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二,周一,天气放晴。

  大雪断断续续下了五天。

  从幽州城楼上向关外望去,像是被覆盖一层厚厚的棉被,四处显得格外宁静。

  “嘶~哈!”

  “下雪不冷,化雪冷啊!”

  “嘶~哈!”

  负责把守在幽州城墙上的十几名士兵,口鼻冒着白气,卷缩着身子蹲在城墙一处角落生火取暖。

  另外有两名士兵向远处眺望,时刻警惕以防敌军来袭。

  幽州边关要塞,与朔方和**厥都有接壤。

  “嗯?”

  “兄弟们,有情况!警戒!”

  十几名在墙角烤火士兵迅速起身,拿起长矛走向城墙边,顺着发出示警的将士手指的方向看去。

  隐约可见十几匹野马,在与马腹齐平地雪地中飞速向边关驰来。

  “快去都督府通知李将军。”一名领头的伍长当即下令。

  其他在城墙内阁的士兵尽数跑了出来。

  虽然看不见马背上有人,但是以往突厥骑兵以精湛的马术,藏于马腹另一侧迷惑守军。

  几息后,十六匹野马来到城墙下。

  幽州地形特殊,城墙下没有护城河,城墙下方半丈范围没有被积雪覆盖。

  十几匹野马停在城门外,发出嘶鸣。

  “咈哧~!”

  前蹄不停地的刨着地面,像是在叫唤城内的人打开城门。

  城墙上的士兵丝毫没有放松,分散开来向远处巡查。每个人看到的只有白茫茫的一片,并无任何异常情况。

  一刻钟过去,城下的野马时不时的发出‘咈哧’声。

  有几匹野来回打转,好像是等得不耐烦了一般,这么久还没人给它们开门。

  又过去盏茶功夫,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来到城墙上。

  为首的是一名年仅二十三岁上下的将领。

  “有何异常情况?”

  伍长上前手持长矛抱拳道:“禀都督,两刻钟之前十六匹野马,从**厥西面向边关驰来。尔后并无其他异常,未见敌军行迹。”

  都督突然听到墙下有马嘶鸣声,起近城墙护栏探身朝下望去。

  “确实是野马,无缰无甲。”

  “嗯?”

  “你们继续警戒!”都督说完,带着士兵下了城墙。

  他发现这些野马有些特殊,除去两三匹野马前蹄刨土和打转,其他的野马安静有序的站在原地未动。

  来到城墙下方命人打开了城门,都督阻止了士兵出城,以免惊吓到马匹。

  独自上前近距离观察着这群野马。

  一会儿后,都督尝试靠近前方几匹马。野马鼻孔呼出白气,晃了晃脖子发出‘咈哧’声。

  都督缓缓伸手**其中一匹马儿,这野马好像不怕人,丝毫不抗拒任由都督**。

  “此非野马!”

  都督喃喃自语,刚毅的脸庞露出思索之色。

  「两月前,侯君集两百人由此入突厥……战马?」

  年轻的都督脸上展现一丝忧伤之色,战马返唐其主人多半是阵亡了,魂断突厥!

  双拳紧握,随后再次看向这群战马。

  “咦!不对!”

  他发现这些战马身上没有明显的刀枪箭伤,于是仔细查看每一匹战马情况。

  果然如都督所料,战马都没有受过伤的痕迹。

  “来人!速速取十六套战马装备来!”都督转身向城门口士兵吩咐道。

  都督姓李名大志,李靖亲弟李客师之子,曾担任过金吾卫将军。

  不多时,军需官带来战马装备,这十六匹战马安分的任由摆弄。

  套上缰绳后,李大志抱起一匹战马前蹄,用将袍擦干净马蹄仔细查看。

  “果然如此,哈哈哈!”

  李大志看见略有磨损的马蹄上面有钉印,证明马蹄铁是人为拆下的。

  为了确定心中猜想,李大志又查看了其他几匹战**马蹄。

  “你们把这些战马带回去,好生照料。”

  李大志说完迅速离开,他要将这一情况飞鸽传书于长安,向皇帝禀报。

  …………

  皇宫,御花园。

  经过大半个时辰,覆盖于红薯、贞观豆上面的积雪已被清除的差不多。

  第二季种植的红薯土豆,只有苏尘庄园是种植最晚的。

  其他道州包括御花园的,都是在八月底之前就已种下。苏尘为了等下雪,直到九月开学后才育苗种植。

  由于突然下雪,李世民担心雪融化后会把红薯地浸湿,届时不太好挖。

  因此选择今日将红薯和贞观豆收获上来。

  九月之前种下,已足足三个月还多出几日。

  李世民迫不及待想要确定第二季的产量,御花园种植面积没多少,红薯和贞观豆加一块也才两亩地。

  当初李承乾只开垦出三亩的耕地,不足两千平米,太多了会被揍惨。

  半亩地种了玉米,另外半亩地用来种辣椒和西红柿,只是现在处于撂荒状态。

  “高明,让人先收红薯!”

  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早就备好提杆秤。

  “动手吧,尽量挖深些莫要伤了红薯。”李承乾指挥东宫卫率一百多人开始收获红薯。

  李承乾第一次收获种植的百来株红薯,全是徒手挖的。现在他知道红薯可以做成红薯粉,破了也没事。所以大家都用铁器农具开挖,速度会快很多。

  站在一旁的魏征徒手扒开一株红薯,上面结了六颗红薯。最大的有半斤的样子,最小的也有三两。

  “陛下,大喜啊!大唐百姓将再无食不果腹之人!”

  魏征提着红薯来到李世民跟前,言语激动道。

  李世民笑着点头,“玄成,朕看见了!”

  御花园的作物种下后,李世民和李承乾都没有,特意请农事经验丰富的人看管这些作物。就是想知道一般的种植技术,红薯贞观豆能不能达到高产。

  无非就是种下后,前期保持浇水,中途打掉一些红薯秧。

  红薯的产量已经可以预见了,这一亩地李世民记得种了两千一百株。

  东宫卫率负责开挖,内侍提着竹篓筐将红薯收集到一旁过秤。

  一个时辰后,一亩地红薯收完。

  共收获红薯六十二石。

  “臣等,恭贺陛下!大唐万年!”众臣得知红薯亩产后齐声道贺。

  李世民看向户部尚书,郑重提醒道:“户部务必要传达下去,此次各道州收获的红薯及贞观豆。百姓可自留一半,其他全部由官府收购,来年作为种子重新分配于百姓种植。”

  此前派发红薯、贞观豆种子时,各地官府就已经向百姓三令五申过此项事宜。

  并将领到种子的百姓一一作了登记,料想应该不会出现变故。

  只有这般才能快速的将红薯、贞观豆普及种植。

  “臣遵旨!”

  新任户部尚书刘政会恭敬领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