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回来的士兵们,受到了各州士兵和将领们的夹道欢迎。
这是宋军第一次正面击溃西夏军队,还是以少胜多。
从战损来看,宋军这边只损失了八百多骑兵,而从俘获的战马来算,西夏军队至少损失了三千人以上。
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是近十几年来罕见的。
有了这次的胜利,各州部队的士气总算是稳住了,甚至有些将领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等不及要与西夏军队再次对垒。
就在所有人都高兴的时刻,作为最高统帅的曹喜表面上看起来也很开心,可心底里却十分不高兴。
在他看来,狄青的这支部队能与西夏军队打个平手就不错了。
只是事与愿违,这可是破天的功劳。
“这要是上报朝廷,圣上一定会龙颜大悦,到时候不仅是林指挥使,这狄青也会跟着升官!哼,倒是给他们做嫁衣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曹喜内心的想法,只有蒋监军从曹喜微妙的面部表情猜到了什么。
打了胜仗,庆功宴是少不了的。
碍于目前战事未完,大家只是简单的庆贺了一下,便各自散去。
晚上,曹喜坐在案桌钱,手中的毛笔迟迟没有动。
他不知道这次的战报如何写,他不想把功劳白白的送给狄青。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蒋监军悄悄的叩响了他的房门。
“曹将军,这是在为战报奏折而发愁?”
看着笑嘻嘻而又有些神秘的蒋监军,曹喜放下了毛笔,略微的点了点头。
“呵呵,曹将军,其实也没那么难。他们的功劳肯定是抹不掉的,毕竟各州的将领士兵都在。”
“那依蒋监军的意思,这战报我该怎么写?”
“将大部分功劳推给林指挥使,那个狄青嘛,附带的说几句就行。另外,一定要把狄青冒进追敌,导致更多士兵牺牲这个写上。”
曹喜一听,眼睛一亮,小声笑道:“还是你们坏啊,明明是乘胜追击,你一句话就成了冒进追敌。”
“呵呵,曹将军说笑了,正如林指挥使说的那样,这次西夏军队就是因为轻敌,若是李元昊亲自带队,恐怕就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曹喜点点头,心中有了答案,他拿起毛笔快速的写下来今天的战报,并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第二天刚有些亮光,李元昊果然亲率两万大军向庆州城出发。
在里宋军营寨十里地前停了下来,并派出使者约战。
收到战术的宋军官兵,纷纷向曹喜请求出战。
曹喜一改往日常态,将所有的请求一一否决,反而是叫来了林指挥使和狄青。
“二位,鉴于你们昨日的神勇,此番出战还是有你们先去打头阵,我会派三万军队在你们身后,若发现不对劲,最好是立马后撤,不要像昨日一样冒进追敌。”
狄青对于打头阵没有任何推辞,可对于曹喜所说的冒进追敌,他根本接受不了,正欲于曹喜辩说一二。
一旁的林指挥使连忙拦住了狄青。
“曹将军,我们完全接受安排!时间紧迫,我们就先回去整军备战了。”
庆州这边的第二次大战即将爆发,曹喜的加急信件也到达了京城。
在早朝上,赵祯很高兴的把战报念了几遍。
其中对曹喜和林指挥使那是表扬了多次,对于狄青,赵祯没讲太多,只是稍微提了一下狄青。
早朝散了后,吕公比跟在了父亲身后。
“父亲,这曹喜格局太小了吧?要不是父亲您有先见之明,从其他州安插了一些耳目,不然我们还真以为功劳都是他和林指挥使的呢!”
“哼!这小子无非就是仗着祖上的功劳,这才坐到了殿前司指挥使,总觉得自己挺厉害!”
“我们要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张启?”
吕夷简点点头,决定让吕公比去吧这件事情告诉张启。
与他们父子二人想的一样,张启在听到这件事情后,十分气愤,说什么都要去面圣,把事情真像告诉赵祯。
“张爵爷,我们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也是觉得你看中兄弟情谊,可圣上问起你如何得知消息,你怎么办?”
张启正要说什么,看到吕公比一脸正经的看着自己,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呵呵,张爵爷莫怪,毕竟有些事情是放不得台面的。”
“理解,理解。不过也要多谢吕公子,要不然我还真无法知道这些消息。”
“客气的话就不用多说了,日后我们应该互相帮助才是。”
张启没有反对的点了点头,送走了吕公比。
“沈大力,沈大力!”
“爵爷,怎么了?”
张启对着沈大力低声的说了几句,沈大力有些为难的说道:
“爵爷,那些矿石已经全部打成兵器了,下一批矿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采出来,你也知道莱芜的矿石不多了。”
张启想了想,说道:“这样,你亲自跑一趟矿场,把当地所有的矿工都集中起来,全力勘探新的矿石。”
“莱芜矿场真能勘探出新的矿石?”
沈大力的怀疑也是有根据的,两个月前他亲自去过矿场,根据张启的指示,他已经组织过好几次勘探了,没有任何发现。
“我相信一定可以的,这次你们扩大勘探范围,如果人手不够,就从外面请人。”
沈大力见张启这么有信心,也不再有别的想法,立即去处理这件事情了。
“备车,去皇宫。”
集英殿中,张启已经等了半个时辰,赵祯一直在批阅奏折。
“张爵爷,你有事情就说吧,这奏折还有一大推,估计还得有一会。”
张启起身谢恩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赵祯放下了手中的毛笔,饶有兴趣的看着张启。
“你是说你无偿捐献上万件兵器?还要无偿帮朝廷养马?”
“是的!圣上是知道我的,对于朝廷,对于国家,我张启历来是很慷慨的!”
赵祯赞赏的看着张启,但似乎又不太相信。
“你怎么突然有这样的想法呢?”
“我也是刚刚得知了前线的消息,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都是为了我大宋,而我虽然不能上前线杀敌报国,出点钱还是没问题的。”
这是宋军第一次正面击溃西夏军队,还是以少胜多。
从战损来看,宋军这边只损失了八百多骑兵,而从俘获的战马来算,西夏军队至少损失了三千人以上。
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是近十几年来罕见的。
有了这次的胜利,各州部队的士气总算是稳住了,甚至有些将领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等不及要与西夏军队再次对垒。
就在所有人都高兴的时刻,作为最高统帅的曹喜表面上看起来也很开心,可心底里却十分不高兴。
在他看来,狄青的这支部队能与西夏军队打个平手就不错了。
只是事与愿违,这可是破天的功劳。
“这要是上报朝廷,圣上一定会龙颜大悦,到时候不仅是林指挥使,这狄青也会跟着升官!哼,倒是给他们做嫁衣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曹喜内心的想法,只有蒋监军从曹喜微妙的面部表情猜到了什么。
打了胜仗,庆功宴是少不了的。
碍于目前战事未完,大家只是简单的庆贺了一下,便各自散去。
晚上,曹喜坐在案桌钱,手中的毛笔迟迟没有动。
他不知道这次的战报如何写,他不想把功劳白白的送给狄青。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蒋监军悄悄的叩响了他的房门。
“曹将军,这是在为战报奏折而发愁?”
看着笑嘻嘻而又有些神秘的蒋监军,曹喜放下了毛笔,略微的点了点头。
“呵呵,曹将军,其实也没那么难。他们的功劳肯定是抹不掉的,毕竟各州的将领士兵都在。”
“那依蒋监军的意思,这战报我该怎么写?”
“将大部分功劳推给林指挥使,那个狄青嘛,附带的说几句就行。另外,一定要把狄青冒进追敌,导致更多士兵牺牲这个写上。”
曹喜一听,眼睛一亮,小声笑道:“还是你们坏啊,明明是乘胜追击,你一句话就成了冒进追敌。”
“呵呵,曹将军说笑了,正如林指挥使说的那样,这次西夏军队就是因为轻敌,若是李元昊亲自带队,恐怕就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曹喜点点头,心中有了答案,他拿起毛笔快速的写下来今天的战报,并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第二天刚有些亮光,李元昊果然亲率两万大军向庆州城出发。
在里宋军营寨十里地前停了下来,并派出使者约战。
收到战术的宋军官兵,纷纷向曹喜请求出战。
曹喜一改往日常态,将所有的请求一一否决,反而是叫来了林指挥使和狄青。
“二位,鉴于你们昨日的神勇,此番出战还是有你们先去打头阵,我会派三万军队在你们身后,若发现不对劲,最好是立马后撤,不要像昨日一样冒进追敌。”
狄青对于打头阵没有任何推辞,可对于曹喜所说的冒进追敌,他根本接受不了,正欲于曹喜辩说一二。
一旁的林指挥使连忙拦住了狄青。
“曹将军,我们完全接受安排!时间紧迫,我们就先回去整军备战了。”
庆州这边的第二次大战即将爆发,曹喜的加急信件也到达了京城。
在早朝上,赵祯很高兴的把战报念了几遍。
其中对曹喜和林指挥使那是表扬了多次,对于狄青,赵祯没讲太多,只是稍微提了一下狄青。
早朝散了后,吕公比跟在了父亲身后。
“父亲,这曹喜格局太小了吧?要不是父亲您有先见之明,从其他州安插了一些耳目,不然我们还真以为功劳都是他和林指挥使的呢!”
“哼!这小子无非就是仗着祖上的功劳,这才坐到了殿前司指挥使,总觉得自己挺厉害!”
“我们要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张启?”
吕夷简点点头,决定让吕公比去吧这件事情告诉张启。
与他们父子二人想的一样,张启在听到这件事情后,十分气愤,说什么都要去面圣,把事情真像告诉赵祯。
“张爵爷,我们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也是觉得你看中兄弟情谊,可圣上问起你如何得知消息,你怎么办?”
张启正要说什么,看到吕公比一脸正经的看着自己,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呵呵,张爵爷莫怪,毕竟有些事情是放不得台面的。”
“理解,理解。不过也要多谢吕公子,要不然我还真无法知道这些消息。”
“客气的话就不用多说了,日后我们应该互相帮助才是。”
张启没有反对的点了点头,送走了吕公比。
“沈大力,沈大力!”
“爵爷,怎么了?”
张启对着沈大力低声的说了几句,沈大力有些为难的说道:
“爵爷,那些矿石已经全部打成兵器了,下一批矿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采出来,你也知道莱芜的矿石不多了。”
张启想了想,说道:“这样,你亲自跑一趟矿场,把当地所有的矿工都集中起来,全力勘探新的矿石。”
“莱芜矿场真能勘探出新的矿石?”
沈大力的怀疑也是有根据的,两个月前他亲自去过矿场,根据张启的指示,他已经组织过好几次勘探了,没有任何发现。
“我相信一定可以的,这次你们扩大勘探范围,如果人手不够,就从外面请人。”
沈大力见张启这么有信心,也不再有别的想法,立即去处理这件事情了。
“备车,去皇宫。”
集英殿中,张启已经等了半个时辰,赵祯一直在批阅奏折。
“张爵爷,你有事情就说吧,这奏折还有一大推,估计还得有一会。”
张启起身谢恩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赵祯放下了手中的毛笔,饶有兴趣的看着张启。
“你是说你无偿捐献上万件兵器?还要无偿帮朝廷养马?”
“是的!圣上是知道我的,对于朝廷,对于国家,我张启历来是很慷慨的!”
赵祯赞赏的看着张启,但似乎又不太相信。
“你怎么突然有这样的想法呢?”
“我也是刚刚得知了前线的消息,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都是为了我大宋,而我虽然不能上前线杀敌报国,出点钱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