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以前除了羊肉之外,其他的肉都很少见。勋贵之家尚且如此,更遑论寻常百姓。”

  “民以食为天,唯有百姓饱腹,大唐才能长盛不衰,我们才能有闲情逸致在此漫步。”

  虽然这话听起来有些虚伪,但李想却是发自内心的想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他说话的时候,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段嫣然能感受到李想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也不由得对长安城里那些关于李想的流言蜚语,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愧疚。

  “王爷最近在忙着修建新的皇宫,长安城里各种传言都有,以嫣然的眼光来看,王爷为了大唐所做的一切,比那些流言蜚语要多得多。”

  “有句话说的好,树大招风!本王从来不怕被人议论,陛下面前,弹劾我的折子也不少,但只要本王一心为国,就不惧流言蜚语。”

  听到李想的话,段嫣然的美眸中闪过一抹异彩,对李想的崇拜之情,也是越来越浓。

  从小到大,她在长安城里也见过不少贵人,但没有一个人能和燕王殿下相提并论。

  只是,王爷这人怎么回事,总是让李雪来邀我出去玩,难道不能派个人去求亲吗?

  害得他每次出门都提心吊胆,母亲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

  “王爷,天色已晚,我也该回去了。”

  想到这里,段嫣然的心情不禁有些低落。

  李想也是一脸懵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看这天色,太阳都还没下山呢,这是什么意思?

  女人的心思,果然是捉摸不透的!

  汉城,作为高句丽的别都,和大唐的洛阳一样,都是三京之一。

  汉城是高句丽少有的繁华之地,拥有五万多户居民,繁华的街道。

  高句丽抵抗了杨广三次进攻,又俘虏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除了大唐、西突厥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力比高句丽更强大。

  “大人,这是我们在汉城的分部,专门负责收购人参之类的东西。周船长曾经问过他,要不要在汉城留下一艘船,然后在这里做生意,不过我想汉城和倭国不一样,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再做生意,而且商人和锦衣卫的人必须分开。”

  燕王府旗下的锦衣卫指挥使何青泉,随同第二批出航的捕鱼队的船到了汉城。

  刘谨也来了。

  这一年,李想不能离开长安,但是高句丽的事情,他必须要尽快调查清楚,所以才会派刘谨前来。

  “小心驶得万年船,高句丽人对大唐的敌意更大,我们在这里行动,一定要小心。至于贸易方面,我认为可以先从新罗与百济着手,再找几个愿意归顺于我们的商家,由他们出面到汉城销售货物,应该会比较安全。”

  隋末唐初之时,高句丽应是**半岛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时期。

  高句丽立国数百年,一直在打仗,军事实力很强,有点像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越南。

  杨广三次征高句丽都失败了,虽然有很多内部原因,但也是因为高句丽气候寒冷,综合实力不弱。

  刘谨虽然不觉得高句丽能够和大唐相提并论,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用王爷的话来说,就是要从战略上轻视高句丽,战术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知道,所以这几天,我们除了从高句丽的山民那里购买人参之外,并没有做什么。”

  “高句丽的王公贵族虽然会说唐人的语言,但是一般人的语言,我们是听不懂的,殿下让梅川秋一来帮助你,也是因为梅川秋一精通高句丽的语言。”

  “是。”

  ……

  刘谨吩咐了何青泉几句后,便带着梅川秋一离开了店铺,亲自去汉城转了一圈。

  “将军,这里是汉城的市集,和长安城的西市差不多,虽然比不上大唐,但也是这里难得的热闹之地。”

  何青泉在汉城呆了好几个月,自然知道高句丽的情况。

  “叫掌柜的就行了,咱们现在是外客,到了高句丽,就一定要牢记,王爷曾经说过,做事讲究细节,尤其是我们这种人。”

  何青泉听他这么一说,老脸一红,道:“原来如此。”

  “高丽参,这可是上好的人参啊!”

  在汉城附近,挖人参是村民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在集市上,有不少山民在卖人参。

  “掌柜,高丽参,百济参,新罗参,其中高丽参是最好的,奈良城的贵族都很喜欢吃。”

  倭国与半岛三国的交流比大唐要多;难波津港来往最多的,就是百济,新罗,高句丽人。

  当然,现在有着捕鱼队的存在,其他的船就只能靠边站了。

  毕竟,大海上到处都是海盗,像高句丽这样的国家,船只越来越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王爷说起高句丽,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高丽参了,听说长安城里,最好的百年人参,有钱都买不到。”

  刘谨虽然不知道这株高丽参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既然李想如此看重,他自然要认真对待。

  “这里卖人参的人很多,种类也很多,想要选到好的,还真得是行家。”

  刘谨皱眉看了看街边摆摊的人,不知去哪家买东西。

  虽然王爷并没有给他安排什么任务,他只是来看一看高句丽的情报基地,但是刘谨觉得,自己必须要弄到一些上好的高丽参,送给王爷才行。

  他们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王爷的功劳。

  “极品人参,百年人参,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一道略显怪异的声音,将何青泉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道:“掌柜,他可能是隋军。”

  “咦!隋军?”

  刘谨不明白何青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