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御味 穿越厨子的皇朝梦 第二百二十七章 摘桃子

小说:汴梁御味 穿越厨子的皇朝梦 作者:醋溜肥肠 更新时间:2025-02-14 05:54:35 源网站:2k小说网
  卢守琴的要求不算过分,也是为了自保而已。

  费师爷当即答应了下来,并立即让人安排了一个客栈包房,让卢守琴长期住了下来。

  待到张启回来之后,费师爷才将此事汇报给了他。

  “嗯,有劳费师爷了,以后这种小事情你做主便是,除非遇到真的无法决断之事。”

  费师爷连连摇头,表示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一切还是要以张启为主。

  “费师爷,这铁打的师爷流水的知州,你可谓是在并州待了一辈子了,有时候还真得靠你。”

  面对张启的夸奖,费师爷表现得还是十分谦虚。

  “费师爷,说老实话,我张启有朝一日也是要离开并州的,到时候那新知州大人还不是得靠你。”

  费师爷连忙跪下,声情并茂的说道:

  “张大人,我自小在并州长大,做师爷也有几十载,可像您这样的好官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更别说如此重用我了,您的恩德我几辈子都报答不完。”

  张启抬手让费师爷起身,让他坐在了一边。

  “费师爷不必如此,我说过,待并州一切好起来之后,你可以得到这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财富。”

  说到这,费师爷的心跳加速到了极点,有些不敢抬头看向张启。

  张启慢悠悠的从衣服里拿出几张契约,放在了费师爷面前。

  “费师爷,你看看吧,满意的话就收下。”

  费师爷伸出颤颤巍巍的手,拿起了契约,一张一张的看起来。

  他越看眼睛瞪得越大,手抖的也厉害,突然老泪纵横的跪在了地上。

  “张大人,我费某何德何能,能从您这里得到这么多东西?”

  张启这次轻轻的扶起了费师爷,好声安慰起来。

  “费师爷,我张启一个唾沫一个钉,说过的话都会算数的,况且这些产业也算不得什么,也就是一些铺子而已。”

  费师爷听完更加感动,他太知道这些东西的含金量了。

  并州城最好的十个铺子,每年的租金就有数万贯之多,更别提那与姜直合作的连锁客栈。

  这些东西每年可以给费师爷带来十多万贯的收入,对于一个每月只有十几贯收入的师爷来说,算是一笔天价礼物。

  “张大人,这份礼物太贵重了,我费某无福消受啊。”

  张启却还有着自己的想法。

  “费师爷,并州是我第一个治理的地方,还是有很深厚感情的,我不想在下一任手上毁掉。”

  “是啊,张大人!并州也是我的故乡,看着它涅槃重生,打心底里高兴!”

  张启示意费师爷坐近一些。

  “所以说,在下一任情况未知的前提下,我要把一些重要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可信的人手里。”

  “而且这还是只第一步,郦娘子、张瑞、姜直等人在稳定了之后估计也会离去,到时候我们也会暗中操作一番,把这些东西都转给你。”

  费师爷吓得连忙拒绝,他一个年近五十的孤寡老人,一下子拥有这么多财富,怕是守不住。

  “我也考虑到你一个人有些困难,所以接下来我还想问问你,愿不愿意加入我麾下?”

  费师爷想都没想,直接答应。

  “能加入张大人的麾下,自然是好的。”

  张启欣慰的点了两下头,接着说道:

  “既然你愿意,那趁我还未离开并州,你可以帮助我培养一批自己人,渗透到各个行业,到时候就算你与新来的大人不对付,也有自保甚至是抗衡的能力。”

  费师爷突然想到了卢守琴,便问道:

  “张大人,您是不是怕我们苦心经营的一切被那曹将军摘桃子?”

  张启哈哈大笑:“要不说费师爷聪明呢!王举正你听说过吧?山西王氏!”

  费师爷惊讶的点点头,山西王氏谁没听过?

  “张大人的意思是,那王氏和曹将军关系匪浅?”

  张启也没隐瞒,花了一小会的功夫讲了一些他与曹喜、王举正只见的事情。

  费师爷听完之后有些愤慨,大骂曹喜不是个东西。

  “张大人又没有任何异念,他们何以如此小人之心?”

  “其实我也很不能理解的,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他这次能派卢守琴来,下次就能派人来做知州,到时候所有的一切顺理成章被他接管了去。”

  费师爷听完狠狠的一敲桌子:“哼哼!只要我费某还有一口气,就不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费师爷,我给你的不仅仅是财富,也是责任和使命。往小了说,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往大了说,那就是守护并州的百姓。”

  费师爷无比感动,再次表明立场和决心。

  “但光凭这些还不够,毕竟民还是拗不过官,除了抓经济,其他方面也要尽早的安排。”

  张启听到费师爷的这段话,深感自己没有找错人。

  “你说的很对,这就是我办书院,改革书院的初衷。”

  张启顺势把自己的规划一股脑全部倒了出来,听得费师爷一愣一愣的。

  “我现在才算明白了张大人的良苦用心,并州的百姓真是有福气。”

  “其实在卢守琴来之前,我还没考虑到这么远,甚至我都没考虑过长期做官,这一切都是曹喜他逼的。”

  费师爷也附和道:“确实,商人做的再大,当官的一句话就可以把你抹平,只有自己又有钱又有权,哪怕是圣上想动你,也要掂量再三。”

  “不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辛苦一些了,把并州打造成我们西北的大本营,让他人针插不进、水滴不进。”

  谈话结束后的几天里,费师爷闭门不出,冥思苦想。

  根据张启的发展规划,写了厚厚十几页的计划清单,在得到张启的首肯后,费师爷着手开始一一行动。

  在此期间,卢守琴也是定期的会收到费师爷送来的记录着张启言行的起居录。

  卢守琴都会一字不差的誊抄一遍,按照约定的时间送往京城。

  曹喜每次收到卢守琴的记录后,都会与王举正一同研究。

  “曹大哥,还别说,这张启做官是越来越有样子了。这并州的发展如此迅猛,经济情况差不多能稳坐西北第一把交椅了。”

  曹喜却轻蔑的一笑,放下了卢守琴最近寄来的信件。

  “举正兄,他搞的越好,我们就应该越高兴,等磨勘期一到,给他做个顺水人情,把他调离,然后我们摘桃子,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