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见状不明所以,也跟着他一起往坑外挤。

  “发生什么事了?是诈尸了吗?”围观的村民们好奇地问。

  “没事,我这儿有糯米。”高兴轻松地说。

  “真的吗?快给我点儿……”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道。

  然而,高兴并不知道他的玩笑话会在小楚心里种下多大的阴影。从那以后,每次看到古董,楚昊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口罩。

  现在,高兴正用手电筒仔细观察着墓室内的景象。

  墓室内只有一副巨大的棺材,它的设计独特,像一艘木船,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是船形的棺盖,下面是长方体的棺座。

  “情况如何,有收获吗?”乔山在一旁问道。

  “有的,而且是顶级文物。”

  “小楚,可以给你二大爷打电话报喜了!”

  另一边,楚震明因为脖子还没完全康复,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休息,提前过上了半退休的生活。除了刷短视频消遣,他还重温了高兴所有的直播录像,从最初到最近的一次。

  起初,这些视频让他笑得合不拢嘴,甚至让家里的阿姨担心他是不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但随着观看次数增多,他注意到一个问题:高兴的眼光未免太敏锐了。

  虽然现在他是汪大师的徒弟,拥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可一年前他们似乎还没有交集。为了搞清楚这件事,楚震明决定给汪振盛打个电话询问详情。

  “高兴的父母是仿造古董的?”楚震明惊讶不已。

  “不对呀,我记得之前查过他的背景,他是从孤儿院长大的,连父母是谁都不知道,更别提家族传承了。”

  “我也有同样的疑问。”汪振盛同意楚震明的看法,但他脑洞大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或许他的父母只是假死呢?”

  “或者,高兴的孤儿身份可能是伪造的。你想啊,以他现在的地位,正常情况下,没有家庭背景的人很难进入这个圈子,所以用假身份也说得通。”

  “只有这样解释,很多问题才讲得通。撇开他的个人能力不谈,为什么他会费尽心思对付河东集团?”

  “也许河东集团正好是他家产业的竞争对手。”

  “这我不太认同……”楚震明对汪大师的推测表示怀疑,毕竟这些猜测听起来有点牵强。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汪大师一时语塞,他提出的理论楚震明不信,但问到楚震明自己的看法时,他又说不清楚。

  这种情况确实让人头疼。

  最后,汪大师总结道:“不管他的家庭背景如何,我们只看高兴这个人。”

  “文物局的专家库又没有**审查这一项,你现在追查这些有必要吗?”

  “非常有必要。”楚震明坚决回答,“因为他即将与马家的女儿订婚。”

  “沈书语可是从小被大家看着长大的,至少也是老**心头宝。”

  “发现了问题,我们能视而不见吗?”

  “你这还是传统的观念,现在结婚主要看两人是否真心相爱,和家庭背景无关。”汪大师反驳道。

  楚震明苦笑,没想到被比自己年长的汪大师说成传统思想。

  “婚姻难道仅仅是两个人的事吗?”楚震明反问道。

  “那你有什么建议?”汪振盛显得有些无奈,“总不能直接去问高兴他父母的身份吧?”

  “万一真如他说的是孤儿,这不是揭他的伤疤吗?”

  “不过如果是你这样的师傅来问,应该会好一些,他多少会给点面子。”

  “行啊,原来你是想让我去当恶人。”

  汪振盛这下真生气了,楚统领不敢做的事,怎么让自己去做?

  这不是在利用自己吗?

  “你楚统领面子大,你自己去说。”

  “反正我对高兴的印象很好,不管他的家庭背景如何,我都觉得他够格成为马家的女婿。”

  说完,汪振盛挂断了电话,留下楚震明对着手机无奈地摇摇头。

  汪大师年纪渐长,脾气也跟着见长。

  若换作从前,汪振盛或许不会在意这些小事,事情可能就轻易解决了。

  楚震明自然不会亲自去找高兴询问,这显然不是他一贯的作风。

  他在心里盘算着,谁愿意充当这个出头鸟呢?

  这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喂?”

  “是我,楚昊。”

  “这位是?怎么连个称呼都没有?”楚震明略带责备地说。

  “哦……下午好啊,尊敬的二大爷,您最贴心的孙子楚昊,从遥远的考古现场给您请安。”

  “你今天过得怎么样?脖子好点了吗?阿姨还在说您的小糊涂事儿吗?”

  “行了行了,你以后也不用这么客气。”楚震明苦笑。

  “你们现在不是在挖掘古墓吗?”

  “没错,我们发现了一件特别的辽代船棺,外面还包着一个方形石椁。”

  “石椁?”楚震明皱起了眉头。

  作为前任文物局统领,他对这类文物并不陌生。

  曾经,他为了追回一件唐代石椁,与境外势力周旋,最终成功将文物带回国内,这件事成为了文物回归的经典案例。

  但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楚昊和高兴还只是小学生,自然不了解这段历史。

  “确实认得清楚,棺材是装遗体的,而椁是用来包裹棺材的外层结构。”

  “兴哥说得没错,就是石椁。”

  “那石椁是什么样子的?”楚震明追问。

  “像一座宫殿。”

  “听起来像是房形石椁。”楚震明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他和高兴的看法似乎不一致。

  “奇怪,这种石椁通常属于唐代。”

  “为什么?”楚昊疑惑地问道。

  老楚和高兴之间的见解不同,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起初,小楚对这件事非常重视。

  他觉得,不管是谁出现了误会,这都挺有意思的,毕竟大家都不是普通人。

  但随着类似情况的增多,小楚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高兴和爷爷楚震明意见不合时,爷爷的观点往往不太准确。于是,他把这个现象戏称为“爷爷定律”。

  楚昊心里明白,可能是因为爷爷距离现场较远,信息不够全面。

  “因为石椁是唐代特有的葬具啊。”楚震明无奈地解释说。

  其实,楚震明自己也清楚“爷爷定律”的存在,但他坚持认为这次的情况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