最高将领刘仁愿。</p>
刘仁愿,字士元,雕阴郡大斌县人,匈奴族。</p>
唐初将领,右骁卫大将军刘大俱之子,匈奴右贤王刘豹之后。</p>
初以门荫,选为弘文馆学生,授右亲卫,负责保卫唐太宗李世民,授予果毅都尉。</p>
参与攻打高句丽,授上柱国、黎阳县公。</p>
跟随李积攻打薛延陀,随程知节攻打阿史那贺鲁。</p>
从履历上来看,这刘仁愿是标准的军二代,而且战功彪柄。</p>
就有如后世TVB的老戏骨,你说不上来他有多耀眼,因为初唐时将星璀璨,名将能打仗的将领实在太多了。</p>
但你又绝对无法忽视这样一员能将。</p>
因为几乎所有的大唐战役,重要的战争,他都有参与。</p>
堪称大唐军中的骨干之臣。</p>
唐军之强盛,除了有如李靖、苏定方、李积这样的名将。</p>
更因为有无数像是刘仁愿这样的骨干之将。</p>
下面还有无数如苏庆节、苏大为、阿史那道真、王孝杰、娄师德这样的能将。</p>
再加上初唐时府兵制的强盛,才成就大唐的武德充沛。</p>
唐军之强,是整体的强。</p>
仿佛华夏的武魂在经历过魏晋南北朝的动荡之后,在这一个时期井喷式的爆发了。</p>
将星璀璨,彪柄千古。</p>
此时,身为大唐驻守熊津城的最高将领,刘仁愿的眉头几乎打成了一个疙瘩。</p>
因为有匈奴人的血统,他的毛发看起来迥异于一般的唐人。</p>
一副大大的挂腮胡子,野蛮的生长着。</p>
鬓角很长,眉毛和头发皆是又浓又密。</p>
整张大胡子脸上,只有一双圆瞪瞪的眼睛,看上去显得不怒自威。</p>
“苏大为你来了。”</p>
“见过左骁卫郎将。”</p>
苏大为直接以官职相称。</p>
刘仁愿看起来也是军中粗人,并不太扣细节。</p>
点了点头,伸手揽过苏大为的肩膀,低声道:“来,我有话要问你。”</p>
“何事?”</p>
“大总管临行前说过,如果有什么不决之事就问你。”</p>
“大总管真这么说?”</p>
大总管,便是苏定方。</p>
他为此次征百济唐军最高统率,被李治命为神丘道大总管。</p>
不过上个月,苏定方已经带着唐军主力,以及一万多俘虏,还有百济王族义慈王等人,乘船返回大唐了。</p>
其中献俘表功是一方面。</p>
更重要的问题是,粮草不济,以及军心思归。</p>
此次苏定方的动作已经够快的了。</p>
但麾下府兵们,似乎越来越不想在外长久征战。</p>
毕竟原本是轮换的府兵,结果一打就是数年,家里田地荒芜,又不得田产赏赐。</p>
换谁,也会有想法的吧。</p>
苏大为心里转过这些杂念,耳中听到刘仁愿道:“大总管说,你鬼点子多,有事问你准没错。”</p>
苏大为:“……”</p>
一时无语。</p>
苏定方老师,您这是夸我还是损我呢?</p>
刘仁愿继续道:“你应该知道我是为何事找你吧?”</p>
“是为了王文度之事?”</p>
“你果然聪明。”</p>
“左骁卫郎将,这种事,跟聪明没关系的吧。”</p>
苏大为苦笑道:“这种情况,除了王文度死在任上,还有何事能引起这么大的乱子。”</p>
“说得是啊。”</p>
刘仁愿有些忧心仲仲的道:“各城各镇和州郡,我已经去信知会他们了,让各地小心防备,也已经去信回长安,希望陛下能及时看到,指示下一步如何做。”</p>
“等等,你给各地都去了信?”</p>
“对,有什么不妥吗?”刘仁愿闻言一愣。</p>
他并不笨,很快明白苏大为的意思。</p>
然而他还是乐观的道:“我已经加派人手护送信,应该没事,这么冷的天,那些义军反应不会这么快。”</p>
“希望如此吧。”苏大为将信将疑。</p>
他现在,不敢对此抱有太大希望。</p>
万一,事情偏偏发生了呢,万一事情就是那么糟呢?</p>
唐军在此乃是客军,补充粮草后勤不易,除了在百济各地搜刮,主要就是靠新罗人。</p>
而新罗人,又是绝对靠不住的。</p>
苏大为对此无比清醒。</p>
可惜,唐军上下,现在对此有清醒认识的并不多。</p>
大部份人,还沉浸在这一场灭掉百济的胜利中。</p>
以及唐与新罗是宗主与藩属,是军事盟友这样的定位里。</p>
包括眼前的刘仁愿。</p>
但苏大为也无意去扭转他们的看法。</p>
空口白话,谁会相信。</p>
且行且看吧。</p>
“对了,左骁卫郎将,我正想问,仵作看过王都督的尸身了吗?他是怎么死的?有何可疑之处?”</p>
“这正是我要找你来的目地。”</p>sxbiquge/read/2/2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