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师爷,费师爷!”
听到里屋张启的喊声,费师爷放下了毛笔。
“张大人,有何事吩咐?”
“你那里有没有开客栈的商户?我们这段日子来的人太多了,总让他们住临时的客栈也不好。”
费师爷想了想,眼睛一亮。
“前几日倒是有一个,是山东利州那边的一位客商,当时他也是这么说的,可这几日没见他再来。”
“你派人去找一下,我亲自跟他谈。”
费师爷退下后,派了几个人去临时客栈寻找,还真找到了。
“你怎么称呼?”张启客气的问道。
“小的是利州姜直,是做客栈生意的。”
“这个费师爷跟我说了,听说你想在我们这里开个客栈?”
“是的,我们家从爷爷那辈起,就是开客栈的,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
张启又问:“那挺好的,这是这些天你登记了之后,为什么再来呢?”
姜直眼神有些躲闪,话在嘴边不敢说。
“有什么话直说就行,本官不问你的罪。”
“回张大人,其实也没什么,就是那临时客栈太破了,小的身体差了些,染了些许风寒,今日里才好些。”
“额。。。。”张启没想到是这么回事,“是本官没有照顾好你们啊!”
“不敢不敢,说实话,灾后能有这样的情况已属不易!”
“好,那就具体说说你的情况和想法吧!”
姜直拘谨的站在一边,把自己的情况和想法一一表露。
“这么说来,你这还是一个连锁客栈咯?”
“惭愧惭愧,说是连锁,但始终围着利州附近转悠。”
“很不错了,三个州城五家店,而且管理还能跟得上,利润也过得去,厉害呢!”
姜直连忙摆手,“跟大人的酒坊相比,算不得什么!”
“哈哈!那不一样!”张启面对好话,也是很受用。
“刚才你说,你想尝试在并州开个分店试试水,我倒是觉得胆子可以大一些:以并州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争取把西北地区全部拿下。”
姜直:“张大人,别的州城可没有您这里的赋税政策好,再说我也知道自己的能力,管理这些客栈我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再多了我实在管不过来。”
张启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他把姜直拉到身边,嘀嘀咕咕的说了一段话。
“张大人,您是认真的?”
“姜掌柜,你看我像是开玩笑的么?”
“张大人,这个事情我自己坐不了主,还得家父来决定。”
张启表示十分理解,“要不要我修书一封,给他老人家?”
姜直大喜,表示若能如此是最好的。
张启拿出笔墨,洋洋洒洒的写了三四张纸,装好信封后,递给了姜直。
“你派人快马加鞭的送去,至于你,就不要走了,留下来研究一下客栈的选址。”
张启很有信心能让姜直的父亲同意这件事情,毕竟自己既是富商又是个官,这种好事情没有人会拒绝的。
姜直估计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同意了张启的请求,甚至想缴纳租金费用。
“姜掌柜,如果我们最终能合作,那这个所有的费用就要另算了,先不着急。”
“多谢大人抬爱,那我这几日就到处跑跑。”
“嗯,去吧!”张启大手一挥,姜直离开了临时府衙。
费师爷在一旁从头听到尾,姜直一走,他就过来拍马屁。
“张大人乃真神人也!几句话的功夫,就解决了诸多事宜,真是佩服!”
“费师爷,你就不要拍马屁了,好好做事!等并州度过难关,你将会得到这辈子都无法得到的财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费师爷这也是第一次得到了张启的承诺,不激动那是假的。
“费某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张大人!”
费师爷从此干事情更加卖力,也更加细致,在他的帮助下,张启也是顺利的解决了建设私塾和书院的事情。
“张大人,按照我们的计划,基本上大差不差了,就等开春之后动工了!您看要不要上报朝廷?”
“上报朝廷?”张启想了想,随即应道,“是要上报朝廷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州城,府衙塌了、粮仓塌了、军营也半废,这些总不能让百姓出钱。”
“啊?”这跟费师爷想的不一样,他觉得张启应该把并州近期的重建情况上报朝廷。
一来可以得到褒奖,二一个也是要向朝廷说明情况,毕竟收了这么多钱,不上报就等于欺君。
万一来个秋后算账,岂不是要完蛋。
费师爷赶紧把自己所想告诉张启,张启却没放在心上。
“说我肯定要说的,但具体数字我才不说呢,圣上既然让我自行筹措重建之事,我收多少钱那是我的本事。”
“好。。好吧!大人决定!”
张启看着有些担忧的费师爷,宽慰道:
“你放心吧,出不了大问题的,一切有我呢!”
但果然不出费师爷所料,朝廷在接到张启的奏折后,很多大臣跳了出来。
纷纷质疑张启有借机敛财、中饱私囊的嫌疑,希望赵祯派人去查一查。
“圣上,张启既是奉旨重建并州,那他收到的钱除了必要的用途意外,理应全部上缴国库,怎能放进自己的口袋?”
“臣也觉得张启此举不妥,若实在需要截留,可以说明缘由,经朝廷商议之后再做决断,他却无视圣上、无视朝廷,罪大恶极。”
还没等赵祯回复两位言官的话,判审官东院兼吏部尚书史大人站了出来。
“启奏圣上,臣近期收到不下十几份奏折,全是控诉知并州张启大人的,奏折中说张启为了所谓的招商,甚至不惜私自减免相关商税,已达到吸引商户的目的,这让许多州城的商户数量骤减,严重影响了其他州城的税收。”
赵祯听闻,便让他把奏折呈上来,一一查看。
看了之后,赵祯也是有些头疼,他没想到张启的胆子这么大,要是大差不差他还能压下去。
税收是国之根本,这都不能乱动的,这张启简直是太大胆了。
“吕相、晏相你们说说吧!”
赵祯不知道怎么回复史大人,直接把皮球踢了下去。
吕夷简和晏殊也与赵祯是一个想法,此刻如果偏态太明显了,怕是会引起群臣激愤的。
这时候,门外有太监来报:“老相张士逊前来拜别圣上。”
听到里屋张启的喊声,费师爷放下了毛笔。
“张大人,有何事吩咐?”
“你那里有没有开客栈的商户?我们这段日子来的人太多了,总让他们住临时的客栈也不好。”
费师爷想了想,眼睛一亮。
“前几日倒是有一个,是山东利州那边的一位客商,当时他也是这么说的,可这几日没见他再来。”
“你派人去找一下,我亲自跟他谈。”
费师爷退下后,派了几个人去临时客栈寻找,还真找到了。
“你怎么称呼?”张启客气的问道。
“小的是利州姜直,是做客栈生意的。”
“这个费师爷跟我说了,听说你想在我们这里开个客栈?”
“是的,我们家从爷爷那辈起,就是开客栈的,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
张启又问:“那挺好的,这是这些天你登记了之后,为什么再来呢?”
姜直眼神有些躲闪,话在嘴边不敢说。
“有什么话直说就行,本官不问你的罪。”
“回张大人,其实也没什么,就是那临时客栈太破了,小的身体差了些,染了些许风寒,今日里才好些。”
“额。。。。”张启没想到是这么回事,“是本官没有照顾好你们啊!”
“不敢不敢,说实话,灾后能有这样的情况已属不易!”
“好,那就具体说说你的情况和想法吧!”
姜直拘谨的站在一边,把自己的情况和想法一一表露。
“这么说来,你这还是一个连锁客栈咯?”
“惭愧惭愧,说是连锁,但始终围着利州附近转悠。”
“很不错了,三个州城五家店,而且管理还能跟得上,利润也过得去,厉害呢!”
姜直连忙摆手,“跟大人的酒坊相比,算不得什么!”
“哈哈!那不一样!”张启面对好话,也是很受用。
“刚才你说,你想尝试在并州开个分店试试水,我倒是觉得胆子可以大一些:以并州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争取把西北地区全部拿下。”
姜直:“张大人,别的州城可没有您这里的赋税政策好,再说我也知道自己的能力,管理这些客栈我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再多了我实在管不过来。”
张启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他把姜直拉到身边,嘀嘀咕咕的说了一段话。
“张大人,您是认真的?”
“姜掌柜,你看我像是开玩笑的么?”
“张大人,这个事情我自己坐不了主,还得家父来决定。”
张启表示十分理解,“要不要我修书一封,给他老人家?”
姜直大喜,表示若能如此是最好的。
张启拿出笔墨,洋洋洒洒的写了三四张纸,装好信封后,递给了姜直。
“你派人快马加鞭的送去,至于你,就不要走了,留下来研究一下客栈的选址。”
张启很有信心能让姜直的父亲同意这件事情,毕竟自己既是富商又是个官,这种好事情没有人会拒绝的。
姜直估计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同意了张启的请求,甚至想缴纳租金费用。
“姜掌柜,如果我们最终能合作,那这个所有的费用就要另算了,先不着急。”
“多谢大人抬爱,那我这几日就到处跑跑。”
“嗯,去吧!”张启大手一挥,姜直离开了临时府衙。
费师爷在一旁从头听到尾,姜直一走,他就过来拍马屁。
“张大人乃真神人也!几句话的功夫,就解决了诸多事宜,真是佩服!”
“费师爷,你就不要拍马屁了,好好做事!等并州度过难关,你将会得到这辈子都无法得到的财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费师爷这也是第一次得到了张启的承诺,不激动那是假的。
“费某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张大人!”
费师爷从此干事情更加卖力,也更加细致,在他的帮助下,张启也是顺利的解决了建设私塾和书院的事情。
“张大人,按照我们的计划,基本上大差不差了,就等开春之后动工了!您看要不要上报朝廷?”
“上报朝廷?”张启想了想,随即应道,“是要上报朝廷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州城,府衙塌了、粮仓塌了、军营也半废,这些总不能让百姓出钱。”
“啊?”这跟费师爷想的不一样,他觉得张启应该把并州近期的重建情况上报朝廷。
一来可以得到褒奖,二一个也是要向朝廷说明情况,毕竟收了这么多钱,不上报就等于欺君。
万一来个秋后算账,岂不是要完蛋。
费师爷赶紧把自己所想告诉张启,张启却没放在心上。
“说我肯定要说的,但具体数字我才不说呢,圣上既然让我自行筹措重建之事,我收多少钱那是我的本事。”
“好。。好吧!大人决定!”
张启看着有些担忧的费师爷,宽慰道:
“你放心吧,出不了大问题的,一切有我呢!”
但果然不出费师爷所料,朝廷在接到张启的奏折后,很多大臣跳了出来。
纷纷质疑张启有借机敛财、中饱私囊的嫌疑,希望赵祯派人去查一查。
“圣上,张启既是奉旨重建并州,那他收到的钱除了必要的用途意外,理应全部上缴国库,怎能放进自己的口袋?”
“臣也觉得张启此举不妥,若实在需要截留,可以说明缘由,经朝廷商议之后再做决断,他却无视圣上、无视朝廷,罪大恶极。”
还没等赵祯回复两位言官的话,判审官东院兼吏部尚书史大人站了出来。
“启奏圣上,臣近期收到不下十几份奏折,全是控诉知并州张启大人的,奏折中说张启为了所谓的招商,甚至不惜私自减免相关商税,已达到吸引商户的目的,这让许多州城的商户数量骤减,严重影响了其他州城的税收。”
赵祯听闻,便让他把奏折呈上来,一一查看。
看了之后,赵祯也是有些头疼,他没想到张启的胆子这么大,要是大差不差他还能压下去。
税收是国之根本,这都不能乱动的,这张启简直是太大胆了。
“吕相、晏相你们说说吧!”
赵祯不知道怎么回复史大人,直接把皮球踢了下去。
吕夷简和晏殊也与赵祯是一个想法,此刻如果偏态太明显了,怕是会引起群臣激愤的。
这时候,门外有太监来报:“老相张士逊前来拜别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