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第275章 结束

小说: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作者:一日三觉 更新时间:2025-02-16 15:30:09 源网站:2k小说网
  老朱是不听劝的。

  按照这老家伙的说法,那就是全杀了也不怨。

  反正当官的没一个好人。

  好吧!

  这老货似乎忘了他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官。

  好在朱标不是个浑人。

  方静之的意思他明白,而且这事也早就在他的掌控之中。

  “静之,你看看这个!”朱标笑呵呵指了指自己桌面上的一堆奏折。

  方静之皱了皱眉,随手打开一本查看。

  顿时就明白了朱标的意思。

  “大哥,你这是早有计划了!”

  老朱父子,显然是早就想到了空印案肯定会有一些清官也因此会受到牵连。

  所以在抓人之前早早的就做好了调查。

  “你小子,特**当咱是昏君了!”

  老朱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得意洋洋的看着方静之。

  “你能想到的事情,咱会想不到。”

  “这些人虽然罪不至死,但终归是犯了律法。”

  “死罪虽然可免,但是活罪难逃。”

  “这次把他们抓进昭狱,就是让他们看看锦衣卫的手段。”

  “过后咱自然会下一道旨意,就用太子的名义,让他们回去以后戴罪立功。”

  “怎么样,咱是不是算计的很到位,佩不佩服咱的聪明才智。”

  老朱觉得,此刻自己的智商足以碾压方静之。

  让你个小**总是因为一点小聪明就在咱面前**。

  怎么样,服气了吧!

  实话讲,方静之还真是不服气。

  “所以空印的事情解决了吗!”

  老朱父子俩同时愣住了。

  这特么,又给了这小子**的机会?

  “所以我今天过来,不单单是为了这事。”

  “还有商税提高,士绅一体纳粮这两件事,如今苏州城已经在高了,其他的地方,也可以试点一下了。”

  “这事情有大哥在办,我很放心。”

  “主要说的就是第三件事情,也就是空印案的解决方法。”

  “虽说律法无情,但是大明也要以人为本。”

  “类似于云贵等地,地处偏僻之地,千里迢迢运送税粮来南京。”

  “这不人道,也不合理。”

  “倒不如根据当地得粮价,直接用银钱来代替粮食缴纳税款。”

  “十石粮运到南京城可能会因为风吹日晒变作八石,但是一两银子无论如何运输,却总会是一两银子不会变。”

  “而且朝廷也不用担心储粮的问题。”

  “完全可以用这些钱来平衡粮价。”

  “便宜的时候高价收,带动市场行情,不至于让卖粮的百姓吃亏。”

  “粮价高的时候朝廷带头抛售,让百姓永远有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到粮食。”

  “总之用银两代替粮食纳税,对大明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就是提个意见,回头你们好好想想,跟大臣们讨论一下。”

  “我家里还有事,就先走了!”

  秉持着装完逼就跑的思路,方静之一股脑的将自己在路上想的全吐了出来。

  不理会已经陷入呆滞状态下的老朱父子俩,方静之拔腿就跑。

  而在大殿内。

  老朱父子俩人还在消化着方静之刚刚提供给他们的思路。

  用银子代替粮食纳税,这行吗?

  朱标在经过头脑风暴以后,很快就得出一个结论。

  似乎真的行。

  老朱虽然年龄大了,但是这厮绝对属于那种人老成精的狠角色。

  相比起朱标,他早就想明白了。

  老谋深算的盯着方静之离开的背影。

  老朱喃喃。

  “特**,还真让这小子装到了。”

  ……

  岁月匆匆,一晃而过。

  洪武十八年。

  经历过三大案的大明,已然走入正轨。

  书院在大变之中,几乎是占尽了好处。

  大量的底层官吏,如今几乎都变成了书院出身的学子,或者是新进提拔的吏员。

  用老朱的话来说,就是等过上两年,方静之那**小子就算是在奉天殿撒尿都没敢弹劾的。

  为啥,因为都是徒子徒孙。

  虽说这让老朱有点不开心,但是看看儿子,再看看孙子。

  无所谓了。

  谁让这小子是自己给儿子孙子挑的帮手呢。

  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小金库里堆得满满登登的金银,老朱哪还管方静之干啥啊!

  朱标也懒得管老朱。

  如今的老朱,已经做起了甩手掌柜,整个大明的朝政,几乎都是他这个太子在处理。

  而书院弟子,他也用的极为顺手。

  原因无他。

  这些书院弟子似乎都有病。

  就因为方静之一句,贫苦之地改天换日,方为大明真男儿。

  结果这群刚刚毕业的学子,明明有资格留在南京,转头就向自己上奏折,说是希望到贫苦之地为官,而且越穷越好。

  甚至有几个立下了军令状。

  不让当地变化个新模样,宁愿死在那里。

  瞅瞅,哪朝哪代有这样的学子官员啊。

  而这些人也没有让朱标失望。

  为了能上学院的那面英雄碑,这些学生为了带领当地致富,也算是使尽了手段。

  而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短短几年内,大明几乎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虽不敢说人人过上了富贵日子,但是至少再也不用担心会有百姓吃不饱的问题。

  用老朱的话来说,他最近越看北元那边越不爽,总是觉得北元那群孙子蠢蠢欲动。

  太子足以独当一面,皇孙也已经开始处理政事。

  那他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御驾亲征的事情。

  蓝玉那小子总是说什么封狼居胥。

  这史上第一位封狼居胥的帝王名头,看起来戴在咱的头上就很合适吗!

  老朱怎么想的方静之不管。

  他现在也没空去管这个老家伙。

  年龄上来了,肩上的担子自然要担起来。

  马皇后一句,这天下早晚要交到你大哥手里,难道你就忍心不去帮你大哥一把吗!

  于是乎,方静之的脑袋上就多了一个商务部大臣的头衔。

  当初借着马皇后名头设立的烟草司,老卒关爱司等等,如今早已并入大明六部之中。

  而所谓的商务部,则是朱标专设的一部,与六部并列,暂时归属太子东宫管辖,主要针对的便是海外贸易。

  而这商务部下属单位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暂时停靠在扬中县的大明海军。

  方静之当初为老朱父子俩描绘的宏伟蓝图,这俩人可一点都没忘。

  把这大明海军放到方静之的手里,甚至于让汤和给自己做副手,打的什么算盘,方静之用脚丫子想都能想得明白。

  “小子,你确定你这计划行得通?”

  “趁着咱过寿招他们过来,能趁机捞他们一把大的?”

  “那些外藩可都是不毛之地啊,哪来的钱买咱的东西!”

  “不如咱让他们带点种子吧!”

  哪怕是自己讲了这么多,老朱的眼界还是这么的差。

  吃了没文化的亏,就算计人家地里的那点东西了。

  “我说老爷子,格局放大一点。”

  “咱们先收了他们的金银,然后武装咱们得士卒。”

  “然后去抢了他们的地,地里的东西不都是咱的。”

  “你就好好想想吧,前宋那么有钱,那些钱都是哪来的?”

  “不就是通过海上贸易来的吗,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些蛮夷手里有咱们需要的金银啊!”

  “海上风浪那么大,险象环生,为啥那些蛮夷商人前仆后继,不就是利益使然。”

  “他们拿着咱们的便宜东西去换取了金银,一来一回,差价不知道多少呢!”

  “一坛子酒在咱们这里卖十个钱,到了他们那里,那就是一百个啊,一来一回十倍的利润啊!”

  “反正这钱不管你挣不挣,我们商务部肯定是要挣的,信国公那里可是说了,十八条大船不够,想要打穿大洋,怎么也要再来二十条。”

  “还有这临近年关,万邦来朝的旨意,太子大哥那边已经发出去了。”

  老朱忽然有种想打人的冲动。

  这小子那是来找自己商量啊!

  简直就是通知来了。

  不过方静之的这一番话,听起来还真有几分道理的样子。

  “所以这跟藩国贸易的事情,势在必行了?”

  “先拿他们的钱,然后再打他们?”

  “可是咱那个不征之国的计划!”

  “打住,您给我打住!”不等老朱说完,方静之就已经开口反驳了。

  你就不知道你那个不征之国的**计划给后世子孙造成了多大的阻碍。

  “老爷子,我还有事,先走了啊,衙门里忙着呢!”

  这就很不尊重自己啊!

  老朱觉得自己的鞋底子有点痒。

  可一抬头的功夫,方静之早已经跑的不见人影了。

  老朱却是笑了。

  这小子,也像个大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