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这是光绪皇帝未曾穿过的龙袍,在历史动荡中被带出了故宫,辗转流落到了许家手中。

  “这似乎是清朝某位皇帝的龙袍吧?”高兴装作不解地问道,暗中提醒邻室的老专家们要留心。

  许夫人确认道:“没错,我爷爷说过,这是光绪皇帝的。”

  接着,她还讲了一个关于光绪死亡的故事,说是李莲英在慈禧的命令下,给正在试新衣的光绪送去了有毒的酸奶。

  虽然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高兴还是礼貌地点点头,表示理解。

  随着对话的继续,许夫人展示了另一件藏品,一尊檀香木雕刻的笑罗汉,底部刻有“大清乾隆年制”的字样。

  这件作品证明了它确实来自清朝宫廷,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高兴建议先看看与皇宫有关的藏品,既表现出对主人的尊重,也巧妙地引导了谈话的方向。

  高兴轻点下头,做了个手势表示同意。

  这尊佛像,一看就是出自宫廷的精品,专为皇室定制。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笃信佛教,特别是乾隆帝最为虔诚。

  他不仅在紫禁城内建了多个佛堂,还特别钟情于佛像收藏,因此那个时期的御用佛像数量相当可观。

  许夫人家里藏有不少这样的宝物。

  她家的长辈似乎对这些佛像并不在意,只因它们是金色的便将之据为己有,无论是镀金铜佛还是泥金佛像,只要是金色就喜欢。

  现在他们手上的乾隆朝佛像,甚至超过了某些博物馆的收藏量。

  汪大师曾与高兴聊起过,说真正的收藏讲究的是历史积淀。

  爱新觉罗家族的背景让他们的收藏无可比拟。

  而汪大师他们还得在市场上寻觅宝贝,相比之下,许夫人家的前辈们则像是直接从故宫取走了一般。

  除了皇家特制的物品外,这些人在搜刮时也顺走了其他珍贵文物,比如各部的铜印、后宫妃嫔的礼服,甚至还有郎世宁绘制的贵妃画像。

  高兴从未想到能在故宫之外看到清朝皇族女性的肖像画,这确实让人震惊。

  “高馆长,我有个问题想请教。”许夫人指着一幅画说道,“如果我们将这幅画公开展览,会不会带来一些麻烦?”

  许夫人知道这幅画的意义非凡,尽管它并非最珍贵的文物,但与故宫有着深厚的联系,她担心会因此惹上是非。

  高兴心里暗笑,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才考虑这个问题是否有些迟了呢?

  “应该没问题,毕竟我们的博物馆将在澳洲落成,国内的影响应该不大。”

  “真的吗?”许夫人仍然有些疑惑,“高馆长你确定不会有问题?”

  “夫人您怎么怀疑起我来了?”高兴打趣道。

  “不是不信啊,只是我们收到大英博物馆朋友的建议,说如果不把这件东西捐给他们,可能会被要求归还文物。”

  “大英博物馆当然不怕这些问题,你说是不是,高馆长?”

  许夫人的话中带着一丝挑衅,或许是因为最近大英博物馆频繁出现在热搜榜上,有关于华夏文物归还的问题,使得她以为高兴会对此感到不满。

  然而,高兴对此并无特别的情绪波动。

  不久前,陈延禹提到正在仿制一件大英博物馆中的成化斗彩鸡缸杯赝品,准备通过内部人士调换真品。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隔壁房间的动静让高兴意识到,事情可能比想象中更棘手。

  老专家们显然被激怒了,隔着墙传来的重重捶桌声便是明证。

  那声音沉闷而急促,仿佛要穿透墙壁。

  四位来自省博物馆的专家中,有两位的脸色已经涨得通红,显然是气愤到了极点。

  其中一位激动得甚至不小心将咖啡洒在了自己的电脑键盘上,滋滋的声音随之响起。

  然而他似乎浑然不觉,目光紧锁着屏幕,仿佛能透过它直达英伦三岛,把那些流失海外的国宝带回故土。

  当高兴结束通话后,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团队中的领头人,欧副馆长,保持冷静,询问文物追索专项组的常组长是否有解决方案,他问道:“常组长,这事儿有办法吗?”

  “对方的行为确实像是挑衅。”常组长回答,“虽然涉及的并非国宝级文物,但数量可观,应该足够启动内部程序。”

  “别着急。”常组长安抚道,“那位与高馆长对话的人可能并不知道我们在旁听,所以她并不是针对我们,而是想给高馆长难堪。”

  另一位情绪激动的专家立刻反驳:“既然不是针对我们,我们就该像乌龟一样缩着脑袋装聋作哑吗?”

  “你们不会是找借口推脱责任吧?”这位专家继续指责,“上次也是这样,这次又如何?”

  面对质疑,常组长也不甘示弱:“你以为我们不想追讨吗?可是对方既非本国公民,这些文物又是百年前流出,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它们出自故宫,我们确实无计可施。”

  “所以就打算装聋作哑?”专家讽刺道。

  “好了,大家冷静一下。”欧副馆长出面调解,“等高兴来了再说。”

  “我没问题。”常组长附和道,心里却盘算着,只要能让高兴改变主意,这些老专家们的压力也就无关紧要了。

  而此时,高兴正站在门外,听着屋内的争论。他想知道这些人究竟有何对策,毕竟,一封普通的公函恐怕无法解决问题。

  高兴考虑了与藏家许夫人交涉的可能性,觉得这比说服大英博物馆归还文物还要困难。

  如果采取强硬手段,对方很可能会以“有偿捐赠”为由,搬出大英博物馆作为挡箭牌。

  而无论是温和还是强硬的方式,都显得棘手。

  难道真的要走楚震明最不愿见到的路,用钱赎回文物?那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虽然单件祖传文物价值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但累积起来可能高达上千万,这还没算上国家文物局回购时可能出现的溢价。

  正当他感到无计可施时,在走廊外徘徊了一会儿后,发现屋内的专家和专项组成员竟在等待他的到来,准备听取他的意见。

  高兴预感自己可能又要背黑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