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轻轻点头,“放心吧。”他心里想着,不就是陪吃顿饭聊聊天嘛,这点小事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酒席尚未开始,许先生已经起身,手握一杯酒走向高兴,恭敬地说:“高馆长,久闻大名,敬您一杯。”
“多谢多谢,不过今晚我还有一场重要的商谈,为了保持清醒,我就以茶代酒吧。”
“没问题,我干杯,您随意。”许先生豪爽地一口喝尽了杯中的白酒,显示出了他的诚意和风度。
酒过之后,他拉了一把椅子坐在高兴旁边,坦诚道:“说实在的,今天我是听说高馆长会来,才厚着脸皮来蹭饭的。”
“许先生在内地也听说过我的名字?”
高兴记得陈延禹提到过,这对夫妇计划在澳洲建立博物馆,所以他们应该住在大洋洲。
“其实是在内地,去年我们在羊城遇到你们举办活动的时候。”
“哦,原来是那次啊。”高兴点点头,从许氏夫妇的口音中听出他们可能是粤省人。
交谈后得知,许先生的家族原本来自羊城,早年移居香江,靠修理钟表起家,后来搬到了澳城;而许夫人则是随父母移民日不落国长大。
“当时我们去内地正是为了学习如何运营博物馆。”
“见到了高馆长后,我们还特地去了临大,参观了您的海林博物馆。”
“可惜没能见到您本人。”许先生说话的方式让高兴感到像是一个粉丝在追星。
面对这样的赞美,高兴谦虚地回答:“海林博物馆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汪振盛老师和他的弟弟打下的基础,我个人的贡献并不多。”
“我也这么认为。”许夫人突然插话,这句话让现场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尴尬。
许先生一时不知该支持妻子的话还是继续赞扬高兴。其他人,包括高兴自己,也摸不准这对夫妇的真实意图。
这时,家庭权力结构显露无疑,很明显,许家的大权掌握在许夫人手中。
她轻咳了两声,许先生立刻起身,把椅子移开,恭敬地回到妻子身旁坐下。
“高馆长,刚才没来得及自我介绍。”许夫人微笑道,“其实我姓爱新觉罗。”
许夫人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得意,仿佛这个古老的皇室姓氏赋予了她特别的地位。
这让高兴感到有些困惑:之前她的丈夫还对他毕恭毕敬的,怎么轮到她时,就突然变得高人一等了呢?夫妻之间不是应该有默契的吗?
高兴摸着下巴,略带调侃地说:“爱新觉罗?不知现在是哪一年?1824年?还是2024年呢?”
“高馆长,请别误会。”许夫人解释道,“提到我的出身,只是想说明我们家族的文化底蕴深厚,不亚于海林博物馆的历史。”
接着,她提出了一个让高兴意想不到的提议:“所以,高馆长,考虑一下加入我们吧。”
高兴愣住了。他原以为他们会直接谈条件、谈钱,没想到对方绕了一大圈,用上了这种古老姓氏的情怀牌。
“许先生,您也这么认为吗?”高兴好奇地问。
许先生露出尴尬的笑容,回答说:“家里一切听夫人的安排。”
这对话让在场的人都无言以对。原来,许先生之前的礼貌只是一种习惯性的表现,真正做主的是他的妻子。这对夫妇确实有点意思。
高兴开始好奇,这位许夫人到底有什么样的背景。就在不久前,他还听说他们通过陈延禹购买瓷器的事。
“高馆长,你听见了吧。”许夫人再次开口,“如果在清朝,我丈夫可是郡马爷级别的人物。”
“好了,别再提这些无关紧要的事了。”高兴打断道,“有正事就说吧,我们还得吃饭呢。”
陈延禹也在旁边附和:“没错,今天是为兴哥接风的宴席,有话快说。”
显然,陈延禹也没想到许家夫妇会如此奇特。本来以为他们是富有的华侨,没想到背后的故事更加复杂。但即便如此,陈延禹也不打算对他们过于迁就。
面对这样的场面,许夫人选择沉默,用眼神示意丈夫继续。
“事情是这样的……”许先生想要缓和气氛,开始讲述他们的来意。
我妻子是独女,岳母去世后留给我们不少古董,我们对处理这类遗产并不在行。
直接继承这些古董意味着要支付高额的税款。
因此,我们考虑以博物馆捐赠的形式接收这些宝物,并为此需要一位专业的中介人——所谓的“白手套”。
高兴对担任这个角色兴趣不大,但他确实好奇这些古董的来历,他问道:“有照片吗?”
“有的。”许先生拿出电脑滑开。
然而,高兴还是停住了他的手,注意到了一枚特别的印章。这枚青玉覆斗钮印章,在故宫的记录中只有三枚存世,而面前的这枚可能是遗失已久的其中之一。
“能让我看看实物吗?”高兴询问道。
“您指的是哪一件?”许先生问。
“就是那枚青玉覆斗形的印章。”
当高兴帮着找图片时,他注意到一张显示了印章底部刻字的照片:“眉寿万年,永尔景福”,这是祝福长寿的话语,与他在故宫见过的另一枚印章上的文字风格相似,显然是成套的。
许先生和他的妻子商议之后,提议将这枚印章作为礼物送给高兴,条件是他愿意接受他们的聘请。
高兴心里明白,这枚印章若真如所见,它属于国家而非个人。
清朝旧藏现在归国家所有,即使是皇室成员私人物品也不例外。
那些逃离满清宫廷的贵族带出的物品,实际上是非法的文物外流。
当然,如果是皇帝赏赐给个人的礼物,则不在此限。而这枚印章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
因此,高兴知道,即便收到这份“礼物”,他也无法合法占有或私人处置它。
皇帝赏赐的宝物通常是一整套,而不是单一物件。
这套印章经过特别处理,带有古代风格,显然是为了满足皇帝对古董收藏的兴趣而精心制作的,供他赏玩。
除了这些印章,还有其他珍宝吗?会不会也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带出的呢?毕竟这位贵族的家族与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
酒席尚未开始,许先生已经起身,手握一杯酒走向高兴,恭敬地说:“高馆长,久闻大名,敬您一杯。”
“多谢多谢,不过今晚我还有一场重要的商谈,为了保持清醒,我就以茶代酒吧。”
“没问题,我干杯,您随意。”许先生豪爽地一口喝尽了杯中的白酒,显示出了他的诚意和风度。
酒过之后,他拉了一把椅子坐在高兴旁边,坦诚道:“说实在的,今天我是听说高馆长会来,才厚着脸皮来蹭饭的。”
“许先生在内地也听说过我的名字?”
高兴记得陈延禹提到过,这对夫妇计划在澳洲建立博物馆,所以他们应该住在大洋洲。
“其实是在内地,去年我们在羊城遇到你们举办活动的时候。”
“哦,原来是那次啊。”高兴点点头,从许氏夫妇的口音中听出他们可能是粤省人。
交谈后得知,许先生的家族原本来自羊城,早年移居香江,靠修理钟表起家,后来搬到了澳城;而许夫人则是随父母移民日不落国长大。
“当时我们去内地正是为了学习如何运营博物馆。”
“见到了高馆长后,我们还特地去了临大,参观了您的海林博物馆。”
“可惜没能见到您本人。”许先生说话的方式让高兴感到像是一个粉丝在追星。
面对这样的赞美,高兴谦虚地回答:“海林博物馆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汪振盛老师和他的弟弟打下的基础,我个人的贡献并不多。”
“我也这么认为。”许夫人突然插话,这句话让现场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尴尬。
许先生一时不知该支持妻子的话还是继续赞扬高兴。其他人,包括高兴自己,也摸不准这对夫妇的真实意图。
这时,家庭权力结构显露无疑,很明显,许家的大权掌握在许夫人手中。
她轻咳了两声,许先生立刻起身,把椅子移开,恭敬地回到妻子身旁坐下。
“高馆长,刚才没来得及自我介绍。”许夫人微笑道,“其实我姓爱新觉罗。”
许夫人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得意,仿佛这个古老的皇室姓氏赋予了她特别的地位。
这让高兴感到有些困惑:之前她的丈夫还对他毕恭毕敬的,怎么轮到她时,就突然变得高人一等了呢?夫妻之间不是应该有默契的吗?
高兴摸着下巴,略带调侃地说:“爱新觉罗?不知现在是哪一年?1824年?还是2024年呢?”
“高馆长,请别误会。”许夫人解释道,“提到我的出身,只是想说明我们家族的文化底蕴深厚,不亚于海林博物馆的历史。”
接着,她提出了一个让高兴意想不到的提议:“所以,高馆长,考虑一下加入我们吧。”
高兴愣住了。他原以为他们会直接谈条件、谈钱,没想到对方绕了一大圈,用上了这种古老姓氏的情怀牌。
“许先生,您也这么认为吗?”高兴好奇地问。
许先生露出尴尬的笑容,回答说:“家里一切听夫人的安排。”
这对话让在场的人都无言以对。原来,许先生之前的礼貌只是一种习惯性的表现,真正做主的是他的妻子。这对夫妇确实有点意思。
高兴开始好奇,这位许夫人到底有什么样的背景。就在不久前,他还听说他们通过陈延禹购买瓷器的事。
“高馆长,你听见了吧。”许夫人再次开口,“如果在清朝,我丈夫可是郡马爷级别的人物。”
“好了,别再提这些无关紧要的事了。”高兴打断道,“有正事就说吧,我们还得吃饭呢。”
陈延禹也在旁边附和:“没错,今天是为兴哥接风的宴席,有话快说。”
显然,陈延禹也没想到许家夫妇会如此奇特。本来以为他们是富有的华侨,没想到背后的故事更加复杂。但即便如此,陈延禹也不打算对他们过于迁就。
面对这样的场面,许夫人选择沉默,用眼神示意丈夫继续。
“事情是这样的……”许先生想要缓和气氛,开始讲述他们的来意。
我妻子是独女,岳母去世后留给我们不少古董,我们对处理这类遗产并不在行。
直接继承这些古董意味着要支付高额的税款。
因此,我们考虑以博物馆捐赠的形式接收这些宝物,并为此需要一位专业的中介人——所谓的“白手套”。
高兴对担任这个角色兴趣不大,但他确实好奇这些古董的来历,他问道:“有照片吗?”
“有的。”许先生拿出电脑滑开。
然而,高兴还是停住了他的手,注意到了一枚特别的印章。这枚青玉覆斗钮印章,在故宫的记录中只有三枚存世,而面前的这枚可能是遗失已久的其中之一。
“能让我看看实物吗?”高兴询问道。
“您指的是哪一件?”许先生问。
“就是那枚青玉覆斗形的印章。”
当高兴帮着找图片时,他注意到一张显示了印章底部刻字的照片:“眉寿万年,永尔景福”,这是祝福长寿的话语,与他在故宫见过的另一枚印章上的文字风格相似,显然是成套的。
许先生和他的妻子商议之后,提议将这枚印章作为礼物送给高兴,条件是他愿意接受他们的聘请。
高兴心里明白,这枚印章若真如所见,它属于国家而非个人。
清朝旧藏现在归国家所有,即使是皇室成员私人物品也不例外。
那些逃离满清宫廷的贵族带出的物品,实际上是非法的文物外流。
当然,如果是皇帝赏赐给个人的礼物,则不在此限。而这枚印章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
因此,高兴知道,即便收到这份“礼物”,他也无法合法占有或私人处置它。
皇帝赏赐的宝物通常是一整套,而不是单一物件。
这套印章经过特别处理,带有古代风格,显然是为了满足皇帝对古董收藏的兴趣而精心制作的,供他赏玩。
除了这些印章,还有其他珍宝吗?会不会也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带出的呢?毕竟这位贵族的家族与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