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楚诚背后有楚帝撑腰,他自是不怕,但柳随风身份本就特殊,众臣这么一闹,楚帝还没怎么样,柳随风反而先坐不住了。

  当下连忙拱手,正色道:“楚诚在此谢过大将军恩情,只是如今皇城危在旦夕,还望大将军出手相助!”

  柳随风奇道:“皇城怎就危在旦夕了,前**道抓捕贼人,贼人不都尽已伏诛,何来危机之谈?”

  楚诚叹了口气,道:“此事,说来话长。”

  便把事情从南雪诗潜宫缓缓说起,说到此时对西市的布局,柳随风霎时恍然大悟,又有些好笑,愤愤想道:

  “下生这混账儿,只因个女子便把自个给卖了!当真是个好大儿!”

  “此时夕月将至,届时巡捕营疲于各市之中的治安,必然会让贼人有可乘之机,还望大将军相助!”

  楚诚深深合手一拱,见柳随风不答,再次朗声道:

  “刺客藏于闹市,下到百姓,上到皇上,都将惶惶不安,还望大将军相助!”

  见柳随风仍无反应,楚诚又道:“大将军若不愿借我与兵,楚诚便告到父皇那儿,届时父皇令下,大将军仍得借我!”

  闻言,柳随风虎眉一皱,沉吟片刻。

  楚诚并没有唬他,值此紧急关头,楚诚若告到楚帝那儿,楚帝也会令他出兵,无非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只是此中,亦有差距。

  瞧着还在游移不定的柳随风,楚诚长叹一口气,似是失望,又似是惋惜,缓缓道:

  “不想当年,为民请战,横断长江的横北将军,如今竟只剩苟且之志。”

  淡淡一句,这一刻,却好似支利箭,狠狠地扎了柳随风一下。

  胸口好似漏跳了两下。

  “罢了。”

  楚诚一拂袖,转身离去。

  “大将军既怕众臣弹劾,那我便求父皇下令便是,也不叫大将军难做。”

  “只是每每想起,儿时敬仰的英雄,竟是这般如此,不觉有些可笑。”

  楚诚此话,虽然不真,却也不假。

  大楚两任大将军,众人只知定江候宁定江,却不知横北将军,柳随风。

  大楚三帝期间,长江沦落几十年,国力衰弱,被大齐长驱直入,几度迁都,到先帝时,任用宁定江为车骑将军,抵抗齐军。

  而柳随风本是江南柳家的侍女之子,生的一身蛮横,颇有怪力。只是出身卑**,从小不受待见,连父亲都不知是谁,未为有效嘛。

  后来江南被大齐攻破,柳家南下逃亡,柳随风被搁落,加入了民兵组织,自己起了个名字,便叫柳随风。

  凭着一身神武,柳随风逐渐打出了成绩,多次伏击齐军散兵与小股队伍,夺取资源,一步步吸纳更多难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民兵将军。

  后来又几度拦截大齐部队,助官兵击退齐兵,最终与车骑将军宁定江会合,被官家招安封为忠义将军,这支民兵也更名为忠义军。

  而一生七战七胜的宁定江,此时,才开始影响他传奇一生的第四战。

  宁定江前三战固然全胜,却都是小胜,三次击退齐军的进攻,权是自保,影响不了大局。

  直到大齐暗中备齐军马辎重,集齐精锐,欲要大举进攻,一举攻破大楚腹地!

  宁定江得知情报,与柳随风兵分两路,想要先一步进攻,扰乱齐军布局。

  宁定江携带精兵五万从江上绕路,想要奇袭齐军精锐,直捣江城,而柳随风携兵两万忠义军正面详攻。

  谁知柳随风行军途中,却与齐军大将携七万精锐相遇,柳随风布阵迎敌,靠着阵法严密精妙,又凭借一腔神武孤勇,悍不畏死!

  最终破釜沉舟,一举击溃大齐七万精锐!

  七万齐军士气溃散,战意全无,军马慌乱的向北逃去。

  而此时,与江城击退了大齐五万常规军的宁定江正南下回程。

  两军相撞,涣散的齐军,不成体系,一触即溃,被宁定江尽数截杀,全军覆没!

  此战,杀敌过万,缴马十千,粮草辎重无数,剿灭了大齐南军精锐部队,宁定江一举封侯!

  而柳随风二万忠义军余下不到三千,只有些许赏赐,又尽数抚恤给了战死将士家属。

  这些忠义军都是跟着他从民兵一路杀来,最是悍不畏死,只是自此之后,便没有忠义军了。

  此后,宁定军一战平江南,一战平江东,最终长江决战彻底收复长江,成大将军,封万户侯!

  宁定江彻底走上巅峰!

  而一个人,一旦什么都有了,他就会开始害怕。

  害怕失去,也害怕失败。

  此时的长江虽然收复,却还未平定,大齐占据长江几十年,早就有了一支庞大的水军部队,战船无数!

  而大楚几十年来,被逼出长江一带,没有了地理需求,几十年来没有一艘大船。

  而水上战船,体量便是一切!

  宁定江自知难敌,便退居中央,不再出战,又令柳随风镇守长江。

  而柳随风坐镇长江以来,先军纪严明,治理有方,又以小船击大船,借风、借火、借水势,边战边拖。

  直到大楚养出一批楼船,以船制船,最终攻过长江,彻底毁灭大齐水上力量!

  自此,横断长江,北拒大齐,大楚水军遨游于长江东西,大齐再也不能越过一步。

  而柳随风也被封为横北将军,取的便是横断大江,北拒大齐之意。

  待到楚帝上位,宁定江因为太过张扬跋扈被楚帝罢免,而坐拥长江水师的柳随风被召回京城,续任大将军。

  相比于宁定江的张扬跋扈,出身卑微的柳随风则更加小心谨慎,虽然战功卓著,地位尊崇,但从不以权势树党,不干预朝政,更勤恤士卒,颇得人心。

  而柳随风的低调谨慎,也让他许多的功绩都被掩埋了,以至于瞧着不显山,不显水的。

  但楚诚清楚,无论是如今横断长江的大楚水师,还是打下南凉州的凉州猛人,实则背后都有柳随风的支持与手笔。

  相比于更多在彰显功劳,恃功自傲的宁定江,柳随风则更多是在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