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接过帛书,快步走到姜玺面前,呈了上去。

  姜玺展开帛书,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一遍,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精彩起来。

  奏报上称,东海县令刘勉用计,以少量兵力诱敌深入,然后设下埋伏,大败尔朱罕部,斩首数千,俘虏无数。

  “这……”

  姜玺看完奏报,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姜策。

  “皇叔,这奏报上所言,可是属实?”

  姜策微微一笑:

  “陛下,臣岂敢欺瞒圣上?”

  姜策的回答掷地有声,却引来更多质疑。

  兵部尚书阴阳怪气道:

  “梁王殿下,尔朱罕何许人也?他可是鞑靼的骁将,凶名赫赫!东海县那个小小县令,莫不是走了**运,才侥幸赢了一场?怕不是谎报军情吧?”

  “就是就是,”

  另一位官员附和道。

  “这捷报来得蹊跷,臣以为其中必有隐情!说不定是那县令为了升官发财,故意编造出来的!”

  姜玺揉了揉眉心,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自从鞑子入侵以来,朝廷就没打过几场胜仗,这些大臣们不是主张议和,就是推诿扯皮,没一个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如今好不容易听到一个好消息,却又被质疑是假的,真是让人心烦。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问道:

  “皇叔,这东海县令,究竟是何许人也?”

  姜策还未开口,一旁伺候的李公公便抢先答道:

  “回禀陛下,这东海县令,名叫王奋,祖籍江南,三年前捐了个县令的官职,去了东海县上任。”

  “捐官?”姜玺一愣,目光再次落在了姜策身上。

  “正是。”姜策点头。

  “一个捐官的……”

  兵部尚书冷笑一声。

  “难怪能打胜仗,想来是花了大价钱买通了尔朱罕吧?”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纷纷窃笑。

  在他们看来,一个捐官的县令,能有什么真本事?

  打胜仗?怕不是痴人说梦!

  如今王奋一个捐官的打了胜仗,让他们这些“正经”官员的脸往哪儿搁?

  “王大人能以少胜多,击退尔朱罕,实乃我大梁之幸!”

  姜策的声音依旧平静,“诸位大人与其在这里质疑,不如想想该如何嘉奖王大人,以鼓舞士气!”

  “嘉奖?”

  兵部尚书嗤之以鼻。

  “梁王殿下,这捷报的真伪还未可知,就急着论功行赏,未免操之过急了吧?万一是假的,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是啊是啊,”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此事还需仔细查证,万万不可轻信!”

  姜策环视一周,眼神锐利如刀:

  “诸位大人,尔朱罕部是否被击退,一探便知。与其在这里空口白牙地争论,不如派人前往东海县,查明真相!若是捷报属实,自然要重重嘉奖;若是谎报军情,再治罪也不迟!”

  “梁王殿下此言差矣,”

  一位官员站出来反驳道。

  “如今国库空虚,哪还有钱派人去东海县?更何况,就算派人去了,一来一回也要数月时间,万一这段时间鞑子再次来犯,该如何是好?”

  “就是就是,”

  另一位官员也跟着说道,“依臣之见,不如先按兵不动,等情况明朗了再说!”

  这些大臣,一个个冠冕堂皇,说的都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可实际上,他们心里打的什么算盘,谁不清楚?

  还不是怕王奋得了赏赐,抢了他们的风头!

  “诸位大人,你们口口声声说国库空虚,没钱打仗,”姜

  策语气冰冷,“可每年岁币的银子,却是一分不少地送到了鞑子手里!既然都要花钱,为何不把钱花在刀刃上?与其花钱求和,不如将这笔钱用在真正能打胜仗的人身上!”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炸开了锅。

  “梁王殿下,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是说,我们这些年花的岁币都白费了?”

  “梁王殿下,你这是在指责朝廷的决策吗?”

  “梁王殿下,你这是要造反吗?”

  各种指责、谩骂声,如同潮水般涌向姜策。

  姜策面不改色,沉声道:

  “本王从未说过要造反!本王只是觉得,与其花钱买平安,不如花钱买胜利!与其将钱财拱手送给鞑子,不如用这些钱来奖励那些为国杀敌的将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震慑鞑子,保我大梁江山永固!”

  “梁王殿下,你这是在为自己谋私利!”

  一位官员指着姜策的鼻子骂道,“你封地在东海,你自然希望朝廷把钱都拨给你!你这是假公济私,中饱私囊!”

  “放肆!”

  姜策怒喝一声,一股强大的气势从他身上爆发出来,震慑得那些叫嚣的官员们噤若寒蝉。

  “本王一心为国,何来私利之说?”

  姜策冷哼一声。

  “王奋是否真的打了胜仗,本王自会派人查明!若是属实,本王定会奏请陛下,重重嘉奖!若是虚报战功,本王也绝不姑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本王可以向诸位保证,本王绝无偏袒之意!一切,只为大梁!”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就连姜玺也听得热血沸腾。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的这位皇叔,是个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的好臣子。

  只是,他没想到,姜策竟然会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县令,与满朝文武对抗!

  “皇叔,”姜玺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赏,“朕相信你!”

  姜策微微躬身:“谢陛下信任!”

  “那依皇叔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

  姜玺问道。

  姜策沉吟片刻,说道: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派人前往东海县,查明真相!臣愿亲自前往东海县,调查此事!”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再次哗然。

  “梁王殿下,你……你疯了吗?”

  兵部尚书惊呼道,“你可是皇亲国戚,怎么能亲自去那种危险的地方?”

  “是啊是啊,”其他大臣也纷纷劝阻,“万一出了什么事,谁来负责?”

  姜策冷笑一声:“诸位大人,你们怕死,本王可不怕!为了大梁,本王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