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被活埋,与国同休! 第429章 关内煮

小说:大唐:开局被活埋,与国同休! 作者:番茄打卡人 更新时间:2025-02-14 13:46:04 源网站:2k小说网
  一晃两天时间过去。

  今天一早,两火锅总算是送来庄园。

  只是苏尘见到那两个铜火锅时,被惊得不行。

  他来到大唐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精美的铜器。之前所见的酒器,皇宫中用的是金器、银器。酒楼用的瓷器。

  前些天在长孙无忌家里,见到器具却是另一种材质,和这个火锅材质差不多。

  美其名曰:金樽!

  由此,苏尘想到了一件事,后世所谓的‘青铜器’,或许是一种误解。

  并不存在‘青铜器’,可能是铜器在地下埋藏的时间久了,才会变成青铜。

  只不过,这铜火锅好像质地比较硬,有可能是铜锡或铜铝合金。

  “啧~啧~啧,这做工堪称完美啊,锃亮锃亮的!”

  “严丝合缝,中途加炭不用担心落灰。”

  苏尘拎着火锅盖的两个环形扣,从突起的炭火排气口轻轻提起。

  “好像大了点,煮东西没那么快啊!”

  第一次画这种炭火锅,尺寸没把握好。

  “不管了,先试试再说。”苏尘和王喜一人端着一个铜火锅去了厨房,用这个铜火锅烧两次水清洗一下。

  铜锅看上去很干净很光滑,应该是将作监送来之前就清洗过。

  洗锅的事交给其他人去做,苏尘叫来刘师傅,教他制作一些东西。

  “刘师傅,我教你怎么制作腐竹,泡三斤黄豆四个时辰,然后研磨成浆……用纱布过滤掉豆渣。

  然后将豆浆煮开,煮开之后倒入玻璃容器中后静置。

  上面会起一层薄薄的豆皮,用筷子挑出晾干后就成了腐竹。挑起一次豆皮后,隔水加热微开,上面又会再次起一层豆皮。

  反复如此操作,直至凝结不出豆皮为止。”

  苏尘慢慢的说着,一边观察刘师傅的反应。

  “侯爷,小的听明白了!”刘师傅领悟片刻后,拱手一礼回复苏尘。

  苏尘点了点头。

  “侯爷,小的这就去准备浸泡黄豆。”刘师傅转身就要去安排伙计浸泡黄豆。

  “刘师傅等等,我再跟你说一下,花生酱怎么做……我按两斤带壳花生的量先说说哈。”

  “将带壳的花生用细砂炒至焦香,放凉后剥掉外壳去掉里面的花生衣。”

  “加入一两白芝麻,少许的食盐和香油。用石舀反复捣捶,直至起浆成糊状。”

  苏尘说完看向刘师傅,等待他的回应。

  “侯爷,小的记下了。”

  苏尘很满意的点了点头,手艺人就是不一样,说一下就能记住。

  “今天看来是吃不上火锅了,先把花生酱和腐竹多做点吧。刘师傅,你今天就多做一些花生酱泡好黄豆,明天再做腐竹。”

  黄豆要浸泡七、八个小时,今天也来不及做。

  随后,苏尘在厨房逛了一圈,大致确定火锅食材品种。

  当前时期,唐朝可食用的菌类不是很多,只有天花菜(平菇)、竹脑(竹荪)还有越骆菌(一种香菇)。

  其他的菌类苏尘目前没见过。

  待伙计点燃木炭后,苏尘站一旁看着炭火锅烧水。足足炭火烧了十五分钟才将锅内的水烧开。

  「看来以后要提前准备高汤,不然烧的太慢了。」

  苏尘暗自思忖着。

  离开厨房前,苏尘交待他们明天多买些羊肉,放入冰窖冷藏。

  冷冻后的羊肉更好切成薄片。

  刚走出厨房没几步,转身对管家王喜道:

  “等会弄两百斤土豆,和提取红薯淀粉一样。再制作一些小一点的漏勺,比制作红薯粉的漏勺洞眼小一半就行。”

  “按照红薯粉的制作方式,做成土豆粉丝。”

  王喜正要躬身答是,红薯粉的制作全过程他一清二楚,只是突然发现自己没听过土豆。

  “侯爷,我……不知土豆为何物!”

  苏尘睁大眼睛,一脸不敢相信。

  庄园第一次收获土豆,留下两千多斤以防绝种,现在也还有四百多斤。

  一些发芽的直接埋地去了。

  庄园也经常会做酸辣土豆丝,他们都吃过,现在王喜竟然说不知道土豆为何物。

  “地窖一堆堆的都是土豆,你没见过?酸辣土豆丝你吃过不?”

  苏尘瞪大眼睛问向王喜。

  王喜仔细回忆了一下庄园的地窖,之前有放玉米、菘菜,另外就是……贞观豆。

  “侯爷,莫非土豆就是贞观豆?”

  这不怪王喜,他来庄园比较晚,后面大家都称呼土豆为贞观豆。

  只是苏尘一直叫它土豆。

  “呃~对,对,土豆就是贞观豆。”苏尘尴尬的点了点头,他把这茬给忘记了。

  英明神武的皇帝,已经把土豆改为了贞观豆。

  “好的侯爷,我这就去安排。”

  苏尘点点头看着王喜离开,笑了笑:“乱改什么名字!”

  「这么一搞,要吃上一口火锅,还得三天后啊!」

  随后,苏尘慢慢走向书房,想着还有什么能用来涮火锅的食材。

  “有了!”

  苏尘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鱼肉片。

  “鸭肠、鸭腱、鸭心、鸭血会不会太奢侈了啊?要杀好多只鸭才够。”

  ……

  ……

  皇宫内,丽政殿。

  李世民、李承乾、长孙皇后围着和苏尘那个一模一样的炭火锅,仔细研究。

  铜锅已经命人清洗了好几遍。

  桌上还放着苏尘画的炭火锅制作说明,还有十来根漏勺和汤勺。

  “父皇,这个突出的孔洞乃是用来烧木炭的,想必是在铜锅内加水和食材,再以炭火烧之。”

  李承乾分析的头头是道。

  李世民点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铁锅用来炒菜。

  火锅那肯定是用煮食物的。

  “这个又当用于何处?”李世民指着漏勺和汤勺,疑惑道。

  “二郎,这个勺子兴许是用来喝汤,另一种勺子却是不知有何用途。”长孙皇后拿起漏勺仔细端详着,怎么也想不出是做什么用的。

  李世民绞尽脑子,看着炭火锅。

  “高明,让人去准备些羊肉用签子串好。就用这火锅加高汤来煮,再准备些辣椒油和酱料。”

  李世民认为瞎猜无益,试试便知。

  同时他也考虑到,不可能同桌的人都没筷子伸进汤锅里捞食,所以串好放下去煮是最好的选择。

  煮熟后拿签子就行,也很方便!

  以前他们都是分餐制,只是后来因为苏尘才变成同桌同食。

  筷子夹菜还好,若是汤锅捞食,他们一时还接受不了。

  李承乾立刻安排了下去,内侍和宫女立即行动起来。

  一小时后……

  炭火锅内的高汤已沸腾,里面放满烧烤签子,签子上面有不同的食材。

  羊肉居多。

  “嗯,不错,这般吃法很是新颖!”

  李世民拿着一串羊肉往辣椒油里面一搅拌,吃得不亦乐乎。

  “二郎,烧烤签子太长,回头让人制作些细短竹签。”长孙皇后忙得不可开交,热气腾腾火锅她很是享受。

  “观音婢此言在理。”

  于是乎……

  太宗皇帝李世民,首创的‘关内煮’就这么诞生了。

  若是苏尘见了定会直呼:

  “牛逼!”

  ………

  ……

  注:以上三种菌类详见西晋博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