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 第三百五十章 剧本杀电影

小说: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 作者:宝木辰铭 更新时间:2025-02-14 01:24:44 源网站:2k小说网
  “小杨进终选了?”

  “是啊。一开始选拔的时候,节目组对她印象挺深的,但后来因为实力不足被刷了下去。没想到正好有个个人选手退赛,空出了一个名额,于是就让她顶上去了。”

  “这也可以!”

  听着手机里杨铭的解释,孟白满脸“黑人问号.jpg”的表情:“她做什么了会让节目组印象深刻?”

  “节目组问她为什么想要当女团偶像,她说因为每个月给2000块钱而且还包吃包住……”

  “……”

  电话两边同时沉默了一下。

  这个回答怎么说呢……反正倒也确实是实话。

  “你原来和我说这姑娘运气好,我还不信。”杨铭感慨道:“现在发现,这玩意有时候真不能不信。”

  孟白闻言心中暗道,杨朝月这何止是运气好,简直有点天命在身了。

  “另外三个人呢?”好歹有一饭之缘,孟白也顺带手关心了一下。

  “她们比较顺利,终选直接通过。这会已经去萧山节目组集合,月底之前应该就开始正式录制了。”

  虽然节目组这边筛选的流程很复杂,但其实标准并不算严格。

  没办法,101个选手名额看似不多,但架不住可选择的人更少。

  腾讯视频最近刚播出了一部名为《女团》的选拔纪录片,里面统计了一下整个内娱的女子组合人数。

  就是把那些十八线都算不上的的地下偶像也加上,总共还不到三千人,而且这里边还有相当一部分是“48系”的。

  再把那些搞擦边或者挂羊头卖狗肉的一排除,剩下的人就更少了。

  所以这次的《创造101》除了那些女团或者练习生,还有大量的新人歌手、新人演员以及网红主播。

  相比之下,泰洋川禾临时拼凑的TCG好歹还集中训练了大半年。

  所以除了杨朝月的选中过程有点离谱外,其他三个姑娘完全没问题。

  挂掉电话,孟白仍然忍不住感叹了一会。

  早知道当初不应该让这姑娘去当什么爱豆,就应该留在弧光充当个吉祥物什么的。

  这么想着,他又忍不住一乐。

  一部剧或者一个艺人能不能火,很多时候都带点玄学成分。娱乐圈又是理工文盲集中营,所以比别的行业格外信奉这种命运之类的东西。

  要是换了一些传统的公司,没准真的宁肯给这姑娘开高薪不干活也得把她留下来。

  不图别的,就图个吉利。

  当然,孟白也就是这么一想。作为“飞天意面神教”的一员,他对玄学什么的单纯图个乐罢了。

  更何况,虽然杨朝月走了,但弧光还有新的“特等奖获得者”嘛。

  “孟总,这个就是我之前说的那个故事灵感。”

  何一鹤把一份不算厚的剧本递给孟白,而后紧张的等待着。

  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跟着母亲生活,何一鹤小时候一直都是很听话的那种“别人家的小孩”。

  因为父亲是中戏文学系博士,所以一直到高中,他都是标准的理科生,而且成绩还非常优异。考上了101中学的理科实验班,还参加了各种理工类竞赛。

  但或许是天赋,他其实对文字故事更感兴趣。于是在高考结束后,他下定决心说服母亲让他弃理从文。

  干了几年自由创作者,之后在生父的介绍下加入了弧光影视,成为了一名新人编剧。

  刚一加入弧光,他就发现自己来对了地方。悬疑推理题材的作品,首重逻辑性,这对自小理工出身的何一鹤来说,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机会。

  没过多久,他就在编剧部门展现出了实力。先是升职为坐班编剧,之后还负责了《明星大侦探》第二季的部分剧本。

  等到了第三季,他更是直接成为单期节目的主笔编剧。

  作为弧光编剧部门天赋最出众的几人之一,他和其他同事一样,最大的偶像就是自家的大老板“孟白大大”。

  本以为慢慢发展,或许再过几年,就能有机会能和老板合作。结果没想到,一个突如其来的“年会特等奖”,直接把他的愿望给提前了。

  当时刚知道自己中奖,他先是惊喜,但紧接着又开始苦恼。

  他之前有一个自认为很精彩的故事灵感,还处于酝酿阶段没有成型。本来想着等全部完善了以后,再找机会交给大老板看看。

  现在机会有了,可他的故事却还是灵感阶段,这就尴尬了。

  好在当时老板和自己说,不需要着急,可以等他确定好之后再拿给他看。

  这几个月,何一鹤除了正常的工作外,剩余的时间都在完善自己的这个故事。直到最近,他总算是完成了个初稿。

  虽然还只是个梗概框架,但好歹也算是个完整的故事。

  犹豫了几天,他终于一咬牙找上大老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你之前说过的那个,关于剧本杀的故事吗?”

  孟白接过剧本,看着空白一片的封面:“没有题目吗?”

  何一鹤面色一紧,讪讪的道:“还……还没想好。”

  完蛋,这段时间光在想内容,把名字给忘了。

  老板会不会觉得自己是在糊弄他啊?

  孟白倒是不以为意,项目名字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可能会被修改十几次,所以现在有没有都不打紧。

  他更关心的是,故事内容怎么样。

  对于这个何一鹤,孟白有些印象。之前《明星大侦探》第三季评价最高的两期,就是他主要负责的剧本。

  如今又拿了一个“剧本杀”主题的故事来,自己还真挺感兴趣的。

  翻了翻手上剧本——其实还不能算是剧本——孟白认真看了起来。

  【民国年间,沪城发生了一起惊天血案。城内首富大佬,在酒店房间被杀害,凶手下落成谜。

  某天晚上,因血案被废弃的酒店原址来了一批新人。不得志的编剧、过气女明星、三流导演、动作演员、离职警探、富商,六个人汇集在一起,希望能把血案复刻拍成电影,进而扬名立万。

  为了让剧情更加逼真以吸引观众,他们需要推理出一个最合理的凶案真相。然而就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凶手竟然就在几人当中。不止如此,在这起惊人的血案下,还掩埋着更多的故事……】

  因为只是一个文学性的故事叙述,所以体量不算长,也就十几页。没用多一会,孟白就大概看过一遍。

  “你还真不愧是《明侦》的编剧。”孟白调侃道:“写啥故事都是六个角色演完全场是吧。”

  何一鹤闻言一愣,紧接着脸色一白。

  或许是因为“剧本杀”的主题和《明星大侦探》的形式确实太像了,他写的时候也没有多想,就直接按照顺手的方式来完成了。

  如今被孟白点到,他才忽然反应过来。这又不是节目有嘉宾人数限制,何必非得还按着六人组的架构来完成呢。

  “看来你也想到了。”孟白道:“为了把故事限定在这几个人之内,导致每个角色背负了太多的任务。不止让角色形象过于复杂,而且很多剧情上的转折也很生硬。”

  难怪了,何一鹤恍然,就说自己为什么越往后写越感觉难受,就是因为每个角色都有一大堆功能,导致整个故事的内核越发展越小。

  如果抛弃思维上对角色数量的禁锢,把角色拆分……他忽然感觉自己又迸发出了许多新的想法。

  想到这,他敬佩的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大老板。

  之前他也让相熟的朋友看过这个故事,所有人都称赞他能用这么小的场景讲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故事,而自己对此也是沾沾自喜。

  没想到孟总只是看了一遍,就直指问题核心,把自己引以为傲但其实漏洞百出的缺陷指了出来。

  “还有,看的出来你在剧情当中有意识的用小故事来影射大的变革。但是你最后却又把主旨归于单纯的复仇,从推理的角度来说确实形成了逻辑完备的闭环,但却拉低了整出戏的格局。”

  “另外,对于凶手的塑造确实充满了多面性,但是其他角色却沦为了工具人,前面的那些职业背景之类的,全都没有意义了。”

  “……”

  孟白一连着指出了故事的几个缺陷,何一鹤的脸色越跟着变得愈发苍白。

  “对,对不起,孟总。”

  终于,何一鹤羞愧的道:“这个故事我完成的有些草率了,回去再重新来过。”

  “那倒也不必。”孟白看着手上的故事,“我刚才说的只是一些缺陷罢了,这个本子的主题以及故事本身还是很精彩的。”

  说着,他就把自己对于这个故事的想法,以及一些新的思路说了出来。

  何一鹤一开始还在认真听,但没一会就拿出纸笔开始记录。一边记着,一心中则充满了震撼。

  自己冥思许久的故事,孟总只是看过一遍,立马就有了很多更加精彩的灵感和设定。

  尤其是最后,将整个故事的真相从确定结局修改为的开发性结局,一下子让主旨又加深了许多。

  本以为自己的天赋已经很出色了,但今天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叫碾压级的差距。

  果然,不愧是孟总!

  孟白一口气把自己的思路和修改意见说完,这才终于道:“这些都是我的一些想法,这故事毕竟还是你创作的,可以挑拣着用。”

  何一鹤看着手上密密麻麻的记录,心中苦笑了一声。

  孟总的每一条建议都比自己的想法要精彩合适的多,他再怎么变都感觉是在破坏,倒不如直接用。

  只是如此一来,这还能算是自己的剧本吗?

  或许是知道他心中所想,孟白接着道:“这样,你回去以后可以找两个想要的帮手,一起单独成个组,争取把完整的剧本拿出来。到时候如果能够立项的话,你是第一署名,毕竟这个故事最开始的想法是你提出来的。”

  何一鹤闻言,顿时激动的道:“好的,孟总,我回去之后立马就开始。”

  看着这年轻人兴高采烈的离开,孟白不由得感慨,弧光的编剧部门还真是藏龙卧虎。一个没注意,就蹦出来个天赋不错的苗子。

  对于这些年轻编剧,他还是很乐意培养的。毕竟自己的事越来越多,以后不可能每个弧光的项目都由自己来当编剧。

  不过话说回来,孟白摩挲着下巴,第一次年会特等奖出了个“吉祥物”,第二次又出了个有天赋的年轻编剧。

  这特等奖竟然还自带选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