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伙房前院一块空地,有头后脚绑着麻绳的母猪拴在一木桩上。

  旁边架起了一口大缸伙计正添柴烧着水,应该是用来泡猪刮毛的。

  “庄主!”

  “庄主夫人!”

  苏尘微笑着点头回应众人的招呼,苏尘对庄园所有人都没有特意要统一称谓。

  有人习惯叫苏尘庄主,也有叫侯爷的。

  王朝见到苏尘来此,立即上前。

  “侯爷,已有人取秤去了!”

  王朝紧赶慢赶,用时不到一分钟赶到杀猪现场。却发现根本无需苏尘交待称重,负责杀猪的厨房伙计已经去取秤称重。

  “嗯!”苏尘点点头走到那头母猪旁,“这头猪差不多有……一百八十来斤吧?”

  此处苏尘使用的斤两是按大唐的度量,换算后相当于两百一十斤左右。

  苏尘感觉,如果这头猪不乱动他一只手能将它提起来。

  王朝打量着母猪点点头,“侯爷估算不错,卑职以为此猪当有一百九十来斤!”

  “嗯,希望如此!”

  只要有两百斤重就符合生猪出栏标准,哪怕只有一头也是离目标近了一步。

  “庄主!”

  取称的两名伙计返回,放下手中秤杆、麻绳和抬杠向苏尘见礼。

  苏尘点点头,指挥众人给母猪上秤,“嗯,看看这头猪究竟有多重。”

  “是!”

  两条麻绳从母猪肚子下绕过,一根横杆两根纵杆四个人将母猪合力抬起离地。

  母猪在被抬起的那一刻终于发出嚎叫,在猪圈每天有人好吃好喝伺候着,此前好像意识不到今日便是它的死期。

  看秤的人拔动秤砣吊绳,使秤杆平衡后稍稍上翘。

  “一百九十一斤……十二两!”看秤伙计望向苏尘读出秤星刻度。

  果然还是王朝眼光毒辣,他猜的一百九十来斤。

  “嗯,大伙先忙着,我去厨房有点事!”

  苏尘走进厨房,刘师傅他们正准备着装猪油、猪血的瓷缸。

  之前每次杀猪苏尘都会吩咐他们熬猪油。

  “侯爷!”

  “庄主!”

  厨房里面忙着的人纷纷向苏尘见礼,对于长乐公主只是无声的作揖。

  “大伙忙着呢!”

  苏尘招牌式的笑容回答众人,而后看向刘师傅,“刘师傅,今天元宵佳节我想试着做一下汤圆。我来说你记一下!”

  刘师傅向苏尘恭敬揖礼道:“请侯爷示下!”

  “糯米碾磨成细粉越细越好,加水调和成面团。而后分别取芝麻和花生仁放在铁锅里炒熟炒香,再将芝麻、花生仁碾细碎作为汤圆馅料!”

  “芝麻可以加适量白糖一起舂碎,汤圆馅就三种。

  芝麻馅、花生仁,芝麻和花生混合馅!”

  苏尘一边说,刘师傅仔细聆听。

  “最后就是包汤圆了,将三种馅料包进糯米粉面团揉搓成圆。揉好后防止汤圆粘连可以滚沾些许干糯米粉。”

  “时间很充足,晚上再煮汤圆都可以。做好后你们可以先煮一些试试,不露馅就算成功!”

  苏尘说完看向刘师傅,待其做出反应。

  “侯爷,小的记下了!”刘师傅再次一礼,并承诺道:“请侯爷放心,小的午时之前便试煮汤圆,若不能成还请侯爷指教!”

  苏尘闻言嘿嘿一笑,“实不相瞒,我也不会做汤圆!

  所以成与不成皆靠造化,大不了多试几次就是,刘师傅放心去做!”

  刚才那些步骤都是苏尘自己瞎猜的,就连糯米能不能揉成糯米团他都不知道。

  长乐公主听到苏尘说自己也不做,当即笑出声来。

  “好的侯爷,小的知晓了!”

  苏尘看看手表八点差二十分,“嗯,那你们先忙哈,我有事先走一步!”向大伙挥了挥手,和长乐公主离开伙房区域。

  开始今天的十里晨跑。

  ……

  幽州,东面临海,西边是为太行山,南面即是中原大地,北面为燕山。

  自古以来,幽州便是隔绝中原大地与北方游牧部落的屏障,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大唐!”

  “我等回来了!”

  “兄弟们,我们归家了!”

  幽州城外,一队百来人的骑兵向着幽州城墙疾驰而来,从服饰着装上看乃突厥骑兵无疑。

  骑兵勒马于城外约两里之处,仰天发出高呼。

  或是为自己活着回到大唐而感慨,亦或是为阵亡战友带去消息。

  幽州守城将士远见两里之外的突厥骑兵来袭,迅速通传出警戒消息。

  “快,派人通知都督突厥骑兵犯境来袭!”一名守城将军向传令兵命令道。

  幽州都督、守将乃玄武门长上、左领军大将军张士贵是也。

  此人善奇射,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

  相较秦王李世民两石满弓差距不大,兴许秦王开弓两石还有水分。

  禁卫羽林军由玄武门卫士组成,玄武门上长负责平日训练。因此羽林百骑发展成羽林万骑,都有张士贵的功劳。

  一刻钟过后,幽州都督张士贵骑马上城墙。

  城外骑兵此时策马奔来。

  张士贵双眉紧皱,望着即将抵达城下的骑兵面露疑虑。

  守城将士纷纷搭箭拉弦,只待骑兵临近城下储势待箭雨便会落下。

  “勿慌勿动,此行骑兵有异!”

  张士贵观察骑兵人数后,心中已做出猜想。

  **厥骑兵常以三百骑为队,而城外队伍应不足两百人,且后方并无尾随。

  张士贵很快想起侯君集率两百人出关一事。

  “侯将军!”待到骑兵至城下约五十步,张士贵认出为首之人侯君集。

  “吁~!”

  “吁~!”

  侯君集抬手喝令队伍停止前行,向城墙之上的张士贵抱拳一礼:

  “张将军,别来无恙乎?”

  张士贵不答,命令副将下得城去。

  “快开城门,迎侯将军入城!”并骑马下城墙准备亲自出城迎接侯君集。

  张士贵已知侯君集此次**厥之行事由,心中对其甚为敬佩。

  两百骑无补给强闯北漠腹地,可谓一身是胆。

  “哈哈哈,侯将军此乃泼天大功一件,可喜可贺!”张士贵出城来到侯君集马前,哈哈大笑。

  侯君集与百余众游击队队员纷纷下马。

  侯君集以及其他游击队员,整副行头换了个遍。身上穿的皆为厚重起球的皮毛大衣,一脸须发更是如此。

  “张将军莫要打趣!”侯君集抱拳回礼。

  苦笑道:“得生归,乃万幸!”

  张士贵再次哈哈大笑,“哈哈哈……来人啊!”握起侯君集手腕向城内走去。

  “为侯将军执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