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没有别的宝贝给我们看看?”

  “当然有。”

  宝友笑着拿出一个古旧的木盒子。打开盒盖后,里面躺着一把金黄色的铜锁,上面雕刻着两条龙嬉戏珍珠的图案,非常精致。

  “这是乾隆皇帝用过的铜锁?”高兴猜测道。

  “老师您眼光真好。” 宝友翻转锁面,露出底部刻有的“大清乾隆年制”六个楷书字。

  【我也想去发财啊!】

  【还是得去国外骗钱,国内的人太聪明了。】

  【这种就是明摆着的计策,愿意上当的自然会来。】

  【乾隆御用的铜锁到底能卖多少钱?】

  “这样的铜锁拍卖起步价通常在120万左右,实际成交价可能会翻倍。”

  “光是‘大清乾隆年制’这几个字,每个字就价值十万。”

  即便没有这些标志性的字样,单凭那双龙戏珠的精细工艺,也足以让人相信它的皇家背景。

  “还有其他的珍稀物品吗?”

  高兴替直播间里的观众问。他并不是真的好奇,只是想知道这位收藏家究竟赚了多少钱,万一有人想模仿,也能有个参考。

  “超过百万级别的只有这两件。外国人也不是那么大方,不过几十万的东西倒是有不少。”

  “有多少呢?”

  “差不多近百件吧。”

  “能再具体点吗?”

  “确实很难说得更详细了,我们也不太懂估价。不过根据佳士得过去十年的拍卖记录,我们手上有大约八十件价值超过十万的宝贝。”

  这可是一笔至少八百万的财富啊!

  高兴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道路。

  “除了书画,还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可以展示给大家看的吗?”

  他打算直播结束后,把这段视频剪辑好发给陈延禹。

  让陈总和程总考虑一下,在海外开设几家博物馆。

  这样既可以展出复制品赚门票钱,又能够售卖复制品获利,还能接受当地富人的真品捐赠。

  这样一来,三方都受益,真是三赢的局面。

  “不要书画吗?那我找找看。”

  宝友调整了一下镜头,地上堆满了行李箱。

  看来是真的准备离开这里,难怪他在直播时这么从容不迫,毕竟酒花国治安不会盯着高主播的直播间。

  “有一套清朝八旗军队的盔甲,是一位浪漫国老太太捐赠的,据说是她丈夫家族长辈从华夏带回来的。”

  “那就是八联后人捐的?”

  高兴看了看弹幕,大家都在说【不想看满清士兵的衣服】。

  “换个别的吧,有没有什么大家比较熟悉的珍品?像我这样的00后,要是没看过《还珠格格》,根本不知道八旗军队长什么样。”

  “熟悉点的?”宝友想了想,点头道:“那就给大家看看这只‘坤坤’吧。”

  高兴一脸困惑。

  在满屏“律师函警告”的弹幕中,宝友拿出了一只陶瓷酒壶。

  这个酒壶造型独特,看起来像一只色彩斑斓的母鸡。

  母鸡的喙是空心的,用来倒酒;尾巴朝下连到腹部,形成了把手;

  最巧妙的是盖子的设计,它被做成了一只小鸡的样子,放置在母鸡背上。

  母鸡背着小鸡,这种设计只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才能想到。

  “这是酒花国一位老人捐赠的,据说是在华夏的古董市场买到的。”

  “那位大爷来得真早。”高兴评价道。

  否则现在市场上可能找不到这样的真品了。

  “这是一个光绪中期的五彩动物形状酒壶,你说值十万……可能有点勉强,大概值八万左右。”

  “光绪时期的?我还以为是最近几年造的呢。”

  “记得开庭时带上你的酒壶。”高兴笑着对宝友说。

  因为宝友急于收拾行李赶火车,剩下的宝贝只能匆匆一瞥,给直播间的观众们留下了短暂的印象。

  宝友一断开连麦,高兴便迫不及待地估算起刚才展示的藏品价值。

  “如果不算那两件百万级别的大物件,剩下的几十件加起来大概值个一千三四百万。”

  他特别提到,“尤其是瓷器,非常珍贵。比如康熙时期的棒槌瓶,随便一件都能卖到五十万。”

  然而,在心里,高兴对这些藏品的真实性和捐赠动机产生了疑问。捐赠圣旨、铜锁和清朝军队盔甲似乎合情合理,但清代的大件瓷器?这种全球古董市场上的硬通货,真的会有人愿意捐出来吗?

  他暗自揣测,这可能是为了炫耀而拿出自己收藏的宝贝吧。要是换做他自己是个追求名声的商人,他可能会选择捐赠青铜器或陶俑这样的经典陪葬品。

  这时,弹幕中出现了关于在国外办博物馆的话题。

  “袋鼠国就算了,那儿的历史文化积淀不够深,哪有多少人会对古董感兴趣呢?”高兴回应道。

  另一条弹幕随即纠正:“别小看了千岛国,那里有毛利人的文化遗产。”

  高兴则回道:“我们谈论的是悠久文明,不是原始部落。”

  就在这时,一条紧急连麦请求吸引了他的注意。后台显示有人花了100元要求插队。

  虽然此时等待连线的人并不多,高兴还是迅速接受了邀请,并准备退还这笔费用给对方。

  “兄弟,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稍后我通过私信把钱退给你吧。”高兴说道。

  但是那位观众却表示不需要退款,而是急切地说:“我来是要透露一件事,之前那个说要在慕尼黑开博物馆的人,其实是骗子。”

  听到这里,高兴立刻紧张起来:“他怎么骗你的?是关于古董的事情吗?”

  那人点了点头,将镜头转向了一个青花棒槌瓶。

  高兴一眼认出这是景德镇仿制的康熙官窑作品,与之前那位自称要开设博物馆者展示的一件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就是这件,他说要用他们馆里的真品跟我交换。结果给我换了一件假货,后来还不肯承认错误。”这位宝友气愤地解释道。

  “真有这样的事?你没报警吗?”宝友惊讶地问道。

  “报警也没用,他已经买通了当地官员,没人会管的。”另一位宝友愤怒地回答。

  “那你可以回国告他啊。”高兴建议道。

  “这也能行?” 宝友有些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