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和苏尘来到一书房。

  苏尘从不看书,有时候在这里画画东西而已。

  李泰坐下后,准备好笔墨纸砚,等待苏尘口述。

  “李泰,我说了,你写。”

  李泰点了点头,做好落笔准备。

  “陛下!小子苏尘要60万贯。

  修一条从庄园,通往长安城的水泥路。

  路宽2丈,全程约12里路,经过村庄6个。

  没有房屋拆迁,也不占农田。

  道路两侧,各修建2尺宽排水沟。

  红砖水泥抹光,可保道路路基,十年以上不被水冲毁。

  请陛下批准!”

  李泰很快就写完,吹了几口气好让墨汁干的快些,然后李泰仔细阅读一遍。

  “父皇看了,会不会打死苏尘。”李泰脸上的表情,那是相当丰富。

  “写好了?你再以你的口吻,写一封信给你大哥,让他转交给陛下。”

  苏尘又让李泰写一封信给李承乾。

  他要慢慢的改变,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

  李泰什么都没问,接着又写了一封信,他大概知道苏尘这么做的目的。

  何况,他在庄园待了这么久,也没什么心思去争太子之位了。

  以前主要是身边人鼓动,加上李世民给了他错误的信号。

  李世民压根就没想过,要把李承乾太子之位换掉,只是想给他压力。

  这做法和李渊殊途同归。

  “都写好了,现在就让人送去给大哥吗?”李泰写完,又对着纸吹了吹。

  “对,现在就让人送去,越快越好。”李泰点点头,两人离开书房。

  苏尘不是没钱,他现在六百多万贯呢。但是他不能开这个口子。

  ……

  “丽质,你那驸马从何处学来的这些?”

  长孙瑶,对这数字计算很有兴趣。她刚才一直认真在听,用这数字做计算确实方便。

  苏尘刚刚教的也基本掌握了。

  “我也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他会写字,我从没见他写字。”

  长乐摇了摇头笑道。

  苏尘两人回到客厅,喊来了王朝。

  “魏王殿下,侯爷!”

  从订婚宴后,那庄园的侍卫都叫苏尘为侯爷,苏尘说过还是叫庄主,他们不听就算了。

  “王朝,将此书信,亲自送到太子殿下手中。”李泰将两封书信递给王朝。

  一封信上有注明太子亲啟。

  李承乾只要看过这封信,就知道如何做。

  “是,魏王殿下,卑职立刻送往皇宫。”李泰点头,王朝拱手后转身离开。

  “唉,叫他们上课不肯来,以后就只能跑腿了。”苏尘恨铁不成钢笑道。

  现在都挑明身份后,张龙四人和以前,明显有些态度上的变化。

  尊卑有别,这一时半会他们改不了的。

  客厅有人等不及了。

  “姐呼,小系几要七排骨!”她现在不叫‘大锅锅’,叫姐夫了。

  是小李治教的。

  小柿子一滑溜从座椅上下来,跑到苏尘身旁,小李治偷瞄了一眼长乐,也跟着跑了过来。

  苏尘笑着摸了摸小李治的头,“好,中午让你们吃个够!”

  “李佑,去玉米地摘十来根玉米,挑大个的。”

  苏尘也不清楚,这玉米成熟的怎么样了,玉米排骨汤,太嫩的玉米好像不太好。

  “仁贵,去找看过程伯伯杀猪的侍卫,让他们赶紧杀猪。”

  杀完这头猪,就只剩十头了。

  大牛几个人把客厅重新还原,下午上课再调整回来。

  苏尘看向长乐公主,表情有些腼腆,轻声问道:

  “丽质,你们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这句话问的好!

  苏尘到现在,还有些不好意思和她说话。

  长乐公主白了他一眼,心想:你也有害羞的时候?

  “他们俩个想吃排骨了。”说完在旁边坐了下来。

  苏尘抓了一下后脑勺,憨笑道:

  “好好,排骨管够!”

  长乐公主,被苏尘这模样逗笑了。

  ……

  皇宫,御花园。

  “此处裂纹颇多想必红薯定然个大,高明快挖起来!”

  李承乾二话不说,撩起衣袍下摆别在腰间,撸起袖子。

  蹲下来快速刨开土,6颗大大的红薯露出来。

  可能是这红薯喜欢生地,这里红薯个头,要比庄园的大个些。

  “皇爷爷你看,很大个,足足有六颗一般大小的。”

  李渊哈哈大笑,“好好好!果真是高产仙粮。”

  “皇爷爷,妹夫说这红薯烤着吃更香,要不……”

  李承乾不敢自己说出来,在皇宫里面烤红薯。

  “那还等什么?找个偏僻角落,生火,烤咯!

  别让那倒霉玩意发现就好!”李渊拽着李承乾就走。

  太极宫距离御书有点远,李世民很难发现。李渊叫来两太监,弄来干柴,生火。

  ……

  御书房。

  “陛下,臣猜测此次山西等地灾民,欲往长安避难的约有五万之众。”

  房玄龄面色沉重,向李世民提供灾民大概数量。

  李世民默默点了点头。

  “辅机,你要监管好各地官员,不得驱赶灾民,尽力帮助沿途灾民。

  能就地安置的,定要妥善安置。”

  “臣,遵旨!”

  长孙无忌当即表态,定会传达下去严格执行。

  “玄龄,玄成两位爱卿会同户部,在灾民到达长安之前,商量出赈灾和灾民安置良策。”

  “臣等遵旨!”

  就在这时,御书房外王德发报告。

  “陛下,侍卫来报,太上皇所在太极宫有浓烟冒起。”

  李世民一听,肯定会以为是宫殿着火。

  “什么?还不快派人前去灭火!”说完,自己丢下众大臣,快步走出御书房。

  ……

  “高明啊,你常年在皇宫,生活经验不足啊!这烤红薯啊,大火猛烧是不行的。

  须明火过后,以炭火慢慢烘烤,方为上策。”

  李渊吃着自己烤的红薯,看着满脸漆黑的李承乾,细心教导。

  “皇爷爷教导,孙儿铭记,皇爷爷能让高明尝尝吗?”

  太香了,李承乾虚心接受了他爷爷的教导。

  “你再等等吧,那些估计也快烤好了。”

  六颗红薯,被李承乾烧了一颗,烧的像木炭一样。

  好在李渊经验丰富,如果六颗一起烤,又得去挖红薯了。

  李渊吃得正香,李承乾看得正馋。

  突然,一群提着水桶的侍卫快速跑来。

  嗯?

  “尔等做甚?”李渊皱眉问道。

  “参见太上皇,参见太子殿下!”

  侍卫见这爷孙两坐在火堆旁,瞬间明白了。

  “你们都退下吧,这里无事!”

  李渊也明白过来,应该是这里生火,冒烟被人发现了。

  李世民这时也赶到了,李渊看李世民额头,有细汗流出,心里被感动一下。

  “没用的玩意,跑两步累成这样,要多注意身体!”

  李渊也曾想过,凭心而论,他这儿子皇帝做的很合格。

  但是就是过不去那道坎。

  李世民也听出来,这是李渊对他的关心。“是, 是,父皇教训的是,儿子知错。”

  李世民来到他们跟前,一脚踹翻李承乾。

  李承乾毫不在意,又爬了过来继续用棍子扒拉火堆。

  “父皇,您这是在……”

  李世民问到一半,不用问了,看李渊嘴上就知道。

  “嗯,老头子我,在教高明生活经验,他连烤红薯都不会。”

  李世民一听烤红薯,他还没吃过呢,煮的吃过。

  “父皇,那烤红薯还有剩吗?”李渊朝蹲在地上的李承乾,努了努嘴。

  “承乾,如何?还有多少烤红薯?”

  李承乾转过头,一脸黑炭,笑着答道:

  “父皇,莫急,还有四颗马上就好。”

  御书房众位大臣也来了,加上秦琼七人。

  “参见太上皇,太子殿下!”

  就在这时,一侍卫飞速跑来,“参见太上皇,陛下,太子殿下!”

  侍卫从怀中递出两封信。

  “魏王有书信,呈于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