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陛下,这真是文物啊!“好叫我一通好找!”

  苏尘、长乐公主刚从御花园走出,李泰迎面而来。

  李泰步伐还挺急,好像是找苏尘有急事一般。

  “四哥,此来为太阳能路灯一事对吧!”

  先前李泰回宫后先是去丽政殿,看到殿外四盏太阳能路灯很是惊奇。

  还有十几套在充电未安装的灯头。

  还没来得上前一探究竟,便发现长孙皇后她们四人,像是被摄了魂一般,目光紧盯桌上的铁盒子。

  “正是!丽质你知晓其理?”李泰喜出外望满脸求知欲,感觉问对人了。

  李泰询问长孙皇后,后者很不耐烦。只告诉李泰路灯叫太阳能路灯晚上会发光。

  至于其他则让李泰自己去打听,别妨碍她看剧。

  “嘻嘻,我不知道啊!”

  长乐公主之前还装作一副‘我都知道’模样,现在却说不知道。

  李泰立即变了脸,再也不看长乐公主,开口就要向苏尘求教。

  “我们过去再说吧,我也只能将大致原理,以及零部件与你讲解一下。

  这些材料大唐目前是搞不出来的,那属于科技产品。完全不同于造玻璃,玻璃充其量只算是工业产品!”

  不等李泰发问,苏尘拍了拍李泰提前打好预防针,免得他钻牛角。

  李秦闻言点了点头,他不会盲目自信。他相信苏尘既然这般说,那便一定是事实。

  不多时,苏尘三人加到丽政殿外。

  放置平板的八仙桌移到了路灯下方,原先那处已经没有阳光。

  苏尘和李泰径直走向正在充电的灯头。

  “你看,这面板叫太阳能充电板,只要对着太阳吸收阳光就行。

  材质是多晶硅做成的单晶硅,具体是怎么做出来的,需要很高的物理和化学知识。我讲不清楚,你现在只需要发解这么多就行,反正也造不出来。

  面板下面是蓄电池和控制器,面板吸收太阳能量转换成电能,存储到电池里面。”

  苏尘将灯头整修翻转,向李泰解释太阳能充电过程。

  “然后这个灯头上有个感应器,它能探测环境中的紫外线强度,白天紫外线强度高路灯不会亮,反之夜间紫外线弱路灯亮。”

  苏尘知道的不多,能说的仅有这些。

  李泰翻看着太阳能灯头,点了点头,“紫外线?”

  “所谓紫线就是……哥解释不了,以后你自己去翻书!”苏尘站起身来,摆了摆手转身就走。

  「**,我要懂那些还会上二本?」

  李泰小心的将灯头摆放好,跟上苏尘。

  “陛下,还在看呢!”

  今天早上苏尘和长乐公主躺床上看平板时,把声音调小了。

  现在也还没有调大音量,不走到跟前听不出来此时平板播放的是节目。

  “有事?”李世民淡淡看了一眼苏尘问道。

  “呃~没事,你继续看!”

  苏尘走上前去瞧了一眼,好家伙!

  葫芦娃!

  ……

  申时三刻许(约15:50)。

  长孙皇后授意苏尘暂时收起平板,说是晚餐后再看。

  “青雀,老三老五可曾回宫?”

  李泰自回宫后,李世民此时才正眼瞧了一下李泰,也是第一次开口说话。

  “回父皇,三皇兄和五弟皆已回宫!”

  李世民点了点头,看向长孙皇后道:“观音婢,差人前去将杨妃她们请来,今晚丽政殿一同用膳!”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对宫女夏荷吩咐道:“三位殿下一并请来!”

  “喏!”夏荷欠身一礼。

  这半年来,皇室聚餐次数很频繁。换作以往,一年也难得有一两回。

  不多时,老王带着四名内侍,抬着两根灯杆来到丽政殿外。

  还有两名带着木工工具的匠人,在后宫门外等候。

  灯杆应该没多重,截面约六寸的方形柱,长度一丈又五尺。

  原木色未涂漆,灯杆中部有纹路雕刻,顶部镶嵌着雕饰物。

  其他人在殿外等候,老王入殿向李世民禀报。

  “禀陛下,老奴带匠人试装灯柱,请陛下示下!”

  李世民点头道:“嗯,带进来吧!”

  “喏!”

  老王躬身退出丽政殿,抬灯杆的内侍可以跟着老王进入后宫,那两名工匠却是不行。

  必须禀报皇帝获得准许方可。

  大概一盏茶时间,老王带着工部木匠来到丽政殿。

  “臣,参见陛下!”

  匠人放下手中工具立即向李世民见礼。

  “免礼,正事要紧!”李世民伸手虚托,示意工匠安装殿内路灯。

  “谢陛下!”

  两名工匠动作利索,走到安装灯柱的地方,取出所需工具立即施工。

  苏尘很想知道,装在殿内的路灯杆如何生根,走上前去观看。

  两名内侍将灯柱立在指定的大殿立柱旁,工匠参照灯柱上已开好方形孔的高度,在大殿立柱做好标记。

  苏尘看明白,灯柱上有两方孔。第一个孔洞开孔高度离地约三尺,第二孔高度再加三尺。

  工匠是要在大殿立柱上开孔,然后用木销将灯柱连在一起,立柱木销为固定式,灯柱一端则是用可插拔插销。

  此种施工方式和门楼牌坊侧边柱差不多,只是另一边用的是活动插销。

  “等等,且慢动手!”

  木匠做好标记就要在立柱上凿孔,苏尘立即叫停!

  李世民很是好奇苏尘此番举动,走上前来欲探究竟。

  长孙皇后、李泰、长乐公主也跟了过来。

  工匠闻言停止锤凿动作,放下工具拱手一礼,问道:“侯爷请吩咐!”

  工部的工匠很久之前便与苏尘熟识。

  “师傅,这个柱子可凿不得啊,此乃文物!”拍了拍那根丽政殿大柱,一本正经提醒道。

  柱子直径大概一尺半(约45厘米),开两个洞着实令人惋惜。

  “这……”木匠不知如何是好,看向李世民。

  “文物?”李世民一脸不解之色。

  苏尘郑重的点了点头。

  李世民左思右想,他所知晓的文物与此情此景毫无瓜葛。

  何谓文物?礼乐典章是为文物!

  而苏尘说的文物,则是指古物。

  “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李世民念出文物一词,看向苏尘连续两问。

  “此柱乃文物?汝之脑袋有恙乎?”

  苏尘点头之后又摇头。

  李世民见苏尘不说话,看向工匠挥手示意继续施工。

  “哼!”瞪了苏尘一眼甩袖返回客厅。

  李泰很是嫌弃的看了苏尘一眼,竟然有人把柱子当成文物!

  “文物?简直贻笑大方!”

  “你懂个毛线!”苏尘怼了李泰一句,立即追上李世民。

  “陛下,这真是文物啊!”

  若按苏尘的办法来搞,直接弄个水泥礅子,上面预留比灯柱稍大一点的洞就好。

  水泥干透,灯柱往下面一插,保证倒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