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周五,早朝!

  八点刚至。

  现在上朝时间比以前推迟了半个时辰,李世民从心底认同了苏尘所说:

  ‘没睡好觉,哪有精神操心国家大事!’

  尤其是现在冬季,大臣口鼻中呼出的白雾清晰可见,有些上了年纪的老臣七点赶到皇宫,实属不易。

  “启奏陛下,江南、河北两道上报红薯贞观豆收获,足亩产量皆有六十石以上。”

  户部尚书刘政会手持一张纸,起身上前向李世民禀奏。

  笏板已彻底退出于朝堂,笏板根据官员的等级不同,做工材质也不同。

  有玉质、象牙、竹板和木板。

  笏板的消失,对于一部分大臣来说是天大的好事,笏板不仅用来记录一些事项,在某些人手中还可以是打人的武器。

  “好!有此高产红薯和贞观豆,朕相信大唐将彻底摆脱粮荒!”

  李世民听得刘政会汇报,龙颜大悦。

  “臣等恭贺陛下!大唐万年!”

  群臣立即高呼!

  玉米和花生还没有走出长安,只有庄园以及长乐大道沿途的几个村庄,少数百姓有种植。

  “刘爱卿,火炕推广一事进展如何?”

  李世民想起现在睡的暖炕,每日起床后懒洋洋的,打心眼里不想从炕上爬起。

  所以早朝推迟了半个时辰。

  “回陛下,臣会同工部所属在长安各县,均有建造火炕十余户百姓。火炕建造对工匠技艺要求不高,臣料想百姓自会相继仿造。”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感觉刘政会这做法没什么不好,而且还省事。

  “嗯,如此甚好!”

  随后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吏部!通令受寒严重北方州县官员,在各自辖区内尽快推广火炕。并将此事做为官员考核之一,明年安排御史台下州县查访。”

  “臣,遵旨!”长孙无忌恭敬领命。

  李世民扫视众臣,“诸位爱卿,可有事要奏?”

  难得今日皇帝心情好,若是以往只需老王吆喝一嗓子: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哪用得上皇帝亲自出言询问。

  “退朝!”李世民起身径直向太极殿外走去。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起身躬送。

  ……

  “太子可曾出宫去了?”

  前往丽政殿的路上,李世民开口问道。

  “回陛下,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已于辰时初离开了皇宫!”王德发恭敬答道。

  李世民走路很快,每次老王都跟不上皇帝的脚步。

  要小跑才能令他不至于落后皇帝太多。

  绝对是缺少零件的缘故。

  “那小子可有回信?”李世民嘴角淡淡一笑,李承乾写信内容李世民一清二楚。

  昨天李承乾写好信,是交给老王安排人送去庄园。

  王德发据实相告,“回陛下,苏侯看完信,只说了一句:浪费一张纸!”

  “呵呵,像那小子的说的话!”

  当时李世民就劝过李承乾,苏尘不可能会和他一起去武功县。

  ……不多时,李世民来到丽政殿。

  “观音婢!”

  长孙皇后与韦妃她们正聚集在一块织毛衣,长孙皇后听见李世民叫喊声,立即将手中毛衣丢到一旁。

  只因皇帝三令五申禁止她再做针线活。

  “恭迎陛下!”以长孙皇后为首,四人起身迎驾。

  “不必多礼!”

  李世民走上前去,扶起长孙皇后,目光向她们的座位上扫去,四个人五套针织毛衣工具。

  “这是为何人编织的毛衣?”

  李世民好巧不巧,拿起长孙皇后丢在一旁的半成品毛衣。

  “陛下,这是臣妾为明达织的毛衣,臣妾保证今后不再织毛衣!”长孙皇后略带请求的表情看向李世民。

  “观音婢,下不为例啊!”

  李世民也发不起火来,看向其他三位皇妃,笑问道:“三位爱妃午膳留在丽政殿,如何?”

  通常情况下,后宫妃子会有人负责传膳至她们所在宫殿。

  有时李世民也会陪着一起用餐。

  多数时候李世民都是在丽政殿,和长孙皇后一同用餐。

  “谢陛下!”三人欠身行礼道谢。

  “嗯!中午吃酸辣粉,每人两个煎蛋再蒸两盘腊肉!”李世民看向老王吩咐道。

  如今酸辣粉不必再省着吃,上次采收红薯后做了一百来斤酸辣粉。

  老王应声退出丽政殿,午膳时间还早先安排内侍御膳房备膳。

  …………与此同时,

  距离长安城约一百二十里处,同属京畿道。

  雍州,武功县。

  说来也巧,太子李承乾此次省亲目的地便是武功县。

  官道上一大队人马正往长安方向,缓慢前行。

  “阿大叔,在大唐境内已足足行进三十二天了,还有多久抵达皇城?”

  被一位十二岁左右男孩,称为阿大叔的人便是阿塔那。

  “三王子,明日或许便可进入长安城!”阿塔那终于有了一丝要解脱的感觉,一路上被这赵云问东问西,快要被烦死了。

  偏偏阿塔那对大唐有些事,也不是很清楚。

  “那就好,终于可以见到那位神奇的侯爷了,我要拜他为师!”

  阿塔那没有接话,但是他心里清楚,一个西域王子还入不了苏尘的眼。

  也不看看大唐皇帝陛下,对苏尘是何态度。

  从小在西域(新疆)长大的赵云,很少乘轿。

  此次远行西域王特意为他们姐弟俩,准备了一顶豪华座轿。多数时间只有赵云的姐姐赵雨乘坐。

  只要外面天气好,赵云便像一只小鸟一样,跟在阿塔那和乌托身旁,叽叽喳喳个不停。

  西域使团共有三百人,队伍前后各一百五十人,中间一千头牛羊从进入大唐境内后,便由长安派去的人负责看管和驱赶。

  “阿塔那,我先行快马加鞭赶往长安报信。”随行的东宫侍卫,骑马从后方来到队伍前头拱手道。

  “好!兄弟看着安排就行!”

  侍卫再次向乌托和阿塔那拱手一礼,旋即策马疾驰向长安奔去。

  “阿塔那,能和我说说那位侯爷的事吗?”乌托也是一直很好奇,仅仅是一位侯爷。怎么从阿塔那口中说出来,倒像是大唐太子一样。

  尽管乌托对大唐的官制不是十分清楚,但爵位高低排名乌托还是有些了解的。

  侯爷,三品顶天!

  “乌托,实不相瞒,我对侯爷了解的也不是特别清楚。”

  “见谅啊!”

  阿塔那笑着拱手致歉,心中暗想:‘那位侯爷的事岂能随便与人说的?’

  之前是没办法,和赵云聊到大唐绿卡时,一不小心才提到了苏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