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谋士 第15章 大儒为我辩经:你原来一直在藏拙!

小说:镇国谋士 作者:南国公子 更新时间:2025-02-16 21:53:47 源网站:2k小说网
  镇国公府。

  许良身穿官服,散发别簪下了马车。

  母亲王氏在下人的陪同下早早在门口等着。

  见到儿子下车,她激动上前:“良儿,陛下召你入宫,不是责罚吧?”

  许良心生感动,宽慰道:“当然不是,是让上官大人带着儿子先熟悉宫内一切,没什么大事。”

  “那就好!”

  王氏轻拍胸脯,终于放下心来。

  在许良回来之前,她甚至担心自己儿子是不是被女帝给阉了!

  如今看来,儿子的确一鸣惊人,得女帝器重了!

  “翠红,快去温壶酒来,我吃了也好快活快活。”

  王氏满脸幸福。

  熬了这么多年,也该自己扬眉吐气了!

  许良又宽慰母亲几句,就要回房补个回笼觉。

  这一天折腾得实在厉害。

  不想刚转身就吓得一个激灵,一个面瘫脸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

  “春……春来叔?”

  顾春来,爷爷许定山养大的孤儿。

  十七岁那年跟着爷爷许定山在河东一战中,立了陷阵、夺旗、斩将三大功。

  爷爷退下来之后,他便辞了五品武将的官,跟在镇国公许定山身边当起了贴身护卫。

  在许家,顾春来身份特殊,许青麟、许青峰这些人都是让自家晚辈将顾春来视为叔伯,而不是家臣、下人。

  许良对顾春来的敬畏来自本能。

  只因他此前跟着顾春来练武没少挨揍。

  让他意外的是,顾春来一张面瘫脸上难得露出微笑,“老爷要见你。”

  说罢,也不等许良开口便转身带路。

  “爷爷?”

  许良快步跟上,回想关于爷爷许定山的记忆。

  他记得爷爷以前还是很疼他这个孙子的,替他向上官家求过亲,读书不成还想让他练武从军,完全就是一个为子孙谋划的至亲长者。

  为何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一言不发?

  二人一路来到“农园”,面前一片翠绿。

  镇国公府占地极大,天南海北的奇花异草不知几多,唯独许定山的院里与众不同。

  偌大一个庭院,分别种着萝卜、蒜韭葱、菠菜、茄子、芫荽等青菜。

  茅屋旁有篱笆栅栏,里面养着鸡鸭。

  世人不会想到,那个仅凭名字就能止魏国河东之地小儿夜啼的“人屠”许定山竟是一个热衷刨地种菜的老农!

  从地面湿度上看,老爷子是早上刚浇过水。

  那个时候,自己正在金銮殿上,生死难测。

  是他笃定女帝不会动许家,便想趁此机会好好给他这个孙子点教训?

  “老爷,大公子来了。”

  顾春来高声吆喝,随即走出院子,只留爷孙二人。

  一身短褐穿着的许定山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镰刀,看上去就是寻常田间劳作的一个老农。

  “来了,爷们?”

  许良:……

  一句意外又意外的招呼把他差点整不会了。

  略作沉吟,他躬身行礼一礼,“孙儿见过爷爷。”

  许定山招了招手,示意他跟过来,自己则走到一片长得粗壮的韭菜地里割韭菜。

  许良站在旁边,一言不发。

  老人一边割一边问:“知道我为什么没去跟陛下求情救你吗?”

  “这……”

  许良没想到老爷子这么直接,一下子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略作沉吟,他试探道:“爷爷是想告诉我,你的孙子就像这韭菜,割了一茬还有下一茬,不差我这一个?”

  许定山割韭菜的动作忽然顿住,回头看向许良,似要看清许良心底真正想法。

  但后者目光平静,他一时之间竟没看透!

  然而他仍旧没有回答,又问了一句,“这混账话是你自己想的,还是你爹那**的说的?”

  许良:……

  老爷子这么猛的吗?

  一句话骂了仨,连自己都不放过。

  “我爹。”

  许良如实回答,心底松了口气。

  “混账话、**的”应该可以说明老爷子的态度了。

  然而老人却笑眯眯追问了一句,“你信吗?”

  许良短暂斟酌后老实回答:“本来是有些信的,现在不信了。”

  “哦?”

  许定山面露费解,似不敢相信这话是从许良嘴里说出来的。

  短短半天时间,自己大孙子像是换了一个人。

  “为何又不信了?”

  许良便将来的路上想到的说了大概:

  “若爷爷不管我的死活,也不会到上官家为我上门求亲。

  爷爷是武将之首,上官家在文臣、清流中颇享盛名。

  文武相结合,太犯忌讳。

  可是孙儿又太不争气,若无强援,后半生堪忧。

  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爷爷能为孙儿谋到这种地步,孙儿心底只有感激。”

  这话是他去朝堂的路上就想到的,当时是有赌的成分,见了爷爷后就确定了。

  “再者,孙儿非议陛下功过本就是两可之间的事。只是此事乃廉亲王亲自出手,陛下迫于形势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态度。

  若孙儿所料不差,此事最可能的结局是陛下对许家小惩大戒。

  但廉亲王会跟疯狗一样从许家咬下一块肉来。

  这种事,爷爷心里清楚,廉亲王心里也清楚。

  只要陛下不傻,也会将此事如此处理……”

  许定山目中露出精芒。

  “好好好,原来你什么都懂,一直在藏拙!”

  许良心道果然。

  辫子军入关之前非汉不可,破城之后自有大儒为其辩经。

  同样道理,他之前再怎么荒唐,在今日一鸣惊人之后自有人为他脑补理由。

  世间需要脑补啊!

  这个时候许良也很合适宜地说了句:“爷爷,之前是孙儿年少,自以为许家树大招风,若我藏拙便可免去诸多麻烦。

  如今看来,一味退缩忍让只会招来更多麻烦。

  唯有足够强大才能让旁人不敢小觑。”

  许定山欣慰点头,“看来老夫的一大堆道理都不用说了。

  书上怎么说的来着,什么不谏,什么可追的……”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对,对,就是这句……咦,你小子不是读书不行吗,怎么知道这句?”

  “孙儿知道这句不奇怪,奇怪的是爷爷您怎么也知道这句?”

  “臭小子!”

  许定山手腕一拧,以镰刀背抽向许良,却被许良轻松躲过。

  爷孙举动,十分默契,似在这小院里不止一次出现过这一幕。

  许定山重新蹲下割韭菜:“那就说说以后吧。”

  “你在殿上献的计策我也听说了,嗯,换国之计堪称救国良策,引水绝户计却是实打实的生儿子没**的人才能想出来的……”

  许良:……

  “爷爷,您这样说自己孙子不好吧,还想不想早点抱重孙子?”

  许定山却没搭理许良,继续道,“可你心底也要有个数,一旦被魏国、楚国知道你出这种计策,他们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什么刺杀、美人计的都会往你身上招呼。

  你太年轻,爷爷怕你把握不住啊。”

  许良认真点头:“到底是亲爷爷,要不您帮我分担一下。

  刺客来了您扛,美人计我上?”

  许良找到了熟悉的感觉,开始皮了。

  许定山笑得好似老怀快慰:“真是爷爷的好大孙!”

  话锋一转,他又道,“外人要防,自己人也要防。”

  “防您,还是防我爹?”

  “臭小子!”

  许定山没有理会,只面露担忧道,“你应该清楚我说的自己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