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御味 穿越厨子的皇朝梦 第一百零三章 蝴蝶效应

小说:汴梁御味 穿越厨子的皇朝梦 作者:醋溜肥肠 更新时间:2025-02-14 05:54:35 源网站:2k小说网
  “这吕大人如此轻易的就把地卖给我们了?你们关系好到这个地步了?”

  张启拿着地契,有些不太敢相信,区区五百贯,买了京城三亩地,说出去谁都不信。

  “你以为是我们关系好啊?**!”王举正坐在车里打盹,眼睛是闭着的,“你想想,本来就是一块烂地,买了五百贯,且不说这钱入了他自己的口袋,后面等你酒坊起来了,得买酒曲吧?卖了酒得交酒税吧?”

  “感情他在这里等着我们呢?”张启瞬间觉得手里的地契不是那么香了。

  “虽然那些酒曲和酒税落不到他口袋里,但也算是个政绩,本来他拜相是早晚的事情,若是税收上去了,他拜相的速度不是更快了么?”

  张启算是学到了,以前他只知道做菜,最多是处理一下厨房内的一些人情世故,跟着王举正还真是懂得了不少。

  “这么说来,吕夷简还真是看得起我张启!”

  “你可拉倒吧!你确实有本事,但还不足以让他高看一眼,他就是为了自己积攒**资本而已。”

  士农工商,虽说商人有钱,千百年来地位都很低,宋朝虽说有些好转,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惟有读书高。

  王举正一家被如此高看,也是因为其祖上出过不少高官,才得到了太祖皇帝的信任。

  “走着瞧吧,我张启一定会赚到你们无法企及的大钱,到时候可就是你们来求着我了。”

  自从王老五的事件发生后,张启那时已经有强烈的想法了,在加上之前在宫里被陷害的事情。

  张启不想一辈子被别人随意踩来踩去,作为穿越者他有技术有头脑,一定要自己闯出一片天下。

  有了地契在手,张启就能立刻大展身手了。

  拿到地契的第二天,张启召集了之前所有的工匠,把自己要建立酒坊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工匠们当然是很支持的,可一听是在城西那块地界,很多人纷纷打起了退堂鼓,说的也很直白,不想因为赚了钱把命给送了。

  张启一开始试图用科学来向他们解释一切,无奈没有任何人听得进去,甚至有一小部分人怀疑张启是不是因为去过那个地方,导致神经有些错乱。

  最后张启没有办法,直接将工钱提高了两倍,这才勉强得到了八成工匠的支持,还有一小部分工匠不为所动。

  张启粗略的算了一下人数,不到一百人,要建立那么大的酒坊就有些吃力了,如果再来个二三百人,预计几个月就能完成。

  可到哪里去找这么多人呢?

  张启想到了牙行,可自从逍遥宗被解散之后,逍遥宗的所有业务几乎都被官家控制了,做事确实规范了很多,但价格也比原来高了很多。

  眼下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张启只能派人先去牙行打听一番。

  不久伙计就赶了回来,把价格一说,果然如张启想象的一样,官家的报价虽然是在场工匠的一半,但听说是在汴河出口附近,立马把价格抬高了,与张启给工匠们的报价差不多。

  “行吧,贵就贵一些,总比没有人好,你现在再跑一趟,让他召集三百人,然后让他们带着契约来我们这里签。”

  伙计得到张启的指示,立马由跑了一趟,回来后表示,五日后官家一定会把三百人凑齐,到时候连人与契约一同带来。

  “这么算下来,四百人,每人每个月五贯钱,一个月光工钱就要给两千贯,还不包括吃饭,真是太贵了。”

  张启在心里默默的盘算了一遍,这样一来,工期越久,花费就越多,看来得日夜赶工了。

  为了让酒坊能快速完工,张启又找到王举正,在他的帮助下,找到了两个建筑高手帮张启画酒坊的图纸,几经修改,终于在三日内定了稿,这次的图纸即省材料又安全,还能节省时间。

  预计最多三个半月就能完工!

  可还没等官牙行招到工人,张启要建立一个大酒坊的事情已经是全城皆知,不仅百姓有些疑惑,樊楼的薛掌柜等人也是乐开了花。

  他们再一次的聚到了一起,可这次他们没有丝毫担心,反而是轮番的说起了风凉话。

  大致意思都是说张启脑子坏了,那个地方如果好办事情,早就被人给占了,还轮得到他。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看好那个还没有建好的酒坊,甚至太和楼的和掌柜建议大家这段时间要多酿些酒存起来。

  等张启的酒坊开始卖酒的时候,直接抛售存酒,用以打压他的价格,最好是让他的酒卖不出去。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他们认为张启的酒酿出来也不会有人喝,等张启的酒砸到手里,他们再以超低价收购。

  自以为计谋很好的他们,日后将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几日后,张启的酒坊正式动工,除了留一小部分钱给快活林周转,他连自己的私房钱都拿出来了,这个酒坊是他走向胜利的最关键因素。

  为了保证不再出现金掌柜的事情,张启日夜都在酒坊工地守着,起初是一个人,后来有些胆子大的见张启连续几个晚上待在这里都没事,便也陪着张启守在了工地。

  当然他们换来的好处就是张启私下给的赏钱,久而久之,张启在心里把这些人内定成了酒坊的第一批员工。

  这边的张启热火朝天,另一边的和掌柜等一众酒肆,也是行动了起来,日夜在酿酒。

  这无形中让京城的粮食价格竟然上涨了不少,这可乐坏了所有的大小粮商;京城粮食价格上涨的消息迅速的被往来的外地客商带出了城,不出三日,一条条满载着粮食的商船由汴河而来。

  蝴蝶效应慢慢的凸显了出来,粮食涨价后,官家的酒曲也跟着涨价,各类酒肆的酒水价格也变动。

  不出半个月,京城所有的物价都提升了一倍,老百姓手里的钱不知不觉就贬值了,百姓虽有察觉,但也弄不出个所以然来,便也欣然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