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真是让人震惊。”宝友感叹道。

  高兴接着向宝友介绍了如何鉴别这件牛角雕。首先确认材质确实是牛角而非塑料,然后观察其风格,判断它可能是件年代久远的作品。

  “这东西能追溯到乾隆时期吗?”宝友问道。

  “可能更接近于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的产物。”高兴回答:“如果真是那个时期的,那么它的价值远超两千。至少可以卖到一万二左右,算下来你赚了不少。”

  高兴回忆起曾见过的一件道光年间的类似题材牛角雕,拍卖价为一万三千元,估计这件作品的价值也不会相差太多。

  “乾隆嘉庆时期的雕像就只值这点钱吗?”队伍后方的一位藏友忍不住发问。

  “这是民间匠人的作品,材料和工艺都挺普通的,而且主题也不流行了。这价位还算公道,不能再指望更多了。”高兴耐心地解释道:“评估雕塑的价值时,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雕的是观音像,起拍价至少得三万。”

  “说得有理,多谢指教。”藏友点头赞同,心里打定主意,尽快将手中的牛角雕脱手。

  毕竟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对古代故事的兴趣会逐渐淡薄,这样的物品价值只会越来越低。

  ……

  上午来的一位藏友特别引人注目,是一位身着青灰道袍、手持拂尘的中年妇女,远远望去仿佛一位修行多年的道姑。

  经过一番交谈才得知,她其实只是个在家修行的信徒,并且自称“津门居士”。

  “居士,您今天是想鉴定您的拂尘吗?”高兴问道,心知这拂尘不过是现代工艺仿制品,网上售价不会超过五十元。

  不过,她却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只长长的纸盒,“我想请您看看这里面的符咒。”

  “符咒?”高兴接过盒子,打开一看,果然是几张黄色符纸。

  上次见到类似的东西,还是在某部古装片中出现的驱魔符。但这盒子里的符咒远比那些复杂得多,因为上面清晰地印着简体中文。

  每张符纸上都用朱砂书写着“上清祖师”四个大字,表明了它们的具体用途。

  不同的符咒中央有着不同图案与文字。

  比如“升阳符”,其上描绘着一口火锅,下方标注“升阳”,上方排列着三个“火”字,锅内则是“九转还丹”的形象,周围还有许多螺旋线条,象征着阳气上升的力量。

  据这位居士介绍,“升阳符”的作用类似于传统中药中的补阳药材,可以帮助体质偏寒的人恢复活力。

  此外还有“招财符”,图案是一枚金元宝,旁边配有“招财进宝”字样以及模拟光芒四射的曲线。

  甚至还有自制的“健康祛病符”,主要以“除病祛灾”为核心内容。

  仔细检查过后,高兴发现这些符咒都是最近新绘制的。而且他觉得,只要有合适的工具,自己也能轻易模仿。

  围观的其他藏友也纷纷表示赞同:“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符咒啊!”

  “我记得小时候画过类似的图案,美术老师当时还笑称那是‘鬼画符’呢!”

  大家议论纷纷。

  “如果这些东西真有用,那画符的门槛也太低了吧。”

  “这字写得不错,跟我女儿上大班时的水平差不多。”

  “感觉没啥用……”

  高兴心想,围观者的这些话估计已经让那位穿道袍的大妈气得咬牙切齿了。她的腮帮子一鼓一鼓的,显然是在强忍怒火。

  尽管如此,高兴还是决定帮她鉴定一番,万一她真的受骗了呢?

  “大妈,您这些符是今年新画的吗?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看看的地方吗?”

  大妈点了点头:“对,这是我今年从道观请来的。我想请您帮我看看,这些符是不是真的。”

  “真的?”高兴有点疑惑,“您的意思是说,它们有法力?”

  “对,就是这个意思。”大妈连连点头,“每张符我都花了五千块请来的,可拿回家后一点效果都没有,我觉得很不对劲。道观里的师父说,可能是符被人调包了,所以才没有效果。”

  “但我一直随身带着,不可能被换掉啊!”

  五千块钱一张,作为智商税来说其实不算贵。没有效果也是正常的,要是真的有效,那才应该报警呢。

  不过高兴并没有直接说出这些想法,而是回到了正题上。

  “真假我实在看不出来。”高兴坦诚地说,不想给大妈虚假的希望,“但我可以肯定,符纸和朱砂都是新的,这些符也是最近才画出来的。”

  “那为什么对我没用呢?”大妈还是不解。

  这时,有个旁观者插嘴道:“可能是因为你不够虔诚。”

  “你怎么能这么说!”大妈礼貌地反驳道。

  眼看争执又要爆发,高兴急忙站起身来,示意大家冷静下来。

  “好了好了,大妈,您的符我已经看过了,您可以收起来了。”

  “以后关于宗教文化的物品,我只会判断年代,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千万别问我它们灵不灵。”

  ……

  到了下午,高兴终于看到了这次活动中的顶级文物,一幅装裱在玻璃框内的敦煌壁画原作。

  一看见这件宝贝,高兴脑中闪过的念头就是:太珍贵了!

  壁画描绘的是“唐代宫廷仕女图”。画面中有十位后宫嫔妃围着一张大桌子坐着,有的品茶,有的玩酒令游戏。

  中间四位女子正在演奏乐器增添气氛,而旁边两位侍女则轻轻敲击着牙板,为她们打节奏。

  据一位藏友透露,这幅壁画可能是仿照唐代著名画家张萱的仕女图创作的。

  它将原本绘制于纸上的经典作品搬到了墙上,顿时让整个空间显得更加高雅。

  【这墙上的画真有种不一样的气质!】

  【不愧是直播间的文物高手高主播!】

  【这壁画难道是从墙上整块取下来的?】

  对于这个问题,高兴给出了答案。

  这幅五彩斑斓的壁画并不是直接画在普通的砖墙或石头墙上,而是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材料,澄泥混合纸张层层叠加而成,再贴到墙面上。

  这样的墙面既平滑又适合绘画。从侧面看,它的截面就像是家装中常见的夹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