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鉴定界也有这么严格的等级划分啊?

  “一个初学者竟然也敢涉足粉彩鉴定?”

  “那如果我这个初学者能请来八位顶级专家,你们这些所谓的专家怎么办?”

  高兴的操作引发了一场跨越层级与地域的合作。

  “嗨,卓哥,很高兴见到你。”

  高兴对着视频中的卓哥打了招呼。

  但从对方窃窃私语的样子来看,他们的注意力显然集中在了京都的专家团队上。

  “让我先介绍一下,这是国家博物馆的名誉馆长,这是现任的副馆长,这位是享有国家特殊津贴的文物研究专家。”

  “请问你们那件粉彩瓷盘在哪里,能否展示给我们看看?”

  卓哥咽了口唾沫,头摇得像拨浪鼓。

  他知道形势不妙。

  面对这样的阵容,任何争辩都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这时,他突然想起需要找的东西。

  “你在找这个吗?”

  许杰挥动着手中的遥控器,准备展示他的策略。

  同时,高兴也远程协助高姐展示了之前提到的粉彩瓷照片。

  “老师们,请您们看看这件东西,是一位朋友不小心买到的。" 高兴向燕京的专家们介绍道。

  柯老师一眼便辨出:“这是后期加上色彩的。”

  庞院长接着分析:“看样子应该是景地镇珠山小窑的产品。”

  马老师的评价更为直接:“这是件质量较差的仿品,可惜了那原本不错的材料。”

  这一连串的点评让卓哥有些招架不住。

  情急之下,他踢了徐杰一脚。

  趁着对方愣神的瞬间,他抢过遥控器,按下了关闭键。

  然而,徐杰很快反应过来,二话不说打了卓哥两巴掌。

  卓哥想要还击,但他的手却被旁观者抓住了。

  “你是什么人?快放开我。”卓哥满脸通红,口沫横飞地对着抓住他的路人喊道。

  那人亮出了警官证:

  “我是临大市的警察,有人报案说你涉嫌古董欺诈案,请你配合调查。”

  9月11日,一个专门制作回流瓷的造假团伙在临大被抓捕。

  新手华子在手机备忘录中记录下这个消息,并自言自语道:

  “临大真是个是非之地啊!”

  “就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晋省盗墓高手、津门的国宝保护小组、还有回流瓷造假团伙,都在临大栽了跟头。”

  “我们必须改变路线,老何,如果我们明天要避开临大,应该选择哪条路?”

  “啊?”正在河边清洗古董的老何站起来,摇摇晃晃地回到面包车旁,“我们不是说要去临大找我堂弟卖货吗?”

  “对,是要找你堂弟卖货,但是你可以直接寄给他。”

  老何挠了挠头,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理解错了。

  华子没理会他的疑惑,接过他手中的物品仔细端详了一番。

  “看,这仕女画得多精致啊,难怪墓主人要将它紧紧抱在怀中。”

  看到华子抱瓷瓶的样子有点模仿墓主人的感觉,老何忍不住发出“咦!”的声音。

  看来,经常接触墓葬物品的人真的会有些变化。

  “你还记得昨天我教你的台词吧?”华子问老何。

  “记得,我就跟那位鉴定大师说:这是我儿子在拍卖会上买的。”

  “花了几十万呢。”

  “我担心他会吃亏,所以才想找专家看看,结果在短视频平台上发现了这位白天最火的鉴宝主播。”

  华子点点头,满意地点评,并提醒道:

  “如果问到你的情况,就说你在香江;其他的问题一律回答不知道,让他自己去想象。”

  ……

  当天下午,当高兴听完老何讲述这个相似度极高的故事后,表情变得十分复杂。

  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吗?很可能。

  别人提到父亲参加拍卖会,你就马上提儿子参加拍卖会,而且都恰好只花了几十万。

  怎么,骗子也限额度了?

  但这确实是正确的。

  这是一件真正的光绪时期的五彩人物故事蒜头瓶。

  瓶上的图案描绘了舞女们在灯会上游玩的情景,美丽而真实,尽管用“贵在真实”来形容它有些平淡,但整体画面却非常喜庆。

  这可能是光绪晚期的官窑产品,其质量甚至比不上一些上等的民窑作品。

  由于光绪皇帝时期财政拮据,这也影响到了官窑工匠们的技艺水平。

  “老爷子,您的这件藏品没问题,确实是光绪后期官窑制作的人物故事瓶。”

  “那么,请问这值多少钱?我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老何问道。

  高兴点了点头,这件瓶子保存状况良好,没有受到侵蚀,可以进行估价。

  但他通常会先询问购买的价格。

  “您儿子买这件东西花了多少钱?”

  “这个我不清楚。”老何摇了摇头。

  对于那些事先没有准备好的问题,他的标准答案就是“不知道”。

  “那您知道是在哪里竞拍到的吗?”高兴继续问道。

  如果知道是哪家拍卖行出售的,就能大致判断出价格范围。

  如果是海外大拍卖行的产品,价格可能会高出约20%。

  这样可以帮助老何了解是否买卖合算。

  “这个也不清楚。”

  “总记得是什么时候买回来的吧?”

  高兴自己都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好笑,这位老先生似乎什么都不清楚,简直像是捡来的一样。

  “记不清了。”老何勉强回答道。

  华子曾经告诉他,高主播喜欢通过提问来获取信息。

  如果没有预先准备好,很容易说漏嘴。

  这是华子在观看了许多期高主播的鉴宝节目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大爷,您说的那位古董拥有者——您的儿子,他知道您俩的关系吗?”

  【隔壁老王警报。】

  【一无所知,不太合理,故事可能是虚构的。】

  【这位大爷真是糊涂啊!】

  想到打开棺材的那一幕,老何不禁打了个寒颤。

  好在他对面的华子不断点头示意,提示他如何回答。

  老何随即也跟着点头说:

  “这一点他是清楚的。”

  “哦,知道就好。”

  高兴微微点头,原本只是开了个玩笑,没想到老何的回答如此认真。

  仿佛是在审问一样。

  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高兴给出了一个估价:

  物品价值大约在三万元上下,虽然是出自光绪官窑,但绘画技艺实在一般。