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奸臣 第5章 不留余地

小说:一品奸臣 作者:菲硕莫薯 更新时间:2025-02-18 19:37:36 源网站:2k小说网
  赵勋服了,五体投地。

  县城父母官,决定着县里县外上万百姓命运的县太爷,连不分伯仲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叹了口气,赵勋也懒得纠正了,拱了拱手。

  “大人太过强人所难,知州白大人,学生一定要见到,如若惹得大人不快,只求大人海涵一二了。”

  “不知好歹!”

  郭尚文也没想到平日和个书呆子似的赵勋,今日竟如此不给自己颜面。

  “赵二郎,你莫要以为成了举人,本官就奈何不了你赵家,说穿了,你赵家只是商贾,依旧是民,你莫不是读书读痴傻了,民不与官斗,肃县,本官治下的地界,你赵家还想翻天不成。”

  “白大人本来就是见县中读书人的,郭大人您好歹得讲理吧,不能因为穿着官袍,连理都不讲了。”

  “理?”郭尚文闻言大笑:“本官是官,讲的是法,为何要与你讲理。”

  “好,不讲理,那咱就讲法,我赵家没触犯律法吧。”

  “法?”郭尚文笑的更大声了:“本官是何人,本官是官,凭什么与你讲法。”

  赵勋挑着眉:“不你说的吗,我说讲理,你说讲法,我说讲法,你又讲理?”

  “错,大错特错,你讲法,本官与你讲理,你讲理,本官就与你讲法。”

  “我**…”

  赵勋张了张嘴,半晌不知道该如何接口,好像是这个道理哈。

  “我要是又讲理又讲法呢。”

  “讲理又讲法?”郭尚文冷哼一声:“那就莫怪本官治你个滋事之罪了。”

  赵勋压不住火了:“学生怎么说也是举人出身,你说搞我就搞我?”

  “举人不假,可举人也是人,是人,就有软肋,难不成…”

  郭尚文压低了声音:“你爹赵大成,也是举人?”

  赵勋猛皱起了眉头,望着满面威胁意味的郭尚文,许久,突然露出无比灿烂的笑容。

  “诶呦好世伯,您看您这么不禁逗呢,我赵家不是仰仗着您,又哪能混到今日啊,您都发话了,侄儿我岂敢不听,您安心就是,这白大人,学生不见了,不过可得说好,您以后别忘了多多关照我赵家。”

  郭尚文也是变脸老行家了,放声大笑:“好贤侄,老夫的好贤侄呐,贤侄放心,莫说老夫,便是晋安日后入仕了也不会亏待你赵家,你打小的时候老夫就觉着你通人性,果然如此。”

  赵勋的笑容有些牵强,别的他也就忍了,唯独这个通人性…本少爷是金毛?

  一老一小,满面笑容,四目相对,空气焦灼,眼神拉丝。

  又客气了两句,赵勋施了礼,笑容灿烂地带着祁山离开了。

  望着赵勋的背影,郭晋安笑呵呵的。。

  “三叔儿,想不到这小子还挺识趣。”

  “识趣?”郭尚文冷笑一声:“待你的事情有了着落,这赵家留不得了,尤是这赵勋,说什么也要寻个法子治罪于他,此子藏拙多年,不简单。”

  再说赵勋与祁山二人,走出了百步。

  祁山一步三回头:“少爷,那郭老狗看着还成,日后咱家还真要多多仰仗于他。”

  “仰仗?”赵勋撇了撇嘴:“本少爷高低想个法子弄死他个老**!”

  回头看了眼,见到叔侄二人还衙署外傻杵着,赵勋迅速进入了小巷之中。

  “先找地方吃口饭,今天必须见到那位白大人。”

  自古民不与官斗,不错,可若是这官要不死不休,再是民也不可任人宰割,更何况赵勋本来就不是坐以待毙的性子,在郭尚文的眼神中,他看到了决心,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决心。

  从老爹赵大成三言两语之中,赵勋已经判断出了一些情况,赵家行商贾之事,多要仰仗郭尚文鼻息,如今这郭尚文越来越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如今县里出了两个举子,知州白锦楼的到来算是彻底点燃了导火索,既然如此,只能斗上一斗。

  一个靠着花钱买来的县令,赵勋也不是没当回事,只是没有那般忌惮。

  举人,本就是从某种程度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如今是新朝,新皇登基,朝堂和地方官府大换血,一旦朝中的进士不足以弥补官位空缺,很多举人都有可能入仕。

  这是其一,其二是赵勋还会继续参加科考,一旦入京科考成了进士,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县令想要对付升斗小民,反掌观纹一般简单,商贾,也是小民。

  可一个县令想要对付举人,对付一个参加科考或许有可能成为进士的举人,很难,一个闹不好就会身败名裂丢了官身。

  二人穿街过巷,很快就到了城北,百姓聚集之处。

  一路上祁山担忧不已,总觉得骂骂咧咧的自家少爷有些欠考虑。

  “少爷,您这般会不会太过莽撞?”

  “莽?”赵勋冷笑道:“你知道莽村的莽字是怎么来的吗?”

  祁山挠了挠头,不太确定:“粪字改的?”

  赵勋惊呆了:“你还读过书?”

  “谁会读那下三滥勾当。”祁山满面傲色:“从未读过。”

  赵勋:“…”

  祁山抬头向前一指:“少爷若是饿了,咱去妙醉楼吧,自家产业。”

  妙醉楼,三层饭庄,开在百姓居多的城北,价格不算高,平日都是百姓出入其中。

  掌柜的姓孙,孙贵,赵家老人了,见到了自家少爷,连忙快步跑了出来。

  “二少爷您怎地来了,可是代老爷前来过过账目?”

  孙贵长的面善,和气小老头,接人待物迎来送往的,颇为圆滑,点头哈腰着,和鬼子翻译官似的。

  赵勋迈步而入,有口无心:“生意怎么样。”

  “不如往日了,县老爷的侄儿在城南开了家客云来,县中阔气些的都去那里花销了。”

  饭庄中没太多人,十二张桌,只做了四桌,赵勋不喜人多眼杂,

  “又是县老爷的侄儿,呵,不好好读书反而经商,真**不学无术。”

  赵勋满面不爽:“那个客云来的菜肴比咱这好吃啊?”

  “算不得,还略有不如,只是门面看着大气,去的都是阔气的主儿,小老儿也想不通,吃的没咱这爽利,怎地就比咱这的食客多。”

  “阔气的主儿?”赵勋想了想,笑着说道:“这样,回头我给你弄个菜谱。”

  孙贵意外极了:“您还懂庖厨之事?”

  “就是个消费心理,不是让阔佬冤大头来吗,记住,盘要大,量要少,空的地方放根草,抹点酱,撒点料,卖给冤种八贯八。”

  孙贵倒吸了一口凉气:“八贯八?”

  “嗯,这是冤种套餐,不,不不不,是尊享套餐,卖百姓可不能卖八贯八,咱们又不靠着百姓赚钱,百姓不但不能卖贵,反而越便宜越好。”

  孙贵表情古怪,连说受教了。

  “行了,去忙吧,弄点菜我对付两口,再叫人去打听一下,知州的事听说了吧,找人问问下落。”

  “成,小老儿交代一声就亲自去。”

  孙贵应了一声后转身离开了,赵勋见到一楼坐着不少人,带着祁山上了二楼,清净。

  午时已过,二楼空空荡荡,赵勋寻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了。

  “那个姓白的知州也不知跑哪去了,这大热天的,不会是走走道中暑死城外了吧?”

  祁山没有坐下,知道赵勋着急:“小的不饿,不如小的和老孙带着人去城里打探一番。”

  “也好,有消息马上通知我,对了,让小二把纸笔送上来,本少爷先剽几首诗词准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