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百姓们只要看到了,几乎都是一句话,“你摁手印了吗?”

  看着名册上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也挺高兴的。

  希望天家能看到这份名册,这样也能看到各自的名字……

  十六日晚上,绾娘果然拿着准备好的名册给叶辞书送了过去。

  “一共一万零一十二人,能找的人都找了。

  连宁王爷那边都让庄子里的人来摁手印了。

  叶算师,您是明天就出发吗?”绾娘问道。

  “嗯,明天一大早就出发,三辆马车,一辆上面专门放的账本。”叶辞书笑道。

  绾娘轻轻点了点头。

  “叶算师,辛苦你了!”

  “不辛苦!应该的!”

  十七日一大早,叶辞书带着寒酥,还有十二爷留下的护卫上了马车。

  护卫们在得知叶辞书是往京城走的时候,都非常震惊。

  “十二爷让你们保护我的,所以,我去哪里,你们就要跟着去哪里对吧!

  只有一辆马车是空的,你们看你们谁坐!”

  护卫们想了想,还是决定轮流坐,不坐车的人就骑马。

  就这样,在金陵待了两个多月的叶辞书回京城了。

  和来的时候不一样,这次她是自己回去的。

  “小姐,我们偷摸的跟着十二爷后面回去,等回到京城了,肯定吓十二爷一跳。”寒酥边说边给叶辞书垫了个软枕在腰部。

  “嗯,好,我们吓他一跳。”叶辞书笑着应了下来。

  ……

  很快,两天就过去了。

  叶辞书已经被马车晃的头晕了。

  两天了,除了停下来休息一下,吃点东西,补给一点路上的干粮,他们几乎都在赶路。

  不分黑夜白天,一直赶路。

  从金陵出来后,越往北面,路就越不好走。

  下过雪的路上冻结冰了,走起来要特别小心。

  “小姐,我们回京城了,京城肯定会很热闹的。

  去年的这个时候京城到处都是卖东西的,有卖桃符,花灯,炮竹,还有各种吃的。

  大家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忙的。”寒酥有点兴奋。

  叶辞书闭着眼睛嗯了一声。

  她还是身子弱不如寒酥啊!

  人家坐车上是越坐越兴奋。

  叶辞书呢,是越坐越迷糊,马车晃几下就要睡着了。

  “放心吧!京城大家最近都挺忙的。”

  “哦!年底了,忙也是应该的!”寒酥见叶辞书要睡着了,赶忙压低了声音。

  ……

  京城的人的确都很忙,特别是朝堂上,大家最近更是忙的不能再忙了。

  当十二爷在金陵绞杀了米亦宁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

  为此,很多官员都聚在一起开了小会。

  首先,他们确定了,在金陵杀米亦宁肯定不是陛下的主意。

  陛下都已经让人去把米亦宁往京城押了,那就是要在京城处置米亦宁。

  即使是陛下想杀的,也不可能是明旨。

  只能暗戳戳的暗示。

  只要不是明旨,那就好办了。

  咬死了那位十二爷抗旨就行了。

  还有私自调用军队,革职官员,干涉地方公务,不管哪一项都能拿出来说道说道。

  “大渝以孝治国,陛下不可能违背太祖的意愿去干一些事情的。

  所以,那只能是那个十二爷私下做的决定。

  我们只要抓住这一点,就能好好的参上那个十二爷一本。”

  “没错!一个前二品大员不经过刑部勾决,也没有上奏陛下就擅**了,这不管怎么说都是大罪。

  即使他是皇后的侄子,也要被夺爵。”

  “是啊!只要抓住这一点,肯定有文章可以做的。

  更何况,米亦宁有丹书铁券在,他居然都敢杀米亦宁,这不是不将皇权放在眼里吗?

  触犯皇权,怎么也要被贬为庶民。”

  “我听说了,还有几**就进京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参他。

  等他进京后,陛下想保他估计也保不住。

  要是陛下不惩治他的话,我就以头抢地,一定要捍卫皇族威严。”

  这些官员们讨论的挺欢的。

  太子的一个内线悄咪咪的看了一眼。

  嗯,不是翰林院的就是礼部的,都是一群老家伙。

  要说把十二爷参倒了对这些人有什么益处吗?

  好像也没有!

  这些人纯纯的就是闲的,不找点事情出来显示一下存在就不舒坦的那种人。

  这种人俗称搅屎棍……

  内线看着这些商量的起劲的家伙,心里叹了口气。

  这些人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十二爷在金陵杀米亦宁才是最正确的啊!

  他这是在为陛下着想啊,你们怎么就非得在陛下面前蹦跶呢!

  真的是活腻歪了……

  “你们有没有想过,万一陛下给了十二爷密旨了呢?”内线忍不住提醒。

  “不可能!陛下怎么可能给旨意呢!这是要对抗太祖啊!

  陛下要是这么做的话,那就是欺师灭祖了!

  要是陛下真给了这种旨意了,我就是拼死也要请陛下下罪己诏。”

  “对!陛下不可能给的,那是太祖之物,怎么可能违背呢!”

  内线不说话了。

  好吧,和这群蠢货没话可以说了,一个个的非得在粪坑上蹦跶。

  还要逼着陛下下罪己诏?

  呵呵,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等会儿回去后见了太子,一定把这些人说了什么都告诉太子,让太子记在小本本上,将来找到错处就收拾他们。

  一群整天之乎者也的家伙们,脑子里装的都是大粪……

  ……

  皇宫勤政殿里,萧武帝看着厚厚一摞的奏折,脸色有点不好看,平宁公主坐在一旁,也看了一眼那些奏折。

  “今天多少本?”

  “二十二本,比昨天多了六本!”胡周全忙说道。

  “都是参安邦侯的?”萧武帝问道。

  “是!都是参安邦侯的!据说……明天会更多一点。”胡周全小心说道。

  萧武帝叹了口气,将御笔放了下来,用力按了下额间。

  胡周全赶忙上前帮着萧武帝按了几下。

  “哎!这小子,怎么就那么不听话呢!把人弄到京城来不就没事了。

  现在好了,连年都过不好了。

  真让人头疼。”萧武帝叹道

  “陛下,十二也是为您排忧解难。”平宁公主忙说道。

  “我知道他是为朕减轻压力。

  现在所有人都冲着他来了。”萧武帝一想到那些人像狼一样盯着十二爷,心里就不舒坦。

  那群老家伙,真的给他们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