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勋匆忙跑出饭庄,与祁山汇合后二人一路小跑赶向府衙。
祁山三言两语将刚刚了解的情况说了一遍,赵勋破口大骂。
“靠他大爷郭尚文,他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就在刚刚,县府中的一名文吏“检举揭发”,说是赵家老爷赵大成寻过他,想要通过他使些钱财买通知府衙署中的学官,只是这名文吏没那么大的“能量”,拒绝了。
郭尚文还火速开了堂,好多百姓围在外面看热闹。
事,肯定是没有的,赵大成没干过。
查,是查不明白的,还是因为赵大成没干过。
可一旦这事传到府城中,府城学官轻则禁止赵勋继续参加科考,重则夺了他的功名。
要知道赵大成是商贾,商贾用钱给儿子买个功名,理所应当的事。
人们,愿意相信麻匪张麻子的脸上一定有麻子。
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萌妹子围棋选手叫做战鹰。
阿豹曾经说过,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
此时百姓都下了工,听闻府衙开了堂,早已是闻风而聚。
能令百姓自发聚到一起的,除了送鸡蛋外,也只有看热闹了。
赵勋带着祁山一路小跑向了县衙,到地方的时候,县衙外已是围了无数百姓,里三层外三层。
县衙外设了木栏,六名穿着差服的衙役站在木栏之后,漆红公门四敞大开。
公堂之中,衙役持水火棍分站两侧,
书案之上,摆放签筒,惊堂木等物。
县令郭尚文面容肃穆,正在“提审”文吏吴勇。
“小人句句属实,那一夜赵大成将小人叫到赵家大宅外,强行将百贯银票塞在了小人手中,说是定要寻到府城学官的门路,无论花销多少钱财,怎地也要给他赵家二郎赵勋买个举人出身。”
吴勇四十出头,长的獐头鼠目声音尖细,名为县中小吏,实为郭尚文侄儿郭晋安的跟班狗腿,平日不在衙中当差,伴着郭晋安胡天胡地欺男霸女。
“今日听闻知州大人巡查下县考校举子,小人…小人是怕赵家大老爷寻了别的门路,若真是暗中为赵家二郎操办了举人出身,这赵二郎再被戳穿了学识不佳人品败坏,那咱肃县的诸位大人,咱肃县的读书人们,咱肃县的百姓们,咱肃县在知州大人眼里岂不是…”
不得不说,吴勇的演技不错,相比之下,县令郭尚文的演技就极为浮夸了。
“呀呀呀,竟还有此事?!”
郭尚文一巴掌拍在了公案上,扯着嗓子喊道:“难怪本官听闻近些时日赵家二郎闲散度日从无温书之举,原来他这举人之身竟是花销钱财得来的。”
二人一唱一和,虽说郭尚文演技不太过关,可这逻辑怎么说也自洽了,并且三言两语就将整件事“定性”了。
看热闹的县中百姓纷纷议论了起来。
是呐,龙生龙凤生凤,商贾之子怎地能考取举人功名…
难怪总是见到赵二郎闲晃着,前些日子还见他拿着书卷在赵家大宅外打瞌睡…
诶呦,前些年隆城不就有一举人,也是花销钱财买的功名,东窗事发,知州府抓了不少学官…
那姓吴的虽说也不是什么好鸟,可他说的是啊,知州大人来咱肃县,到时考校了知晓赵二郎是个草包,损了颜面的可是咱肃县…
眼看着围在外面越来越多的百姓被“误导”了,郭尚文嘴角微微上扬,极为自得。
就在此时,另一位举人郭晋安适时入场,快步走进公堂之中,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那赵家二郎可不能见知州大人,见了丢的可是咱肃县所有人的脸面,叔父,应该把赵二郎关押起来!”
“诶!”郭尚文挑了挑眉:“公堂之上,岂能胡乱攀认,不可叫叔父,免得旁人以为本官不公。”
“大人说的是。”
“不过好侄儿你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叔父我亦是以为应将…”
“慢着!”
一声大吼,所有人循声望去,只见是赵勋带着祁山推开人群径直走入公堂。
看到是赵家二郎,百姓窃窃私语指指点点了起来,三言两语之间便真的将赵勋当成了“有罪之人”。
赵勋充耳不闻,走入公堂之内面无表情,祁山站于身侧。
“来的好。”
郭尚文一拍惊堂木,先声夺人:“赵勋,本官问你,你父赵大成可寻过衙中文吏花销钱财买你举人出身!”
赵勋鸟都没鸟郭尚文,只是看向吴勇,朗声开口。
“吴勇,你说我爹寻你走门路,何时何年何月何日,除你之外还有何人在场?”
吴勇的目光先是躲闪,紧接着梗着脖子叫道:“就是那一夜,那一夜你爹…”
“那一夜是哪一夜!”
“就是那…”
“你说百贯银票,银票出自哪家钱庄。”
“夜中看不真亮,我…”
“你不过区区文吏,也未听闻过在州府有亲朋好友,我爹为何要寻你?”
“这…”
来的路上,赵勋已是问过祁山关于这吴勇的底细。
赵勋凝望着吴勇,微微眯起了眼睛:“吴勇,你出生于东海邳城外的一处渔村,十六岁时跟着你老娘来到了肃县投奔你舅舅,如今家中只有一老娘…”
冷笑了一声,赵勋突然竖起了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个剪刀手。
“我赵勋敢发誓,我爹从未寻过你欲用百贯银票买举人之身,我赵勋口出谎言,天打雷劈,如若事后查出确有此事,我赵家愿离开肃县,那么你呢,你吴勇敢不敢用你老**性命发誓!”
听闻此言,吴勇神情一滞。
赵勋重重哼了一声:“百姓可都看着呢,就算本少爷见不到知州大人,事后我赵家还是要将此事查个一清二楚,到了那时自然会戳破你的谎言,你若胆敢拿你老娘发誓,后果不用我多说了吧。”
公堂外的百姓早已是有二三百人,讲道理,查证据,问细节,论律法,相比这些,百姓们更看重的是另一种更加朴实的东西,一些他们了解,他们看重,他们愿意深信不疑的东西。
本就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谎言,又事发突然,古人最是重“孝”,有这事也就罢了,如果没有这事,一旦吴勇发了誓,最后证明这家伙撒谎,那么无论是他还是他老娘,将永远无法在肃县立足。
要知道古代和后世可不同,很多人一辈子都出不了一村一县,谁若是没了“信誉”或是有了污名,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遭人嫌恶。
果然,吴勇的额头见汗了,支支吾吾说不出只言片语。
见到吴勇不说话,面露难色,堂外百姓们的目光有了变化,齐齐望向吴勇,面带狐疑。
郭晋安望向吴勇,低声道:“无需顾虑,作誓就是,待本少爷得了知州赏识当了大官平步青云,带着你入京就好。”
“卧槽!”赵勋惊呆了:“都不背人了是不是,我还站这呢!”
祁山三言两语将刚刚了解的情况说了一遍,赵勋破口大骂。
“靠他大爷郭尚文,他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就在刚刚,县府中的一名文吏“检举揭发”,说是赵家老爷赵大成寻过他,想要通过他使些钱财买通知府衙署中的学官,只是这名文吏没那么大的“能量”,拒绝了。
郭尚文还火速开了堂,好多百姓围在外面看热闹。
事,肯定是没有的,赵大成没干过。
查,是查不明白的,还是因为赵大成没干过。
可一旦这事传到府城中,府城学官轻则禁止赵勋继续参加科考,重则夺了他的功名。
要知道赵大成是商贾,商贾用钱给儿子买个功名,理所应当的事。
人们,愿意相信麻匪张麻子的脸上一定有麻子。
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萌妹子围棋选手叫做战鹰。
阿豹曾经说过,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
此时百姓都下了工,听闻府衙开了堂,早已是闻风而聚。
能令百姓自发聚到一起的,除了送鸡蛋外,也只有看热闹了。
赵勋带着祁山一路小跑向了县衙,到地方的时候,县衙外已是围了无数百姓,里三层外三层。
县衙外设了木栏,六名穿着差服的衙役站在木栏之后,漆红公门四敞大开。
公堂之中,衙役持水火棍分站两侧,
书案之上,摆放签筒,惊堂木等物。
县令郭尚文面容肃穆,正在“提审”文吏吴勇。
“小人句句属实,那一夜赵大成将小人叫到赵家大宅外,强行将百贯银票塞在了小人手中,说是定要寻到府城学官的门路,无论花销多少钱财,怎地也要给他赵家二郎赵勋买个举人出身。”
吴勇四十出头,长的獐头鼠目声音尖细,名为县中小吏,实为郭尚文侄儿郭晋安的跟班狗腿,平日不在衙中当差,伴着郭晋安胡天胡地欺男霸女。
“今日听闻知州大人巡查下县考校举子,小人…小人是怕赵家大老爷寻了别的门路,若真是暗中为赵家二郎操办了举人出身,这赵二郎再被戳穿了学识不佳人品败坏,那咱肃县的诸位大人,咱肃县的读书人们,咱肃县的百姓们,咱肃县在知州大人眼里岂不是…”
不得不说,吴勇的演技不错,相比之下,县令郭尚文的演技就极为浮夸了。
“呀呀呀,竟还有此事?!”
郭尚文一巴掌拍在了公案上,扯着嗓子喊道:“难怪本官听闻近些时日赵家二郎闲散度日从无温书之举,原来他这举人之身竟是花销钱财得来的。”
二人一唱一和,虽说郭尚文演技不太过关,可这逻辑怎么说也自洽了,并且三言两语就将整件事“定性”了。
看热闹的县中百姓纷纷议论了起来。
是呐,龙生龙凤生凤,商贾之子怎地能考取举人功名…
难怪总是见到赵二郎闲晃着,前些日子还见他拿着书卷在赵家大宅外打瞌睡…
诶呦,前些年隆城不就有一举人,也是花销钱财买的功名,东窗事发,知州府抓了不少学官…
那姓吴的虽说也不是什么好鸟,可他说的是啊,知州大人来咱肃县,到时考校了知晓赵二郎是个草包,损了颜面的可是咱肃县…
眼看着围在外面越来越多的百姓被“误导”了,郭尚文嘴角微微上扬,极为自得。
就在此时,另一位举人郭晋安适时入场,快步走进公堂之中,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那赵家二郎可不能见知州大人,见了丢的可是咱肃县所有人的脸面,叔父,应该把赵二郎关押起来!”
“诶!”郭尚文挑了挑眉:“公堂之上,岂能胡乱攀认,不可叫叔父,免得旁人以为本官不公。”
“大人说的是。”
“不过好侄儿你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叔父我亦是以为应将…”
“慢着!”
一声大吼,所有人循声望去,只见是赵勋带着祁山推开人群径直走入公堂。
看到是赵家二郎,百姓窃窃私语指指点点了起来,三言两语之间便真的将赵勋当成了“有罪之人”。
赵勋充耳不闻,走入公堂之内面无表情,祁山站于身侧。
“来的好。”
郭尚文一拍惊堂木,先声夺人:“赵勋,本官问你,你父赵大成可寻过衙中文吏花销钱财买你举人出身!”
赵勋鸟都没鸟郭尚文,只是看向吴勇,朗声开口。
“吴勇,你说我爹寻你走门路,何时何年何月何日,除你之外还有何人在场?”
吴勇的目光先是躲闪,紧接着梗着脖子叫道:“就是那一夜,那一夜你爹…”
“那一夜是哪一夜!”
“就是那…”
“你说百贯银票,银票出自哪家钱庄。”
“夜中看不真亮,我…”
“你不过区区文吏,也未听闻过在州府有亲朋好友,我爹为何要寻你?”
“这…”
来的路上,赵勋已是问过祁山关于这吴勇的底细。
赵勋凝望着吴勇,微微眯起了眼睛:“吴勇,你出生于东海邳城外的一处渔村,十六岁时跟着你老娘来到了肃县投奔你舅舅,如今家中只有一老娘…”
冷笑了一声,赵勋突然竖起了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个剪刀手。
“我赵勋敢发誓,我爹从未寻过你欲用百贯银票买举人之身,我赵勋口出谎言,天打雷劈,如若事后查出确有此事,我赵家愿离开肃县,那么你呢,你吴勇敢不敢用你老**性命发誓!”
听闻此言,吴勇神情一滞。
赵勋重重哼了一声:“百姓可都看着呢,就算本少爷见不到知州大人,事后我赵家还是要将此事查个一清二楚,到了那时自然会戳破你的谎言,你若胆敢拿你老娘发誓,后果不用我多说了吧。”
公堂外的百姓早已是有二三百人,讲道理,查证据,问细节,论律法,相比这些,百姓们更看重的是另一种更加朴实的东西,一些他们了解,他们看重,他们愿意深信不疑的东西。
本就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谎言,又事发突然,古人最是重“孝”,有这事也就罢了,如果没有这事,一旦吴勇发了誓,最后证明这家伙撒谎,那么无论是他还是他老娘,将永远无法在肃县立足。
要知道古代和后世可不同,很多人一辈子都出不了一村一县,谁若是没了“信誉”或是有了污名,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遭人嫌恶。
果然,吴勇的额头见汗了,支支吾吾说不出只言片语。
见到吴勇不说话,面露难色,堂外百姓们的目光有了变化,齐齐望向吴勇,面带狐疑。
郭晋安望向吴勇,低声道:“无需顾虑,作誓就是,待本少爷得了知州赏识当了大官平步青云,带着你入京就好。”
“卧槽!”赵勋惊呆了:“都不背人了是不是,我还站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