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对这一切已经是了如指掌,但王举正哪里知道张启还掌握着一个秘密。
他穿越前,无意中看到一个关于全国铁矿发展史的纪录片。
里面有一集恰好说到了这个莱芜铁矿,也就是在赵祯亲政后的两三年内,原本以为矿产资源枯竭的铁矿,意外的又发现了一大片新的铁矿资源。
这让莱芜铁矿一跃又称为宋朝四大铁矿之一,产量直逼老大哥利国铁矿。
因为莱芜铁矿的重新崛起,吸引了不少铁匠。
其中有个叫时规的铁匠,他所锻造的任何铁器,比其他人铸造的更加精密,也很耐用。
关键是时规很有头脑,利用薄利多销的法子,一举成为当时有名的铁匠。
这几年后的事情,王举正是不会知道的。
“王公子,感谢你的好意提醒,反正我也算过了,也就一百多万贯的投资,若是亏了,就当试试水。”
“我知道你现在很有钱,但一百万贯也不是个小数目。”王举正还想劝说张启,可张启表示自己已经决定了,过两天就过去签约接手。
“既然如此,那就随你吧!利国矿业这边你打算怎么办?”
张启表示当时这个利国矿业他也没出多少钱,也就是五十万贯而已。
“这样吧,这钱就不用退了,你给我相应的铁矿石便是。”
“可以是可以,但这些矿石不能直接送到你手上,除非你有自己的矿场,或者你是铁匠,再不济你要有官家允许的矿石买卖文书许可。”
张启答道:“这是自然,到时候等我把莱芜铁矿盘下来,你直接送到莱芜去。”
“可以,运输的问题交给我就行,费用我出。”
张启从怀中掏出二十万交子,推到了王举正面前。
“一码归一码,我张启不喜欢占别人的小便宜,也不喜欢欠别人的,这是二十万,不够的话到时候再问我要。”
要是以前,王举正还会客气的与他来回推送,现在这种情况,张启都这样说了,自己也只好手下交子。
张启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谢绝了王举正的请客吃饭,扭头就离开了王府。
王举正送完张启后,回到了厅堂,认真琢磨着张启的话语。
似乎有问题,似乎又没有问题。
王举正知道,张启是个光明磊落的人,一般不会暗地里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况且他的这些举动,没有一个可以威胁到他们的利益。
“还是去曹大哥府上商议一下,看看怎么办!”
曹府书房,曹喜与王举正端坐在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聊着这件事情。
曹喜想了半天,也确实没想出来这张启到底有没有什么阴谋。
“举正兄,我觉得还是得防着他,还是老办法,到时候派些精干的人,潜入他的两个矿场,看看他到底耍什么花招!”
王举正立刻反对的说道:“曹大哥,万万不可!他张启敢跟我们明牌,证明他应该做了防备。若是我们稍有不慎,他怕是不会罢休”
“不用怕!他现在所依仗的不过还是吕夷简而已。”曹喜顿了顿,小声的在王举正耳边悄悄的说了几句话。
王举正两只眼睛瞪的溜圆,“真的么?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目前这事情圣上只与我曹家几个叔伯商议过,等秋税收了之后,估计就会提上日程了。”
“好,真是太好了!你这个堂哥与她关系那么好,日后圣上必定更加亲近与你。”
曹喜脸上的喜悦已经遮盖不住了。
“所以只要我们做的不是太过分,他张启也不敢拿我们怎么办!”
“我们得好好的谋划一二,尽量做的隐蔽些。”
二人一直聊到了天黑才作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张启与王举正接触的比较频繁。
两个月后,张启终于顺利的拿下了硝石矿和莱芜铁矿的经营权。
这也预示着张启与王举正之间的关系彻底脱离开来。
张启的这些操作,也引发了吕夷简的不解,他觉得张启花费金钱和精力去弄这些费神又不赚钱的业务没什么用。
可张启一直也是打哈哈,从来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吕夷简也只能任由他去。
落叶一片片的掉落,气温也没有那么热了。
该年十月,有大臣在早朝上提出,皇后之位空闲很久了,希望赵祯再立一位皇后。
赵祯假意推脱,在越来越多大臣的强烈要求下,大家开始讨论新皇后的人选。
最终,大臣们推举了曹喜叔叔曹非的女儿曹氏。
曹氏在郭皇后被废的当年就被诏聘入宫,只是赵祯的一个普通嫔妃。
这下一跃成了皇后,别提有多高兴了。
曹氏样貌尚可,赵祯对她还是比较满意的,为了迎娶曹氏,赵祯打算多花费一些财物,将婚事大办一次。
曹氏却亲自找到赵祯,希望他不要进行铺张浪费,把钱都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赵祯没想到曹氏能有如此格局,不由得心中更加喜欢曹氏。
赵祯没有完全听从曹氏的意见,还是把婚宴弄的比较热闹。
曹喜也因为是曹氏堂哥的关系,被加封为开国公,直接成为了赵祯的堂姐夫。
一时间,曹喜的府邸热闹非凡,前来祝贺的马车排出了几百米之长。
家里的大院中堆满了贺礼,价值保守估计得有数百万贯。
就在赵祯新婚的当晚,一条从山西的急报传到了宫中。
西夏李元昊以庆州巡捕奎普领兵进入夏州,并攻破西夏后桥堡等地为由,率领五万余精锐攻扰北宋西北边境重要军事要塞靖边塞。
由于事发突然,宋军准备不足,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李元昊与之前府州战役一样,就是做做样子。
结果宋将杨寻只带了区区一千人马前往龙马岭应战,结果可想而知,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
直到西夏军踏过龙马岭,逼近靖边塞,受寨的步军统领这才匆忙向周围求援。
好在靖边塞城防坚固,易守难攻,李元昊进攻数次未果,又采取了围城的战术。
赵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慌忙起身穿衣,命李德全将主要大臣喊到了集英殿。
他穿越前,无意中看到一个关于全国铁矿发展史的纪录片。
里面有一集恰好说到了这个莱芜铁矿,也就是在赵祯亲政后的两三年内,原本以为矿产资源枯竭的铁矿,意外的又发现了一大片新的铁矿资源。
这让莱芜铁矿一跃又称为宋朝四大铁矿之一,产量直逼老大哥利国铁矿。
因为莱芜铁矿的重新崛起,吸引了不少铁匠。
其中有个叫时规的铁匠,他所锻造的任何铁器,比其他人铸造的更加精密,也很耐用。
关键是时规很有头脑,利用薄利多销的法子,一举成为当时有名的铁匠。
这几年后的事情,王举正是不会知道的。
“王公子,感谢你的好意提醒,反正我也算过了,也就一百多万贯的投资,若是亏了,就当试试水。”
“我知道你现在很有钱,但一百万贯也不是个小数目。”王举正还想劝说张启,可张启表示自己已经决定了,过两天就过去签约接手。
“既然如此,那就随你吧!利国矿业这边你打算怎么办?”
张启表示当时这个利国矿业他也没出多少钱,也就是五十万贯而已。
“这样吧,这钱就不用退了,你给我相应的铁矿石便是。”
“可以是可以,但这些矿石不能直接送到你手上,除非你有自己的矿场,或者你是铁匠,再不济你要有官家允许的矿石买卖文书许可。”
张启答道:“这是自然,到时候等我把莱芜铁矿盘下来,你直接送到莱芜去。”
“可以,运输的问题交给我就行,费用我出。”
张启从怀中掏出二十万交子,推到了王举正面前。
“一码归一码,我张启不喜欢占别人的小便宜,也不喜欢欠别人的,这是二十万,不够的话到时候再问我要。”
要是以前,王举正还会客气的与他来回推送,现在这种情况,张启都这样说了,自己也只好手下交子。
张启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谢绝了王举正的请客吃饭,扭头就离开了王府。
王举正送完张启后,回到了厅堂,认真琢磨着张启的话语。
似乎有问题,似乎又没有问题。
王举正知道,张启是个光明磊落的人,一般不会暗地里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况且他的这些举动,没有一个可以威胁到他们的利益。
“还是去曹大哥府上商议一下,看看怎么办!”
曹府书房,曹喜与王举正端坐在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聊着这件事情。
曹喜想了半天,也确实没想出来这张启到底有没有什么阴谋。
“举正兄,我觉得还是得防着他,还是老办法,到时候派些精干的人,潜入他的两个矿场,看看他到底耍什么花招!”
王举正立刻反对的说道:“曹大哥,万万不可!他张启敢跟我们明牌,证明他应该做了防备。若是我们稍有不慎,他怕是不会罢休”
“不用怕!他现在所依仗的不过还是吕夷简而已。”曹喜顿了顿,小声的在王举正耳边悄悄的说了几句话。
王举正两只眼睛瞪的溜圆,“真的么?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目前这事情圣上只与我曹家几个叔伯商议过,等秋税收了之后,估计就会提上日程了。”
“好,真是太好了!你这个堂哥与她关系那么好,日后圣上必定更加亲近与你。”
曹喜脸上的喜悦已经遮盖不住了。
“所以只要我们做的不是太过分,他张启也不敢拿我们怎么办!”
“我们得好好的谋划一二,尽量做的隐蔽些。”
二人一直聊到了天黑才作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张启与王举正接触的比较频繁。
两个月后,张启终于顺利的拿下了硝石矿和莱芜铁矿的经营权。
这也预示着张启与王举正之间的关系彻底脱离开来。
张启的这些操作,也引发了吕夷简的不解,他觉得张启花费金钱和精力去弄这些费神又不赚钱的业务没什么用。
可张启一直也是打哈哈,从来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吕夷简也只能任由他去。
落叶一片片的掉落,气温也没有那么热了。
该年十月,有大臣在早朝上提出,皇后之位空闲很久了,希望赵祯再立一位皇后。
赵祯假意推脱,在越来越多大臣的强烈要求下,大家开始讨论新皇后的人选。
最终,大臣们推举了曹喜叔叔曹非的女儿曹氏。
曹氏在郭皇后被废的当年就被诏聘入宫,只是赵祯的一个普通嫔妃。
这下一跃成了皇后,别提有多高兴了。
曹氏样貌尚可,赵祯对她还是比较满意的,为了迎娶曹氏,赵祯打算多花费一些财物,将婚事大办一次。
曹氏却亲自找到赵祯,希望他不要进行铺张浪费,把钱都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赵祯没想到曹氏能有如此格局,不由得心中更加喜欢曹氏。
赵祯没有完全听从曹氏的意见,还是把婚宴弄的比较热闹。
曹喜也因为是曹氏堂哥的关系,被加封为开国公,直接成为了赵祯的堂姐夫。
一时间,曹喜的府邸热闹非凡,前来祝贺的马车排出了几百米之长。
家里的大院中堆满了贺礼,价值保守估计得有数百万贯。
就在赵祯新婚的当晚,一条从山西的急报传到了宫中。
西夏李元昊以庆州巡捕奎普领兵进入夏州,并攻破西夏后桥堡等地为由,率领五万余精锐攻扰北宋西北边境重要军事要塞靖边塞。
由于事发突然,宋军准备不足,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李元昊与之前府州战役一样,就是做做样子。
结果宋将杨寻只带了区区一千人马前往龙马岭应战,结果可想而知,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
直到西夏军踏过龙马岭,逼近靖边塞,受寨的步军统领这才匆忙向周围求援。
好在靖边塞城防坚固,易守难攻,李元昊进攻数次未果,又采取了围城的战术。
赵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慌忙起身穿衣,命李德全将主要大臣喊到了集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